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8-31 10:21:4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大全[10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大全[10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主題目標

            1、通過游戲鞏固對蛇、鱷魚、龜、恐龍等爬行動物的了解。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確定合作伙伴、選擇材料,發(fā)展他們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活動,在游戲中體驗成功與快樂。

            二、材料的準備

            1. 各種大小的紙箱、旺仔牛奶罐、草坪。

            2. 事先布置“動物園”(將各種動物放在一起)。

            3. 商店的玩具柜、各種動物的玩具、托盤、收款機、錢(自制)、推車、購物籃等。

            4. 泥工、墊板、模具、毛根、紙、顏料、牙刷、網(wǎng)、酸奶瓶、繩子、空罐子若干、藍色的皺紋紙若干、吸管等。

            三、基本流程

            1.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場地。

            1)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動物園”。

            2) 教師提問:這里有些什么動物?有沒有你認識的爬行動物?

            2. 教師提出游戲的內(nèi)容,組織幼兒討論游戲的規(guī)則及人員的分配。

            1) 引起幼兒討論爬行動物的家是什么樣子的?

            2) 出示多種材料,引導幼兒自由交流,鼓勵幼兒用這些材料搭建爬行館或制作爬行動物。

            3) 幼兒自由商量,尋找合作伙伴。

            3. 幼兒開展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1) 重點對“搭建爬行館”的`幼兒進行指導。引導幼兒根據(jù)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征,選擇合適的替代物進行搭建或制作。

            2) 對“玩具創(chuàng)作屋”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3) 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并能完成工作任務。

            4) 教師集中幼兒帶領他們依次參觀各個館,請幼兒為它們搭建的館起名字并請幼兒發(fā)表看法,提出改進意見或更進一步的搭建要求。

            5) 開展 “超市”的角色游戲。(幼兒可以邀請朋友參觀自己搭建的爬行館,并為他介紹爬行館的情況,也可以到商店買玩具,或?qū)①I到的爬行動物放到相應的館中等等)

            6) 成立“快樂旅行社”,教師扮演導游,帶領幼兒游覽爬行館,并請搭建各個館的幼兒介紹各種動物的特性等。

            4. 教師評價游戲情況。

            1) 以爬行館關門為由帶領幼兒離開“爬行館”,小結(jié)幼兒游戲的情況,給予幼兒肯定和表揚。

            2) 出示“蜥蜴”,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自己收集資料尋找“蜥蜴”的秘密。

            3) 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鼓勵幼兒下一次更好地進行游戲。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借助角色扮演大膽地用動作、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2、知道各種鳥類動物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和幼兒一起搜集各種常見鳥兒的圖片、圖書,了解它們的名字與特點,并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2、教具: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準備圖標。

            【活動過程】

            一、運用鴿子送信的圖片,森林郵局的郵遞員的工作性質(zhì)。

            1、提問:這是誰?信鴿有什么本領?(幼兒簡單交流)

            2、小結(jié):鴿子是森林郵局的'郵遞員,能飛過高山、飛過大海、飛過大片的草地,把信寄到目的地。

            二、借助角色表演“模擬考試”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1、提出考試要求,引出故事。

           。1)近來森林郵局需要招收一位像信鴿一樣能干的郵遞員,為大家送信做好事,信鴿老師說要對報名參加郵遞員考試的鳥兒進行三項考試:飛行、游泳、走路(出示圖標)。你們覺得哪種鳥能夠來報名了。

           。ㄓ變河懻、回答)

            (2)“我們來看一看今天誰來報名了”(出示小鴨、麻雀、大雁的圖片)

           。3)師:送信是一項光榮而艱苦的工作,一名合格的郵遞員要能飛過高山、飛過大海、飛過大片的草地,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小鳥可以當上郵遞員的,因此森林郵局委托我——現(xiàn)在信鴿老師準備對它們?nèi)齻進行考試,誰愿意扮演它們參加考試,余下的小朋友當觀眾幫助信鴿老師分析考試情況。”

            2、分段表演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結(jié)合動作、語言表演小鴨考試的情景。

           、伲ǔ鍪拘▲唸D片)“看,誰第一個參加考試了?小朋友想一想小鴨子考試會是什么樣了?”邊討論老師邊指圖標引導幼兒講述:小鴨游得穩(wěn)穩(wěn)當當,走路一搖一擺、可是飛不起來。

           、谡堃晃挥變簛戆缪菪▲嗊M行表演。

           、塾伞靶砒澙蠋煛焙陀變阂黄疬叡硌葸吔Y(jié)合動作重點學習語句:“小鴨游得穩(wěn)穩(wěn)當當,走路一搖一擺,可是飛不起來”,集體得出小鴨沒有通過考試的結(jié)論。

            (2)結(jié)合動作、語言表演小麻雀考試的情景。

            ①“第二個參加考試的是小麻雀,小朋友想想它考這三項會是什么樣的了?”先請幼兒扮演麻雀考試。

            ②出示圖片分析小麻雀飛行、走路、游泳的動作。指導幼兒結(jié)合動作學習語句:“麻雀走路一蹦一跳,飛得又輕又巧,但不會游泳!苯又鴧⒄請D片總結(jié)麻雀的考試成績。

           、壅堄變河懻摯笱憧荚嚨那闆r,老師出示大雁飛行、走路、游泳的圖片,講述大雁的本領“大雁游泳穩(wěn)穩(wěn)當當,走路還穩(wěn)當,飛行是又高又穩(wěn)”,集體扮演大雁角色進行模擬考試,并結(jié)合表演動作學習語句:“大雁游泳穩(wěn)穩(wěn)當當,走路還穩(wěn)當,飛行是又高又快”,最后一起祝賀大雁考試合格。

            三、結(jié)合剛才出示的三組圖片,師生完整地看圖講述故事《大雁考上郵遞員》。

            師:“信鴿老師錄取了誰?為什么只有大雁考上了郵遞員?這些圖片記錄了大雁、鴨子、麻雀參加郵遞員考試的事情,請小朋友仔細看著圖片,用剛才表演時學到的語句編一個完整的故事!

            四、通過討論為麻雀、鴨子等鳥兒尋找合適的工作,進一步了解各種鳥的特長。

            1、小鴨和麻雀沒有當上郵遞員,那以它們本領,可以干什么了?

            提問:“麻雀落水時誰救起了它?從這件事中你能發(fā)現(xiàn)小鴨適合做什么工作?”(水上救生員、游泳運動員等)“麻雀做什么工作最合適呢?”

            2、出示鸚鵡、啄木鳥、貓頭鷹的圖片它們適合做什么工作呢?”(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意見,如:貓頭鷹捉老鼠,可以做警察;啄木鳥捉害蟲,可以當醫(yī)生;鸚鵡很漂亮,可以做模特。)

            3、那么小黃鶯、八哥鳥、小喜鵲、老鷹、仙鶴可以干什么了?下節(jié)課我們再討論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區(qū)別高矮的簡單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對性和傳遞性。

            2、在比較的基礎上將物體按高矮的順序依次排列。

            3、在情境中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若干

            2、六個動物、操作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激發(fā)興趣。

            組織幼兒做游戲,教師說“高”,幼兒說“矮”,同時蹲下;教師說“矮”,幼兒說“高”,同時站起來。

            二、初次探索,幫助感知。

            1、初步了解比較高矮的方法。

            播放PPT1:森林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樹,樹上長著一個最神奇的果子,小動物們都想吃它,到底誰能吃到這個果子呢?年紀最大的山羊伯伯說(錄音播放)。

            播放PPT2:出現(xiàn)兩頭牛,提問:誰比較高?誰比較矮?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起學說:奶牛比黃牛高,黃牛比奶牛矮。

            小結(jié):原來我們通過比一比的方法就能夠知道誰高誰矮。

            2、學習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

            播放PPT3:又來了一個動物,是誰呢?(小馬)原來是小馬,這兩個動物離得可有點遠,到底哪個動物更高呢?你能用什么方法讓它們更清楚地進行比較呢?(讓它們兩個站在一起比較)拉回較遠的小馬,讓幼兒再次進行比較。

            小結(jié):看上去差不多高矮的兩個動物,眼睛看有可能會出錯,一定要放在一起比一比。

            一起學說:小馬比奶牛高,奶牛比小馬矮。

            播放PPT4:這一次小馬又在和誰比呢?出現(xiàn)小馬和大象,小馬站在木箱上,前面用一塊布遮住,小馬對大象說:“瞧!我長得比你高。”提問:你覺得小馬說的話對嗎?為什么?(幼兒回答)真的是這樣的嗎?到底誰高呢?

            取走花布,揭開謎底。到底誰高呀?為什么?(因為小馬站在木箱上,和大象比較高矮是不正確的)

            小結(jié):兩個動物比較高矮時需要放在一起,要站在同一個地面上,還要站在同一

            個高度上。

            三、再次探索,掌握新知。

            1、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播放PPT5:出現(xiàn)奶牛、小馬、大象,提問:小馬比了兩次,第一次和奶牛比它是高的,第二次和大象比它卻是矮的,那么小馬到底是高的還是矮的呢?

            引導幼兒說出:小馬跟奶牛比,小馬高,小馬跟大象比,小馬矮。(小馬不高也不矮,那么,小馬和奶牛比結(jié)果怎樣?小馬和大象比結(jié)果又怎樣?)

            小結(jié):看一個動物是高或者是矮,要看和誰去比,比出來的結(jié)果有時候是高的有時候也可能是矮的。

            2、再次感知高矮的傳遞性。

            播放PPT5,提問:小馬比奶牛高,大象比小馬高,那么奶牛和大象進行比較誰高呢?

            這三個動物中,誰是最矮的?誰是最高的?(奶牛最矮,大象最高)這一次誰勝利了?(大象)

            3、嘗試高矮排序的方法。

            播放PPT6:小猴和長頸鹿它們兩個也想?yún)⒓颖雀甙筚,請你給這六個動物按照操作板的要求進行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排排隊。你覺得誰會排在第一個?(幼兒操作)

            播放PPT7、PPT8,展示幼兒操作板,師幼共同驗證兩種排序方法。

            四、延伸活動。

            出示六棵果樹,要求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按照身高,六個動物與相應高度的果樹進行匹配。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拼圖的過程中感知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三者之間的拼合關系,體驗圖形的空間變化。

            2.樂意操作,大膽嘗試,感受拼圖活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教學準備:

            物質(zhì)準備: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圖操作板每人一塊。每組一份固體膠或者漿糊。幼兒畫冊》(第3冊第47頁及硬卡紙)

            知識準備:幼兒對于三角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能利用三角形進行拼圖,體驗圖形的空間變化。

            感知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三者之間的'拼合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片,想不想來看看?

            2.出示一張房子的范例板。

            師:這是什么?是有什么組成的?老師這里有許多三角形,誰愿意來試試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與其他的拼合關系。

            師:觀察這兩幅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jié):原來兩個等腰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4個等腰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長方形。所以拼圖時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長方形。

            三、學習按范例板拼圖形。

            1.出示一張三角形的范例板。

            師: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幾個三角形拼成的呢?數(shù)數(shù)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請幼兒按范例板拼出圖形。

            師:這還有一張圖片,小朋友來看一看,這是什么?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呢?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3. 師:這里還有幾張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看是有幾個三角形組成的。

            四、游戲:“三角拼圖”。

            師: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們是什么?它們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請你們選一個喜歡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來吧!

            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

            用三角形拼圖,老師這邊還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們感興趣的可以繼續(xù)去拼拼自己喜歡的圖片哦。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幼兒選擇三角拼圖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處在了支持者的基礎上,以幼兒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同時在活動中允許幼兒存在個別差異,允許能力強的幼兒為能力弱的幼兒提供幫助,這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從整個活動過程來看,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小百科: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內(nèi)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在數(shù)學、建筑學有應用。

          中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1、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是炙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

            小朋友卻有完全不同的感覺!對他們來說,夏天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淇淋的時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消暑的時候,還有那么多知了在樹上唱著動聽的歌!夏天真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

            2、我們班就在操場邊上,一下課孩子老愛往操場上、草地里去,抓蟋蟀、抓蟈蟈、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在操場上迎風奔跑,看著孩子那么喜歡夏天,于是就生成了此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觀察夏日天空的變化,學習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在游戲中增加動作的敏捷性,體驗迎風飛跑的感覺。

            3、學習創(chuàng)意地運用材料制作天空中的.云。

            三、活動準備

            長條皺紋紙、膠帶;吹塑紙、玻璃紙、衛(wèi)生紙、棉花、手工紙等;剪刀、漿糊、筆,PPT等。

            四、活動過程

            (一)尋找夏天

            1、播放PPT讓幼兒欣賞夏天,集體演唱《知了》。

            2、談話引出活動:夏天到了,知了來了,有誰知道夏天除了知了先生來做客了,還有些什么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外面找找夏天。

            3、帶幼兒來到戶外草地上,請幼兒自由結(jié)伴找找夏天。

            師:請你和好朋友一起仔細地找一找夏天,然后告訴我們你在哪里找到了夏天。(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找尋)。

            4、集中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

            (二)觀察夏日天空的變化

            1、讓幼兒躺下來觀看天空中云的變化。

            師:剛才我們找夏天找累了,躺下來休息一下吧。你躺下來后,看到了什么?

            師:噢,我也看到了,我看到了一條像大鯨魚的云。你看到的云是什么樣子的?

            師:請你再仔細地看看,天空中的云還有什么變化?

            2、感覺夏天的氣味和聲音。

            師:現(xiàn)在請你們閉上眼睛,用你的鼻子聞一聞,告訴我夏天有什么味道?

            師:那夏天有什么聲音呢?

            (三)和風娃娃做游戲

            1、師:又有一位小客人來了,正在和你們玩游戲呢,把你們的衣服、頭發(fā)吹起來,他是誰呀?你們想和風娃娃一起游戲嗎?

            2、為幼兒在身體各部位固定上皺紙條,讓幼兒在空地上不停地跑動,感受皺紙隨風飛起來的變化。

            (四)制作天空

            1、討論、分享觀察天空時的感受,鼓勵幼兒討論如何將教室布置成天空。

            師:夏天真好,有蟋蟀、蟈蟈、青蛙這些好朋友,也有風娃娃這么調(diào)皮的小客人,小草、小花也都展開了笑臉,舒展了身體,就連天空也和平時不一樣了,不一樣在哪兒呢?

            師:我想把教室也布置成天空,可是要怎么做呢?

            2、和幼兒討論做云的方法。

            A、展示材料。

            B、用這些材料如何做云呢?

            3、幼兒自由結(jié)伴用材料做云,鼓勵幼兒做各種形狀的云。

            4、將制作好的云放在地上,使其成為遼闊的天空。

          中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進行“我們的身體”這個主題活動時,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對自己的長大、長高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說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現(xiàn)在穿不上了,有的說現(xiàn)在能夠到以前夠不到的東西了。于是,我有意識地投放了量身高的測量紙,結(jié)果孩子們很感興趣,關于自己長大、長高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因此我覺得有必要開展一次集體活動,讓孩子們一起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共同體驗成長的快樂。同時,我把比較高矮及排序的數(shù)活動整合在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和同伴量一量、比一比,積累一些比高矮的方法以及按高矮排序的方法,進一步體驗長大的快樂。我還通過做游戲、欣賞散文等多種方式,萌發(fā)幼兒想長得更高的愿望,努力實現(xiàn)整合的教育目標,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目標: 1.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高,并為自己在長大而高興。

            2.樂于與同伴分享和交流,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成長的樂趣。

            準備:

            幼兒收集有關證明自己在長高的資料,實物投影儀。

            過程: 一、交流分享 1.現(xiàn)在你們上中班了,都說自己長高長大了,請問你們是怎么發(fā)現(xiàn)自己長高的呢?(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適時小結(jié)和提升,并運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相關資料,讓幼兒體驗長大的'自豪感。)

            2.你們有的高,有的矮,比一比到底誰高誰矮好嗎?

            二、比高矮 1.幼兒自由結(jié)伴比高矮,并說說誰高誰矮。

            2.你們是用什么方法比的?(幼兒介紹比高矮的方法:背靠背、面對面、眼睛看、看參照物等。)

            三、游戲:排排隊 1.想不想和更多的朋友比?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排排隊的游戲,看看誰最高誰最矮。

            2.請5名同伴比高矮并按高矮排隊。討論:誰最高?誰最矮?某某小朋友是高還是矮?(原來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3.分小組比高矮。

            四、產(chǎn)生想長得更高的愿望 1.你們喜歡高還是喜歡矮?

            2.請幼兒欣賞散文詩《長高》(見附)。

            3.引導幼兒思考:怎樣使自己長得更高?

            附:

            我剛生下來的時候,只有小老鼠一般高,后來我和貓咪一般高,F(xiàn)在我比企鵝還要高,將來我會像斑馬一般高。慢慢地我會像長頸鹿一般高,也許最后我會比恐龍還要高。

            媽媽說我在做夢,爸爸說我在吹牛。我不是做夢也不是吹牛,我真的是這樣想,想起來就覺得快樂。

            爸爸媽媽,讓我想想行嗎?

          中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ㄒ唬、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正確數(shù)出數(shù)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這些數(shù)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nèi)的順序和大小。

            2、初步培養(yǎng)想和省的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經(jīng)歷數(shù)概念的形成過程,初步體驗計數(shù)的發(fā)展過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ǘ⑦^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是學生正確認識11—20各數(shù),知道這些數(shù)的組成,能夠正確、迅速地讀出11—20各數(shù)。

           。ㄈ⑶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描述具體事物的自覺性,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11—20各數(shù)。

            教學難點:理解11—20各數(shù)的組成。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小棒、皮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聽說你們數(shù)數(shù)的本領特別強,是這樣嗎?那我們來一次數(shù)數(shù)比賽好不好。ㄕ埻瑢W們從1數(shù)到10,再從10數(shù)到1。)

            師:同學們,你們數(shù)數(shù)的本領真的很強。但是,我們學習認數(shù),不但要掌握數(shù)數(shù)的本領,而且還要學會有關數(shù)的很多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11~20各數(shù)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新授

            1.主題圖教學

            師:請同學們看電視屏幕。

            課件顯示:(1)

            哎,這是什么地方?

            誰知道,馬路上這一條條的白線是什么標志?

            學生自由回答。

            師:說得對。它提醒人們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線,這樣才能保證人身安全。師:你們看,這位老師正帶著幾個小學生過馬路,他們多么遵守交通規(guī)則!請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數(shù)一數(shù),過馬路的有多少人?(10人)

            再看一看周圍還有些干什么的人?(略)

            讓我們一起接著10的后面繼續(xù)數(shù),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師指屏幕示意:先數(shù)馬路這邊的,再數(shù)馬路那邊的。)

            問: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互相說一說)

            想一想,19人再添上一個人是多少人?

            誰知道多少添上1是20?

            學生回答。(19個人再添上一個人是20個人。)

            師: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圖上還有什么?(樹、汽車、自行車)師:趕快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棵樹?自行車呢?有幾輛汽車?

            師:剛才我們一齊數(shù)了圖中所有的人和物,大家數(shù)得非常準確。小精靈聽說你們數(shù)得這么好,也想和你們一塊兒學數(shù)數(shù),看一看它要和我們數(shù)什么呢?

            2.教學例1

            出示課件3

           。ㄈw學生隨著課件顯示過程,一根一根地數(shù)小棒。)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問:一捆小棒有幾根?它表示幾個十?

            學生回答。

            小結(jié):一捆小棒有10根,它表示1個十。大家說一說。

            課件出示4-7

            (全體學生接著“10”后面繼續(xù)數(shù),數(shù)到“20”。)

            問:圖中有幾捆小棒?這是幾個十?

            學生回答:有2捆小棒,這是2個十。

            問:2個十是多少呢?(指名4人回答)

            學生回答:2個十是20。

            師:請同學們學著小精靈的樣子,迅速地數(shù)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數(shù)10根也捆成一捆。(生動手操作)

            3.教學例2

            課件出示8

            生動手操作,照樣子數(shù)小棒。

            問:1捆小棒表示幾個幾?1根呢?(讓學生思考后在小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一捆小棒表示1個十,1根表示1個一。

            問:這些小棒是幾個十和幾個一,也就是多少根小棒?(告訴你的小伙伴)師: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十一。(生齊讀“11”)

            問:11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多少?(答略)課件出示9

            師:同桌互相說說這是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課件出示10:數(shù)字卡片13.15

            教師:13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學生回答:13里面有1個十和3個一

            教師:1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學生回答:15里面有1個十和5個一。

            課件出示11:數(shù)字卡片:20

            師:誰會讀這個數(shù)?20是幾個十組成的?幾個十是20?

            師:下面請大家先讀數(shù)再擺小棒,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課件12依次顯示各數(shù):18、12、14

            (同時指名到實物投影上擺)

            4.教學例3

            電腦顯示課件13:

            問:圖上的數(shù)字是按怎樣的順序排列的?

            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生齊讀:0——20、20——0。

            問:10的后面是多少?(悄悄地告訴同桌小朋友)

            問:誰知道,排在15和17中間的是哪個數(shù)?

            學生回答。

            師:你們回答得非常準確,那么大家知道20前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19)

            三鞏固練習

            1.用你的小棒擺一擺。

            課件出示14的數(shù)字卡片。同桌位之間可以合作。

            2.猜數(shù)游戲。課件依次出示15-20.

            注意:第二十張課件讓學生仔細看有什么錯誤?

            3.從1到20,按順序把點連起來。

            課件訂正:第87頁練習十四第2小題

            4.翻書游戲。課件出示21.

            四全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你學會了哪些新知識?(分組交流)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11篇二:11-20各數(shù)的認識公開課教案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73~74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1-20之間物體地個數(shù),認識11-20各數(shù),能正確讀出11-20各數(shù),初步掌握2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

            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shù)的十進制,知道"10個1是一個十"、"2個十是20"。獲得初步的數(shù)感.

            3、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教學重點:

            認識11~20各數(shù),能正確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和寫數(shù),掌握2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數(shù)的大小。

            教學難點:建立計數(shù)單位十的概念。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

            一.主題圖引入

            1.談話引入

            教師:我們熟悉的學具和水果卡片來和我們做游戲了。

            這幅圖中有什么?試著數(shù)一數(shù)分別有多少個。

            圖中學具的數(shù)量有的超過了10了,是哪一種?它們各是多少個?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比10多的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樣的數(shù)。(板書課

            題:11~20各數(shù)的認識)

            2.初步感知老師:請你想一想,這些學具卡片放置散亂,怎樣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多少?(同桌互相討論)

            今天我們就通過數(shù)小棒來研究11~20各數(shù)

            二.探究新知

            1.教學11~20各數(shù)的數(shù)法和讀法

           。1)教學11請你拿出小棒,數(shù)出10根,捆成一捆。

            捆成一捆,10個“一”就變成了一個“十”。好,請將

            這一捆小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師在一捆小棒旁,又

            放了一根小棒,這時是多少呢?

            老師: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個“十”,讀“十”,1

            根小棒是1個“一”,合起來就是11,讀作:十一。

            剛剛我們已經(jīng)數(shù)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

            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師1個十和2個一,是12,讀作:十二

           。2)老師指導學生在11的基礎上1根1根的繼續(xù)添小棒,學

            生邊數(shù)邊說:1個十和3個一是13,讀作:十三。1個十

            和4個一是14,讀作:十四!.

           。3)教學20

            1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樣能更清楚的看出是

            20根?(10根又夠捆成一捆,現(xiàn)在有幾捆?是幾個十?

            2個十,所以是20,讀作:二十)4.數(shù)序

           。1)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在直尺上表示學過的數(shù)。(課件出示0-10的數(shù))那你們知道,今天學習的.這些數(shù)也想在直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請大家來幫幫忙。

           。ㄅ磐旰笳垖W生各自讀一讀,再集體齊讀。加強對2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的整體感知)

            、(2)在活動中學生對數(shù)序的認識

            如:13前一個數(shù)是多少?,13后一個數(shù)是多少?17和19中間數(shù)是多少?16的相鄰數(shù)是多少?哪個數(shù)最大?哪個數(shù)最小?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數(shù)一數(shù)上頁中的學具各有多少。

            2.從一數(shù)到二十,從七數(shù)到十三。(同桌互相數(shù)給對方聽)

            3.讀一讀,準確認出、讀出題目中給定的數(shù)。

            4.拓展練習:我們班足球運動員去北京參加比賽,這是他們休息室的門牌號。請你來猜一猜他們的休息室的門牌號各是多少。

            .

            三、合作探究、激趣引新

           。ㄒ唬┬率冢

            1、建立“十”的概念。

           。1)師:老師拿出一把小棒說:猜一猜有多少根小棒?讓學生說。

           。2)師:有什么好辦法知道到底有多少根小棒?(數(shù)一數(shù))

            (3)師:這樣太亂,有沒有辦法讓人一看就知道是10根的?(指名說)

           。4)師示范數(shù):一根小棒是一個一,一根一根地數(shù),數(shù)到10根就捆成1捆,就是1個10,出示:10個一是十。1捆是1個10。

           。ㄔO計說明: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上建立“十”的概念,為下面學習做好鋪墊。)

            2、數(shù)一數(shù)

           。1)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準備了很多小棒,現(xiàn)在,請你數(shù)出10根小棒,用橡皮圈把這10根小棒捆成一捆,開始!好,請捆好的同學把你的小棒舉起來,讓大家看一看,誰能告訴老師,這一捆中有幾根小棒?(10根),那么10個1根小棒就是1捆,也就是1個__(生齊答:10),好,請將這一捆小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師在一捆小棒旁,又放了一根小棒,這時是多少呢?再放一根呢?(12),再放……(到20)

           。2)你們會往下數(shù)嗎?下面在桌子上擺小棒往下數(shù)。

           。3)師:剛才聽到同學們數(shù)數(shù)的聲音很響亮,誰來數(shù)一數(shù)?師擺小棒,學生數(shù)。

            能不能從“0~20“數(shù)一遍,齊數(shù)。

            男女拍手數(shù):到小,從小到大。從7數(shù)到17,從9數(shù)到20。

            (4)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出示主題圖)我們過馬路時要怎樣做?

            (5)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跟你的同桌數(shù)一數(shù)。

            小結(jié):看來,數(shù)在我們身邊隨時可見,你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呀!自己數(shù)一數(shù)自己組的人數(shù)。

           。ㄔO計說明:通過從數(shù)小棒到不同形式的數(shù)數(shù),最后到出示主題圖數(shù)生活中的數(shù)的這一過程,使學生從具體事物抽象到數(shù)的概念;顒忧榫持刑N含著數(shù)學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

            3.擺一擺,說組成。

           。1)師出示1捆小棒說:1捆就是1個(),1根是一個(),那么合起來是多少呢?

           。2)那么,一捆就一個十,用右手舉起1根小棒,象老師這樣,把它們放在一起,是多少呢?11可以用這樣的數(shù)來表示,(貼)11中的這兩個1表示的都是1根嗎?

            師小結(jié):左邊的1表示1個十,而右邊的1表示的是1個1,那誰能說一說,11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呀?

            (3)請同學們擺出15根小棒?請1個學生到黑板擺。誰能說一說,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4)師出示15,那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5)師指黑板,誰還記得剛才我們在數(shù)這些小棒時,一共有多少根?看,剛才,我們把正好的10根小棒捆成了一捆,代表1個十,剩下的這些小棒,你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11篇三:認識11~20各數(shù)教案

            教學內(nèi)容:11~20各數(shù)的認識例1、例2,練習十第1題、第2題教學目標:

            1、認識11~20,知道11~20各數(shù)的組成

            2、認識計數(shù)單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個位”教學重點:知道11~20各數(shù)的組成

            教學難點:理解位置值的概念

            教學準備:幻燈片、計數(shù)器、學生準備2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慌笥眩ǔ鍪净脽羝禾菍,播放音樂《一年級》?/p>

            師:你能做到嗎?

            師:糖寶最喜歡吃葉子了,我們來幫他數(shù)數(shù)吧!學生數(shù),師依次出示1~10

            師:還有一片葉子,可以用哪個數(shù)來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比10大的數(shù)(板書11~20各數(shù)的認識)

            二、互動新授

           。ㄒ唬┙虒W例1

            1、初步認識“十”

            幻燈片出示一堆小棒

            問:你能幫糖寶悄悄地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數(shù)

            問: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數(shù)的?抽生回答

            師:聰明的糖寶說1根1根的數(shù)太麻煩了,看我把10根小棒捆成了1捆(師幻燈片演示捆小棒),以后我只要看到這樣的1小捆小棒我就知道是10根了。

            抽生回答(板書10個一)

            問:我們知道1根小棒是1個一,2根小棒是2個一,3根小棒是3個一,那么這10根小棒是多少個一呢?

            抽生回答(10個一)

            師:那么這一捆里有多少個1?也就是說這一捆是多少個十?抽生回答(這一捆里有10個一,這一捆是1個十)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也數(shù)出10根小棒,把它用橡皮筋捆起來生動手操作

            師舉起1個同學的小棒問:這1捆是多少個十?抽3個學生回答

            2、學習例1

            幻燈片出示1捆小棒加1根小棒

            問:這一共是多少?生答11根

            問:你是怎么數(shù)出來的?抽生回答,評析

            引導學生理解并板書:1捆小棒就是1個十,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十一11

            齊讀十一(兩遍)問: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認識了數(shù)字11,那這

            又是多少呢?(幻燈片出示1捆小棒加3根小棒)

            學生數(shù)后抽生回答板書: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十三13齊讀十三(兩遍)

            師:現(xiàn)在你能像老師一樣用你的1個十和其他的小棒再擺一些比10大的數(shù)嗎?擺的時候想一想你用1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得到了十幾。抽生回答自己擺的數(shù),師根據(jù)學生回答依次板書11~20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11~20,我們一起來讀一遍吧

            。齊讀

            3、游戲“幸福拍手歌”

           。ǘ┙虒W例2

            1、認識計數(shù)器

            師:剛才我們用小棒擺出了11和13,其實還可以用計數(shù)器來表示。師拿出計數(shù)器,引導學生觀察“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2、用計數(shù)器表示數(shù)

            幻燈片出示例2第一幅圖

            師邊示范撥珠邊講解:在十位上撥1顆就表示有1個十,在個位上撥1顆表示有1個一,寫的時候十位上有一顆珠子,我們就在十位上寫1,個位上有5顆,就在個位上寫5,讀作十五.

            問:這又應該怎么撥呢?幻燈片出示例2第二幅圖

            抽生問答師引導學生撥珠:這里有2個十,我們就先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表示2個十,個位上沒有,我們就不撥。寫的時候十位上有2顆珠子,我們就在十位上寫2,個位上沒有珠子,我們就在個位上

            用0占位,讀作二十

            問:這又應該怎么撥呢?誰再來教教大家

            抽生上臺示范撥珠師引導:這里十位上1個十,我們就先在十位上撥1顆珠子,表示1個十;個位上有3個一,我們就在個位上撥3顆珠子,表示3個一。寫的時候十位上有1顆珠子,我們就在十位上寫1,個位上有3顆珠子,我們就在個位上寫3.

            3、學生用計數(shù)器表示數(shù)

            問:你還能在計數(shù)器上表示出11~20中的哪些數(shù)呢?撥的時候想一想:先在十位上撥1顆表示什么,再在個位上撥幾顆,表示幾個一,讀作多少

            學生自己動手撥一撥,同桌內(nèi)一人撥一人說

            抽生上臺展示

            三、鞏固練習

            1、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練習十:第1題)

            幻燈片出示題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2、看圖寫數(shù)(練習十:第2題)

            幻燈片出示題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大膽講述自己的心里話,愿意和小伙伴分享快樂,共同解決問題。

            2、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能用正確地方法排解不愉快的情緒。

            3、懂得快樂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教師提前以“知心姐姐”的身份與幼兒做談話交流,使幼兒對“知心姐姐”建立信任。

            2、錄音機、磁帶(分別錄有幼兒的哭聲和幼兒的笑聲)、表情歌、玩具汽車一輛、知心姐姐胸卡一個。

            活動過程:

            1、知心姐姐講述故事《毛毛變了》導入主題。

            提問:

           。1)請小朋友快來勸一勸難過的毛毛。

            (2)請幼兒誠實地說出自己遇到過與毛毛同樣的事情。

            (點評:教師以“知心姐姐”的角色,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營造了一個自由、輕松、活躍的談話氛圍,為談話活動的進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礎。)

            2、聽聲音,啟發(fā)幼兒通過回憶講述。

            提問:

           。1)你都聽到了什么聲音?

           。2)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聲音?

           。3)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什么事又讓你高興起來了?

           。c評:聽猜憶講法地巧妙運用,為幼兒講述自己的心里話搭建了橋梁。傾聽、猜想、回憶、講述的步驟,打破了以往談話活動枯燥、呆板的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引導方式,讓幼兒樂于接受談話,變被動談話為主動談話,激起了談話的興趣。)

           。4)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怎么對孩子說?

           。c評:為幫助幼兒解開心結(jié),教師大膽嘗試了——情感遷移法。這種方法地運用,讓幼兒站在父母的角度,以父母的身份來勸解別人,一方面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父母,另一方面幫助幼兒解開心結(jié),輕松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對角折的方法折雙三角,并在此基礎上折小貓頭。

            2、學習看圖示折紙,并添畫眼睛、嘴巴、胡須等。

            3、能仔細觀察,喜歡參加折紙活動。

            【活動重點】

            掌握雙三角的基本折法。

            【活動難點】

            學習看圖示進行折紙。

            【活動準備】

            圖示、正方形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主題墻,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看我們的主題墻,上面是什么呀?(11只貓做苦工的地圖)

            地圖上缺少了什么呀?(旅行的小貓)

            我們今天就來折小貓,折好后帶著它們再次旅行,好嗎?

            二、引導幼兒觀察小貓的圖示,在學折雙三角的基礎上學折小貓。

            1、幼兒看圖示嘗試折紙,教師觀察。

            師:老師帶來了小貓的'圖示,小朋友們試著看圖示折一折。能完成多少是多少哦。

            鞏固復習對角折的方法,折出雙三角。(將正方形紙對角折,一個角和對面的角對齊,要邊對邊、角對角折,對好之后用手輕輕地將折痕抹平,再一角向前折,一角向后折,拉開并壓折兩角,雙三角完成。)

            2、共同討論遇到的困難,探索小貓頭的折法。

            師:小朋友們在折時有沒有遇到(困難啊?哪一步不會?

            教師詳細解決小朋友遇到的困難。

            雙三角折成后的步驟:接著再兩角向前、兩角向后想三角形垂直線對齊;開口朝上,將正方形兩條邊向前,兩條邊向后折去,最后將折好的吹鼓起來,小貓頭就完成了。

            3、小朋友們繼續(xù)完成自己的作品。

            教師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4、添畫。

            師:小貓頭折好了,大家看看上面還缺些什么?

            教師用勾線筆為小貓頭畫上眼睛、鼻子、嘴巴、胡須等。

            三、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送小貓們?nèi)ヂ眯邪?

            請幼兒一起欣賞大家的作品,并選擇個別小貓頭進行簡單的點評。(從折法、五官等方面入手)。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體驗1-5數(shù)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數(shù)的實際意義。

            2. 能嘗試與同伴商量,體驗合作的樂趣。

            3. 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 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場景布置

            2. 貨架(圖片) 各種貨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數(shù)量分別為1-5 數(shù)字卡片

            3. 各色串鏈(分別貼有數(shù)字1-5)

            4. 店牌、門牌

            活動過程:

            一、 布置貨架(探索、體驗有序擺放的序列感)

            1. 我們的森林小區(qū)要開商店,我們可以開什么店呢?

            2. [出示各種貨物及貨架]請幼兒兩兩結(jié)伴,把貨物放入貨架。放好貨物后清點貨物、貼上卡片。

            3. 幼兒嘗試擺放貨物。

            幼兒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1) 隨意放(引導幼兒體驗這樣放很亂,買東西不方便

            2) 先將貨物分類,把相同的擺放在同一格里。

            4. (以獅子經(jīng)理的.口氣)提示:要把最少的貨物放在最高一層;怎樣讓貨物看上去整齊?(引導幼兒按序擺放)

            5. 觀察:引導幼兒感受到擺放整齊的貨物看上去象樓梯一樣,下面一層總比上面一層多1個(件、只……),上面一層總比下面一層少1個 (件、只……)

            二、 編門牌號碼(運用數(shù)序經(jīng)驗)

            1. 森林小區(qū)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這么多家商店,郵遞員送信、送報紙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門牌號碼來送的,可現(xiàn)在怎么送呀?(啟發(fā)幼兒為商店編門牌號碼)

            2. 隨意編------發(fā)現(xiàn)號碼有重復或漏掉。

            3. 這里有8家店該怎么編呢?(引導幼兒運用數(shù)序知識編號后,嘗試用接著數(shù)的辦法為剩下的店編。)

            三、 布置商店(鞏固)

            1. 獅子經(jīng)理送來了禮物,不過我們還要動手來做一做。

            2. 請幼兒穿彩鏈。(引導幼兒注意彩鏈上的數(shù)字)

            幼兒可能出現(xiàn):

            1) 將同色彩鏈按數(shù)序穿。

            2) 將彩色彩鏈按數(shù)序穿。

            3) 按間隔色、按數(shù)序穿。

            4) 選擇半成品:缺少一個補上去。

            3.把穿好的彩鏈布置在商店門口。

            活動反思:

            對于幼兒來說,如果只重視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很容易導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興趣是第一位教師,并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根據(jù)《指南》的精神,數(shù)學活動應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為主,為幼兒日后學習數(shù)學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為幼兒終生學習數(shù)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我認為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是主要。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7

          [精選]中班教案08-2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3

          【精選】中班教案07-29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2

          中班教案(精選)08-04

          中班教案[精選]08-11

          (精選)中班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