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4篇【實用】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表現(xiàn)“花”這一主題的音樂、歌曲、圖畫、詩詞等藝術形式,感受不同藝術形式對同一主題的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美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開闊藝術視野,感受多種藝術形式帶來的美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主題,收集、帥選、整理資料,并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教師播放編排好的錄音
2、在播放過程中學生搶答出歌曲中唱的是哪種花?
3、請學生介紹這幾種鮮花。
二、連一連、畫一畫
1、出示教科書第45頁的圖片。
2、學生把國家有代表性的圖片和他們的國花一一對應的畫上連線。
3、指名講解。
荷蘭—郁金香 俄羅斯——向日葵 日本——櫻花
英國——玫瑰 美國——玫瑰 韓國——木槿花
4、在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都喜歡花,送花成了交往中的“心意之禮”鮮花還被人們賦予了特殊的含義,你們知道嗎?請你為同學們介紹一下。
5、學生介紹搜集到的資料:鮮花代表的意義
白菊——真理 無花果——爭論 百合——重獲快樂
山茶——可愛 柳樹——坦白 紫羅蘭——永恒之美
百合花——順利、吉祥、百年好合
郁金香——愛的告白、富貴吉祥、真摯情感
康乃馨——健康、快樂、順利
紅玫瑰——美麗的愛情、美好常在
2、教師展示有關花的繪畫作品
師:畫家用線條、筆墨為我們展示了鮮花的`蓬勃的生命力和絢麗的色彩,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則用精妙的文字歌詠著各種鮮花。
3、教師展示有關花的詩句。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各種各樣的“花”,欣賞了有關花的繪畫和詩句,希望同學們涉獵更多的藝術形象,開闊藝術視野,感受各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帶來的美的享受。
美術教案 篇2
課題: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授課教師:孫 瑩
年級:高二學年
時間:九月
課型:欣賞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什么是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明確藝術形象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標:使學生知道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有哪些特點。
德育目標:使學生懂得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是怎樣塑造的,為什么需要塑造某個形象。
本課知識概況:
每一種藝術門類都具有各自所要表達的藝術形象,不光文學作品、音樂作品有,美術作品中也有,所以,要使學生理解美術就必須了解美術中的藝術形象。美術家借用美術形象來表現(xiàn)一定的構思,體現(xiàn)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審美理想,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既是指作品中某一個別的藝術形象,又包括各個藝術形象所構成的整體形象,它是看得見,有形狀,有顏色,靜止的形象,能使我們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沒有藝術形象也就沒有美術作品的存在。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美術作品中藝術形象的藝術美和現(xiàn)實美的關系,弄清什么是藝術典型。
教學難點:藝術形象有哪些類型,每種類型具有什么樣的藝術特點。
教學方法:提問法、討論法、比較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復
習舊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úシ哦嗝襟w課件)
提問:
1、以下美術作品是屬于哪個門類以及各門類的藝術特點?
2、品評《蒙娜麗莎》。
繪畫是美術中出現(xiàn)最早的藝術形式,是在二維空間中進行創(chuàng)作的,最主要的特點是平面性。
加深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知道如何欣賞一件美術作品。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展示:雕塑作品〈大衛(wèi)〉。
展示:
〈蒙娜麗莎〉。
雕塑是雕、刻、塑三種制作方法的總稱,一般分圓雕、浮雕兩大類。〈大衛(wèi)〉是圓雕,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是一幅油畫,畫面描繪的是一位端莊典雅的女性,人物刻畫細致,動態(tài)表情自然,這幅畫畫于文藝復興時期。
讓學生獨立分析作品,使學生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講授新課
總結
后記
導入新課:
欣賞音樂《春江花月夜》、詩《靜夜思》、油畫《星夜》后,思考在這寫藝術作品中描繪和表達的是什么內容?
靜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xiāng)。
再比較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音樂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和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在表現(xiàn)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既是指作品中某一個別的藝術形象,又包括各個藝術形象所構成的整體形象。我們來欣賞兩幅作品,同學們思考什么是個別形象,什么是整體形象。
請同學們欣賞以下作品,指出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分別是什么,請幾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介紹作品:〈教皇〉是17世紀西班牙的畫家委拉斯凱茲的作品。教皇坐在一把椅子上,眼睛盯著觀眾,顯示出威嚴的氣質,同時又隱藏著狡詐。這位教皇當時已經(jīng)76歲了,他的老謀深算的面貌和性格被畫家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教皇本人看了都贊嘆畫得太逼真了。畫面的色彩相當?shù)木,帽子和衣服的顏色鮮明又富有變化,暗紅色的背景烘托出了人物的形象,再加上鑲嵌在椅子上的寶石,使整個畫面給人一種厚重而華貴的氣氛,突出了教皇的地位。
介紹作品:畫面以一位農(nóng)村婦女手中的血衣這一形象為主題而展開的,血衣是畫面情節(jié)的中心,同時用了一些受到剝削壓迫的農(nóng)民形象組成宏大的場面,來表現(xiàn)農(nóng)民的痛苦和仇恨。作品人物很多,畫家生動地刻畫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不同的命運,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表現(xiàn)出了中國農(nóng)村土地改革斗爭的場景。
畫家要表達一定的內容和思想就必須用藝術形象來表達,但是美術又不能通過表演、講述等一系列過程來表達,美術作品是靜止的,而且只能表現(xiàn)出事物的一個瞬間的動態(tài),,因此就必須抓住事物本身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來表現(xiàn),要抓住一個典型的形象來傳達,這就是藝術典型。
舉個例子:我們想要表現(xiàn)“跳高”這個運動,哪個環(huán)節(jié)更具有代表性?助跑、起跳、躍竿、落地。
很顯然,只有躍竿才更有典型性。
展示雕塑作品:
羅丹的〈思想者〉
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羅丹要用這樣的動作來表現(xiàn)思想者,為什么用成年男子而不用小孩、婦女或老人呢?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國畫作品〈荷花〉中的荷花與自然生長的荷花像不像?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同學們說“像”,這說明作品中的形象是來源于生活中的。但是,有一些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我們就會覺得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形象不太一樣。
展示蒙克的〈吶喊〉。
這幅畫是20世紀表現(xiàn)主義畫家蒙克的作品,蒙克在童年的時候父母雙亡,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他對痛苦和死亡特別敏感,他的作品也多是以疾病和死亡為主題,在畫面中用色彩、線條等形式抒發(fā)自己的內心狀態(tài),用極其夸張的'手法描繪一個變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美術形象的創(chuàng)作中,由于美術家的主觀和客觀的條件不同,創(chuàng)作方法和手法的不同,會出現(xiàn)多種多樣的藝術風格,有的作品強調真實地反映客觀事實,創(chuàng)作出的美術形象也就偏重于寫實,有的作品強調畫家的主觀感受,所創(chuàng)作的美術形象就偏于內心情感的發(fā)泄。
展示兩幅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
《流民圖》是蔣兆和1942年創(chuàng)作的,當時日本已經(jīng)占據(jù)了我國的部分領土,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正是人民的遭遇激發(fā)了畫家創(chuàng)作這幅畫。
請同學對作品進行分析。
《格爾尼卡》是西班牙現(xiàn)代著名畫家畢加索的代表作品,這幅畫是畢加索在二戰(zhàn)期間為抗議法西斯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而創(chuàng)作的,畫面正中間發(fā)出鳴叫的馬象征西班牙的人民;畫面左上角的牛頭象征著殘暴和黑暗;其他形象表現(xiàn)的是人民受到的種種苦難。畫面只用了黑白灰三色,突出地體現(xiàn)了畢加索愛憎分明的情感,這樣的作品屬于表現(xiàn)性的作品。
美術形象的風格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都能反映客觀現(xiàn)實和主觀感受。
請位同學把這節(jié)課總結一下。
學生在表演藝術形象的時候很踴躍,在分析《格爾尼卡》時想象十分豐富而且很準確,課堂上發(fā)揮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觀察、傾聽,欣賞后進行思考,從而進入學習狀態(tài)。
我們欣賞的三種藝術中的藝術形象是相同的,都是描繪月亮的。
〈靜夜思〉屬于文學作品,是用語言文字來塑造月亮形象的,從描寫床前的月亮到天上的月亮,作者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通過文字觸動我們的心理活動,使我們聯(lián)想到月亮。
音樂作品中的月亮形象是用聲音、節(jié)奏、旋律來塑造的,〈春江花月夜〉是用委婉、優(yōu)美的旋律來描繪花好月圓的美麗景色。
美術作品則是用造型、色彩來描繪月亮形象的,畫家通過色彩、明暗來觸動我們的視覺,使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月亮的形象。
做動作,談感受。
學生思考,比較個別形象與整體形象的關系。
學生回答:
畫中的每一個形象都是個別的藝術形象,而每一個個別形象又都具有共同性,從而構成了畫面的整體的藝術形象。比如處于畫面中心位置的婦女、組織會議的干部、地主形象都分別是個別形象,同時他們又構成了一個藝術整體來表現(xiàn)農(nóng)村土地改革斗爭。
有的同學問過這樣的問題:“為什么非要畫這個人物或者是這個場景來表現(xiàn)內容和情感呢?”
學生回答:躍竿。
學生回答:
人體的健壯和這樣的動作是典型的思考思考形象;用成年男子來表現(xiàn)這個藝術形象,是因為成年男子才更能體現(xiàn)出思想者的內在魅力,才更有思想的深度,用鮮明而又生動的典型形象體現(xiàn)出普遍的共性特征,這就是藝術典型。
學生回答:像。
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是經(jīng)過畫家對生活的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后,選擇、提煉、概括出來的,通過對自然生長的荷花進行觀察,理解荷花的生長規(guī)律和各種姿態(tài)后才進行描繪的。
這是因為畫家在塑造藝術形象的時候融入了自己對這個形象的感受。
這是一件描繪現(xiàn)實的作品,屬于再現(xiàn)性作品,再現(xiàn)了人們當時的生活狀況。畫卷從右到左依次是一位拄棍的老人,臥地的老者,抱鋤的青年農(nóng)民,還有抱著小女兒的母親,后面是在空襲中捂耳朵的老人,以及一些乞丐,逃難的人和受傷的人等等,刻畫出的人物形象很具體,著重反映人民遭受苦難的事實。
這樣的作品屬于表現(xiàn)性的作品,畫中用了立體主義的變形和超出現(xiàn)實的夸張、象征的手法,表現(xiàn)出了人民的苦難和法西斯的暴行。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了解了美術形象的基本含義和特征,理解了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知道在創(chuàng)作一件作品時怎樣塑造藝術典型。
通過尋找不同種類藝術形象的特點,體會美術形象是一種可視的、有色彩、有造型,靜止的形象,具有鮮明的特征。
引導學生分析美術作品,品味美術形象的基本含義,同時能夠活躍課堂氣氛。
使學生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以及畫面中的藝術形象的特點。
使學生理解作品中的個別形象與整體形象的關系。
讓學生理解什么是藝術典型。
使學生了解創(chuàng)造藝術典型的方法和過程。
理解藝術形象是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引導學生了解美術形象的不同類型和不同風格。
鞏固所學的知識,強化本節(jié)課的要點。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比較,在操作活動中認識球體的主要特征。
2. 在活動中讓幼兒自己說出、找出與球體相似的物體。
3. 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
4.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 布置自選商場場景。(如:皮球、乒乓球、蘋果等)
2. 人手一套小筐。
3. 泥土、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 請幼兒進入自選商場先購商品,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到自選商場去選商品,你們高不高興?在選商品的時候有一個要求,請你們把凡是可以滾動的東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 幼兒第一次嘗試
1. 找出能滾動的.物體。 師:現(xiàn)在我來看看,你們選了些什么商品,這些所有會滾動的東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試一試、滾一滾、想一想。
2. 請幼兒在玩中觀察、比較這些能滾動的物體有什么不同。
3. 請幼兒上前玩一玩、講一講,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滾動。
三、 幼兒第二次嘗試
1. 觀察比較,認識球體。 師:(出示皮球與紙片)請幼兒試著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2. 教師小結:皮球、乒乓球都是球體。
四、 鞏固對球體的認識
1. 請幼兒在周圍找出與球體相似的物體。 師: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叫球體,現(xiàn)在就請你到邊上去把與球體相似的東西找出來。
2. 讓幼兒說出日常筇一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
五、 結束活動 在復習鞏固對球體認識的基礎上,讓幼兒做出與球體相似的物品。
師:電話鈴響,教師接(經(jīng)理需要球體的商品),小朋友愿意加工球體的產(chǎn)品嗎?在加工之前 先要知道怎樣的做球體,(教師邊說邊示范)先把和好的泥土或橡皮泥搓圓,做好后還可以試著滾一滾,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滾動,小朋友會做了嗎?
美術教案 篇4
第七課夸張的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畢加索等大師的作品特點,同時觀察中國京劇臉譜中人物臉譜的變化特點。
2、讓學生收集各種身邊的物品,運用于人物表現(xiàn)之中。
3、指導根據(jù)學生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xiàn)方法和臉譜表現(xiàn)的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模仿大師作品表現(xiàn)方法,設計有特點的作品。
教學難點:
學生大膽想象,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和夸張的形象。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畢加索大師的作品,和相關的京劇臉譜的資料,制作課件供學生欣賞。
學生準備:
收集身邊各種現(xiàn)成品用于人物的表現(xiàn)之中,并帶好相關的繪畫工具。
教學目標
一、導入
游戲;(形狀的改變)
1、大家已經(jīng)看到朱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小朋友,她呀還會變了。娔X多媒體課件)如果你在這些(頭發(fā)、眼睛、鼻子、嘴、臉型)小按紐上面點擊一下,她就會變成另外一幅模樣,你想玩一玩嗎?看她是怎么變的?
2、學生玩游戲,分別點頭發(fā)、眼睛、鼻子、嘴、臉型,感受造型的變化。(兩個同學玩)
3、她什么變了?(頭發(fā)、眼睛、鼻子、嘴、臉型)她是怎么變的?(五官的造型變了)
揭題:變
二、新授
。ㄒ唬┰煨妥
1、看朱老師又給同學們變了(欣賞)
。1)你喜歡這張作品中的什么地方?(鼻子有趣,用人物來替代的`)
。2)這張作品你喜歡它的哪兒?(眼睛是用人來表示的,鼻子是用溫度計來表示的,頭上還有云彩呢)
。3)這張人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仔細觀察它的嘴是什么?他的頭發(fā)?他的眼睛?這是什么地方?(用房間的擺設巧妙地構成了一張人臉,作者的想法可真大膽,有創(chuàng)意。)
(4)這張作者用什么來拼擺人物的。(用蔬菜來拼擺表示的)
可真是一些有趣的變了形的人物臉部形象。
2、朱老師這兒也有兩張變了形的臉型,(貼在黑板上)并為同學們提供了一些材料,有誰愿意上來也給大家來拼擺不一樣的人物頭像嗎?
學生拼擺。(你可以選擇你認為合適的材料來拼貼,如果沒有你想要的物品或形狀,你也可以畫一畫。)
(1)看,他們創(chuàng)作的人物多有新意,真棒。í剟睿
(2)如果是你,你會跟他的想法一樣嗎?你會把它貼在哪兒呢?(同學說自己的想法)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原來人物形象可以變幻無窮。
3、引申:(實物投影儀)衣夾子在這兒是除了,a.它還可以聯(lián)想到什么,像什么?b.變化角度呢?c.通過添加還可以是什么?d.與其它物品組合?變化他們的位置,方向?它還可以是什么?不同的組合,不一樣的添加,不一樣的想象,除了人物頭像,他們還可以變出變幻無窮的形象。
1、這是什么呀?京劇臉譜是我們中國的國粹,它的面部造型夸張,仔細觀察一下,這與我們拼貼的人物除了在五官上不一樣之外,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臉部線條很多,曲線,弧線,各式各樣的線條組成一些塊面來裝飾臉部。
板書:線條-----塊面
2、看,老師也來模仿臉譜來給我們任務的臉部添加線條,形成塊面,使它更有變化又想給它變一變了!(水彩筆示范)在眼睛、鼻子、嘴的四周添加線條組成塊面。
3、我再給它加個發(fā)型就更有趣了。
(二)色彩變:
1、(臉譜)這兩張臉譜有什么不同吧?與剛才那一張有什么不同?(多了色彩)京劇臉譜的色彩大都鮮艷、明快。有了色彩,臉部更加漂亮,可見色彩的作用不可忽略。
2、看我們同學加上了顏色,作品多么漂亮呀。ㄐ蕾p學生作品)
(三)正面?zhèn)让娼Y合變
1、同學們還想不想看一些形象更加奇特的人,趕快做好思想準備,屏住呼吸(欣賞照片)
a)奇特在哪兒?學生說
b)真有點兒像個連體嬰兒,一只腦袋下長出兩張臉,一個正面,一個側面。
2、我們有一位大畫家,他筆下的人物也很神奇(課件展示、作品欣賞)
3、學生討論,交流,想象,評價夸張的臉。(上面有,臉有側面的,眼睛是正面的。臉正面?zhèn)让嫦嘟Y合。
4、他的作品不僅頭像變了,連身體也變形了(怎么變的呢?)
。ㄋ模┍憩F(xiàn)形式變
1、老師這兒也有一張變了形的人物。(展示,乒乓球做頭,鉛絲扭的身體的人物)它的頭(生說)是用乒乓球做的;身體很瘦很夸張,用鉛絲扭的。
2、看這位同學用什么表現(xiàn)的?
3、你們能不能也用身邊的物品來表現(xiàn)一幅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三、作業(yè):
1、布置作業(yè):
。1)表現(xiàn)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現(xiàn)形式可以畫,可以拼貼(小組合作),可以拼貼和畫相結合。(課件展示作業(yè)要求)
。2)學生作業(yè)。
四、作業(yè)展評: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8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美術教案【精選】09-19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9-14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26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