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中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探索數(shù)數(shù)方法,初步積累相關數(shù)數(shù)的經(jīng)驗。
2、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激發(fā)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數(shù)數(shù)
2。課件—數(shù)數(shù)
3。課件—數(shù)數(shù)
活動過程
一、交代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有小動物客人來做客,你們歡迎嗎?
好!讓我們來看看是誰來做客呀?
。ㄐ⌒埽‰u,青蛙,小鳥。)
二、連線—請客人坐下
1。教師: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來了多少小動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雞,4只小鳥。)
2。教師:我們請它們坐下吧?
你們看,小椅子都擺放好了,請小朋友想一想,應該怎樣安排小動物入座呢?
。ㄒ巫臃重悢[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請小朋友安排小動物坐下吧。
。ㄕ堄變喊聪嗤膫數(shù)進行連線。)
二、數(shù)數(shù)幾條魚
1。出示課件—數(shù)數(shù)[1—45]
教師:請你數(shù)一數(shù)海里的魚。
2。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
。1)教師: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會數(shù)錯呢?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清楚呢?
教師總結并示范數(shù)數(shù),我們只要想辦法記住第一個數(shù)的'魚,
再數(shù)到它的時候就不要數(shù)了。
。2)我們要怎么樣才能記住第一個數(shù)的魚呢?
三、幼兒探索嘗試封閉式數(shù)數(shù)
1。請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數(shù)的又快又對。
你們可以用水彩筆記號。
2。小結交流數(shù)數(shù)的經(jīng)驗。
四、趣味練習
練習卡—數(shù)數(shù)[1—38]
相同的個數(shù)進行連線。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知道不同的小動物的家也是不一樣的。
活動準備:
PPT動畫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小蛋殼》。
1、欣賞小蛋殼的動畫A、小蛋殼看著還沒有出生的雞寶寶很開心,可是突然有一天:
“咔嚓咔嚓”小蛋殼裂開了,鉆出一只毛茸茸的雞寶寶。雞寶寶鉆到雞媽媽的翅膀下,這就是它的新家。
B、“小蛋殼怎么啦?”
(哭了)“它為什么哭了呢?或為什么會難過呢?”
(師:
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
請3個孩子回答)教師小結:小蛋殼有點傷心,“現(xiàn)在雞寶寶離開我了,我再去找一個小寶寶,做它的家”說完咕嚕咕嚕滾走了。
C、師:
“小蛋殼來到了哪里?遇到了誰?”
(如果先說出小蜜蜂,可以請幼兒說:它在哪里遇到了小蜜蜂,3個孩子回答)“那小蛋殼會說什么呢?”
(2~3個人回答)(不管小蛋殼說什么,老師一定要追問下去)教師小結:小蛋殼來到了大樹旁,看見了一只蜜蜂在采蜜,小蛋殼說:
“蜜蜂寶寶,我做你的新家吧!”小蜜蜂說:“謝謝你,小蛋殼,大樹上的蜂巢就是我的家”!靶〉皻ふf了什么呀?”“誰會來學一學”
(3~5個孩子)“小蜜蜂又是怎么說的呢?”
(3~5個孩子回答)師:好,我們一起來說說:
“小蛋殼說:
“????”小蜜蜂說:
“????”
D、師:
“接著小蛋殼它又遇到了誰?”
“他們會說什么呢?”
(1.
說得出:小蛋殼說:
“螞蟻寶寶,我做你的新家吧。
2.
想想看小蛋殼會說什么呢?)“小螞蟻會說什么呀?(說不出:小螞蟻的家在哪里啊?(住在泥洞里的))教師小結:小螞蟻說:
“謝謝你,小蛋殼,田埂上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
師:我們一起來說說:
“小蛋殼說:
“????”小螞蟻說:
“????”
(男孩子來做小蛋殼,女孩子來做小螞蟻,男孩子站起來說)E、這會兒小蛋殼遇見了誰?他們會說什么呢?(1~2個孩子回答)(師幼對話:師做小蛋殼說:
“????”孩子做小青蛙說:
“謝謝你,小蛋殼,清清地池塘就是我的家”
。
F、我們看一下小蛋殼又遇到了誰啊?他們又是怎么說的?(請你去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做小蛋殼,一個做小蝸牛,學學他們怎么說的?(幼兒自由交流,師下去指導4~5對)師:好,坐神氣了,有誰愿意上來表演的?
G、小蛋殼會做誰的家呢?(幼兒自由猜)點擊幻燈八:是誰啊?(瓢蟲)教師小結:一只瓢蟲路過這里:
“太好啦,我的寶寶正少個家呢!
”
“快快睡,小寶貝。
”瓢蟲把它的小寶貝放進小蛋殼里唱起了歌,小蛋殼聽著聽著,也睡著啦。
師:
“小蛋殼做了誰的家呀?”
(瓢蟲的家)二、完整講故事《小蛋殼》
。
師:
小朋友一起來跟老師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好嗎?
(一邊看圖片一邊要求幼兒一起講對話)誰來說說它們的家在哪里的?(10個孩子回答)教師小結:原來不同的小動物的家也是不一樣的。你還知道其他小動物的家在哪嗎?(停2秒讓孩子想想)和旁邊小朋友討論一下,也可以去問問爸爸媽媽。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感知物體排列的次序,引導幼兒有規(guī)律地排列物體。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邊上有紅、綠格子的傘一把,未裝飾好的相框紙一張,圍巾及橢圓形、長方形、三角形的圖形片各5個。
學具:彩色吸管、細線;蛋糕盤、豆腐盒、笑臉花若干;圖形排序作業(yè)紙;涂色用作業(yè)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感知物體排列的次序
1、師:小朋友,今天是小熊的`生日,老師打算送一些禮物給它,你們想知道有什么禮物嗎?出示傘。你們覺得這把傘怎么樣?哪里最漂亮?花邊由幾種顏色組成?紅顏色和綠顏色是怎樣排隊的?(一個紅、一個綠、一個紅、一個綠……。我們叫它有規(guī)律地排列)
2、(出示相框)老師還想送給小熊一個相框,漂亮嗎?哪里漂亮?邊上是由什么圖案裝飾的?花和帽子是怎樣排隊的?(一朵花、二頂帽子、一朵花、二頂帽子……)排得整不整齊?可是這個邊框還沒有裝飾好,誰會照著前面的樣子把它裝飾好?
3、請一幼兒上來操作,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裝飾的。
二、幼兒嘗試操作
1、老師還想送一條圍巾給小熊,(出示圍巾、圖形片)在圍巾上打算用圖形來裝飾一下,(這里有幾種圖形)裝飾的時候要象傘的花邊和相框的邊一樣將這些圖形有規(guī)律地排在上面,最好把這三種圖形都用上,誰想來試試?
2、請一幼兒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幼兒在位置上操作。
3、講評:
先請上來操作的幼兒講講自己是怎樣裝飾的,然后分別請有不同排列方法的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排法。
三、介紹各小組操作材料內容
你們給小熊設計了這么漂亮的圍巾,它一定非常高興,那你們想不想給小熊送更多的禮物?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材料。
1、三種顏色的吸管、細線,可以用來做什么禮物?(項鏈)穿項鏈的時候要將這些吸管有規(guī)律地穿在上面。
2、盤子、盒子:用笑臉花貼紙把它們有規(guī)律地裝飾得漂亮一點。
3、排序作業(yè)紙:這是一塊布,上面是用圖形裝飾的,先看一看,然后說一說這上面的圖形是怎樣排隊的,請你照著前面的樣子把后面沒排完的圖形繼續(xù)排完。
4、涂色用作業(yè)紙:這也是一塊布,這塊布上已有了圖案,有的地方已經(jīng)涂了顏色,但還沒涂完,請你照著前面的樣子把它們涂完。下面沒涂的呢,你可以選幾種你喜歡的(蠟筆)顏色,有規(guī)律地把這些圖案涂上顏色。
四、幼兒自選小組活動,老師巡回指導。
五.觀賞評價作品。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最基本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2、培養(yǎng)自立、自衛(wèi)的安全保護意識。遵守交通規(guī)則。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重難點:
1、確立自立、自衛(wèi)的安全保護意識。
2、能認識有關的交通標志、交通設施。
3、人行道與人行橫道的區(qū)別。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號牌一套。
2、教學課件、布置場景
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
1、看錄像《籃球女孩》。
2、小朋友們,看完剛才的錄像,你知道這個小女孩是用什么走路的嗎?;這樣的'走路方式會給她帶來哪些困難呢?是什么造成她今天的樣子呢?
3、小結后開始新課《平安回家》。出示課題:遵守交通規(guī)則。
。ǘ┛磩赢嫛秾W會走路》(出示課件)剛才你聽到和看到了有關交通安全的哪些內容呢?細心、愛觀察的小朋友肯定發(fā)現(xiàn)了在我們放學回家的道路兩旁常有豎著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交通牌子,知道它們叫什么嗎?(交通標志)。對,為了保證交通安全,我們除了要知道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知識外,我們還得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才能安全行走。
(三)認識交通安全標志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標志小客人到我們班,小朋友想認識它嗎?看,她來了。
2、幼兒戴紅綠燈頭飾上臺,自我介紹:我是紅綠燈,十字路口總指揮,考考小朋友,看到我要怎樣做?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你們回答得真好,想和我做朋友嗎?我們一起做個游戲成為好朋友吧!我說紅燈,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動作,綠燈行,做跑步動作,黃燈等一等,叉腰站好。
3、扮演紅綠燈小朋友:我們大家成了好朋友,下面我還想介紹幾位我們家族里的好朋友讓大家認識,這幾位朋友大家平時應該見過面,可是你了解它嗎?(出示路牌、禁止通行等標志。)提問你在哪里見過它?它的任務是什么?小朋友對我們標志家族的了解還真不少!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講規(guī)則,小組討論扮演角色,做游戲)
。ㄋ模┯螒颉視^馬路
1、設置過馬路場景,學生體驗。
2、幼兒分為行人、學生過馬路,然后回到座位。師:你們剛才是怎么過馬路的呢?說得好的同學老師將為他頒發(fā)一顆交通安全星。(指名說說。)
3、小結:我們班的小朋友們真聰明,不但學會了認識交通標志,還會按規(guī)定行走,安全回家。
教學反思
首先,我感受到教材順序并不等同于教學順序。第一次講這節(jié)課時,我按課本順序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習交通規(guī)則,課堂上,孩子說得異常熱鬧,應該說也增長了不少知識。但是,后來我卻發(fā)現(xiàn),孩子懂得再多的交通規(guī)則,認識再多的交通標志,如果并沒有真正弄明白為什么要去遵守它,那么,最終結果只能導致孩子學一套,做卻是另外一套。因此,第一步應首先讓孩子來明理,即明白為什么要去遵守交通規(guī)則。只有明理后,才能去導行,去引導孩子們把學到的交通規(guī)則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第二次教學時,我改變了教學順序。第一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為什么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上。
其次,我感受到安全課一定要聯(lián)系生活,深入生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動孩子的心。在這一課中,我首先從孩子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回憶在上學路上你遵守了哪些交通規(guī)則,使學生感受到交通規(guī)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次,我創(chuàng)設了小紅買鹽這一情境,而且把結尾故意設計成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景,雖然小紅沒有遵守交通規(guī)則,但是也沒有出什么事。其實,這種情景也是孩子們常常遇到的。然后,引導孩子們從這件事中,去討論,去領悟,爭論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們與自己的思想作斗爭的過程。這樣學生明理更透。而且,在交通規(guī)則的產生上,我也沒有去直接告訴孩子們,而是通過孩子們來當小小交通管理員,治理交通的過程自然領悟到交通規(guī)則是因需要而產生,沒有交通規(guī)則絕對不行,從而引導孩子們努力去遵守。
當然這節(jié)課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為了使這節(jié)課上得更實,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得以交流,我主要以孩子說為主,缺少了一些活動性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本節(jié)課尾聲,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分散。在交通事故案例的呈現(xiàn)上,如果能呈現(xiàn)一些因為孩子們沒有遵守交通規(guī)則,結果發(fā)生了交通事故的案例,可能對孩子們的震撼力會更大些?傊踩n的落腳點就在于導行,而導行的產生原因則是明理。教師不能把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來講授,而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聯(lián)系兒童實際,讓孩子通過明理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才達到了安全課的真正目的。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選]08-11
(精選)中班教案08-12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7
中班教案(精選)08-04
(精選)中班教案07-27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
【精選】中班教案07-29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2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