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科學教案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半圓形、橢圓形的基本特征,能區(qū)分半圓形、橢圓形與圓形的異同。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像橢圓形、半圓形的物體。
活動準備:
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若干,剪刀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通過半圓形與圓形的.比較認識半圓形。
1、圓形寶寶的第一個朋友。教師出示半圓形,請幼兒比較圓形與半圓形的不同?
2、用什么辦法可以將圓形變成兩個半圓形?(先對折,再沿折痕剪開)幼兒動手操作,知道一個圓可以分成兩個半圓,兩個半圓合起來是一個圓。
二、通過橢圓形與圓形的比較認識橢圓形。
1、圓形寶寶的另一個朋友叫橢圓形,橢圓形與圓形長得有什么不一樣和一樣的地方?
2、幼兒將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總結相同點:都沒有角,邊緣很光滑。不同點:橢圓形有點扁。
三、觀察尋找生活中像橢圓形和半圓形的物品,并用繪畫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分小組進行)
三、利用圓形半圓形的卡片進行創(chuàng)意拼擺,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活動效果與反思:本次教育活動幼兒通過比較認識半圓、橢圓——發(fā)散思維尋找生活中橢圓形、圓形的物品——利用大小不同的圓形、橢圓形、半圓形的圖形創(chuàng)意拼擺層層遞進使幼兒對橢圓形、半圓形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活動中,幼兒操作材料運用比較的方法,感知認識半圓形、橢圓形的特征更直觀具體,也更容易理解掌握。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嘗嘗的活動中了解水果變成水果干后的不同滋味。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共同收集幾種常見的水果及它們制成的水果干(獼猴桃、蘋果、香蕉、菠蘿、芒果、葡萄、龍眼、金橘);
2、幻燈圖片;盤子、勺子或筷子、牙簽;垃圾筒、濕巾紙等。
【活動過程】
一、情感導入
幻燈片一(放鞭炮)
1、聽聽是什么聲音?
2、什么時候要放鞭炮?
3、要過新年了,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吃的東西招待客人,你們想準備些什么呢?
4、小結:新年里我們會準備許多好吃的東西,那今天我們一起到水果店去看看有什么新鮮的水果吧。
二、觀察討論
幻燈片二(一盤水果)
1、你們看到了哪些水果?
2、你最喜歡吃什么水果,為什么?
3、小結:水果的營養(yǎng)真好,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以后還能美容的。
4、這么新鮮的水果吃不完怎么辦,過兩天就壞掉了,聰明的叔叔阿姨們想了一個好辦法,知道是什么嗎?
幻燈片三(葡萄干)
1、你們認識它嗎?它是什么水果變成的?
2、小結:原來叔叔阿姨們把新鮮的水果變成了水果干,讓我們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吃到香香甜甜的水果了。
3、你們知道還有哪些水果也能變成好吃的水果干嗎?
三、出示水果盆,配對活動
1、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干,請你們看一看、聞一聞,猜猜它們是由哪種水果變成的?(5-6名幼兒回答)
2、有沒有你不認識的`水果干?
3、幼兒自主操作,把它們送到相應的水果邊,師觀察。
集體驗證:有異意的水果,可以請幼兒自己驗證,也可以由家長或老師給予驗證。
小結:原來水果在變成水果干之后,它的顏色、形狀、味道有時是會變化的。
四、延伸。
《新年好》音樂響起
今天我們認識了那么多水果干寶寶,讓我們請爸爸媽媽一起來嘗嘗味道吧,說一句好聽的話謝謝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關心。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本活動源自《奇妙的蛋》主題。在進行該活動時,《奇妙的蛋》主題的開展處于主題結束即最后的階段。在前面的小主題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蛋,分辨了真假蛋寶寶,還一起分享了茶葉蛋、小鹵蛋、紅蛋等,孩子們對蛋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和新奇感,針對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我組織了這次活動,在組織形式上,我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嘗試了用故事、幻燈、小實驗有機結合的形式來開展。
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認知興趣和探索欲望。因此在預設教育目標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去激發(fā)幼兒對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讓孩子們和蛋玩游戲,激發(fā)幼兒探索雞蛋在清水中加入一定量鹽后浮起來的現(xiàn)象,從中體驗到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科學探索的好奇心,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初步了解在清水中加入足夠的鹽可以使雞蛋浮起來。
活動準備:
1、實物:雞蛋人手一個、鹽若干
2、礦泉水瓶人手一個(瓶頭已剪去)、勺子、筷子、抹布、紀錄表。
活動過程:
一、邊看幻燈,邊引出故事情節(jié)
師:"雞媽媽家新造了房子要請客,一大早,雞媽媽就帶著蛋寶寶一塊兒去買東西,它們買了青菜、蘿卜、鹽,可當雞媽媽用籃子裝好東西準備回家時,發(fā)現(xiàn)蛋寶寶不見了,雞媽媽著急地到處找,找呀找,發(fā)現(xiàn)蛋寶寶掉進了一個深深的水溝里,雞媽媽急的大叫:怎么辦呢?
。ㄔu析:生動形象的畫面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教師以"蛋寶寶掉進水溝"為懸念,把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孩子們也身臨其境似的大喊:"蛋寶寶、蛋寶寶掉水里了,快救救它!")
二、請幼兒幫雞媽媽想辦法,交流自己的想法
(評析:孩子們的辦法很多,有的幼兒認為讓雞媽媽去拉蛋寶寶,有的幼兒說用繩子綁,還有的說讓船來救……孩子們討論的非常熱烈,但孩子們的辦法都被同伴一一否定了。沒有一個孩子的辦法被認為可行的,此時,活動陷入了僵局。)
三、繼續(xù)出示幻燈畫面,探討雞媽媽的辦法
師:"讓我們來看看雞媽媽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原來雞媽媽把剛才買的鹽都放進了水溝里,它這樣做,能把蛋寶寶救上來嗎?
(評析:對"蛋寶寶能否救上來"幼兒爭論的相當激烈,最后形成了強弱兩大觀點:大多數(shù)幼兒認為這樣做是不能把蛋寶寶救上來的,也有幾個小男孩認為應該可以的,其中一個孩子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鹽是可以讓蛋寶寶浮上來的。)
四、幼兒第一次分組實驗,教師巡回觀察。
師:"你們可以自己動手試一試,但要小心,不要把鹽撒出來。"
。ㄔu析:孩子們帶著問題去操作,都表現(xiàn)地很投入。但不一會兒,情況出現(xiàn)了,有的幼兒的雞蛋浮起來了,可有的卻還沉在瓶底,此時,孩子們之間出現(xiàn)了波動,覺得很奇怪,都有一種百思不得其解的想法:大家都放了鹽,為什么有的蛋浮不上來呢,孩子們都著急了。我就示意他們?nèi)枂栯u蛋浮起來的小朋友,原來他們放了好多勺鹽。)
五、教師小結:原來鹽放的少,蛋寶寶是浮不起來的.,要多放鹽,才能讓蛋寶寶浮上來。
六、幼兒第二次分組實驗,請幼兒記住自己放鹽的勺數(shù)。
1、教師巡回了解、記錄幼兒的實驗情況。
2、幼兒互相交流,演示自己的操作過程并分享實驗結果。
。ㄔu析:蛋浮起來的探索活動從第一次的無指向性自由探索—有目的的探索(記住放鹽的勺數(shù)),循序漸進,讓幼兒初步感受、理解了清水中加入足夠的鹽才可以使雞蛋浮起來這一現(xiàn)象,激發(fā)了幼兒從小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七、繼續(xù)看幻燈,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讓我們來看看雞媽媽有沒有把蛋寶寶救上來,哦,蛋寶寶真的上來了,鹽的力量真的太神奇了!"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雞蛋放在其他水里,它還會浮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泥土的各種特征,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2)知道泥土很寶貴,與人。動物。植物關系密切;培養(yǎng)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已帶幼兒挖過泥,尋找過泥土里有什么。
。2)事先尋找一塊較為干凈的泥地。
。3)每組一小桶水,小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1、討論泥土的`作用。
提問:小朋友都見過泥土嗎?泥土有什么用?
小結:泥土可以種植花。草。樹。莊稼;是小蟲子的家,可燒成磚瓦蓋房子,捏成泥塑做玩具。
2、了解泥土的特征。
提問:泥土的作用真大,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它。為什么泥土有這么大的作用,這么寶貴,泥土是怎樣的呢?
(1)認識干泥的特征。通過摸。搓。戳。捏。捻等來感知松。硬。粗糙。易碎等特性。
。2)認識濕泥的特性。
提問:往干的泥土里加點水,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水到哪里去了,這說明泥土是怎樣的?
小結:泥土會吸水。
提問:繼續(xù)加水,小朋友再來玩玩看,泥土又是怎樣的?
小結:泥土中再加水后會變的軟軟的,有黏性,會變形,有韌性。
3、師生共同小結泥土的特征。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于嘗試動手操作,探索熱空氣能夠讓物體轉動的科學奧秘。
2、初步理解空氣流動能讓紙蛇旋轉的原理。
3、養(yǎng)成仔細觀察和積極實踐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畫蛇紋的經(jīng)驗。
2、物質準備-資料圖片、背景音樂、操作工具及材料(彩紙、勾線筆、小木棍、蠟燭、打火機、棉線)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猜謎語師生互動引入活動主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了解科學小知識:蛇的種類(虎蛇、玉米蛇、綠巴曼蛇、蟒蛇)。
二、基本活動:
1、出示小紙蛇讓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使小紙蛇動起來。
2、教師提問:如果在不能用手搖或嘴吹的情況下,怎樣讓紙蛇舞動起來呢?
3、出示蠟燭讓幼兒動手嘗試能不能在蠟燭的幫助下使紙蛇旋轉起來。
4、教師溫馨提示:用火安全。
5、幼兒動手實驗。
6、教師提問:
(1)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小紙蛇在怎么跳舞呀?
(2)那你們知道小紙蛇蛇為什么會旋轉嗎?
7、出示活動主題-旋轉的紙蛇
8、教師總結:點燃蠟燭后,蠟燭上方的空氣被加熱,熱空氣在上升的途中,碰到了小紙蛇,一部分的氣流進入到了螺旋狀的紙條中,從而使紙蛇轉了起來。
三、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大家都知道了空氣流動能使物體動起來的原理,那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利用這個原理做出來的呢?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吧!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刍顒幽繕耍
1、對飛機的外形有初步認識,知道飛機的主要外形特征。
2、通過認識飛機,知道飛機也是交通工具的一種,與其它交通工具的區(qū)別。
3、激發(fā)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各種交通工具圖片 2課件 飛機各種形態(tài)圖片實物
3 飛機模型 4 折紙飛機每個孩子一個 5水彩筆
。刍顒舆^程]
一、知道自行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結合各種交通工具圖片)
1 問小朋友怎么來幼兒園的?
2 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需要搭載的交通工具?古代到現(xiàn)代船、馬車、自行車等;
3 飛機的外形特點,找與其它交通工具的不同。
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飛機的用途和優(yōu)勢
1 飛機的種類:
出示飛機模型 嗚……我來了,翅膀抖一抖,飛上藍天去,飛過黃河,飛過長江,轉進云彩里。小朋友坐過飛機嗎?長大了想不想開飛機?{想}那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先來認識一下飛機。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飛機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現(xiàn)在就請你們一起來認識飛機吧!師依次點擊:各種各樣的飛機 飛機起飛的圖片(跑道、窗景、天空等)
2飛機的種類
飛機有民用機和軍用機兩種,載送旅客或裝貨物用的是民用機,戰(zhàn)爭用的是軍用機。
A、點擊大客機,依次出現(xiàn)幾架不同型號的客機。
B、點擊戰(zhàn)斗機(同上)。
C、出示兩種飛機模型,讓幼兒觀看并說出主要不同點。
師:聰明的孩子愛動腦,好玩的游戲等你來。
三、玩紙飛機
1給每位小朋友一架紙飛機(白紙制作),進行添畫,對機身進行裝飾。
2 完成后戶外展示,玩小飛機游戲
小朋友們想不想飛上天空呀!好!現(xiàn)在開起你的小飛機,起飛了!大家一起說兒歌:翅膀抖一抖,飛
上藍天去,飛過……。到院子里做游戲:《飛機起飛》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用普通話朗誦兒歌,練習發(fā)準“蠶、睡、吃、花兒”等字詞的讀音。
2、初步了解豌豆、蠶豆從開花到結成豆莢,加工成豆制食品的過程,喜歡吃豆類食品。
活動重點: 用普通話朗誦兒歌。
活動難點:念準字的讀音。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豌豆蠶豆》。
2、各類豆制食品。
活動過程:
1、品嘗食品導入活動:
出示豆制食品供幼兒品嘗:
“你吃過這些食品嗎?味道如何?它是用什么東西加工成的?”
出示豌豆、蠶豆,幫助幼兒小結:
“這些食品都是由豌豆、蠶豆加工成的。”
2、欣賞詩歌,理解豌豆、蠶豆從“花豆莢豆米”的過程。
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幼兒閱讀圖書《豌豆、蠶豆》,按順序觀察、理解畫面。
引導幼兒用詩歌里的'語句表達:
“詩歌里的豌豆、蠶豆是怎樣長大的?都能做成哪些食品?”
3、學念詩歌:
教師和幼兒一起學習朗誦兒歌。
幫助幼兒發(fā)準“蠶、睡、吃、花兒”等字詞的讀音。(鼓勵幼兒分句接龍念兒歌。)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4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7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9-06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0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5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8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