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31 10:06:4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鐘面數(shù)字與指針表示的意思,以及在鐘面上看整點和半點。

            2.了解時間與生活、學習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1.幾臺不同樣式的時鐘(如外形不同、指針數(shù)量不同、刻度表示方法不同等),玩具鐘若干。

            2.整點記錄表(見操作材料包“下課10分鐘”)。

            活動過程:

            一、看時間

            1.討論:時鐘有什么用?這些中有哪些不一樣?(如外形不一樣、鐘面有方有圓、指針數(shù)量不一樣等。)

            每個時鐘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如1—12個數(shù)字,時針,分針等。)

            2.區(qū)分時針和分針,談?wù)撍麄儾?/p>

            3.同的功能。

            二、學習認整點

            1.討論:現(xiàn)在是幾點鐘?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小結(jié):鐘面上一共有12格,每一個代表不同的時間;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數(shù)字就是幾點鐘。

            三、撥時鐘

            1.教師與幼兒共同撥弄時針,分辨準確的時間。

            2.幼兒兩人一組,玩玩“我說時間你來撥”的游戲。

            3.在已能辨認整點的基礎(chǔ)上,適當出現(xiàn)“半點”,讓幼兒嘗試撥“X點半”,辨認“X點半”;從中面上分辨是超過了“X點”還是沒有到“X點”。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幼兒每人一份圓形金魚系列(1-10)和數(shù)字卡片(1—10)

            重點與難點:認知三個數(shù)之間的相鄰關(guān)系。

            活動過程:

            一、數(shù)圓

            幼兒將練習紙上的圓形金魚看片撕下,玩數(shù)金魚,邊數(shù)圓形邊把相應(yīng)的數(shù)字卡放在“金魚”下面。

            二、找鄰居

            每張“金魚”圖片下都有對應(yīng)的數(shù)字卡,請幼兒分別給“金魚”和數(shù)字找相應(yīng)的鄰居,要求幼兒會說3有2個相鄰數(shù),3比2大1.3比4小1.

            歸納:請幼兒找10以內(nèi)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發(fā)現(xiàn)除1和10以外,其余各數(shù)都有2個相鄰數(shù)。

            三、排卡片

            幼兒兩人一組玩看片游戲。如一個幼兒出示4個圓形的金魚卡,另外一個幼兒馬上拿出3個圓形的金魚卡和5個圓形的金魚卡,并同時排出3、4、5這三張數(shù)字卡。說出4的相鄰數(shù)是3和5,3比4小1,5比4大1.游戲反復進行。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常見的數(shù)數(shù)方法對40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正確計數(shù)并確定總數(shù)。

            2、學習在圓形物體上,借助輔助物以任意圖案做起點標記,順著一個方向進行數(shù)數(shù)。

            3、觀察同伴計數(shù)的方法,判斷總數(shù)的正誤。

            活動準備:

            1、設(shè)置“盤子展覽會”場景:幼兒自制盤子若干(層次一、層次二)、黑板、掛飾。

            2、教具:大盤子一個,數(shù)字標記21—27、28—33、34—40。

            3、輔助物:夾子、回形針、便利貼,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學習借助輔助物以任意圖案做起點標記,順著一個方向數(shù)數(shù)。

            1、以任意圖案為起點做起點標記。

            2、從起點開始數(shù),數(shù)到起點的前一個圖案結(jié)束。

            3、順著一個方向數(shù)數(shù)。

            二、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數(shù)數(shù)方法對40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正確計數(shù)。

            1、幼兒鞏固練習數(shù)盤子的方法,并與同伴相互檢驗總數(shù)的'正誤。

            (1)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是否能順著一個方向從起點數(shù)到終點。

            (2)幼兒與同伴相互檢驗總數(shù)的正誤。

            (3)找出錯誤數(shù)量的盤子,并與幼兒討論原因。

            2、幼兒學習多種方法計數(shù)并確定總數(shù)。

            (1)學習以10個圖案為一組做標記,然后數(shù)。

            (2)嘗試運用一個接著一個數(shù)、兩個兩個數(shù)、五個五個數(shù)等常見的數(shù)數(shù)方法計數(shù)。

            3、幼兒再次練習數(shù)盤子的方法,并與同伴相互檢驗總數(shù)的正誤。

            (1)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數(shù)數(shù)的方法是否正確。

            (2)幼兒與同伴相互檢驗總數(shù)的正誤。

            三、引導幼兒看標記,將盤子上的圖案按照數(shù)量多少分類擺放。

            1、介紹展區(qū),幫助幼兒認識不同的數(shù)字標記。

            2、嘗試看數(shù)字標記,將盤子放入不同展區(qū)。

            3、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展區(qū)內(nèi)盤子擺放是否正確,并調(diào)整。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分餅》是本單元《分數(shù)》的第二課時,其實也就是真分數(shù)和假分數(shù)的學習。教材創(chuàng)設(shè)了豬八戒分餅的情境活動,結(jié)合這一具體情境,讓學生經(jīng)歷真分數(shù)和假分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理解“真分數(shù)”、“假分數(shù)”、 “帶分數(shù)“的意義,正確讀寫假分數(shù)和帶分數(shù),了解假分數(shù)和帶分數(shù)的關(guān)系。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或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重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繩子、剪刀、圓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動過程:

            1、分組活動(1)、請每組幼兒將繩子分成同樣長的兩份。(2)、每組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用什么辦法知道兩根是一樣長的?(3)、請每組幼兒將繩子分成同樣長的四份,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

            2、幼兒操作(1)、教師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教師示范做圓形的等分活動。(2)、請幼兒做圓形二等分、四等分的折剪活動(3)、請幼兒探索長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3、使用幼兒用書。

            大班數(shù)學教案:《分餅》課后反思

            反思本課教學,有幾點啟示和一些不足,啟示是:一,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要很好的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服務(wù)。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學任務(wù)和發(fā)展學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只是為其服務(wù)的,不能本末倒置。二,要有實踐空間。學生只有親歷動手、動口、動腦過程,才能提出屬于自己的'發(fā)現(xiàn)、假設(shè)、問題,才能充分驗證、得出結(jié)論。三,從“獨白”走向“對話”。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訴”,有意義的知識是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活動體驗而自主建構(gòu)的。傳統(tǒng)的教學是“獨白”式教學,它忠誠于學科,卻忽視了學生;體現(xiàn)了權(quán)威,卻淡化了民主;追求著高效,卻忘記了意義。課堂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是師生在新課程中的成長之路。只有“對話”,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在本節(jié)課中,新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實施不夠深入,透徹。部分學生在分餅活動中為玩而剪、沒有積極的參與到分餅活動之中。

            學習效率不夠高。本人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銜接、過渡欠缺自然、流暢。課堂語言表達不夠規(guī)范、準確。應(yīng)注意語言描述的規(guī)范性、邏輯性和嚴密性。要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前進的動力。盡可能地多給學生一些活動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觀察、發(fā)現(xiàn)、比較、分類、自我表達的機會。由于每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wù)和40分鐘的制約,往往學生的探究不深入。要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在生活中學數(shù)學、把數(shù)學應(yīng)用于生活中。最后,引導學生的口頭表達,語言描述也應(yīng)注意規(guī)范性、邏輯性和嚴密性。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努力,認真學習小學數(shù)學教學大綱,認真學習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理念,向本校數(shù)學專家、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教法,結(jié)合本班學生特點,向40分鐘要質(zhì)量,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成績。把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不同的排序方法,能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序規(guī)律。

            2、在情境中感知數(shù)學的規(guī)律美,增強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尋找“abab”“aabb”的規(guī)律。

            1、進入活動室

            (1)老師:今天老師想邀請你們到我家去做客,你們愿意嗎?

            (2)出示PPT(1)(一男一女站立)那你們看應(yīng)按什么規(guī)律排隊出發(fā)呢?”

           。3)幼兒觀察并進行講述,按規(guī)律排隊出發(fā)(開火車)

            2.幼兒入坐

            出示PPT(2)“家”

           。1)小朋友們,我家門口到了,請你們按這個規(guī)律來坐下來吧!”(出示PPT(3))(兩男兩女)(兩個半圓座位)

           。2)幼兒觀察并進行講述,并按規(guī)律坐在椅子上。

           。ǘ┯^看PPT(4—8),

            1、你們想進去嗎?可是進我家需要經(jīng)過四扇門,這些門呀都需要通行證才可進去,你們想來嘗試一下嗎?

            2、出示(PPT4第一扇門)(門上一把大鎖,鎖上畫有顏色規(guī)律排序表,如紅、黃、藍、),你們看這把鎖上都有些什么顏色?它們是怎么排隊的?那接下去應(yīng)該是怎么排呢?(請幼兒講述并示范操作)

            3、出示(PPT5第二扇門)(門上一把大鎖,鎖上畫有實物規(guī)律排序表,如花、樹、草、云),你們看這把鎖上都有些?它們是怎么排隊的?那接下去應(yīng)該是怎么排呢?(請幼兒講述并示范操作)

            4、出示(PPT6、PPT7第三、第四扇門)(門上一把大鎖,鎖上畫有實物規(guī)律排序表,但是難度要逐步提高,如形狀的變化可用彎彎曲曲、“z”或“t”的,規(guī)律的變化等),它們是怎么排隊的?那接下去應(yīng)該是怎么排呢?(請幼兒講述并示范操作)

            (三)制作通行證,再現(xiàn)物體的序列。[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

            1.小朋友們真會觀察,發(fā)現(xiàn)了藏在鎖里的'規(guī)律。真棒!可是,最后一扇大門,需要你們每個人制作的通行證才可進去,你們愿意來挑戰(zhàn)嗎?

            2、幼兒制作一張規(guī)律排序的通行證。(每人一把鎖型操作紙)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幼兒作業(yè)評價

            教師檢察幼兒作業(yè),制作正確的幼兒通行證貼在門上。

            (四)孩子們真棒!都可到我家了,請進!和幼兒一起跳個舞!結(jié)束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上下左右箭頭的含義,能根據(jù)箭頭的指示行走路線。

            2.能繪畫不同方向的箭頭,記錄行走路線。

            3.能耐心觀察、記錄,體驗空間思維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認識上下左右的方位。

            物質(zhì)準備: 1.交互課件。

            2.樂園地圖、樂園密碼操作圖紙。

            3.箭頭扭扭樂游戲墊。

            4.紅色左手手套、橘黃色右手手套若干,藍色左腳鞋套、綠色右腳鞋套若干。

            教學過程

            一、猜測地點,引出主題:

            教師用探照燈逐一展示景點,幼兒猜測地點。

            二、理解箭頭含義,根據(jù)路線圖尋找對應(yīng)的景點:

            1. 自主觀察線路圖,討論小紅去了哪兒。

            原來來到了迪士尼樂園,小紅想去玩一玩,她去了哪里呢?

            2. 出示小紅的行走線路。

            瞧!小紅給我們留下了一張線路圖,仔細觀察線路圖,就一定能知道她去了哪兒。

            3. 幼兒觀察線路圖和地圖,根據(jù)線路圖在地圖上走一走,尋找小紅去了哪里。

            小紅去了哪兒?你是怎么知道的?箭頭表示什么?

            4. 教師引導幼兒有序地按照線路圖上的箭頭提示找到對應(yīng)的景點。

            5. 集體觀察線路圖,猜猜小藍去了哪兒。

            教師出示小藍的行走線路圖:小藍也來了,她去了哪里呢?幼兒集體觀察小藍的行走路圖,說一說小藍去了哪個景點。

            三、自主設(shè)計行走線路圖1. 激發(fā)幫助小黃尋找景點、設(shè)計行走線路圖的興趣。

            小黃的家住在后門附近,他想去樂園玩,可又不知道怎么走,誰他設(shè)計一張線路圖?

            2.幼兒自主為小黃設(shè)計的線路圖。

            3.交流、討論為小黃設(shè)計的線路圖。

            四、體驗空間思維游戲的快樂1.游戲:樂園密碼運用線路圖尋找行徑路線,記錄整體行徑路線后,得出通關(guān)密碼,揭開懸念。

            2.游戲:箭頭扭扭樂轉(zhuǎn)盤上紅色區(qū)域代表左手,橘黃色區(qū)域代表右手,藍色區(qū)域代表左腳,綠色區(qū)域代表右腳,每塊顏色區(qū)域都有上下左右四個箭頭,根據(jù)箭頭和箭頭所在的'顏色區(qū)域,幼兒用相應(yīng)的身體部位壓在游戲墊相應(yīng)的箭頭上。

            直到有人身體不穩(wěn)倒下,身體其他部位挨到游戲墊子或地面就淘汰,堅持到最后的玩家獲得勝利,體驗空間思維游戲的快樂。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與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充分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2.發(fā)展觀察力、記憶力和初步的歸類能力。

            3.鞏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顏色的干擾進行圖形分類。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圖形寶寶回家

            2.學具準備: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到圖形王國去參觀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感知大眾圖形的特征,為圖形分類做好鋪墊。

            教師:今天老師帶領(lǐng)你們到圖形王國里去參觀,進圖形王國要受門票,你們胸前都有一張圖形門票,知道自己的門票是什么形狀的嗎?

            提問幼兒:你的門票是什么形狀的`?

            二、展開

            1.引導幼兒按圖形的形狀入口,初步感知圖形。

            教師介紹圖形王國的三種形狀的入口,要求幼兒按自己門票的形狀,走與自己門票相同形狀的入口。

            比如:有圓形門票的小朋友走圓形入口。依次組織幼兒入場。

            2.復習三種圖形的外形特征

            (1)引出三種圖形的名稱。

            提問:你是從哪個入口進來的?為什么?

            分別提問三名門票形狀不同的幼兒,從而引出圖形的名稱。

            教師: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是我們已經(jīng)認識的圖形朋友,你們還記得它們長得什么樣子嗎?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回顧三種圖形的外形特征。

            提問:圓形長的什么樣子?正方形長的什么樣子?三角形長的什么樣子?

            教師:圖形媽媽還有圖形寶寶,寶寶很頑皮,喜歡跟媽媽做捉謎藏的游戲。

            3.幼兒操作,學習圖形分類:

            (1)圓形分類:

            出示圓形臉譜

            提問問:圓形媽媽的寶寶是誰?

            引導幼兒每人找一個圓形,觀察不同點,從而理解,

            雖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狀相同,所以他們分在一起。

            教師再利用兩個顏色不同的圓形,

            雖然顏色不同,但是形狀相同,所以,他們分在一起。

            小結(jié)歸納:所有長的圓圓的,周圍很光滑,沒有角的圖形都是圓形媽媽的寶寶,

            (2)依同樣方法進行正方形、三角形分類。

            三、結(jié)束

            小朋友,圖形王國的開放時間已經(jīng)到了,我們一起聽著音樂,開著小汽車,從出口回家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shù)組成一個更大的數(shù)字,感受各種不同的組合方法。

            2、活動中能積極地思考,學會找尋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教師演示2、4、6、8、10數(shù)字和對應(yīng)的問題磁性板教具;

            2、幼兒操作材料(6種物體若干份、數(shù)字7、8、9、10操作條)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數(shù)字1找朋友——觀察發(fā)現(xiàn)物體的不同特征

            1、教師出示第一張PPT(沙灘)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看畫面猜測)說出故事名字“沙灘上的朋友”

            引導語:在一個美麗的沙灘上來了許多的動物朋友(出示動物畫面)

            2、提問:沙灘上來了幾位朋友?它們是誰?他們長的一樣嗎?說說你的理由。

            3、出示數(shù)字1,提問:數(shù)字1要和小動物交朋友,你覺得誰可以和數(shù)字“1”做朋友?為什么?

            引導語:它們在沙灘上玩啊玩的很高興,忽然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數(shù)字1、

            引導語:我的好朋友是靠一條腿象身體一樣走路的。

            小結(jié):數(shù)字1和一條腿的蝸牛交上了朋友,還剩下幾位?

            二、數(shù)字2、4、6、8、10找朋友——了解特征,并用相應(yīng)的數(shù)字來表示。

            1、教師出示數(shù)字“2”,數(shù)字“2”會和誰交朋友呢?為什么?

            小結(jié):數(shù)字2和兩條腿的鴨子交上了朋友。

            2、數(shù)字“4、6、8、10”,提問:誰來幫剩下來的朋友找到朋友呢?說說你的.理由。

            3、小結(jié):每個朋友有幾條腿就找?guī)鬃雠笥选?/p>

            三、數(shù)字3、5找朋友——初步嘗試將兩個、三個數(shù)字組成一個更大的數(shù)字。

            1、出示數(shù)字“3”

            提問:3也想來找朋友,他能和誰做朋友呢?

            引導語:誰和誰在一起可以變成三條腿。

            2、幼兒交流,說出理由

            3、出示PPT

            小結(jié):兩條腿的鴨子和一條腿的蝸牛和數(shù)字“3”交上了朋友

            4、出示數(shù)字“5”

            提問5也想交朋友,他能和誰做朋友?為什么?

            引導語:哪些朋友在一起可以變出5條腿呢?

            5、幼兒交流說說原因。

            6、提問:5除了和小狗、蝸牛一起交朋友,還能找到更多的朋友嗎?

            四、游戲《找朋友》——幼兒操作,自主選擇不同的數(shù)字進行組合。

            1、教師出示數(shù)字7

            提問:數(shù)字7能找到朋友嗎?

            引導語:請小朋友操作幫它去找動物的腿?哪些動物在一起,它們的腿是和數(shù)字一樣多的,就插到操作卡上,就找一種方法。

            2.幼兒操作教師關(guān)注個別能力弱幼兒。

            3、驗證:操作完的幼兒與同伴互相驗證

            4、展示幼兒的操作結(jié)果,進行集體驗證,個別幼兒講自己的操作結(jié)果,集體評價。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在操作過程中將一個物體等份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shù)數(shù)、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二等份的多種分法。

            3.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jié)果。

            活動材料:

            教具:天線寶寶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

            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jié):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

           。5)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份。

           。1)天線寶寶邀請你們到寶寶樂園去參觀,愿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yīng)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里有什么?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

            第二組:毛線、彩帶、尺、剪刀。

            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

            第四組:量杯、水。

            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lián)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數(shù)數(shù)法

           。3)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在樂園里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shù)數(shù)法等對樂園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游戲“看誰說得對”

            天線寶寶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xù)學習四等份、五等份

            注意事項:

            1.教師事先應(yīng)將天平調(diào)試好,在幼兒操作天平稱量物體時,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稱量物體時,要使天平保持平衡。

            2.如果幼兒在操作中對樂園里的物品進行了四等份,教師可請該幼兒說說自己的分法,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新,自然引深到四等份。

            知識背景的材料:

            幼兒在園吃蘋果、蛋糕等點心時,有的幼兒常要求吃一半,我說:“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想想平時在生活中還對哪些東西進行過分塊?幼兒紛紛從家中找來了吸管、毛線、硬幣、紙、橡皮泥等多種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討著具體的分割法,有時還爭論不休,看著孩子們有如此濃厚的興趣,便產(chǎn)生了二等份的課題。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3個數(shù)的連加連減,并能計算出得數(shù)。

            2、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意識,喜歡參加數(shù)學計算活動,體驗活動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活動準備:

            1、教具:仿真人民幣,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人物胸牌,統(tǒng)計格,題卡,小票,紅旗,獎品,購物籃,塑料袋6個。

            2、學具:仿真人民幣,鉛筆,操作冊。

            活動過程:

            預(yù)備活動

            1、師幼問好,走線。

            師:小朋友們中午好!今天教師里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好,打過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人老師了,轉(zhuǎn)過來和陳老師做好朋友吧,陳老師今天要帶你們?nèi)ヒ粋很好玩的地方。

            師: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陳經(jīng)理,今天特地來邀請小朋友去參加我們超市舉辦的.“超市大贏家”的游戲比賽,想?yún)⒓訂幔?/p>

            師:讓我們一起先排好隊,順時針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腳尖親腳跟,安安靜靜地走去超市吧。

           。、線上游戲:快樂大巴

            師: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還有玩具汽車呢!我們先來玩玩開汽車的游戲好嗎?

            師:這是一輛開往北京的“快樂大巴”,被我摸過頭的小朋友,請你們先上車吧。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車上現(xiàn)在有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快上來,車上現(xiàn)在共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請下車,車上現(xiàn)在剩幾人?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guān)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nèi)加減法的基礎(chǔ)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1.圖片--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蘋果7個、梨子3個。

            2.小動物卡片(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shù)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看圖列6的算式

            1.出示圖片:4個大皮球,2個小皮球

            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

            2.引導幼兒說出總數(shù),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

            并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

            3.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算式:

            如 4+2=6 2+4=6 6-4=2 6-2=4

            二、看圖列10的算式

            1.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

            2.幼兒說出總數(shù),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

            “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

            3.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yīng)口頭練習

            (1) 7 + 3 = 10

            蘋果是7個(部分數(shù)),梨了是3個(部分數(shù)),總體是10個(總數(shù))。

            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shù)?哪是總數(shù)?部分數(shù)有幾個?總數(shù)有幾個?

            (2)10 -? = 7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梨子有7個。

            10是總數(shù),3部分數(shù),7是部分數(shù)。

            同理:10-7=3 6 - 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shù)?哪是部分數(shù)?部分數(shù)有幾個?總數(shù)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guān)鍵句。

            1.在加法式子里,總數(shù)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數(shù);

            在減法式子里,總數(shù)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shù)。

            得出結(jié)論:加法總數(shù)在最后,減法總數(shù)在最前。

            2.部分數(shù)與部分數(shù)合起來是總數(shù),總數(shù)去掉(減去)部分數(shù),剩下的還是部分數(shù)。

            得出結(jié)論:要求總數(shù),用部分數(shù)相加;要求部分數(shù),用總數(shù)減去另一個部分數(shù)。

            五、幼兒玩卡片。

            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么,總數(shù)有多少,進行分類,并做好記錄。

            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jié)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

            規(guī)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鐘后,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記錄,并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shù),哪是部分數(shù)。

            七、幼兒認識括號( )

            書面練習;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師總結(jié),檢查幼兒練習結(jié)果。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6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7-28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2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3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1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