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大全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xué)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設(shè)計意圖:
飛機大部分幼兒只在電視上見過,從飛機上跳下的傘兵更是他們敬佩的對象,在她們幼小的心里對傘兵充滿了向往,充滿了敬畏。讓孩子通過親身的體驗,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遠大的理想。也能更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和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練習腿部彈跳力,發(fā)展和強化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
2.培養(yǎng)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小椅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慢跑 扭身,彎腰等,組織幼兒和教師共同布置場地。
2、情景導(dǎo)入
小朋友你們見過飛機嗎? (幼兒爭相回答—見過)此時部分幼兒的眼睛都投向空中,希望有飛機此時在他們頭頂上飛過。你們見過從飛機上跳傘的傘兵嗎?在飛行過程中,如果有需要,他們就要從飛機上跳傘下來去完成神圣的的任務(wù),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當傘兵的'感覺?(幼兒爭相回答—想)要想當傘兵,從高處跳下來,你們必須勇敢,你們有信心嗎?(幼兒爭相回答—有)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做這個游戲好不好?(幼兒回答,好),
3、活動過程
兩名幼兒為一組,一名幼兒扶住小椅子,另站在小椅子上,等候老師的口令,“我們都是小傘兵,個個勇敢練本領(lǐng)”跳傘!站在小椅子上幼兒同事兩臂伸開,象征降落傘的打開,雙腳輕輕跳下,然后繞場地“飛”一圈,回到原地,與另一個幼兒交換角色,游戲繼續(xù)進行。
游戲開始
幼兒分成兩個大組,一起開始,游戲過程中要提醒幼兒注意自己的安全。教師密切關(guān)注注意幼兒的行動。
4、活動結(jié)束
對幼兒的表現(xiàn)給與鼓勵和表揚,你們今天表現(xiàn)真棒!
整理場地,提醒幼兒放到原來的地方整理好,帶幼兒回教室
5、活動反思:
孩子們,今天你們今天都是一名成功的小傘兵,你們高興嗎?幼兒一起回答,高興!在這個游戲中幼兒覺得自己長大了,真正的融入了游戲的氛圍,體驗了那不可想象的一幕,那份自豪躍然與幼小的臉龐。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中班孩子的活動量和活動內(nèi)容,顯然要比小班孩子大而多,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興趣,以及對自己生命的信心,也開始萌芽。
活動最好在孩子生活需要的情景中進行,如:體育活動中孩子發(fā)生不安全因素了,或者同伴的身體有些變化了等等。
本活動努力使孩子在了解自己身體的同時,對自己身體的安全有所重視。
當然,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對自己身體“哪些部位會動"的探索,不可能完整,但是孩子探索的目的,并不在于結(jié)果,而在于過程。如果可以將孩子敏銳的目光和強烈的興趣引向更廣闊的自然和社會,那么,這樣探索活動的結(jié)果,又何需去苛求呢。
內(nèi)容與要求:
了解自己身體能活動的一些部位,對身體感興趣。
活動準備:
紙偶娃娃,人物動、靜活動圖片,如跳舞、織毛衣、踢足球等,記號筆等。
過程與指導(dǎo):
一、做游戲“木頭人”
——孩子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動的,老師正好作小結(jié)。
老師(小結(jié)):人不動是很難受的,因為我們都是有生命的。
二、跟著音樂動一動
——讓靈動的身體與前一個活動“木頭人"形成鮮明的比較。
三、說說:人有哪些活動
老師:跳舞是一種活動。(出示圖片)她在干什么?織毛衣是一種活動。(出示圖片)踢足球也是一種活動。你們知道,人還有哪些活動呢?
——了解人的許多活動,感受生命的豐富。
四、說一說: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
人們怎么會有那么多活動呢?是因為人的身體的'許多部位能動。
1、邊動邊記錄:你的身體有哪些地方會動的?
——記錄在紙寶寶上。
2、講講哪些地方能動,討論:
·這個地方能動使我們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如果不會動會怎么樣?
·這里會生什么病?
——通過“能動”和“不能動"的比較(在感受不會動時,可以請 孩子嘗試不動某部位,做一件事,可以有這樣的指導(dǎo)語“瞧,不動不行吧”、“動了才方便呢"等等),感受活動部位,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3、介紹骨折、脫臼。
——與生活保健相融合,如果能與本班孩子的健康情況相結(jié)合則更好。
五、我們身體會動的地方還很多,我們以后慢慢去發(fā)現(xiàn)
——這個活動還沒有完,因為事實上,孩子對自己身體的發(fā)現(xiàn) 還沒有停止,可以在教室掛本本子,供孩子進行專題記錄。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和理解生活中等待行為的意義,初步體驗秩序帶來的方便和快樂。
2、嘗試設(shè)計等待的溫馨提示標志,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
3、培養(yǎng)孩子耐心等待的意識。
【活動準備】
溫馨小提示的照片;紙和筆、糖果。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牖顒,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禮物呢,你們瞧!你們想不想要呀?等會音樂響時,大家跟著我一起跑一跑。
師:大家都拿到糖了吧,你們怎么拿的?剛才拿糖的時候亂哄哄的,怎么回事呀?
幼:他們都搶著拿!都擠在一起了。
師:大家都擠著拿搶著拿,太讓老師失望了,算了,還是把糖都還給我吧!(幼兒送糖)等會,誰愛動腦筋誰愛舉手發(fā)言,還是可以給你們的哦!
師:我們拿糖果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擁擠呢?
幼:前面的小朋友拿,后面的.小朋友就稍微等一等,這樣就不擁擠了。
二、尋找標記的基本規(guī)律,嘗試設(shè)計等待標記。
師:這個道理小朋友都知道,但有的時候一著急,就忘記了等待。就像剛剛拿糖果時一樣。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呢?(看溫馨小提示)
幼:可以提醒別人注意等待。
幼:畫幅畫提醒別人。
標記一師:這上面畫的什么呀?
幼:畫了很多標記,還有斜線呢!
師:斜線表示什么?
幼:表示不許、禁止!
師:這下面還有字呢?有沒有誰認識?
小結(jié):這個標記就是提醒我們不能踩踏小草,要愛護小草。
標記二師:這是什么標記?你在哪見過?
幼:在洗手池那,告訴我們注意節(jié)約用水。
師:我們能不能也設(shè)計一個這樣的標記來提醒我們拿糖果的時候不擁擠呢?
師:畫些什么來提醒大家呢?我們畫一個斜線表示不擁擠,我來試試。還可以寫上字呢!
師:除了不要擁擠,我們還可以提醒大家怎么做呢?
幼:也要提醒別人耐心等待。
師:對,你來試試。(幼兒示范)
幼:看到了這個標記我們就知道玩游戲的時候不能擁擠,要耐心等待。
師:我們把標記貼在哪呢?
幼:貼在玩游戲的地方。(教師貼標記)
三、再次游戲,體驗等待帶來的好處。
師:小朋友,馬上音樂響起時,大家跟著老師跑一跑,當音樂一停,每個小朋友拿一粒糖,不過大家要注意不能擁擠,耐心等待哦!(幼兒游戲)
師:在幼兒園里,還有什么時候我們也需要耐心等待呢?(幼兒說,教師出示照片)
幼:我們在玩沙的時候也要注意等待,一個一個換套鞋。
幼:在玩滑梯的時候也要等待,不能擁擠。
幼:在喝水的時候也要排隊,不然水會潑在地上。
四、設(shè)計等待標記,培養(yǎng)等待的意識。
師:原來在我們的幼兒園里還有許多地方需要等待呢,你覺得什么地方需要等待,就給它設(shè)計一個標記吧。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紙和筆呢。(教師巡回指導(dǎo))
師:你畫的是什么?
幼:我畫了滑梯,我要提醒大家在滑滑梯的時候要排隊,不能擁擠。
師:我來幫你寫下來吧!
師:我們把這些溫馨小提示貼到需要的地方去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xué)習提物快速跑,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平衡能力。
2.培養(yǎng)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競爭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小沙包和海洋球(能輕松放進PVC管內(nèi))若干代表小油花,小桶若干。
2.輸入油管(PVC管。)、街頭、彎頭等若干。
3.帶有火車頭圖案的.小框若干個。
4.活動前引導(dǎo)幼兒練習拼接輸油管道。
5.布置:在活動場地內(nèi)設(shè)置油井,油庫和火車站,油井處設(shè)有沙包和未拼接的輸油管,油庫放有小油桶,火車站放有粘貼火車頭的小框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小油娃準備運輸小油花。
。1)教師:祖國各地都需要石油,我們這些小油娃要將這些小油花運輸?shù)阶鎳鞯厝,教師引?dǎo)幼兒排列成一列小火車,駛?cè)牖顒訄龅亍?/p>
。2)教師講解石油都是通過石油管道運輸?shù)饺珖鞯厣踔潦鞘澜绺鞯氐摹?/p>
。3)幼兒隨教師口令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做熱身活動。
2.游戲:小油娃運油花
。1)請幼兒嘗試探索輸油管道的連接方法,教師巡回指導(dǎo)。
。2)教師交代運輸小油花的方法
。3)開始游戲。幼兒齊說:"我們是小油娃,開始運輸小油花,預(yù)備--開始。"
3.討論:怎樣快速運輸小油花。引導(dǎo)幼兒理解應(yīng)該多人齊心協(xié)力安裝輸油管道,節(jié)省時間,管道如果傾斜一些,小油花流動的快。
4.全班幼兒分成二至四組,再次進行游戲。
5.教師宣布游戲結(jié)果,表揚最能干的小油花。然后就幼兒談一談感受。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玩手指的游戲中初步學(xué)會念《手指謠》,學(xué)習與動作相符的詞語:碰、并攏、嚓、捏緊、翹翹。
2.根據(jù)歌謠變換手指的動作,學(xué)習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 認識手,能說出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名稱。
2. 一把剪刀、一張紙、一朵紙做的紅花。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你有我有大家有,一共十個好朋友。(手)
為什么說手是我們的好朋友?手能幫助人們學(xué)習、做事,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都愛自己的'手。今天,我們一起玩手指游戲,念手指兒歌。
二、引導(dǎo)幼兒玩手指游戲。
小雞叫、剪刀剪、榔頭敲、教師念三段兒歌。
1. 請小朋友伸出兩手的食指和拇指,碰一碰,想一想,可以學(xué)什么小動物叫?小雞的叫聲是怎樣的?教師念兒歌第一段。
2. 請小朋友伸出食指和中指,并攏,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剪刀剪東西時會發(fā)出什么響聲?教師用剪刀剪紙,念兒歌第二段。
3. 請小朋友把五個手指捏緊,試試看,可以做什么玩?教師邊說邊示范榔頭敲擊的動作。榔頭敲在木樁子上會發(fā)出什么響聲?教師念兒歌第三段。
三、繼續(xù)引導(dǎo)幼兒玩手指游戲,教幼兒仿編出兩段兒歌。
1.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給他戴上一朵紅花,小朋友,看到他戴上紅花,可以用哪個手指做個動作,表示大家都夸獎他。
引導(dǎo)幼兒編第一句:伸出什么指翹翹?(伸出拇指翹翹)
問戴花的幼兒:夸你什么?(夸我戴上紅花,教師改:夸你戴上紅花)
夸獎別人時,嘴里說什么?(好、好、好)
2. 先請兩位幼兒上來,教師悄悄交代他們小手指勾勾、笑笑跳跳,嘴里發(fā)出哈哈的笑聲。再請全體幼兒兩個一對,小指勾勾、笑笑跳跳,啟發(fā)幼兒變出這段兒歌:小指小指勾勾,我們笑笑跳跳,哈,哈,哈!
四、請幼兒跟教師邊念兒歌邊做手指游戲兩遍。
五、活動小結(jié)。
我們給今天編的兒歌定個題目叫《手指謠》,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邊念兒歌邊玩,還可以想出一些其他的玩法,編出新的兒歌。
中班教案 篇6
一、導(dǎo)入:出示企鵝的頭飾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新朋友-企鵝和獅子,好,我們先來看看小企鵝是什么樣子啊,那誰知道他生活在那里呢?(南極圖片)嗯。真聰明,那你知道我生活在哪里么?(扮獅子說)…
師:今天啊這只可愛的小企鵝和小獅子它們發(fā)生了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小朋友們想聽嗎?
【設(shè)計意圖:以可愛的小動物導(dǎo)入活動,能給孩子強烈的視覺刺激,增強直觀教學(xué)效果。通過提問調(diào)動了幼兒的已知信息,激發(fā)了學(xué)習動機。】
二、播放故事,幼兒欣賞
【設(shè)計意圖:通過看視頻的形式完整欣賞故事,幼兒的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讓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涵!
三、教師提問
1、故事里誰不開心了,獅子為什么不開心?
2、那獅子想到辦法了么?
3、那獅子收到后開心了么為什么?
4、企鵝明明寄的是冰啊,為什么到了獅子大王這就變成水了呢?(冰為什么會融化?原來獅子生活的`地方非洲是很熱的。)
5、這可難住了小企鵝,怎樣給獅子寄過去的冰不會變成水呢?你來給他想個辦法。
【設(shè)計意圖:尊重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給孩子提供一個與同伴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述,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看圖講解故事
那我現(xiàn)在和小朋友一起來看圖在講述一遍故事好嗎?小獅子最后能收到冰么(用動物們的語氣學(xué)說對話。
【設(shè)計意圖:語言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幼兒學(xué)會說話,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必要的,嘗試描述簡單的故事過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養(yǎng)成注意傾聽的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
五、教師和幼兒進行實驗并總結(jié)
水在溫度很低時就會結(jié)成冰,而冰在溫度升高時就會化成水。
冰激淋在冰箱里它呈冰狀,而離開冰箱時,外面的溫度高,冰激淋就會慢慢的融化,化成水狀了。
【設(shè)計意圖:通過自己實踐操作找到答案,得出結(jié)論時,那種喜悅是不可替代的,從而將更加有效地促進幼兒主動學(xué)習和發(fā)展。】
六、玩送信的游戲
教師與幼兒一起玩送信的游戲幫助幼兒學(xué)習如何簡單的復(fù)述故事。
【設(shè)計意圖: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能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發(fā)展孩子的聽說能力,又能達到真正理解故事的目的!
七、活動延伸
讓幼兒幫助獅子想辦法,如何使冰塊從南極到非洲卻不會融化。
【設(shè)計意圖:讓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交流,用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意思,體驗了語言交流的樂趣!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精選]08-11
(精選)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精選)09-03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03
中班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