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實用的中班教案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
2、培養(yǎng)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體驗游戲的樂趣。
3、商討游戲規(guī)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音樂《一二三,木頭人》 ‘
活動過程:
一、基本玩法
1、一起叫口令:“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
2、口令完畢立即保持靜止狀態(tài),無論本來是什么姿勢,都必須保持不動。
3、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說話,或者笑,或者行動,則這個人是游戲的失敗者。
4、然后再開始下一輪木頭人游戲。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在進行游戲時,能熟悉游戲的基本玩法。
二、創(chuàng)新玩法
玩法:一人趴在黑板上,當趴著的人說一二三木頭人是,其他小朋友就不能動,動的則換人,當另一個人碰到趴著的人時,便去追趕其他幼兒。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做出反應控制。
評價重點:能否第一反應做出身體控制。
三、新玩法:聽到不許動時,馬上擺出不同造型,教師拍照并獎勵那些自主創(chuàng)編的小朋友。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
評價重點:能否第一反應做出創(chuàng)編動作。
四、游戲升級:聽著音樂進行游戲,并模仿小動物走路。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聽音樂節(jié)奏并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
評價重點:能否幼兒聽音樂節(jié)奏并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下來,其實還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兒在玩木頭人的時候,堅持沒幾秒,就開始動來動去,覺得很好玩。我就有些著急,提醒亂動的幼兒,木頭人是不能動的哦。但是,時間稍長,更多的幼兒也堅持不住,開始微微動起來。在活動到這種過程中,我及時分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對遵守規(guī)則、表現(xiàn)良好的幼兒給予關(guān)注和表揚。在再玩“木頭人”這個游戲的'時候,我就注重欣賞和關(guān)注孩子的造型,夸贊好的造型,來肯定孩子。幾個調(diào)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行動,不再因為得不到關(guān)注而表現(xiàn)出混亂。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最基本的防火、滅火知識和技能,初步形成消防意識。
2、學會簡單地自我保護方法,懂得生命的珍貴。
活動準備:儒靈童教材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帶領(lǐng)幼兒隨著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lǐng)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1、"聽"故事提問導入:如果家里著火了你會怎么辦?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寶寶家為什么會著火了?
故事總結(jié):由于小貓對火苗的好奇,使整個房子都著火了,差點害了自己和寶寶。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能玩火,如果發(fā)現(xiàn)著火了,不要慌,告訴大人或撥打火警電話119,然后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快速地離開火災現(xiàn)場到安全的地方去。
3、"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你遇到過火災嗎?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啟發(fā)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小朋友們知道遇到火災需要撥打什么電話?號碼是多少?
(2)儒靈童教會小鳥是怎樣救同伴的?
(3)小朋友當你遇到火災時,你會怎樣做?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jù)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虿シ,結(jié)合劇情節(jié)點,在幼兒已有經(jīng)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jié):教師總結(jié):小朋友們在發(fā)生火災時,要趕緊離開現(xiàn)場找成人呼救,然后撥打火警電話119,要記住講清楚正確地址、這樣可以讓消防員們迅速趕來滅火。當遇到大火時先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減少煙霧中有害氣體對人的侵害。要蹲下身體向外走,不要慌張,逃離火場,要沿著墻走,尋找安全出口。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jié):小朋友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能玩火,像圖片上的小朋友這樣玩燒紙,是非常危險的;一旦發(fā)生火災,我們也要記得撥打火警電話119,告訴對方正確詳細的火災地址。
四、游戲互動,鞏固主題名稱:著火了規(guī)則:教師可找一名小朋友扮演小火苗,小朋友們要躲避小火苗,如果被小火苗追上的話,那被碰到的小朋友身上就會"著火"。這個時候著火了的'小朋友也要幫著小火苗去追趕其他沒有著火的小朋友。給堅持時間最長沒有小火苗燒掉的小朋友獎勵。借此來影射火災的可怕,告訴孩子不要玩火。
五、活動延伸,主題內(nèi)化(1)帶領(lǐng)兒童唱讀《儒靈童》兒歌。
(2)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認識常見的易燃品。
(3)和家長聯(lián)系,習慣養(yǎng)成延續(xù)至家庭中落實。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較清楚地朗誦詩歌,正確發(fā)出“穿、說、桌、小”等翹舌音。
2.會按節(jié)奏、有表情的朗誦。
3.體驗自己長大的喜說心情。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普通話較清楚地朗誦詩歌,正確發(fā)出“穿、說、桌、小”等翹舌音。
難點:會按節(jié)奏、有表情的朗誦,體驗到自己長大了。
活動準備:
《別說我小》PPT課件。玩具小熊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組織幼兒談話,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誰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師:“小朋友們,我們的媽媽這么辛苦,我們在家中應該怎么做呢?”
幼:幫媽媽掃地、搬凳子。
幼:給媽媽錘錘背…
師:你們說的真好!真是媽媽的好寶寶。
。ㄒ龑в變后w會父母的辛苦,懂得孝敬父母,)
二、說說自己的變化
。1)幼兒討論在家的情況
師:告訴你們個小秘密,小動物幼兒園里的小熊也升中班了,他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很多,所以它決定,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呢!可是呢,爸爸媽媽還是什么也不讓它做,還是說,小熊,你還太小,太!我想知道你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說你小嗎?為什么?他們說你小,你承認嗎?
幼:媽媽總說我小,其實我已經(jīng)長大了。
幼:上學時我想自己走,可奶奶總說我還小,老背著我.
師:小朋友現(xiàn)在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那你現(xiàn)在和過去有什么不同?
幼:小的時候我不會穿衣服,現(xiàn)在我會自己穿衣服了。
幼:我過去很矮,現(xiàn)在我長高了…
。2)觀看并講述圖片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也長大了,看一看他們在干什么?(逐一出示圖片,幼兒講述)
幼:小朋友在穿衣服。
幼:小朋友在洗腳..
師:你能夠做到嗎?
幼:能。
。ㄒ龑в變喊l(fā)現(xiàn)自己己經(jīng)長大了,不小了)
三、我長大了
1、請幼兒互相交流;現(xiàn)在學會了什么本領(lǐng),取得了那些進步等。
2、肯定幼兒的進步,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誰的關(guān)心、照顧和培養(yǎng)?
幼:我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關(guān)心。
幼:我的成長離不開奶奶、媽媽、老師..的培養(yǎng)。
。ㄒ龑в變哼M一步體驗自己長大了)四、學習兒歌《別說我小》
1.老師將圖片和兒歌結(jié)合在一起,把兒歌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2.講一講詩歌里說了些什么?鼓勵幼兒用詩歌里的語言回答。
幼:我會穿衣和洗腳。幼:我會擦桌把地掃.…
3.采用集體、分組等形式,用普通話有節(jié)奏、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ɡ蠋熥⒁鈳椭變喊l(fā)準“穿、說、桌”等翹舌音)五、結(jié)束活動
師:小朋友,回家把兒歌讀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聽,告訴他們自己己經(jīng)長大了,會幫他們做事情了,在家做他們的小助手好嗎?
。ㄔ跉g快的氣氛中結(jié)束活動)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家里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可建立一個記錄表,請幼兒在做到的內(nèi)容上作記錄,與同伴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別說我小”是為了讓幼兒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心情。活動通過師幼間的談話交流,使幼兒感知了自己的成長變化,體驗了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增強了幼兒“我長大了”的意識,從而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老師。在活動中,通過學誦詩歌幼兒知道了長大了要養(yǎng)成的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表示以后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依靠大人幫忙,這對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感受番茄的情緒變化。
2、通過動作、表情、語言來表現(xiàn)番茄害羞的層次變化。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兒歌錄音《害羞的番茄》
活動過程: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害羞的番茄》含PPT課件
二、播放兒歌錄音,請幼兒傾聽兒歌,熟悉兒歌內(nèi)容。
1、蜜蜂對番茄說了什么?它是怎么說話的?番茄聽了蜜蜂的話,是什么心情?
2、青蛙對番茄說了什么?它是怎么說話的?番茄聽了青蛙的話,是什么心情?
3、小鳥對番茄說了什么?它是怎么說話的?番茄聽了小鳥的話,是什么心情?
4、為什么說番茄有點害羞、很害羞、害羞得不得了?從哪里看出來的?
5、番茄整張臉都紅了,說明它怎么了?(成熟了)
6、你來用動作、表情學學番茄害羞的樣子。
三、幼兒跟隨兒歌一起邊念邊做動作。
四、PPT出示草莓的圖片,觀察草莓顏色的變化,引導幼兒用“有點……很……得不得了”的'句式描述。再想象會有什么小動物來和草莓說話,嘗試仿編兒歌,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中班教案 篇5
游戲功能:
1、通過共同游戲體驗繪畫游戲帶來的樂趣,并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2、用腳丫來拓印,學會控制拓印的位置。
游戲材料:
大畫紙(左側(cè)畫有小雞、小鴨、小蝌蚪、小鳥,右側(cè)畫有雞媽媽、鴨媽媽、青蛙、鳥媽媽)、制成印泥狀的.顏料。
游戲過程:
1、家長出示各大作畫紙,在紙的兩側(cè),一側(cè)畫有動物寶寶,一側(cè)則畫有各個動物寶寶的媽媽。
2、幼兒先觀察畫紙上的動物,說一說動物寶寶的媽媽是誰?
3、家長與幼兒的一只腳丫沾上顏料,幼兒從動物寶寶處開始用腳丫拓印,家長從相對應的動物媽媽處用腳丫拓印,大腳丫與小腳丫在中間"相逢",意味著小動物寶寶找到了媽媽。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種子在易拉罐中跳舞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和表現(xiàn)自己對聲音大小的理解。
3.喜歡聽辨各種種子碰撞的聲音。
活動重點:
通過自己的探索了解不同的種子在易拉罐中跳舞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和表現(xiàn)自己對聲音大小變化的理解。
活動準備:
芝麻、綠豆、蠶豆種子若干,幼兒人手一個易拉罐,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聽辯,感受罐子里裝不同種子發(fā)出的聲音的不同。
1.請小朋友聽聽自己的罐子里的種子跳舞都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2.請幼兒唱出自己聽到得到聲音,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小結(jié):種子在易拉罐里“跳舞”會發(fā)出聲音,不同的種子跳舞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
二、按聲音分類,了解種子顆粒大小與聲音的關(guān)系。
1.猜一猜:為什么聲音會有不一樣?
2.按幼兒手中罐子發(fā)出的聲音大小進行分類。(打開罐子讓幼兒驗證)
3.小結(jié):大種子跳舞的聲音響,小種子跳舞的聲音小。
三、幼兒第二次聽辯,嘗試記錄和表現(xiàn)三種不同種子跳舞發(fā)出的`聲音。
1.請小朋友分別把芝麻、綠豆、蠶豆裝進易拉罐,聽聽它們跳舞的聲音,并用不同的線條把自己聽到的聲音畫出來。
2.說說自己的記錄理由。
四、學學種子跳舞,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自己對聲音大小的理解。
五、用裝種子的易拉罐當打擊樂器為歌曲《小星星》伴奏,結(jié)束。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2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7
[精選]中班教案08-2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3
中班教案[精選]08-11
(精選)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