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選【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閱讀中識字。
4、在朗讀中體會新王后的狠毒,練習分角色朗讀。
教學重難點:
1、在閱讀中識字。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中體會新王后的狠毒。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白雪公主》VCD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白雪公主》(一),誰能給大家說一說。
2、從《白雪公主》這篇課文中,我們知道了新王后十分嫉恨白雪公主的美麗就派人獵殺白雪公主,可好心的獵人卻放了美麗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在樹林走了很久,來到七個小矮的家。善良的七個小矮人讓白雪公主留下,并告訴她:要提防狠毒的.王后,她很快就會知道你在這兒。要把門關好,不要讓任何人進來!鞍籽┕饔袥]有聽他們的勸告呢?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白雪公主二》!
二、初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第九自然段。
六、學習第十到第十五自然段。
七、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
2、說說白雪公主活了之后,會怎么樣?
3、說《白雪公主》這個事,評出班級的故事王。
八、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把白雪公主(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通過閱讀詩歌,理解詞語掛牽、疲倦的意思,并能靈活合理的運用。
3.通過對課文的誦讀領悟,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fā)尊師愛師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意義。
2.探索和體會師生之間互愛的情感。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下懸念,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那么你們見過這種花沒有?(板書:紫丁香)。紫丁香是一種很美麗的植物,它的葉子是橢圓形的,開的花有白色的,有紫色的,尤其是紫色的最漂亮了,人們就叫它“紫丁香”。你們想不想看看這美麗的花?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欣賞一株紫丁香。(板書:一株。完成課題的書寫)齊讀課題,讀完題目,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嗎?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沒有向學生們展示紫丁香的圖片,想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紫丁香的好奇心,設置一些懸念,更好地隨著老師一起走進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一)讀第一遍課文,檢查生字
1.師:現(xiàn)在大家想不想把這些問題解決?那么首先我們要把課文讀好。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聽老師要求:自由的把課文讀一遍,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課后要求會認的字也要多讀幾遍,讀不好的地方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聽清楚了嗎?開始吧!
2.課文會讀了嗎?要求會認的字你認識了嗎?這么有信心,老師想考考大家。(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去掉拼音,再讀。(搶讀,指名讀,男生女生讀,分小組讀)打亂順序,開火車讀。讀課件展示的詞語。用自己的識字方法記憶“株 倦”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結合小學生低年級段的特點,使用了生字卡片和課件相結合的方法,設計了多種讀法,使學生輕松愉快的記憶生字!
【目標達成度:采用生字卡片學習生字,時間上有些長,而且效果一般,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盡量的全部采用多媒體】
(二)讀第二遍課文,檢查課文的閱讀情況。
1.師:你們生字認的真好,不知道課文讀的怎么樣?那我們再把課文讀一遍,這次聽清了老師的要求:同桌小伙伴互相讀一讀,注意你的同桌讀的時候你要仔細聽,他讀的不通順的地方,你要幫他糾正過來,兩個小伙伴一起學習好嗎?開始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的是同桌兩人互相讀,引導學生自主、合作的去閱讀好這篇課文,使學生更加專注的去朗讀,去傾聽!
【目標達成度:通過兩個小伙伴互相讀,互相聽,效果很好。同學們讀的很準確!
2.分節(jié)分組閱讀詩歌,聽聽哪組小朋友讀的最流利。讀完后,獎勵每人一片綠葉卡。
三:朗讀感悟,體會詩意
1.師:同學們讀的真好,我們再來看上課的時候提的這三個問題,讀了這么多遍課文,這三個問題你解決了嗎?指名說,是誰種的紫丁香?(板書:學生),種在了誰的窗前?(板書:教師)為什么要種在教師窗前?看來,有的找到答案了,有的還沒有,沒關系,我們再來把課文讀一讀。
2.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請把眼睛閉上,邊聽老師讀,邊展開想象,看看你們的腦海里能不能出現(xiàn)一幅畫面,你的畫里有什么?
3.師:你的腦子里出現(xiàn)畫面了嗎?你聽到了什么或者說你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你們畫里的內容這么豐富,看到這幅畫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對老師的尊敬與熱愛)(板書:愛)
4.師:同學們,咱們這首詩中哪一小節(jié)最能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愛呢?再把詩歌讀一讀。要求:帶著對老師的愛來讀,最喜歡哪一小節(jié),就讀哪一小節(jié)?
5.第一小節(jié):為什么要踮起腳尖兒?怎么樣才不打擾老師?怎么讀?(輕讀),齊讀。
6.第二小節(jié):指導兩個“老師”的.讀法,第二個“老師”要比第一個聲音高一些。指名讀,齊讀。
7.第三小節(jié):抓住“掛牽”一詞,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老師時時刻刻關愛著自己的一些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體會“掛牽”的意思,并說出自己的一些親身體會,從而內化為自己的情感,使學生更加體會到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目標達成度:學生們能夠體會到掛牽的意思,但是在結合自己的一些親身體會時,不能迅速的舉出例子,而且個別學生聽錯了老師的要求,用“掛牽”造句了。本環(huán)節(jié)有些匆忙,下一步要好好的引導,不能操之過急!
師:還有哪一小節(jié)形式和第三小節(jié)一樣?
8:第四小節(jié):抓住“疲倦”一詞,學生自由說老師一天都做些什么?感受到老師的辛苦,從而更加熱愛老師尊敬老師。指名讀,齊讀。
師:夜深了,人們都睡了,連星星都困得眨眼睛了,老師還在工作,你想對老師說什么?咱們一起來讀一讀最后一小節(jié)。(齊讀).輕讀。
四:遷移運用,升華情感
(學生配樂朗讀,升華情感)
1.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學生為什么種紫丁香了吧?因為他們想向老師表達“愛”,你愛自己的老師嗎?你愛誰?(指名說說自己喜歡的老師),這樣吧,我們再來讀這首詩,這一次,你們跟著音樂讀,把你們對我的愛讀出來,讓我感受到,行不行?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愛的老師,從文本走出,聯(lián)系到自己,使情感進一步升華】
【目標達成度:本環(huán)節(jié)達成度很好,學生們都能說出自己愛的老師,而且配樂朗讀的時候很投入,感情很到位。】
2.展示紫丁香的圖片,揭開紫丁香的神秘感。
五:拓展寫話
師:同學們,看著這么美麗的紫丁香,你們一定還有很多話想跟老師說,那就把你們想說的話寫在綠葉卡上,老師也把對你們想說的話寫在這個大的綠葉卡上,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交流,把這個大的綠葉卡送給寫的最好的同學。
【設計意圖: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體會到老師的辛苦,練習寫出對老師想說的話,抒發(fā)對老師的尊敬和喜愛之情】
【目標達成度:我把寫作的環(huán)節(jié)交給學生課下完成,通過第二課時的交流,達成度很高,學生們都紛紛寫出了對我想說的話,而且有的學生還特意制作了賀卡送給我,作為老師,真的很感動。】
課后小結
“一株紫丁香”實際上就是小朋友的心愿,表達了小朋友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那么你們有什么心愿要對老師說?你想有什么方式表達你對老師的感情?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看圖學文,文章語言優(yōu)美、畫面形象、情節(jié)生動,很適合低年級同學的口味、全文貫穿兩條線:一是“找”,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shù)膮f(xié)助下找到了自身的媽媽,二是“變”,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三次明顯的變化、根據(jù)教學要求,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落實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胖攸c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仆ㄟ^圖文結合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的形體變化、
(二)能力目標:
、耪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平柚鷮W文,培養(yǎng)同學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三)德育目標:讓同學知道青蛙是捕獲害蟲的能手,教育同學從小維護有益動物、
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和意圖說明
一、變──變序教學,突出對比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在結構上有鮮明的特點:構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依照“小蝌蚪看到了誰,說了什么”的層次來布置段落內容、因為這點,以往大多教師均從指導同學學法入手,依照故事發(fā)展布置教學、為了突出全文的重點,我采用了變序的教學方法來處置,目的是直奔主題,理清線索,掌握重點,讓同學對全文知識有更清的理解、變序法流程體現(xiàn)在:
。、小蝌蚪的外形特點怎樣?
。▽W習第一自然段)
2、青蛙媽媽的外形特點怎樣?
。▽W習第四然段)
。场⑿◎蝌缴眢w發(fā)生了幾次變化?
。ㄕ页鲂◎蝌缴眢w變化的句子)
4、小蝌蚪是在誰的協(xié)助下找到了媽媽?
。ㄖ笇υ捓首x)
變序處置,我認為有三點好處:
對比鮮明:讓同學通過對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征,找出不同點,從而自覺生疑: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重點突出:鯉魚媽媽和烏龜協(xié)助小蝌蚪這一內容僅僅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點內容,放置在最后教學,使全文重點得到突出、
線索鮮明:一篇文章猶如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教師處置教材的工作就是去枝刪葉的過程,突出主干,以便讓同學更清楚地看到全文的線索、
二、趣──以趣促智,調動情感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對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缺乏主動意識,只有充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變知識的傳授為娛樂體驗,寓教于樂,才干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蝌蚪找媽媽》自身就是一篇知識性、趣味性很強的課文,如何突出趣味性又不失知識性,科學有效地處置好兩者的關系,我做了以下的設計:
。、兒歌朗讀扮演、
小蝌蚪長成青蛙時,身體發(fā)生了三次明顯變化,為了讓同學了解并掌握這一知識,在課文的學習中,我布置了兒歌朗讀扮演、(自編內容)
生:我是一只小蝌蚪,我要去找媽媽啦!
師:不好!
生:(接)怪事發(fā)生了、
師:(驚奇地)怎么了?
生:啥時長出后腿啦,接著長出前腿啦!
身子天天在變化,我已長成青蛙啦。ㄟ蛇蛇桑
2、謎語引入課題、
利用兒童喜歡猜謎語的特點,我引用了兩則謎語: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通過謎語的引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了導入課題的作用: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么長相相差這么大?難怪小蝌蚪連自身的媽媽都不認識了,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一同去找媽媽、板書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自述介紹、
在第四自然段的學習中,為了讓同學對青蛙的特征有更為鮮明的印象,我設計了角色扮演自述的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假如你現(xiàn)在就是青蛙媽媽,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嗎?目的是引導同學練習用“鼓著”“披著”“露著”三個詞語說話,活用詞語、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由于問題的設計讓同學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他們的主體性,參與性一定會大大增強、同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回答: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頭上鼓著一對大眼睛,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四條腿,寬嘴巴、(論述自身的特征)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身手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蟲,一年可以消滅一萬五千多只害蟲、我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保護關心我、(論述自身的身手)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員三千多種、我是綠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很多,他們有的是穿紅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陸地上,有的生活在樹上……
三、演──以演悟理,形象生動
“游過去”“追上去”“迎上去”三個詞語的理解與運用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我摒棄了教師僅僅從字義上區(qū)別理解的方法,利用小朋友們善于觀察,善于模仿的天性,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薄⒄乙徽遥赫页稣n文中三個動詞所在的相關句子讀一讀、
2、看一看:通過播放軟件,讓同學從觀察中初步體會三個動詞表示的不同方向、
3、貼一貼:教師制作幾個箭頭,讓同學根據(jù)看到的畫面,通過箭頭的`不同擺貼來釋義、
如:“迎上去”表示為:
“追上去”表示為:
“游過去”表示為:
。础⒀菀谎荩豪斫庠~語的目的是應用詞語,為了讓同學深刻體會“迎上去”一詞的意義,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當老師來到王明家,王明會怎樣?(師生扮演)演完之后,請同學們根據(jù)所看到的情景說一句話,要求用上“迎上去”一詞、
如:江老師來到王明家,王明主動迎上去,說:“江老師,您好,歡迎您!”
通過演一演,說一說,同學們體會到“迎”指的是兩者方向相對,而且?guī)в兄鲃訜崆榈囊馑、課文中小蝌蚪迎上去的目的是找聽媽媽的下落,所以讀起來也要特別有禮貌、
四、引──巧妙過渡,渾然一體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同學順利地從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轉向另一知識點,我巧妙地設計了如下過渡語:
同學們,這篇課文不但語言優(yōu)美,畫面更加生動,下面請大家欣賞第一幅圖──池塘里的小蝌蚪、(播放軟件)
小蝌蚪雖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沒有媽媽,他們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什么、這不,他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他們找呀找,終于找到了自身的媽媽,原來就是一?蓯鄣拇笄嗤堋ⅲㄙN出青蛙圖)
課文中青蛙媽媽說:小朋友,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時候長成青蛙的嗎?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到了他們的身體發(fā)生了變化?
小蝌蚪,你們找到媽媽,多虧了誰的協(xié)助。浚ㄒ龆、三自然段內容)
青蛙是人類的朋友,是莊稼的維護神,農(nóng)民伯伯親切地稱之為“護谷神”、為了讓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適、平安些,我們作為他的朋友,應該用心去保護關心他、同學們,你們能為他做點什么嗎?(環(huán)保教育)
五、板──畫龍點睛,提綱挈領
這篇課文的板書,我試圖把“文字”與“圖片”結合起來,突出趣味性,體現(xiàn)板書的“美”、
六、讀──讀中悟情,積淀語感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語文,就是為了掌握這個重要的交際工具,既積累語言,積淀語感、于永正說過:掌握自行車、汽車等代步的工具的的方法就是首先擁有、車子可以買,語文呢?語文得靠讀、背、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讀訓練范文、文中有三段對話,教學時指導同學體會對話的語氣,從中學習交際,這也是本文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
指導小蝌蚪與鯉魚媽媽的對話朗讀,應強調讀出禮貌的語氣;指導小蝌蚪與烏龜?shù)膶υ挄r,應讀出急切的語氣;指導小蝌蚪與媽媽的對話時,應讀出高興,愉悅的語氣,體會母子相逢激動的局面、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認識到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對狼這樣的壞家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
2、能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小時候,我們都聽說過《狼來了》的故事,誰能告訴我,狼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板書:狼)誰能告訴老師,羊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呢?(板書:羊)一只兇惡的狼和一只溫順的小羊碰到一塊兒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ò鍟:和)結果怎樣?這個故事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學習課文
1、課件演示,范讀全文
要求學生認真聽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初步熟悉課文的內容。然后讓學生簡單說說狼和小羊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讀全文,學生邊聽邊思考:狼到底想干什么?(板書:想吃)狼想吃小羊,想到怎樣的程度呢?課文第二節(jié)有個詞兒,誰能找出來?能換成別的詞嗎?就是說,還可以說成怎樣想吃小羊?
狼這么想吃小羊,他會怎樣想呢?狼心里是這樣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樣呢?課件演示。從狼的樣子和它心里想的,說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個專做壞事、非常殘忍的家伙,他打算怎么吃小羊呢?
3、小聲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什么叫找碴兒?故意找碴兒是什么意思?這說明狼是很狡猾、很陰險的,誰把狼第一次找碴兒的話讀一讀?(注意讀出狼說話的語氣)
狼第一次找碴兒后,小羊說了幾句話?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反問句)為什么說狼是故意找碴兒?讀三自然段,同桌互相討論討論。
課件出示當時的'情況,讓學生觀察清楚羊所在的位置,讓學生理解:狼在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臟也根本流不到狼那兒去;而且,小羊先到,狼后到,可見狼是故意找碴兒。
指導朗讀。
4、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碴兒?讀讀第四自然段。狼對小羊的談話有道理嗎?為什么說狼是故意找碴兒?讀讀第五自然段。抓住幾個關鍵字理解:去年、聽說等,而且小羊去年還沒有生下來。
5、讀第六段,思考:為什么狼不再爭辯了?狼說不過小羊,毫無道理,但它還是齜著牙逼近小羊,要吃掉小羊,說明了什么?練習朗讀,注意讀出狼蠻橫不講理的語氣。
三、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1、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我應該有什么樣的語氣去讀狼和小羊的對話。
2、具體指導,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分組練習)
3、找出讀得較好的同學,上臺表演。
四、小羊將得很好,讓狼得不到半點便宜,但狼還是要吃小羊,這說明了什么道理?今后我們遇到像狼這樣的壞人,光向他講道理行嗎?(板書:只講道理是不行的)
五、作業(yè)
狼撲向小羊,要吃它,小羊甘心情愿讓它吃嗎?結果怎樣,你能不能接著往下說一說,給故事編一個結尾,好么?編好后,再試著寫下來。
板書設計:
狼和小羊
想吃
找碴兒
溫和
弄臟
不會
說壞話
沒出生
蠻不講理
講道理
只講道理是不行的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凍、醒、解、蘇、鴨”5個生字,認識“角字旁”和“酉字旁”。(A B C)
2、學會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換偏旁的識字方法。
3、朗讀課文,運用多種方式(如圖片、想象、結合生活實際等)感悟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4、閱讀短文,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
5、能夠結合課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寫一寫美麗的春天。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凍、醒、解、蘇、鴨”,拓展識字帶有酉字旁的字和角字旁的字。
教學難點:
能夠通過朗讀,體會句子之間的關系。
一、導入(2分鐘)
讓學生說一說春天什么樣?這么多變化告訴我們一個信息那就是春天來了,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
3春回大地
師板書生齊讀課題
二、在語境中學習生字,感悟句子之間的關系(18分鐘)
1、課文中是怎樣寫春天的?趕快打開書讀一讀書中的.這段話,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2、標出有幾句話。(先把這段話讀通順,讀懂這是描寫春天的。然后再找到生字,進行學習。最后學習其他的生字。)
3、分句進行指導
。1)出示第一句話,指名讀
春回大地,萬物蘇醒。
A、師:在這句話中還藏著生字朋友呢!(醒字變紅)
B、指讀生字卡片,師板書
C、說說怎樣記住這個字師板書星醒
認識酉字旁,“酉”字在古代指的是酒壇子,所以酉字旁的字都與酒有關,醒字在古代時,指的是喝醉酒后醒過來,現(xiàn)在就指的是睡醒。
師:你能說出一個帶有酉字旁的字嗎?(課件出示:喝酒醞釀
自酌自飲酗酒報酬)
D、指名用“醒”組詞
從組詞中引出生字“蘇”,讓學生讀后說一說怎樣記住這個字。
E、理解句子
春回大地,什么蘇醒了?
春回大地,萬物怎么樣了?
指導朗讀
(2)師:到底都誰蘇醒了,指名回答。(動物、植物……)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引出第二句話:河水解凍,小鴨戲水。
A、師:在這句話中也藏著生字呢!
出示“凍”,指名讀——師生板書
B、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教師隨即板書東凍
C、師:帶有“兩點水”的字都和什么有關,舉出幾個帶有兩點水的字。
D、用“凍”組詞,引出生字“解”
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解”字的,師介紹“解”的古義是用刀把牛角分開。
認識“角字旁”,舉出帶有“角字旁”的字。
E、出示“鴨”,指名讀,師板書,生說一說怎樣記住這個字
師:帶有鳥字旁的字都與鳥有關,出示鳥字旁的兒歌:
鳥字旁,鳥兒多,烏鴉與喜鵲,白鴿與仙鶴,黃鶯與杜鵑,還有雞鴨鵝。
F、指導朗讀
。3)不僅小動物們蘇醒了,植物也從休眠狀態(tài)中醒來了。
出示:楊柳吐綠,小鴨戲水。
A、楊柳吐綠,你能換個詞嗎?
B、百花爭艷,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關于百花爭艷的句子:
春天的花兒各色各樣:紅的像火焰,黃的像金子,藍的像海水,白的像雪花。
C、指導朗讀
(4)春天不僅是書中寫的這些,你還能用什么/怎么樣的四字詞語來說說春天嗎?
例如天氣變暖春風拂面(提示:桃花青蛙蜜蜂小草柳樹等)
。5)師:春回大地,萬物蘇醒,你覺得春天怎么樣?
指導朗讀:春天真美!我們愛春天。
。6)這么美的春天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引導學生按照結構來合作讀第一段。
(7)小結識字方法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觀察春天,讀描寫春天的一段話,認識了本課的生字
星——醒雞——鴨
東——凍
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
二、快樂閱讀(10分鐘)
1、學生帶著問題閱讀
。1)春雨走過的地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春風姑姑都能夠干什么?
(3)小草都笑什么呢?
(4)春姑娘的大柳籃里裝著什么?
。5)誰聽到了小燕子的呼喊?
2、匯報
三、拓展寫話(10分鐘)
你眼中的春天什么樣?自己寫一寫。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灘、艘”等12個生字。會寫“園、孔”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課文,初步感知數(shù)量詞的正確用法。
3、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仿照課文,嘗試用數(shù)量詞描述熟悉的事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學習數(shù)量詞的運用。
教學難點:
能在日常生活中恰當?shù)剡\用數(shù)量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直接導入課題《場景歌》,師生共同板書課題。
2、課件出示詞語:
海鷗沙灘軍艦帆船魚塘稻田
垂柳果園孔洞翠綠隊伍銅號
生自讀、同桌讀、齊讀。
3、出示帶“一”的數(shù)量詞
一艘軍艦一行垂柳一座花園
一道小溪一孔石橋一叢翠竹
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片歡笑
要求:讀準“一”(男生讀第一行,女生讀第二行,齊讀第三行。)
4、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的“一”:這是個神奇的“一”,不僅讀音多變,它后面還可以跟著許許多多不同的詞。
5、齊讀《場景歌》。
6、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共學第一個場景
1、出示畫面,引出場景一:海邊
2、引導觀察畫面,思考:看見了什么?
3、指名連起來說一說。
4、師引導質疑:“輪船”“帆船”都是船,為什么一個用“艘”,一個用“條”呢?生理解并擴詞。
5、師引導按順序觀察并描述:我們的頭頂飛過一()海鷗,腳下有一()沙灘,快看遠處有一()大軍艦,岸邊?恐唬ǎ┓
6、指名再按順序講述場景一。
7、男女生賽讀。
8、全班拍手讀。
三、放飛想象,引學第二個場景
1、出示第二小節(jié),設置懸念,生猜場景。
2、指名讀文,其他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聽,想象畫面。
3、指名描述畫面。
4、出示四幅圖,依圖引導學生準確表達,順勢引導理解一“方”并積累。
5、男女生分讀,體會鄉(xiāng)村色彩之美。
6、指名當小導游帶著大家參觀風景如畫的鄉(xiāng)村:(課件出示)這里的空氣特別好,景色也特別迷人。往前走看到了一()魚塘,魚塘的旁邊有一()稻田。穿過稻田,能看到一()垂柳,再往前走,還有一()大花園呢。
7、齊讀,自然過渡下一小節(jié)。
四、借助插圖,自主合作學習三、四場景
1、引導學生觀察書中插圖,找美景,同桌相互說一說。
2、指名上黑板邊貼圖片邊描述。
3、引導學生觀察沒有貼出來的.還有哪些美景呢?相機理解:“道”、“隊”、“片”“群”。 小結:不同的景物,可以用不同的量詞。
4、隨文識字:學習“孔”和“群”
。1)出示左右結構的兩行字,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
。2)漢之星演示生字筆順。
。3)指導書寫,出示要求:
結構合理,占位準確,整潔美觀。
。4)生練寫。
5、分組再讀三、四小節(jié)。
6、拍手朗讀全文。
五、指導背誦,拓展遷移
1、出示全文填空,引導背誦。
2、以教室為例,創(chuàng)編場景歌。
3、同桌合作,交流展示。
4、出示四幅場景圖片,自己編兒歌。
5、指名匯報。
六、作業(yè)布置
1、把本課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
2、和爸爸媽媽比賽編兒歌,看誰編得好,說得多。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薄⒄J字、寫字;積累字詞。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场⑹箤W生樂于學習。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積累字詞。
【教學難點】
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大家到知識城堡去闖關。有沒有信心闖關成功?好,出發(fā)!
二、第一關:“我的發(fā)現(xiàn)”
1、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 課件出示:郊 球 枝 帆 籠 梨
學生邊讀邊組詞。
、 課件出示:
郊──交(立交橋) 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 帆──凡(平凡)
籠──龍(龍燈) 梨──利(順利)
① 讓學生分小組讀,既讀字,也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 引導學生辨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中去感悟規(guī)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討論、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 課件出示生字:交 支 龍 求 凡 利
① 指名認讀生字。
② 齊讀生字。
、 開火車讀生字。
⑷ 游戲:“漢字媽媽找娃娃”。
。、發(fā)現(xiàn)漢字特點,寫相同偏旁的字:
、 激趣:有四個漢字家庭邀請我們去做客請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據(jù)每組漢字的特點給每家取個名字嗎?
、 課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上分別有一組字“植橘橙”“脖胳膊”“蒼菊著”“字宜察”。
、 學生認讀、討論,按偏旁歸類認識。
⑷ 屋子太大,漢字娃娃太少,請你給他們的家再添幾個漢字娃娃,看誰添的.多,添的對。
⑸ 學生互教互學,再書寫。
、 集體交流。
三、評價小結
畫面顯示“第一關闖關勝利”。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教材分析:
這是一組數(shù)量詞歸類識字。把數(shù)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讓學生在感受美麗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表示事物的漢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數(shù)量詞的表達方式。
教學目標:
1.認識“灘、艘”等12個生字。會寫“園、孔”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背誦課文,初步感知數(shù)量詞的用法。
3.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仿照課文,嘗試用數(shù)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學習數(shù)量詞的運用;
教學難點:能在日常生活當中恰當?shù)剡\用數(shù)量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銅、隊”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數(shù)量詞的用法。
3。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嘗試用數(shù)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上課前老師想和大家做個游戲,愿意嗎?請你給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點點頭、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跟隨《場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隊員去旅游,好不好?(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少先隊員分別到了哪些地方?板書:(海邊、鄉(xiāng)村、公園)
三、隨情境學文、識字
。薄W習第四小節(jié):
先來看看要做哪些準備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說,引導說出事物與數(shù)量詞的搭配(出示圖片: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群紅領巾,一片歡笑。)
師: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參觀券!
(出示:“銅號”、“紅領巾”)認識生字“銅、號、領”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幾個字。讀對了,這張參觀卷就送給你了。我們高舉著少先隊隊旗,吹響銅號,戴好紅領巾,歡聲笑語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興啊!你能把這一小節(jié)讀好嗎?(互相讀,指名讀,齊讀)
2。情境延伸,學習第一小節(jié):
師:出發(fā)嘍!我們先去海邊,好不好?(出示:海邊景色)預設學路1:
師:(出示海邊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導學生說出事物與量詞的`搭配)
小朋友說的真好!這里啊藏著幾個生字寶寶,說說怎么記住他們的(引導識記生字方法),記好了就去下一個地方參觀。(出示卡片:海、鷗、灘、軍、艦、帆)
師:蔚藍的大海上行駛著一艘威武的大軍艦,一條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著。一只雪白的海鷗從海面飛過,無數(shù)游客在美麗的沙灘上玩耍。好美麗的海邊景色。。ǔ鍪緢D片:一只海鷗,一片沙灘,一艘軍艦,一條帆船。)
你想讀嗎?(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預設學路2:
師:前面是什么地方,到處一片翠綠鮮紅?
師:(出示:鄉(xiāng)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盡量引導學生說出事物與量詞的搭配)。
這里的生字寶寶也想考考你。通過了,我們就去下一個地方參觀。(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關)
自主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師:一方魚塘,小魚們在快樂地游來游去。花園里五顏六色的花兒正向你們招手呢,小村子美嗎?誰想用朗讀來表現(xiàn)它。(出示:一方魚塘、一塊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園。)(自由讀、指名讀、四人小組賽讀)。
預設學路3:
師:我們已經(jīng)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園景色),你看到了什么?(盡量引導學生說出事物與量詞的搭配)。
你會讀這兩個詞語嗎?(出示:石橋、翠竹)并且認識“橋”“翠”。特別注意“橋”的右邊是“喬”而不是“交”。
師:瞧,一竿竿翠竹修長挺拔,一孔石橋橫跨小溪,溪水嘩啦啦地唱著歌,歌聲引來了一群快樂的飛鳥。
。ǔ鍪緢D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橋,一竿翠竹,一群飛鳥。)
同學們,我們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景色,那那些認識的生字寶寶,你能認的出嗎(開火車認讀,玩摘蘋果游戲,檢查生字)
四、誦讀全文
1。師:同學們,這些美麗的景色呀,都在我們的課文里?靵碜x讀吧。(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病Ul愿意讀給大家聽?(指生讀,評價)
。场6喾N形式讀(對讀,拍手讀,男女生讀)
師:讓我們想象著剛才看到的美景,盡情地讀一讀。(齊讀)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玩得開心嗎?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生活在這么多姿多彩,美麗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樂啊
六、板書設計
《場景歌》
海邊鄉(xiāng)村公園活動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本課收錄了五條關于團結協(xié)作的諺語。諺語是在群眾中流傳的固定語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反映深刻的道理。并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學生分析: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體驗和學習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差異。
三、設計思路:
1.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進入諺語王國,認識諺語朋友,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視識字方式的多樣和識字形式的`趣味性。
3.架設生活與文本的橋梁,結合生活實際,學以致用。
4.多種形式的朗讀,發(fā)展語言,還學生真正的“讀者”地位,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經(jīng)歷感知、思考、置疑、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和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二年級上冊語文識字5教學設計
四、學習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認識“移、柴”等十個字,會認會寫“挑、折”等八個字,其中“容、易”比較典型,需要重要強調。
2.過程和方法目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識字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對諺語有一定的理解,并培養(yǎng)學生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將帶領小朋友們一起走進諺語王國,諺語王國里有五位諺語朋友正在等著我們大家的光臨呢,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進入諺語王國吧。▎螕粽n件,出示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識字》
二、初讀諺語,趣味識字
1、要跟我們交朋友的諺語朋友們在哪兒呢?小朋友們別著急,它們在這兒呢。▎螕粽n件,出示課文內容)
請給大家提提讀書的要求吧!(學生提要求,老師相機出示讀書要求)
2、學生自由讀文。
3、學習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趣味識字:
a、知道小朋友們今天要來到諺語王國生字朋友可高興了,瞧,它們排好隊來迎接我們了,來我們來讀出它們的名字。(指名讀,齊讀這些加拼音的字并說說自己記字的方法。)
出示“搓繩”,做動作來理解。
出示“斤、近”,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b、玩“快樂列車”的游戲:(讀不加拼音的字)
生字寶寶坐上了“快樂列車”,和我們一同開往“諺語城”了,大家高興嗎?
c、學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自由認讀。讀一個生字,在桌子上擺一張生字卡片。
d、“摘蘋果”游戲讀字讀詞。
三、讀中感悟,鞏固識字
1、看,我們來到了諺語朋友的家了。(課件出示這五則諺語)你會讀嗎?請給大家提提讀書的要求吧。▽W生提要求,老師相機出示讀書要求)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集體正音。
4、你喜歡那一句諺語?再多讀讀吧!。(老師出示讀書要求)
。ǜ鶕(jù)學生的回答,來學習這五則諺語并要學生說出為什么喜歡它。)
四、整體感知,加強理解
出示五則諺語,問,你想怎么讀這五則諺語呢?
。ü膭顚W生拍手讀,男女合作讀,小組展示讀,齊讀等方式。)
五、游戲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螞蟻運食忙:一群勤勞的小螞蟻正忙著運食物,來儲存過冬的糧食。它們團結協(xié)作,共同努力,終于儲存了許多糧食。這回還帶來了許多生字朋友,大家還認識它們嗎?
2、觀察“容易”在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師范寫,學生練習并進行自我評價。
六、課外延伸:
今天我們讀的這些諺語,告訴我們團結的力量有多大,也讓我們明白了,只有與朋友們友好相處,團結合作,才能把事情辦好。
課后老師希望大家去找到更多的諺語朋友,然后把他們送到寶葫蘆手抄本里去。
。ㄩ_放型的作業(yè)設計,讓學生形成搜集資料和積累的好習慣。)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理解詩中重點詞句,體會詩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難點、重點:
1、弄懂每個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
教學準備:
1、錄音機、配樂朗誦磁帶。
2、掛圖、活動的詩人和太陽。
3、田字格黑板。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學習古詩嗎?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古詩一起來背一背。(學生背誦)同學們都背得不錯,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登鸛雀樓》)
2、齊讀課題,注意正音。
二、解題、介紹作者
1、登鸛雀樓是什么意思?
2、登還可以說登什么?
3、揭示掛圖。述:鸛雀樓在山西永濟縣的西南城上,前面可以看見中條山,下面臨近黃河,因為經(jīng)常有一種形狀像鶴的鳥兒鸛雀在樓臺上休息,所以人們把這座樓臺叫做鸛雀樓。有一天,唐朝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鸛雀樓,看到將要落山的太陽和奔騰的黃河,想了很多,就寫下了這首詩。
三、整體感知
1、聽錄音。
2、聽完錄音,同學們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四、初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指名讀后正音。
3、再讀古詩,想想哪些詞語你能理解,還有哪些不能理解,將不能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五、學習理解詩意
1、學習一二行。
。1)指名讀。
。2)說說哪些詞不懂,借助圖畫理解白日、依、盡。
(3)指名說一二行詩意。
。4)看圖想象,說說黃河怎樣流入大海。
。5)小結:這兩行詩主要講詩人在鸛雀樓上看到傍晚的太陽靠著山慢慢落下去,黃河滾滾地流入大海。
。6)指導朗讀。同學們想想,應該怎么讀,試著在座位上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過渡:看到如此壯麗的景象,詩人產(chǎn)生什么想法。
2、學習三四行。
。1)理解詞語的意思:欲、窮、千里、目、更。
(2)說說詩句的`意思。
(3)結合生活體驗談談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4)師小結:要想看得遠必須站得高,這是詩人寫下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我們要多學習一些知識、本領,眼界才能開闊。(5)指導朗讀。
六、想象詩情
1、聽錄音,看圖想象詩人所觀察的景象,詩人觀察時的動作和神態(tài)。
2、表演: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表演給大家看。
七、指導背誦
1、看圖練習背誦:指名背,分組背。
2、隨音樂一齊背誦。
八、作業(yè)
1、指導寫生字:登、欲、窮。
2、抄寫、默寫這首詩。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利用熟字,辨析比較,認識生字。
4、了解益蟲對人類的貢獻。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識并書寫生字詞。
2、借助詩歌內容理解字義,歸類認記同聲旁的漢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青蛙、蜻蜓的圖片,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晌恍】腿,看一看認識嗎?(引出課題)并齊讀課題,然后問:“你們想不想成為它們的好朋友?”可是,要和它們交朋友,就必須闖過他們設的三道關,你們有信心嗎?來,我們一起闖關吧!
二、維持興趣,游戲學文。
第一關:認識我們的字寶寶。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1)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并注音,還可以組詞,說話、說識字方法等。
。2)重點觀察“蜻”“睛”、“靜”的字型有什么相同之處。(指名回答)
(3)找課文中帶有“青”字的字。
(4)回憶學過的字中帶“青”的字。
(5)觀察帶“青”的字的音,發(fā)現(xiàn)問題。(大多數(shù)帶“青”的字的讀音和“青”相同或相近,因而我們可以采用“讀半邊”的識字方法來識字,但有一些字的.聲旁就不一定準確的表示這個字的讀音,所以,我們也要養(yǎng)成查字典或請教別人的好習慣。)
。6)請學生再觀察一下本課最難寫的字──靜。(指導書寫)
第二關:了解我們的故事。
1、默讀課文,然后說一說你對青蛙和蜻蜓的認識。(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匯報,)
2、在你的心目中,青蛙和蜻蜓的表現(xiàn)如何呢?(指名說,然后帶著自己的感情讀一讀課文。)
3、指導感情朗讀
4、懷著感激之情齊讀全詩。(同學們,青蛙、蜻蜓這些益蟲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們捉了許多的害蟲,保護了莊稼和一些植物,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應該感謝它們,讓我們懷著感激之情再來讀一讀這首兒歌吧)。
第三關:背誦我們的兒歌。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恭喜大家順利過了這三關,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成為青蛙和蜻蜓的好朋友了。很高興,是吧!但不要忘記了做為朋友,我們就要用實際行動來保護它們,不要讓它們受到傷害哦!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正確認19個生字,會寫10個字。認識三個多音字“重”、“便”、“了”。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紙的用途以及有關紙的常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紙的用途和紙的知識。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紙的用途和紙的知識。學具準備搜集各種各樣的紙
教具準備:
有關紙的課件
板書設計:
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生互相交流自己拿來的紙的名字。
2、學生欣賞課件,進一步了解紙的文化。
3、教師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開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小組互相解決。
2、引導學生說一說明白了什么。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在對課文理解的同時,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讀一讀。
5、去掉拼音讀一讀讀生詞、生字。
小組互相讀課文。
三、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便”、“骨”、“改”、“錢”四個生字。
2、其他生字學生獨立書寫。在自己寫生字之前,先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再下筆。
四、課內延伸
1、把自己知道有關紙的常識下在小本本上。
2、辦一次有關紙的板報。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孩子們能夠對紙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對紙的認識,而且通過自己的整理與搜集,更增強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熱愛。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說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
【說教材】
這篇看圖學文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學生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這篇課文是本冊書看圖學文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基礎上的強化訓練,同時也是對以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教材編排看,課文中人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從教材結構看,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進行學法指導的最佳范例。同時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尤其低年級更應該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課分三課時完成,下面我重點闡述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思想,根據(jù)教材的編排體系,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如下:⑴ 讀準9個生字的讀音,隨文理解字義。⑵ 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⑶ 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嫩容的基礎上,學會分角色朗讀對話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人物心情,讀準相應語氣。
【說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xiàn)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我充分發(fā)揮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構建了“導撥讀訓式”教學模式,堅持以讀為基礎,讀訓相結合的方法,側重培養(yǎng)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分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
一、巧設導言,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最大限度挖掘學生前在的內動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兒童因地域差異和生活經(jīng)驗貧乏的障礙,我首先播放錄象,這段有聲有色的錄象使學生的無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所吸引。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巧妙導入新課:青蛙媽媽生下小蝌蚪就離開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于是它們就到處去找媽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新課《小蝌蚪找媽媽》(板書),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叉參與活動,有效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激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整體感知,明了大意
三、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堅持從整體入手,圖文結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想:每幅圖畫的是什么?再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觀察思考: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樣就使觀察更完整、更系統(tǒng),在直觀上使學生對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有了鮮明的感性認識。
2、從圖入文。根據(jù)低年級兒童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我請學生邊看動畫錄象邊聽課文范讀錄音,一方面使學生直觀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等朗讀技巧?赐旰笞寣W生自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教師重點檢查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三、精讀品味,參悟學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jù)教材的結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精心滲透了學法指導,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1、略講第一自然段,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樣子。
2、精講第二自然段,層層深入,滲透學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學生了解小蝌蚪此時長出了兩條后腿。
然后從圖學文,重點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這一詞語的理解對于低年級兒童有一定困難。為了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我借助活動投影片直觀啟發(fā),引導學生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說,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同時在“體會人物心情”時,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所限,理性思維尚處在萌芽階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對比理解(“游過去”和“迎上去”換位比較),加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緊緊圍繞“迎上去”一詞及時追問:小蝌蚪為什么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聯(lián)系你的日常生活體會一下它此時的.心情?這樣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無疑降低了教學難點的坡度,使低年級的朗讀指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師小結,回顧學法:
⑴ 抓住“迎上去”體會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 分清小蝌蚪和鯉魚阿姨說話聲音和速度的特點。
這樣的小結使學生對朗讀對話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潛意識中領悟到了朗讀的一些技巧。(只求領悟,不求硬記)
四、自學點撥,靈活運用
有了前面學法指導的基礎,此時我適當放手,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學法,逐步形成能力。
1、圖文對照,讓學生了解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2、組織學生自學討論,教師點撥,投影出示思考題。
、 通過哪些詞能體會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樣體會的?
、 與小蝌蚪相比,烏龜說話的聲音和速度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學時采取自己想、同座說、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多種形式,教師巡視,適時點撥。如果學生體會心情時有困難,教師可以追問小蝌蚪為什么要連忙追上去呢?這樣削減了教學難點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種形式朗讀。
另外,在回讀前三自然段時我還充分發(fā)揮學生表演才能,讓他們帶著頭飾進行配樂表演讀,充分增強了分角色朗讀的效果。
五、鞏固練習,強化訓練
語文教學要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因此我在進行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同時,還加強了寫的訓練,為此設計了兩道思考題。
1、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的身子,( )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寫法仿寫兩種小動物的樣子。
地點 數(shù)量 樣子 干什么
⑴ ( )有( ),大象( )( )
⑵ ( )( )( )( )
此題設計體現(xiàn)了兩個層次,意在由淺入深,拓展學生思維,強化語言文字訓練。
總之,這節(jié)課我充分發(fā)揮教材的示范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為基礎,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婆、綠、鄰、居”等,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機、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ù笃聊怀鍪鞠X蟈圖)這是什么?出示:“蟈蟈”。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有關蟈蟈的故事。揭示課題:5、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2.教學“盲、婆”。
3、解釋“盲婆婆”,做實驗體會“盲人”的痛苦與不便,教育學生要愛護自己的眼睛。
4.質疑?戳诉@個題目,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過渡:課文是一首敘事詩,F(xiàn)在我們來讀課文,想一想,文中有沒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訴我們?
1.看圖聽課文錄音朗讀。
提問:聽了錄音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1)蟈蟈是誰送的?(2)為什么他送蟈蟈給盲婆婆?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1)指4.名5.讀生字詞。(2)齊讀生字詞。
6.試讀課文,7.理清文章結構。
。1)揭示四段的意思,(小黑板出示)想一想,怎樣填序號。
。ǎ拔摇钡男囊。()“我”送蟈蟈。
。ǎ拔摇钡脑竿#ǎ拔摇钡男判。
。2)小結。
三、教學生字。
1.出示蟈蟈圖,這只蟈蟈是什么顏色的?大屏幕出示“綠”,拼讀lü。
提問:你覺得“綠”字哪兒最容易寫錯?
用“綠”組詞并說話。大屏幕出示:
綠
綠色
______是綠色的。
綠()_________
2、教學“鄰居”。大屏幕出示:
鄰居
我的鄰居家有_____________。
鄰居之間要。
3、教學“樂、喜”。大屏幕出示:
樂呵呵喜滋滋
笑
爺爺?shù)卣f:“你真是個好孩子!”
4、鞏固練習。
。1)讀生字。(2)讀詞語。
四、練讀課文。
過渡:剛才這些生字,小朋友讀得很準確。學了這幾個生字以后,你能把課文讀得更好嗎?
1.學生先自由讀,同桌互相聽。
2.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來。
五、寫字指導。
過渡:請大家翻開《習字冊》,觀察一下,怎樣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幾個字寫得漂亮呢?(大屏幕出示生字:婆綠鄰居)
1.分析字形。
2.范寫。
3.學生描紅。
4.評價交流。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象聲詞。
情感目標:感受聲音帶給人們的喜悅,體會人們對春雨的熱愛。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象聲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象聲詞,體會人們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準備
錄音機、詞卡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讀新課
放一段音樂:聽,這是什么聲音?對,是雨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春天的小雨》。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用心聽一聽,春雨都發(fā)出了哪些聲音?
2、這些表示聲音的詞語叫“象聲詞”,把學生找到的象聲詞貼在黑板上,(叮叮咚咚、嘀嘀嗒嗒、淅淅瀝瀝、嘩啦嘩啦、啪啦啪啦、嗵嗵嗵)
三、學習基礎知識
1、指名學生朗讀象聲詞。
2、找出這些字的構成規(guī)律。指導學生記憶。
這些象聲字大多是“口字旁”,而且都是形聲字。
3、分析“口字旁”和“—氵”的象聲詞。
4、學習“傘、順、森”,注意強調讀音。
四、用多種方法識記這些字,并指導書寫!绊槨弊肿詈笠还P是點不是捺。
五、再讀課文,鞏固所學生字。
1、大膽質疑,小組內解決不懂的問題,解答不了的提出來。
2、匯報朗讀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內容,通過學習象聲詞,體會作者對春雨和春天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出示詞卡)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許多象聲詞,你能從這么多生字卡片中把它們找出來嗎?指名學生讀一讀
二、逐段學習每段課文內容
1、輕輕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雨下了很長時間)
2、你聽到頑皮的小雨發(fā)出聲音嗎?學生讀第二、三自然段。
3、聽到“叮叮咚咚”、“嘀嘀嗒嗒”這樣的聲音,你心情怎樣?怎樣來讀更好呢?指導朗讀。
4、雨,不大卻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這就是春雨的.特點。你能結合這句話說說春雨還有什么特點嗎?
5、春雨就是這樣綿綿地滋潤著大地,喚醒萬物的。你們說,這春雨可愛嗎?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來讀課文的前四個自然段。
6、讀課文第五自然段,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春雨匯集在地上的樣子。你知道春雨為什么這么高興嗎?那我們怎樣來讀?指導學生朗讀。
7、走在雨中,側耳傾聽,你會聽到什么聲音?讀第六自然段。
這聲音如此的美,使我們仿佛置身于音樂廳中。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再次播放春雨的錄音,再讀這段,在讀中欣賞,在讀中感悟。
8、春雨如果匯集在樹葉上會是什么樣子呢?讀下面的四個自然段。你又聽到了什么聲音?
多么神奇而美妙。這也是讓句子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帶給讀者的快樂。指導朗讀。
9、春風看到了,她連忙來湊熱鬧,這下可好了,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像什么?各種各樣的鼓都敲了起來,像是悅耳的打擊樂演奏。太美妙了,我們再來讀一讀。
10、在春天的小雨中,我們聆聽了一場美妙的音樂會。作者能把雨中這些聲音細膩地寫出來,就是他能聆聽生活。小朋友們也要學習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傾聽生活中悅耳的聲音,并能在你的表達中讓句子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三、完成課后練習
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象聲詞,還知道了在文章當中使用象聲詞有哪些好處。你還知道哪些象聲詞?
給學生幾個情景,讓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一些象聲詞來。
比如:夏天下大雨時;新春聯(lián)歡會上;除夕的夜晚等。
四、布置作業(yè)
看看媽媽做飯。你能聽到哪些聲音?你能感受到什么?畫上一幅或幾幅圖畫,并為媽媽做的事情配音。還可以用一兩句話寫出你看到這些時的感受。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06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28
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7-27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20
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教案12-27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12-07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01-22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模板01-03
二年級蘇教版上冊語文教案08-15
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人教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