【熱】中班教案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兒歌,大概了解疊詞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2.能了解團結友愛的人朋友多,進一步體驗朋友多的快樂。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重、難點:
學習朗誦兒歌,大概了解疊詞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窗簾拉下,保證室內光線較暗。
2.物質準備:圖譜,課件《團結友愛親又親》。
反思:
活動課開始了,為學習兒歌進行了一次快樂的教學。
第一步,教師帶著幼兒隨著老師模仿去欣賞故事。
第二步,用表演游戲“好朋友”。教師隨兒歌節(jié)奏表演“好朋友”。
第三步,幼兒自由組合,結伴玩游戲。幼兒按詞意表演,主要表現“孤零零”“冷清清”“喜盈盈”等動作。
第四步,學習兒歌《團結友愛親友親》。在多種形式下學習兒歌如:先全體欣賞,然后小聲跟讀、分組輪讀,最后齊讀。形式的多樣化引起了幼兒的興趣。
第五步,兒歌表演:以表演的形式引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
通過這樣一步一步、層層深入地開展活動,孩子們在愉悅的游戲中得到了多種素養(yǎng)的`提高。
這次的活動,孩子們皆在愉快的氛圍中活動,并即興的創(chuàng)編出許多動作。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進行有節(jié)奏的打電話,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2、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卡、音樂、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小老鼠上燈臺》
(價值取向:用音樂游戲引起幼兒興趣,帶領幼兒進入角色)
1、幼兒聽音樂進行音樂游戲。
二、欣賞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價值取向:在打電話的情景中熟悉歌詞、掌握打電話的節(jié)奏)
提問:這么多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可小老鼠一個人在家真沒勁,怎么辦呢?
1、完整欣賞一遍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提問:小老鼠想的是什么辦法?
2、學習歌曲中的新節(jié)奏
(1)幼兒學習撥號的音樂節(jié)奏
提問:小老鼠打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小老鼠是怎樣有節(jié)奏地按電話號碼的?
幼兒欣賞歌曲前半部分
出示節(jié)奏圖譜,幼兒學習小老鼠按電話號碼的節(jié)奏
(2)幼兒學習對白節(jié)奏
提問:電話通了,小老鼠會對好朋友說什么呢?
(3)個別練習撥號碼、打電話
三、學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價值取向:完整學唱歌曲,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1、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歌曲。
2、幼兒有表情地跟唱歌曲,表現出小老鼠的.開心和害怕。
小結:撥打電話號碼時一定要看仔細,但是小朋友在家不能隨便玩電話。
課后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jié)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游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fā)她們大膽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說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通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后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jié)課給幼兒創(chuàng)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通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跳跳糖在初步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動作。
2、學做游戲《跳跳糖》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跳跳糖一包,跳跳糖頭飾每人一個,歌曲圖譜一張。
2、大幅圖“巨人的大罪巴”。
3、錄音機,磁帶錄有歌曲“跳跳糖”、“的士高”、《搖籃曲》片斷。
活動過程:
(1)學唱歌曲《跳跳糖》
1、幼兒園在老師的鋼琴邊作發(fā)聲練習。
請幼兒吃跳跳糖。
提問:吃的是什么糖?吃到嘴里是怎么樣的?
2、教師唱跳跳糖的歌一遍。
提問:吃的是什么名字?聽起來是怎樣的`?
3、出示圖譜教師手指圖譜范唱兩遍。
4、幼兒跟唱兩遍。
5、分男、女各唱一遍。
6、帶頭飾齊唱一遍。
(二)創(chuàng)編動作
1、跳跳糖在嘴里是怎樣跳的請用身體動作做出來。
(幼兒每跳一個動作,教師可指圖譜的動作讓幼兒學一學)
2、放錄音,請幼兒跳,提醒變化動作。(2-3編)
(三)學習游戲《跳跳糖》
1、出示:大幅圖巨人的大嘴巴,鋪在地上“老師扮跳跳糖姐姐”示范游戲一遍。
2、請“跳跳糖”說說是怎樣做游戲的。
3、分齊體:男孩、女孩齊體各做游戲一遍,(要求聽著錄音歌曲邊唱邊跳)
結束:在巨人嘴里自由跳舞。(放的士高音樂)。聽到《搖籃曲》的音樂“跳跳糖”作結束造型動作。
活動反思:
跳跳糖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糖,從幼兒感興趣的“吃”入手,創(chuàng)設活潑、寬松、自由的氛圍,激發(fā)幼兒大膽想像,用多種跳的形式表現出跳跳糖跳的樣子,充分體驗體育游戲的樂趣。在品嘗后,孩子們紛紛說出了糖在嘴巴里的感受,因為很多孩子說到了糖在嘴巴里發(fā)出了聲音,所以我歸納為糖在嘴巴里噼里啪啦的跳舞。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探索如何產生風感興趣。
2、發(fā)現風的形成及風的大小與空氣流動快慢之間的關系。
3、大膽并清楚地表達自己在操作實驗中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扇子,書,帽子,塑料瓶(上面打幾個小洞),紙板,盆,水,紙船。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趣
1、謎語引出
2、梳理經驗
師:你平時感受過風嗎?你是怎樣感受到的?
幼:冬天的時候很冷
師從幼兒身邊一圈跑過,讓幼兒感受風
3、師小結:原來,風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探索風是怎樣產生的
1、介紹材料,幼兒第一次操作
師:你們會制造風嗎?
2、交代操作要求
四個人一組,一樣一樣的去試試,用什么材料去制造風?
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書本——翻一翻
扇子——扇一扇
礦泉水瓶——捏一捏
書本——翻一翻、扇一扇
紙板——扇一扇
3、師幼交流
三、嘗試產生大風和小風
1、幼兒第二次操作。
探索怎樣才能產生大風和小風。
2、幼兒分享交流經驗。
小結:當我們速度很快的時候,風就會很大,當我們速度很慢的時候,風就會很小,原來風的大小和我們的速度有關系呀!
四、初步了解風的用途
圖片一:風車(風可以轉動風車,傳播發(fā)電)
圖片二:蒲公英(風可以吹動蒲公英,傳播種子)
圖片三:帆船(風可以推動帆船,節(jié)省動力)
師:風有時候也會發(fā)脾氣呢?風發(fā)脾氣的.時候,會怎么樣?
師:原來風發(fā)脾氣的時候,也很可怕的!回家和爸爸媽媽在網上查查,有什么可以制止風造成的危害?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動背景:
橋梁不僅僅是兩岸的溝通,更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橋梁綜合了力學、美學、建筑學等諸多學科知識,因而它能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通過調查研究橋,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了解家鄉(xiāng)改革開放以后的新成果,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通過研究橋,并動手制作各種各樣的紙橋,使所學的知識得到綜合應用。在活動讓學生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
二、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1、通過實地參觀、調查訪問讓學生對家鄉(xiāng)的橋有更深的了解。通過查閱各種資料,讓學生對橋梁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橋梁的歷史、發(fā)展、種類、用途、結構等有一定的認識。
2、通過活動初步學會調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運用、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學習各種網絡知識、交往知識。
3、通過動手做紙橋,對所掌握的知識有一個綜合的運用。
情感目標:
1、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更加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熱愛神奇的大自然。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體精神,分享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3、通過展示、演講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能力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學會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yǎng)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經常觀察生活的習慣,提高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
活動年級:五年級
活動時間:三周
活動過程:
活動一:課前調查
活動二:分組,落實任務
根據學生的愛好,分成調查統計組,資料收集組和攝影模型制作組。每組選出一名責
任心強的同學任組長。
調查統計組:調查本市的分布情況,數量、橋名及現狀。
調查哪些橋是古橋,哪些橋是重建過的,哪些橋是擴建的。
調查有關橋的歷史傳說。
資料收集組:收集有關橋梁知識的資料。
收集橋的圖片。
收集有關橋的趣聞軼事。
攝影模型制作組:參觀和平大橋,拍下照片。
根據照片做橋梁模型。
活動三、開展調查研究
歷時:2周
1、調查統計組
利用課余時間帶你們去走一走每一座橋,記下橋名。根據橋的現狀給橋分類,分成古橋,重建,新增三類。再走訪老人,調查取證。通過查資料和詢問的方式調查有關橋歷史傳說,并作好記錄。
2、資料收集組
資料收集組同學可通過上網、詢問大人、到圖書館查資料等形式收集有關橋梁的識識,各種橋的圖片以及有關橋的趣聞軼事,資料保存好。
3、攝影模型制作組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帶著照相機拍下每座橋的照片,根據照片做橋梁模型。
。ㄔ2周的活動中,教師隨機了解學生的調查情況,適當給予幫助指導。)
活動四、綜合成果展示
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此我們以班隊活動的形式來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交流。
。、圖片展及橋梁模型展,供全班同學參觀。(略)
2、介紹橋的分布、數量及現狀
3、介紹橋的歷史傳說
。、講解有關橋的知識。
。、朗誦關于橋的趣聞軼事的文章。(內容略)
。、根據調查研究的情況,大家暢談自己的感受,寫出體驗文章。(部分附后)
活動延伸
通過3周的調查研究,同學們對家鄉(xiāng)的橋、家鄉(xiāng)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掌握了很多橋梁知識,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小。課后請同學們自由分組合作,為家鄉(xiāng)設計一座新穎的橋梁?梢宰黾垬蚰P,可以設計圖紙,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形式不限,老師期待著你們設計成果,希望有一天,你親手設計的橋能橫跨河面上。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
(經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精選)08-04
(經典)中班教案08-07
[經典]中班教案07-28
(精選)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精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