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9-09 10:12:0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實用【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教案實用【8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2~3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比較、驗證等環(huán)節(jié)探索并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歸納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和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

            1.教學例1(課件出示情景圖)

            師:仔細觀察,從圖中能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這里的“

            個”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

            師:想一想,你還能找出不一樣的方法驗證你的計算結(jié)果嗎?

            2.小組交流,匯報結(jié)果

            3.比較分析

            師:我們先來比較第(1)和第(2)兩種方法,請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

            生1:每個人吃個,3個人就是3個相加。

            生2:3個個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為

            提出質(zhì)疑:3個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嗎?為什么?

            預設: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計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shù)是一個分數(shù)。

            引導說出: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板書)

            師:我們再來比較第(2)和第(3)兩種方法,這樣算可以嗎?為什么?

            引導說出:這兩個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個

            相加是多少”。

            師:再來看這里的第(4)種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嗎?結(jié)合圖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進行交流。

            4.歸納小結(jié)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三個算式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并且知道了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它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設計意圖】呈現(xiàn)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個?”,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以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經(jīng)歷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并驗證、小組交流等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地呈現(xiàn)個性化的方法,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狀態(tài)。采用因勢利導的方式,通過比較分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結(jié)論,加深了對分數(shù)乘整數(shù)意義的理解。

            (二)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現(xiàn)和比較

            師:剛才的第(4)種方法用語言描述得出計算結(jié)果的過程,結(ji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回顧一下,

            的`計算過程用式子該如何表示?預設:

            生1:按照加法計算

            師: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計算結(jié)果相同嗎?它們的相同點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處又是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分別打上方框)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預設:有多少個

            2.歸納算法

            師: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簡單?那么這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呢?

            引導說出:用分子與整數(shù)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3.先約分再計算的教學

            師:剛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學是這樣計算的。與這里的第二種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預設:一種算法是先計算再約分,另一種是先約分再計算。

            師:比較一下,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簡單?為什么?

            小結(jié):“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使參與計算的數(shù)字比原來小,便于計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約得的數(shù)與原數(shù)上下對齊。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明確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對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盀槭裁捶帜覆蛔儯挥梅肿优c整數(shù)相乘”這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多次追問,適度引導轉(zhuǎn)化,促進學生的理解。對于“先約分再計算”這種方法的教學,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引導學生經(jīng)歷觀察與思考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題

            師: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2.例1“做一做”第2題

            師: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強化算法,突出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三、探索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例2(課件出示情景圖)

            (1)師:根據(jù)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該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個12 L的和是多少。

            預設2:還可以說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預設3: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所以12×3=36(L)。

            (2)師: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據(jù)什么列式的?引導說出思考的過程并板書:“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

            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題學生自練。引導說出:“12×

            表示求12 L的

            是多少!痹谶@里都是把12 L看作單位“1”。

            (4)師:依據(jù)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你還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并解決嗎?(學生練習,交流。)

            歸納小結(jié):在這里,我們依據(jù)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的關系式可以得出:一個數(shù)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四、課堂練習,深化理解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經(jīng)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師:你能說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嗎?“求3千克的

            是多少!

            2.比較兩種意義

            出示:一袋面包重

            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師:列出算式,并與前一個式子進行比較。這兩個式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1:一個是分數(shù)乘整數(shù),另一個是整數(shù)乘分數(shù)。

            預設2: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但有所區(qū)別。

            引導說出: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或者就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而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表示的是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師:那么,它們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計算方法和結(jié)果)

            【設計意圖】對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從復習舊知導入,依據(jù)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這一數(shù)量關系,分別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礎上,重點讓學生說出解決后兩個問題列式的依據(jù)是什么?再通過嘗試練習和交流,不斷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歸納的素材,最終導出此類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比較的環(huán)節(jié)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通過對兩種不同算式的分析比較,抽象出兩個算式的共同點,異中求同,進而深化學生對分數(shù)乘法意義的理解。

            五、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

            1.算式

            可以列成 × ,表示 ;或者表示 ;

            也可以列成 × ,表示 。

            師:選擇一個算式進行計算,想一想,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2.比較練習

            (1)一堆煤有5噸,用去了

            ,用去了多少噸?

            (2)一堆煤有

            噸,5堆這樣的煤有多少噸?

            你能編寫出類似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嗎?

            3.拓展練習

            1只樹袋熊一天大約吃

            kg桉樹葉。10只樹袋熊一星期吃多少千克桉樹葉?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密切聯(lián)系教學的重難點,同時習題的編排體現(xiàn)由易到難的層次性,選取的素材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六、課堂小結(jié),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明白了什么?說一說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2.誰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要求學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計算方法,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符號表達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73頁例4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相差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少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遇到問題能夠從數(shù)量上進行觀察和思考的興趣和習慣,促進學生形成初步的計算意思。

            3、使學生在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當中,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明確“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就是另一個數(shù)比這個數(shù)少幾”。

            教學準備: 例題掛圖,小棒。

            設計思路:本課是有關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計算應用的內(nèi)容,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增強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第一行:◇◇◇◇◇◇◇◇

            第二行:○○○○○

            ◇ 比 ○ 多( )個。

            ◇ 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跟 ○ ( )的,另一部分是比 ○( )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出示例4掛圖,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圖的意思。

            (2)師生共同分析數(shù)量關系。

            (3)讓學生自己擺小棒,討論出“小磊比小雪少幾朵紅花,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幾朵紅花”的結(jié)論。

           。4)列式:12—8=4(朵)

            口答:小磊比小雪少4朵紅花。

           。5)再讓一位學生看圖說一說圖意,小組內(nèi)的學生說一說。

            2、教科書第73頁的`“做一做”。

           。1)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問題?

           。ㄇ笪冶饶闵賻妆緯褪乔竽惚任叶鄮妆,或你我相差幾本。)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小結(jié)。

            誰能說說例4與例3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ɡ4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例3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

            這兩題都是求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都是用減法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三的第2題。

            2、完成練習十三的第3題。

            四、課堂小結(jié)

            讓學生說一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1~6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能認讀1~5各數(shù),建立初步的數(shù)感。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4~16頁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1~5的數(shù)字卡片、點子圖;學生準備1~5的數(shù)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一、從現(xiàn)實中抽象出數(shù)

            1.師: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們瞧,(課件演示)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老師和同學們來到了野生動物園。(課件出示14~15頁主題圖),這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跟你的小伙伴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情境野生動物園激發(fā)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并且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交流中,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shù)數(shù),并且進行有序觀察。

            [通過教師參與,滲透分類觀察的方法。]

            2.學生匯報。

            3.老師根據(jù)匯報情況適時把卡片1~5貼在黑板上進行認讀。

            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并擺在桌子上。

            [通過小組交流、認讀數(shù)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等活動,逐步抽象出數(shù)。]

            二、饋實踐

            1.談話:老師說一個數(shù)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來嗎?你還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嗎?

            [從抽象的數(shù)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擺學具進一步體會數(shù)的基本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數(shù)的概念,發(fā)展數(shù)感。]

            2.談話: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shù)嗎?

            請告訴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種方式來表示這個數(shù)的。

            3.同桌之間考一考,教師參與到個別組的活動中。

            三、感知數(shù)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擺。

            學生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是幾?這個2是怎么得來的?再擺1個得到幾個?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很復雜的題,如何將這些題化難為易呢?這時候我們就要用到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條理地進行思考,簡捷地解決問題。

            ⊙引發(fā)思考

            在六年的數(shù)學學習中,你們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能舉例說一說嗎?

            ⊙回顧與整理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學過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并巡視指導。

            2.學生匯報,并借助PPT課件將學生的匯報進行整理、展示。

            預設

            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1)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這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思想方法。如立體圖形的等積變換、解方程的同解變換、公式的變形等。在計算中也常常用到轉(zhuǎn)化,如甲÷乙(0除外)=甲×;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可以轉(zhuǎn)化成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來計算。在解應用題時,常常對條件或問題進行轉(zhuǎn)化,通過轉(zhuǎn)化達到化難為易、化新為舊、化繁為簡、化整為零、化曲為直等。

            (2)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方法:數(shù)和形是數(shù)學研究的兩個主要對象,數(shù)離不開形,形離不開數(shù)。一方面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復雜的數(shù)量關系,借助圖形使之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另一方面復雜的形體可以用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表示。在解應用題時常常借助畫線段圖幫助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3)對應思想方法:兩個集合元素之間的聯(lián)系的一種思想方法。小學數(shù)學一般是一一對應的直觀圖表,并以此孕伏函數(shù)思想。如直線(數(shù)軸)上的點與表示具體大小的數(shù)的一一對應,又如分數(shù)應用題中一個具體數(shù)量與一個抽象分數(shù)(分率)的對應等。

            (4)代換思想方法:它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題時可將某個條件用別的條件進行代換。

            (5)列表法:用表格的形式表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使條件和條件之間,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條理化、明朗化,有利于探求解題的思路,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

            ⊙典型例題解析

            例16個點可以連多少條線段?8個點呢?找找規(guī)律,根據(jù)規(guī)律,你知道12個點、20個點能連多少條線段嗎?請寫出算式。想一想,n個點能連多少條線段?

            分析兩點確定一條線段,即每兩點之間都能連成一條線段。從2個點開始,逐漸增加點數(shù)連一連,親自動手操作,并列成表格加以對照,從而找出規(guī)律。

            點數(shù)

            增加條數(shù)

            2

            3

            4

            5

            總條數(shù)

            1

            3

            6

            10

            15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2個點可以連成1條線段,從2個點開始,以后每增加1個點,這個點和原有的每個點都能連成1條線段,所以原來有幾個點,就會相應地增加幾條線段。即:

            2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條

            3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條)

            4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6(條)

            5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4=10(條)

            6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4+5=15(條)

            8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4+5+6+7=28(條)

            推出:n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4+…+(n-1)==n(n-1)(條)

            根據(jù)規(guī)律可以推出12個點、20個點能連成的線段的條數(shù)。

            解答6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4+5=15(條)

            8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4+5+6+7=28(條)

            12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12-1)=66(條)

            20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20×(20-1)=190(條)

            n個點連成線段的條數(shù):1+2+3+4+…+(n-1)==n(n-1)(條)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學習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特點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解答按比分配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關注培養(yǎng)學生主動的探索意識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通過對多種方法之間聯(lián)系的探究,滲透數(shù)學的轉(zhuǎn)化思想。

            教學重點:進一步溝通倍數(shù)、份數(shù)、分數(shù)、比之間的本質(zhì)聯(lián)系,理解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特征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按比分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復習意義

            1、六年級二班有30人,六年級三班有24人,你想到了什么?

            預設: 30+24= 和 30—24= 差

            30÷24= 倍數(shù) 比 30:24= 5:4

            你們看,我們可以把一個分數(shù)轉(zhuǎn)化成份數(shù)和比,看來分數(shù)、份數(shù)、比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它們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二、 出示情景,設計分配方案。

            1、學校為六年級二班、三班學生配備了課外書,已知二班有學生30人,三班有學生24人,你認為應怎樣分配比較合理?

            學生討論分配方案

           。1)預設:平均分。

            按人數(shù)的多少分配比較合理

           。2)討論:你認為哪種方案更公平?

            (3)按人數(shù)分,也就是按幾比幾分呢? 30:24

            是最簡比嗎?

            30∶24= 5∶4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并不是平均分,常常需要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這就是按比分配!

            板書課題:按比分配

            2、出示例題:如果學校準備了這種兒童讀物90本,二班和三班人數(shù)的比是5:4,

            每個班級各應分配多少本?

            3、學生試做。

            要求:

           。1)自己動筆試算,畫出簡單的`分析圖或用文字說明你的思路。

           。2)想辦法驗算。

           。3)組內(nèi)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4、課堂反饋

            預設:

           、 5+4=9 90÷9×5=50 90÷9×4=40

            說明:學生驗證時可能出現(xiàn),只是把結(jié)果相加得90,就認為是對的,遇到這種情況要組織學生討論。

           、 5+4=90 90×5/9=50 90×4/9=40

           、 90÷(1+4/5)=90×5/9=50 90-50=40

            或 90÷(1+5/4)=90×4/9=40 90-40=50

            5、溝通聯(lián)系。

           。1)比較兩種解題思路有什么不同呢?

            分別想一想,5/4、4/5、4/9等分數(shù)分別表示的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反饋:5/4、4/5表示的是兩個班份數(shù)與份數(shù)之間的關系,4/9、5/9表示的是六(2)(3)班與總份數(shù)之間的關系,不管哪種方法都是求9份中的4份、5份是多少?

            第一種算法實際上是把比轉(zhuǎn)化成了份數(shù),先算出1份數(shù),再分別算出幾份數(shù),第二種算法實際上是把比轉(zhuǎn)化成了分數(shù),先找出各部分量分別占總量的幾分之幾,再用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方法、完善認知。

            1、我校合唱隊共有學生48人,男,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1∶3,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2、用200立方厘米的橡皮泥捏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捏之前怎么分配橡皮泥呢?圓柱、圓錐各需要橡皮泥多少立方厘米

            3、上個月支出的3600元中,用于伙食費、還房貸和其他方面的錢數(shù)的比是5:4:3,伙食費和還房貸一共要用多少元?

            A、3600×+3600× B、3600÷(5+4+3)×(5+4)

            C、3600× D、3600÷

            4、用長120厘米的鐵絲做一個長方體的框架。長、寬、高的比是3:2:1。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體積是多少?

            5、世界三大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消費總量的 比是8∶12∶7 ,全世界茶消費總量大約是400萬噸,其他兩種飲料的消費量各是多少萬噸?

            【提示:先自己讀一讀題目。想一想此題與前幾道題的區(qū)別。

            【找準所給已知量與它相對應那個份數(shù)(分率)。】

            作業(yè):12周歲的兒童頭部與以下部分的高度比一般是2:13回家測出你的身高,算算自己頭部的長度,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

            四、談談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數(shù)學思想等)。

            板書設計:

            按比分配

            4+5=9 4+5=9

            90÷9×5=50(本) 90×=50(本)

            90÷9×4=40 (本) 90×=40(本)

            答:六年級二班應分配50本,三班應分配40本。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

            2.使學生初步知道一個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相同時,這個分數(shù)就是l,從而加深對分數(shù)的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類推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算理.

            2.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復習舊知.

           。1)用分數(shù)表示圖中涂色部分(投影)

            問: 是幾個 ? 是幾個 ? 是幾個 ?

           。2)填空

            是4個 是 是個 是個 .

            (3)口算并說明計算理由.

            30+280 56+6 139+20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新授.

            這樣的分數(shù)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

           。ò鍟海

            2.教學例1.【演示課件簡單的分數(shù)加、減法】

           。1)出示例1

            一張長方形紙,做紙花用去 ,做小旗用去 ,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

            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道題應該怎樣想呢?(演示動畫分數(shù)加法例1)

            是2個 , 是1個 ,2個 加上1個 是3個 ,就是 .因此

           。ò鍟 )

           。3)計算并說出思考過程

            3.教學例2.【演示課件簡單的`分數(shù)加、減法】

            (1)(演示動畫分數(shù)加法例2)

            提問:怎樣列式?

           。ò鍟 )

            思考: 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師出示圖片,板書

            (3)再讓學生說 的思考過程.

            4.練習.

           。1)口答:

            (2)計算并說思考過程.

            提問:1用分數(shù)怎樣表示?(可表示為 、 、 、 )

            小結(jié):可以根據(jù)我們的需要寫成分子、分母相同的任意分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信息窗一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談話:昨天我們學習了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方法,你還記得怎樣做嗎,讓我們來看這些題,爭做“快樂速算小蜜蜂”。

            1、出示題目

            23+15= 48+32= 30+57=

            19+43= 36+27= 27+33=

            64+29= 75+16= 76-23=

            98-74= 60-18= 51-26=

            95-27= 84-57= 49-16=

            2、回顧方法

            以第一組為例,請兩名同學分別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3、全班匯報

            以做題速度和準確率為準,評選出“快樂速算小蜜蜂”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練習,幫助學生回顧前面所學知識,主要是讓學生再次鞏固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談話:今天,我們再來做一只勤勞的小蜜蜂,用昨天學過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熱心幫助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1(2)

           。2)講解做法:要想解決問題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估計的?又是怎么計算的?

           。3)獨立完成,全班匯報

            2、問題高手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1(4)

           。2)講解做法: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3)小組合作完成:小組成員輪流出題,大家同做。

           。4)全班匯報:根據(jù)每個小組提出問題數(shù)量的多少,評選出“問題高手小蜜蜂”

            3、實踐體驗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2(6)

            (2)解決問題一:學生獨立解決,交流想法。

           。3)實踐體驗:找?guī)捉M同學實際做,教師記錄每組的'數(shù)據(jù),其他學生根據(jù)數(shù)據(jù)獨立解決問題,交流想法。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由課本到生活的有層次、有梯度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三、總結(jié)感悟。

            談話:這部分知識學完了,你覺得它對你有什么幫助呢?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理清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能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shù)除整百、幾百幾十的數(shù),能比較熟練地筆算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檢查習慣。

            復習過程:

            一、基本訓練

            1、P15.1

            出示口算題,學生先獨立口算,再指名口算,并選擇幾題要求說出口算依據(jù)。

            2、P15.2

            分組練習,組織比較。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評講,歸納計算的注意點。

            3、P15.3

            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組織評講。

            總結(jié)歸納:你在計算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P15.4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

            組織討論:本題的數(shù)量關系是什么?

            二、課堂練習

            1、720是6的( )倍,它里面有( )個4。

            2、根據(jù)4606=784填寫算式:76( )+( )=( )

            3、從300里連續(xù)減去6,減( )次正好是0。

            4、如果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商除數(shù)+余數(shù)=128,被除數(shù)=( )。

            5、最大的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余數(shù)最大是( )。

            6、408是4的( )倍。

            7、831是3的多少倍?9除927是多少?

            三、全課總結(jié)

            四、作業(yè):P15.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9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2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