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6篇[必備]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掌握課文重點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理解作者在被貶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憂的情懷。
3、學習本文在對比映襯中突出景物特點的手法。
學習重點:
目標1、3。
學習難點:
理解作者被貶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憂的曠達情懷并在此基礎(chǔ)上體會大自然給予個體生命的深刻感悟。
學習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始得西山宴游記
二、檢查預習
指定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音,糾正斷句。
三、教師范讀
四、學生兩兩組合互讀。
五、明確本節(jié)課目標:疏通文意。
六、解題
師問:本文的標題如何斷句?又如何解釋呢?
學生小組討論。
明確:始得/西山/宴游/記
始得:開始發(fā)現(xiàn)宴:《說文解字》“宴”,安也。宴游,即安閑的`游覽。記:文體名。
七、知識積累,文意疏通。
實詞:
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慢慢而游、無遠不到、披草而坐、意有所極、覺而起、怪特。
始指異之、緣染溪、斫榛莽、箕踞而遨、若垤若穴、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莫得其涯、引觴滿酌、心凝形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故為之文以志
教師補充:窮:
趣:
虛詞:而、之
句式:以為凡是州山水有異態(tài)者(定后)
故為之文以志(之)(省略)
是歲,元和四年也。(判斷)
學習方法:教師讓學生圈畫出詞句,然后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
八、質(zhì)疑答疑
九、齊讀課文
十、作業(yè):熟讀課文,體會情感。
第二課時
一、明確本節(jié)課目標:理解情感,學習手法。
二、討論探究:
1、本文的標題是“始得西山宴游記”,那么,有“始得”就有“未得”,有“宴(安)”就有“不安”,你能在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加以說明嗎?
學習方法: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明確:未得(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始指異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然后知吾向之未始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本單元課文內(nèi)容及組文主題。
2.明確本單元學習目標
教學課時: 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到第三單元第一自然段。齊讀第一自然段,想想這個單元以什么主題組文?析: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之景組織課文。
二.學習目標
《春》描寫了江南的春天,風和日麗,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艷。
《濟南的冬天》向我展示了濟南的冬天溫睛的特點,讓我們感到濟南真是一方“寶地”,一個“理想的境界”。
《夏感》用熱情洋溢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們生活、勞作的情狀,把我們帶進一種美好的境界中。
以上三篇都是寫景抒情散文
《秋天》是一首描寫秋景的抒情詩。詩中用一個個生動鮮明的畫面,構(gòu)成一組絢麗多彩的鄉(xiāng)村秋景圖。
《古代詩歌四首》,是四首寫景抒情的古代詩歌的佳作。
所以學習本單元的內(nèi)容上的學習任務就是:
1. 激發(fā)熱愛美,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這個單元的詩文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多數(shù)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共同的特點,如意境優(yōu)美、構(gòu)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等。因些學習這個單元要完成的閱讀上的'學習任務是:
2。注重朗讀,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yǎng)美的情趣,養(yǎng)成好的感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清課文思路,學習作品精巧的構(gòu)思。
4.閱讀方法:將整體感知與抓住重點深入理解有機結(jié)合起來。
三.作業(yè):預習第15課 (讀通)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激發(fā)學生觀察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重難點:
抓住山雀說的話,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我”猜想的根據(jù)。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具準備:生字卡、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有誰見過山雀呢?
出示掛圖:誰來說說山雀的樣子?(學生可以各抒己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學生根據(jù)自己喜歡學習生字的方式自學生字。
3、教師檢查學習生字情況。
三、指導書寫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說說課文主要是寫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觀察順序,說說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山雀的,并說說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個觀察到了什么?
。ㄔ诖私虒W引導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語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導體會:你從山雀的對話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歡山雀嗎?為什么?)
5、指導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五、課外拓展:
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注意它們的動作和叫聲,猜一猜它在想什么,會說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文的文言字詞
2、 培養(yǎng)學生復述、翻譯、朗讀的能力
3、 學習唐睢作為小國之臣卻不畏,敢于斗爭,勇于斗爭的精神
4、 探討唐睢不畏強權(quán),為國赴難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的評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本章知識網(wǎng)絡(luò):
知識點:
一、導入
由《完璧歸趙》的故事引入
二、作者、背景簡介
《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寫的一本以記言為主的史書,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它敘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滅六國為止,約二百三四十年時間,是我們研究戰(zhàn)國時期歷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敘事長于鋪陳,多加渲染夸張,寫得有聲有色;語言生動流暢;善于在矛盾沖突中運用對話刻畫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較鮮明豐滿;在論辯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學色彩所以它對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響
這篇文章記敘了戰(zhàn)國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滅亡了韓魏兩國;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想用詐騙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絕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悅的情況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國,目的就在于保全國土,解除與秦國之間的矛盾
三、朗讀課文,掃清生字詞障礙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fǘ)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jìn)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gǎo)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四、初步感知課文,理解大意
第一段: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1、重點字詞,
使:派遣 以:用,拿,把,介詞
易:交換 其:加重語氣,一定
加惠:給予恩惠 大:大片土地,形容詞作名詞
雖:轉(zhuǎn)折連詞,即使 然:代詞,這樣
于:從 弗:不
使:派遣,動詞 使:出使 ,動詞 于:到
2、品讀第一段對話,從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信息:交代背景(環(huán)境),秦王想“以大易小”,安陵君不從,于是唐雎臨危出使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盛氣凌人、蠻橫、欺詐)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
。ㄇ逍、不悲不亢)
評析:寫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展開聯(lián)想,寫出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要合情合理,培養(yǎng)聯(lián)想能力;
2、要把故事寫完整、具體。
教學重點、難點: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合情合理的想像;
2、把文章寫完整、具體。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題目,直接導入
解題:這是一次命題習作,題目從時間和人物上作了限定
二、閱讀教材,初步明確習作要求;
引導學生提煉出習作要求中的幾個方面,進一步明確要求。
1、要求:想像,要根據(jù)課文展開合情合理的想像;
2、范圍:在貧困的'生活條件下,奶奶十分關(guān)愛小女孩,給她溫暖,給她幸福;
三、指導學生再次重溫原文
1、閱讀原文,引發(fā)想像,說說小女孩子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情景和她對奶奶的情意
2、再次品讀、析讀課文,連系實際,想想自己的奶奶平時是如何給自己愛的
四、先說后寫
1、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議一議,評一評
2、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參與指導,引導合理想像
3、選總部分優(yōu)秀的在全、班說一說,
4、集體評議
5、指導人稱: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都可以
五、動筆寫
改一改,評一評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美麗多姿,激發(fā)學生熱愛作國的思想感情。
3、正確認讀本課17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大興安嶺、帕米爾高原、烏蘇里江畔所處的地理位置。了解時差,氣候差異。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
課前準備:
在黑板上畫一個大致的中國地圖;蛘邷蕚渲袊貓D的掛圖。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多大?你們知道嗎?出示中國地圖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公里,你們看,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地圖上才有一點兒大,這張地圖,有多少像我們家鄉(xiāng)這么大的地方呢?數(shù)也數(shù)不清。我們的祖國真大。板書課題:祖國多么廣大,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想想課文有幾句話。
3.指名讀課文。
4.齊讀課文。
三、指導看圖
1、誰能說一說這兩幅圖畫的都是哪兒?它們的景色怎樣?(板書:海南島鮮花盛開大興安嶺雪花飛舞)
問:為什么同在春季,這兩個地方的景色卻截然不同呢?(同學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說明什么呢?下面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進一步體會。
2、再看這兩幅圖。(教師出示帕爾米高原和烏蘇里江畔的`圖片。)問:在同一時間里,這兩幅圖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
。ò鍟号翣柮赘咴瓭M天星斗烏蘇里江畔朝霞滿天)
四、學習課文
。ㄒ唬├首x句子。
1.借助漢語拼音流利的閱讀課文。
2.讀一讀每句話,看看說的都是什么?
3.指導讀好每句話間的停頓。
。ǘ⿲W詞學句。
1.結(jié)合句子理解“已經(jīng)”、“還在”的意思。把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
2.同是在春季,兩個地方的景色卻截然不同,這說明什么呢?(同學討論)
3.同一個時間,帕米爾高原和烏蘇里江畔的情景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ㄍ瑢W討論)這說明帕米爾高原和烏蘇里江畔因東西位置不同,在同一時間里也會出現(xiàn)星斗滿天和朝霞滿天的情景。
4.齊讀最后一句話。
。1)“祖國”是什么意思?
同學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歸納小節(jié)。
、僮约旱膰医凶鎳,祖國是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②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畚覀兊淖鎳鞘澜缟献畲蟮膰抑弧
。2)“多么”是什么意思?
。3)指導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讀最后一句話。
。4)說說從什么地方知道祖國廣大。
5.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讀全文。
五、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
2.把不認識的字標出,并抄在你的小本本上。
二、學習生字。
(一)讀生字卡片,要求讀得正確聲音宏亮。
。ǘ┳x生詞卡片。記字音。
(三)學生字、記字形。
1.本文會寫生字中有四個獨體字。
。1)比較記憶法。
“已”與“己”可以比較記憶。(板書)
“廣”與“廠”可以比較記憶。(板書)
“米”與“木”可以比較記憶。(板書)
“斗”與“十”可以比較記憶。(板書)
2.本文會寫生字中兩個合體字可以采用部件組合法記憶!敖(jīng)”:左面是絞絲旁“纟”,注意絞絲旁的筆順。
“安”:上面寶蓋頭,下面是“女”,“女”字的一橫要稍長。(板書“安”)
讀詞:大興安嶺,這是一個地名!鞍病边@個字還有“安全”、“安靜”的意思。練習口頭擴詞。
3.指導書寫。
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后,自己動手寫生字。教師檢查孩子生字的書寫錯誤,可以分別指導,也可以集體指導。
三、鞏固練習。
。ㄒ唬┳x詞比賽。目的:看準字形。
。ǘ┎伦钟螒。目的:記準字形。
板書設(shè)計:
祖國多么廣大
海南島:鮮花盛開
大興安嶺:雪花飄灑
帕爾米高原:滿天星斗
烏蘇里江畔:朝霞滿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6
語文教案11-26
語文教案11-23
語文教案12-05
語文教案12-06
語文教案12-06
語文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