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信》是一首兒童詩,作者通過替不同的對象寫信,表達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同時也說明了信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
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全程參與新課程實驗,語言和思維發(fā)展比較好,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具有開展生成性學習的一切因素。本文語言簡練,內(nèi)容比較淺顯,格式簡單,很受學生喜愛。
三、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
3、了解詩的結構,體會詩的內(nèi)容。
4、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激發(fā)學生的寫信熱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能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激發(fā)學生的寫信熱情。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信齊讀課題。
師:我們讀過巴金爺爺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讀過少先隊員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們再來讀一首詩——《信》。
(二)讀一讀
1、自讀。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通句子,注意生字讀音。
(課文比較短小,貼近兒童生活,貼近學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讀下來,所以,請學生自讀。)
2、評價讀。指名朗讀詩歌,同學評議。
3、個性讀。生:老師,我發(fā)現(xiàn)這首詩很有意思,“替雛鳥給媽媽寫,讓媽媽快回巢,天已經(jīng)黃昏!薄疤婊ǘ浣o蜜蜂寫,趕快來采蜜,花已姹紫嫣紅!睒邮蕉疾畈欢啵乙矔@樣寫。
師:是嗎,大家也有信心當小詩人?
(學生過去讀過大量這種格式的詩歌,也有“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厚積薄發(fā),所以,學生學起來親切、輕松,有當小詩人的愿望。)
(三)編一編
學生編詩。老師打開屏幕文檔,把學生的作品打出來。
生:替花朵給蝴蝶寫,趕快來跳舞,我們已經(jīng)搭好了舞臺。
生:替小鳥給人類寫,歸還我們的家園吧,我們需要森林。
生:替樹給鳥寫,快來安家吧,我已長得枝繁葉茂。
生:替樹給樹寫,涼爽的風來了,讓我們共同高歌吧。
(老師別出心裁,捕捉學生生命中的詩意體驗,當堂把學生的作品打出來,使學生的口頭作品得到及時展現(xiàn),給了學生成功的體驗。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愿望。)
師:好,讓我們來讀讀自己的詩歌。學生讀屏幕上的作品。
師:讓我們也加個開頭和結尾吧:(借用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生生合作,突破了學生開始時僅編一段為目標的局限,以每人一段組成一篇來展示合作的魅力,體驗合作的愉悅,并讓學生通過欣賞自己的(同伴的)作品感到驕傲和自豪。這首詩的“詩眼”在第一小節(jié)和最后一小節(jié),教師這樣的處理自然地突出了難點,激發(fā)學生對這兩小節(jié)進行思考和品味,為后面的閱讀思考做了良好的鋪墊。)
(四)議一議
師:剛才讀我們自己的詩,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同學們,我發(fā)現(xiàn)我們還能寫很多這樣的小詩,所以,“替樹給樹寫,涼爽的風來了,讓我們共同高歌吧!边@一小節(jié)末尾應該用“……”而不應該用“!
生:我覺得這個“……”應該放在這一段下面,而不是這一句后面,因為后面省略的是很多段詩歌,而不是一句話。
生:同學們,課文里也應該這樣改一改,應該在“替云給云寫,愿變成綿綿春雨,替樹給樹寫,愿連成無邊的森林!边@一段后面加“……”。
(學生從自己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還能寫出很多段這樣的詩歌,感悟到“……”的用法和用途,從而遷移到教材,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
生:我們發(fā)現(xiàn)第一段很重要,告訴我們寫信要用紙和筆、手和心。
生:用紙和筆、手寫信我能明白,用“心”我可不明白。
生:我來告訴你,用心就是用心想,寫信的時候?qū)懗龊玫脑~語和句子。
生:用心就是要思考,寫出自己的'心里話。
生:用心就是要表達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師:真好!我們寫信的時候就要用心,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板書:用心
用情
生:老師,我還發(fā)現(xiàn)這一段有一個特殊的標點,它就像一條引線,引出了下面的詩歌。師:它叫破折號,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對,還有延長聲音的作用,以前我們見過它。
(學生在品讀詞句的過程中,體會標點的用法,可謂一箭雙雕。)
生:課文最后也有一個標點,是“……”表示省略了一些。
師:對,課文最后的“……”表示省略了什么?
生:表示省略了給自己寫的信。因為“給自己,我也要寫一封封信!
生:表示省略了自己給別人寫的信,因為“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沒有交代新的具體內(nèi)容。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和珍惜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應該成為新課程課堂里的最亮麗的風景。)
獵人:
我是一只孤獨的小鳥,尊敬的獵人呀,請你不要打鳥打動物了。
有一次,我的姐姐和她的戀人在枝頭對歌,姐姐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時,你在背后打了一槍,姐姐的戀人就落下了枝頭,沒過幾天,我的姐姐也悲傷而死。
還有我的弟弟和父母,我的父母在教弟弟飛翔,父母一下子被打落,弟弟正在自由自在地飛,也被你打死了。
獵人啊,很多動物對人類有益,你卻把它們打死,獵人啊,請你以后不要再傷害動物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暢所欲言,談體會。
2.初顯身手,學創(chuàng)作,在對比臨寫中體會書法作品的無窮魅力。
3.對對子比賽,積累語言,增強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體會古人在遺詞造句方面的匠心獨運。
2、在想象吟泳中體會文字的無窮韻味。
教具準備:
書法作品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暢所欲言
1.生讀讀想想,自己曾經(jīng)在什么情況下有過哪種體會?
。1)生讀一讀,簡單交流詞語的意思。
。2)想一想,自己曾經(jīng)在什么情況下有過哪種體會?
。3)引導生交流自己當時的感受: 在什么情況下?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2.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多積累,在生活中多觀察感悟。
二、初顯身手
1.生欣賞書上的書法作品,作一些簡單的評議。
2.師歸納介紹欣賞鋼筆書法的方法,指導學生從字的形態(tài)、意境和氣勢去觀察、感悟和體味。
3.舉行鋼筆書法臨寫比賽。組織生評議作品,表揚優(yōu)等生,鼓勵進步生。
三、作業(yè)設計總結自己在這次書法賽中的表現(xiàn),認真選擇字帖,完成一幅鋼筆書法作品。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師介紹與對聯(lián)有關的趣事。
2.揭題:對對子。
二、生練習,找規(guī)律
1.師出示:(1)楊柳岸:__村。(杏花)(2)明月松間照,___石上__。(清泉流)
2.生作答,并誦讀對聯(lián),在感受文字的節(jié)奏韻律的.同時,找尋對對子的方法。
3.生練習,快速答題: 鳥歸沙有跡,_____。(帆過水無痕) 山間明月,______。(海上日出) 白馬秋風塞上,______。(杏花春雨江南)。 黃菊倚風村酒熟,_______。(紫門臨水稻花香)
三、舉行對對子擂臺賽
1.生交流誦讀自己收集到的對子。
2.師出示簡單對子,由生試對: 冬去山明水秀,擼擼擼擼擼?。(春來鳥語花香) 爆竹傳笑語,_______。(臘梅吐幽香) 春回大地,______。(福滿人間) 天增歲月人增壽,________。(春滿人間福滿門)
四、總結鼓勵學生多積累多運用。
五、作業(yè)設計收集古詩詞中的對子。
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 兩個黃鸝鳴翠柳,_______。 山窮水復疑無路,_______。 欲窮千里目,_______。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理清文章順序,了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后的景物特點。
3能通過一些重點句子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過程與方法
1、結合生活體驗,體會語句的優(yōu)美。
2、通過朗讀、交流、合作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清文章順序,了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后的景物特點。能通過一些重點句子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體會文章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體質(zhì)疑,激發(fā)興趣。
1、談話引入,你見過暴風雨嗎?說說自己對暴風雨的印象。
2、揭題質(zhì)疑,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自主提問。
教師歸納:暴風雨到來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境?暴風雨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啟示?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讀順。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分別寫了哪些內(nèi)容?
引導學生知道課文按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后”以及“暴風雨的啟示”的敘述順序,理清課文脈絡。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內(nèi)容。
3、按課文順序,歸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4、提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三、自主學習,獨立感悟。
1、了解這一場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去之后”的'景物特點。讀后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相繼引導、梳理、歸納并板書要點。
2、說說課文中你最喜歡的部分。
四、入境悟情,情景交融。
1、指導學生學習暴風雨“去之后”的相關段落(7-10)自然段)。
(1)指名讀這幾段。
(2)說說自己在文中看到的景象,并概括特點。
(3)抓住文章一些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進一步體會暴風雨之后的絢麗華美春色和作者的贊美之情。
(4)小結:抓住重點句子,了解景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2、質(zhì)疑。
(1)讀句子。“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滅亡,而它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說說自己對句子的理解。
(2)質(zhì)疑。作者是不是和我們一樣,喜歡的是暴風雨“去之后”的絢麗華美,是不是對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的“狂暴”覺得不美,不喜歡呢?
3、讀課文1—6自然段,勾畫重點詞句。
(1)通過文章描寫把暴風雨的詞句,尤其是動詞,說說暴風雨“來之前”
“來之時”景物的特點。
(2)通過文章“宛如天神”“激動人心的樂章”“優(yōu)美甜蜜的催眠曲”“撫慰”等比喻、擬人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4、小結。在作者看來,美是表現(xiàn)在不同方面的。暴風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陽,小鳥、花草、露珠,是一派絢麗多姿的美;而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的閃電、霹靂、狂風、暴雨,是一種驚心動魄的美。
五體會哲理,深化認識。
1、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自己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六、總結。
板書設計
17 暴風雨的啟示
來之前
來之時 同樣具有美
去之后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暴風雨的啟示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xù)支持語文網(wǎng),并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
語文教案 篇4
一、導入
從柳宗元導入,讓介紹他所知道的柳宗元,引出課文。
柳宗元(773-819)字字厚,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世稱柳河東。21歲中進士后,做過藍田尉。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革新的王叔文集團,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后貶為永州司馬。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唐朝散文家、詩人,與韓愈一起倡導古文運動,他主張廢棄六朝以來華而不實的駢儷文體,創(chuàng)作內(nèi)容充實、形式自由的散文。其散文與韓愈散文齊名,同被列為“唐宋八大家”而并稱“韓柳”。代表作是《小石潭記》《捕蛇者說》。所作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視學生了解作補充)
二、解題
《八愚詩》詩已亡佚。
(我們曾學過王羲之《蘭亭集序》,啟發(fā)學生回憶、發(fā)言,以舊帶新。)
“序”是屬于實用文體的一種,是一種寫在著作或詩文前邊的文章?梢杂洈ⅲ梢宰h論,可以說明。這種“序”也叫“書序”。
后來又有了宴集序,贈序等。古人宴集時,常常一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又有雖無聚會,也相贈,以表惜別,祝愿,勸勉之意,就是贈序,如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愚溪詩序》是柳宗元為《八愚詩》寫的序,說明作詩的緣由!鞍擞蕖钡目偢恰坝尴保杂谩队尴娦颉访。只是,當年柳氏寫的《八愚詩》早已佚失,而這篇序卻一直傳誦。除了篇末一句,這篇序也可以作為柳宗元寫的山水游記一例來看待。它和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永州八記》一樣,借山水來抒發(fā)胸中的抑郁,把敘事,議論,抒情糅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變,吞吐萬端,是柳宗元在永州的刻意之作。(視學生了解作補充)
三、誦讀課文,疏通文字。
四、分析理解課文
出示投影:
(1)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2)文章中都寫了哪些景物,作者為何以“愚”名之?
(3)作者是真“愚”嗎?為什么?
出示投影:
本文寫作背景
公元805年,就是順宗李誦永貞元年,王叔文、王?、柳宗元等人入主朝廷,發(fā)動了一場革新運動,把矛頭直指豪門貴族、藩鎮(zhèn)、宦官,做了一些對人民有益之事。由于主客觀的原因,這場運動只維持了146天,便被宦官勾結豪門貴族鎮(zhèn)壓下去。結果順宗李誦被迫讓位給太子憲宗李純。李純上臺后,殺了王叔文,逼死了王丕,柳宗元也是因此被貶到永州做司馬的。柳宗元到了永州,為了排遣他淤積在心中的憤懣不平,寫了一組寄情于山水的詩。已經(jīng)佚失的.《八愚詩》及《愚溪詩序》就是此時所寫。
3.多看。即多看書,廣泛閱讀,①養(yǎng)成每天看書、看報的習慣。除了讀文科書籍外,理科書籍也是很好的閱讀材料。②要求每位同學在高中階段應讀五本以上的中外名著,具體書目見附錄。③假節(jié)日、周末多看好的電視、電影節(jié)目,如《焦點訪談》、《中國新聞》、《子午書簡》、《考古中國》等等,看完后應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力求每看完節(jié)目都能有所感想。
4.多讀。即多朗讀、誦讀,凡課內(nèi)外的優(yōu)美散文、詩歌都應該大聲誦讀。要求每天能提前30分鐘起床,每周一、三、五起床后讀語文,每周二、四、六起床后讀;每周二、四、六早讀時間讀語文,一、三、五早讀時間讀。
5.多背。①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及詩歌都應該會背,課內(nèi)要求背誦的現(xiàn)代文也應該會背誦;②除課內(nèi)文章外,課外如有優(yōu)美的散文、詩歌都應在熟讀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會背誦;
6.多記。①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應該準備專門的筆記本來做課堂筆記;②準備一本筆記本專門記課外閱讀的筆記,凡課外閱讀中碰到自己認為是好的語段都應該記在筆記本上。要求每天要記2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要定時檢查。③勤練字,每周要臨摹兩張鋼筆字,每位同學都應該準備專門的鋼筆字的臨摹本。
7.多寫。即勤練筆,勤思考,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應按老師每學期所列的寫作綱目每周寫。應養(yǎng)成自己修改的習慣。要勇于把自己的給同學看。
8.多觀察。觀察是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平時要注意能做到“五官開放”,在學校、在家里、在社會上都應該注意觀察,用心觀察,要學會用語言轉(zhuǎn)述自己觀察的結果。
9.多思考。是語言的核心,語言是的物質(zhì)外殼,兩者互為表里 高中物理,缺一不可。每位同學都應該盡量從多種角度煅煉自己的,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zhì),要學會深入、全面地、動態(tài)地思考問題。
高一學習方法 教你四招“全身心學習法”
上課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成了很多和頭疼的問題。晨報-易思“在線學法導師”針對注意力分散的不同原因,推出四大招教你全身心投入,時刻保持巔峰狀態(tài)。
[學習篇]課上問題決不拖到課后
課前不,上課聽不懂,容易走神;課前充分,自我感覺全懂了,容易分心。對前者,課前做好,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學會帶著問題去,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對后者,不妨認真聽聽講課,檢驗是真的全都懂了,還是只懂了個大概。此外,有經(jīng)驗的授課時往往強調(diào)難懂、易出錯的地方,或用順口溜等概括。上幾分鐘的點撥,往往勝過學生課后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摸索,要充分利用資源,做到課上問題決不拖到課后。
[篇]我是一個注意力很集中的人
學習時心里煩躁容易分心 高三,越緊越不易集中注意力。此時先別忙著學習,停下來慢慢自我放松?梢蕴稍诖采匣蜃谝巫由,閉眼,自然呼吸,然后做3到5次深呼吸,同時配合握拳、咬牙、繃緊全身肌肉,把注意力集中在雙腳上,默念“我的腳越來越沉重了”,體驗從腳到全身的沉重感。堅持一段時間后,就能隨時進入放松狀態(tài),把注意力集中在當前學習中。此外,學生平時可制作自我肯定清單。用“我上課的時候能迅速集中注意力!”等具體明確、可操作的語言,寫出自己在不同場合集中注意力的表現(xiàn)。并在每天起床后、臨睡前用肯定有力地語氣大聲朗讀,進行自我暗示;也可以把聲音錄下來,經(jīng)常聆聽。
[環(huán)境篇]人亂我不亂,境亂心不亂
有學生抱怨,上課時老喜歡轉(zhuǎn)筆、做作業(yè)時總會不自覺地動來動去,不知不覺就走神。學生要學會為自己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如整理好書桌再看書,把零食、耳塞等容易引起分心的東西放到視野之外,或者選擇干擾少的場合看書。此外,也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在有干擾環(huán)境中集中注意力的,努力就能做到“人亂我不亂,境亂心不亂!
[生活篇]合理休息保持充沛精力
有些學生為了多學習,中午、課間都不休息,晚上還要開夜車,結果第二天上課昏昏欲睡。其實只有身體好,學習時精力才會充沛。學生應該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盡量不熬夜。每周保持鍛煉身體10-12小時。此外,家長要做好后勤保障。注意學生膳食合理搭配,特別是注意早餐營養(yǎng),多吃雞蛋、牛奶和水果,培養(yǎng)學生不偏食和挑食的習慣。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過程:
詩歌導入:
(出示投影片)同學們,這是一張什么圖片?(學生回答:紙船)同學們,你可知道這只小小的紙船曾經(jīng)載著一位游子對母親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學,在遠離故土和母親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著熱淚,專心致志地疊著一只又一只紙船,然后拋到海里,她總希望有一只能夠漂到日夜思念的母親的身邊。今天,讓我們一同來學習我國著名女作家冰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歌——《紙船
寄母親》,讓我們隨作者一同漂洋過海,一同來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懷。
出示“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點字詞,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簡介作者:
1、(出示冰心年輕時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學生朗讀,教師簡要評說:“中國文壇世紀老人未能跨越世紀門檻”的確是我們民族的一種遺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純潔的靈魂和不朽的藝術作品卻時刻激勵感召著我們不斷前行)
教師導入:同學們,更詳實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創(chuàng)作情況,將為我們更好的品評文學作品搭設一方平臺,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下面,讓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同學們預習的成果。讓我們來更進一步走進冰心的世界。
。▽W生自由交流查閱到的有關冰心生平創(chuàng)作的有關資料)
附:學生課堂交流資料摘錄
學生一:冰心創(chuàng)作風格被文壇稱為“愛的哲學”,它的三個支柱——母親、童心和自然,這可以在課后的《繁星》、《春水》的導讀中得到印證;
學生二:冰心的父親是一位開明的具有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冰心自小是身著男裝長大的。七八年的海邊生活給冰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因此,冰心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
學生三:冰心是五四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第一批現(xiàn)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使文學研究會的重要成員!氨摹钡墓P名始于作者發(fā)表的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學生四:根據(jù)詩歌的創(chuàng)作年代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冰心年輕時代正值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她也和諸多愛國志士一樣,選擇了先外出求學,后回國拯救國民的救國道路。這首詩歌便是作者這段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學生五:我閱讀了《繁星》、《春水》這本書,我注意到了作者在1923年8月27日還創(chuàng)作了另一首詩歌,名字叫做《鄉(xiāng)愁》。我們可以結合兩首詩歌,進行比較閱讀)
朗讀課文:
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讀前提出要求:1、學生們用心體會本首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2、劃出詩歌中學生認為應該重讀的詞語)
指導學生朗讀(如何停頓、如何選擇重音)
整體感知:
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游子對母親深情的呼喚,寄給母親最深沉的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進行朗讀比賽。
學生根據(jù)銀幕提示,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詩。
(出示字幕
紙船
寄母親
冰心
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不灰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
(本節(jié)是作者的想象,全詩的高潮)
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
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學法指導:
教師導入:詩歌是一門濃縮的語言藝術。它凝練、優(yōu)雅,令人浮想聯(lián)翩。將詩中的每一個字、每一詞擴展開去,都將寫出一首首動人的詩歌,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分析重點字詞來感悟詩歌獨特的魅力。
。ǔ鍪镜谝恍」(jié),指導學生應該如何品味詩歌
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教師總結:“從來”、“妄棄”“留著”這些詞語說明冰心對母親的愛由來已久;
“一只一只”、“拋”說明作者的心情迫切,深切地思念著自己的母親。
合作探究:
1、作者疊紙船的時候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除了愛還有悲哀?
。ā昂鴾I”:郵輪顛簸在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能夠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遠離母親,以前鈍化了的對母親的情感突然間變得鮮明起來;女性纖柔敏銳的心靈難堪重負,靈魂難以得到解脫等等;《惆悵》一詩可以印證生病的冰心悲苦的心靈體驗)
2、作者為什么要借紙船來抒發(fā)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ū囊院⒆影愕奶煺婧图儩崳趦和挠螒虻氖澜缰姓业搅思耐心笎鄣那楦兄薪槲铮
學生質(zhì)疑
學生提出自己尚未解決的關于本首詩歌的疑難問題,由學生老師幫助共同進行解答(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第三小節(jié)最后一句中的“她”為什么不用“我”?)
拓展延伸:
《紙船
寄母親》這首詩歌是借助具體的形象來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抒發(fā)你對父母的愛。
。▽W生練筆,同學交流評價,老師點撥)
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
在這首詩歌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志,賦予了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著作者的孤獨無依,象征著作者思念母親,眷戀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希望我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夠獲得一把欣賞研讀詩歌的金鑰匙,同時,也在詩人的博大情懷中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早日成為一名建設祖國的棟梁。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本文的字、詞、句的意義及用法。
2、學習本文嚴謹?shù)淖h論結構。
3、學習本文布局謀篇的特點。
4、本文是史論,是借古諷今之作,理解文中闡發(fā)的“盛”“衰”;“得”“失”;“成”“敗”;“損”“益”;“興”“亡”的道理。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法:例證法,正反對比論證法。
德育目標:
1、明白“憂勞興國,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謙受益,滿招損”“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義的啟示。
教學重點:
1、文中關鍵字、詞、句。
2、文章議論思路。
3、如何通過正反說理突出中心論點。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內(nèi)容與題目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誦讀法,探究引申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舉出所學過的歐陽修的文章。(《醉翁亭記》)。
2、與《醉翁亭記》對比導出《伶官傳序》(如果說《醉翁亭記》通過寫醉翁亭的.秀麗風光,通過勾勒太守與民同樂的畫面來抒發(fā)作者的政治理想的話,那《伶官傳序》則是通過寫后唐莊宗接受和執(zhí)行其父親遺命等一串故事,通過總結寵幸伶人這一教訓,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我們就來學習歐陽修的《伶官傳序》。)
3、由學生介紹歐陽修。
4、關于序。
5、背景介紹。
二、學習新課。
1、朗讀課文:學生朗讀,教師正音。
2、共同研討:共同翻譯全文,解釋個別詞,字義,說明特殊用法,疏通文意。
3、再次齊讀課文,教師指導:①讀出重音,體現(xiàn)這種強調(diào)的意義來。(豈非人事哉,“得失”“人事”等)②讀出節(jié)奏,體現(xiàn)出文氣的急切舒緩來。(“方其”領起下面分句一氣貫通,有聲勢,不可一世的氣概。)③讀出對比,體現(xiàn)出文章的抑揚變化來。④讀出玉器,體現(xiàn)出作者的感情傾向來。
三、研討本文嚴謹?shù)乃季S線索。
1、思考,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并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雖由天命,豈非人事哉?——盛衰成敗,由于人事。)
2、為了證明中心論點,作者采用了什么論據(jù)?怎樣過度到分析中去的?(論據(jù):莊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實。過度:莊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
3、簡述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實。
4、作者從論證角度看,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正反對比論證)
5、作者從莊宗得天下的史實中得到了怎樣的結論?(“皆自于人”,“憂勞興國,逸豫之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用現(xiàn)代漢語將作者的這些結論說說。(“謙受益,滿招損”,“防微杜漸”“以史為鑒”“力戒驕奢”“勵精圖治”“居安思!)
7、小結:本文在論證結構上有一條嚴謹?shù)乃季S線索,它按照“提出論點——例證分析——得出結論”的方式進行議論,中心突出,結構嚴謹。
8、處于北宋時期的歐陽修,為何要寫《伶官傳》呢?并冠以短序?
9、師結:以古喻今,告戒當時的統(tǒng)治者,要汲取歷史的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應滿足于表面的繁榮。
四、課堂延伸:
1、思考:你學了這篇課文后,從莊宗這一史實和作者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小事不小,玩物喪志,事在人為,以古為鏡)
2、總結:古人說得好:以銅味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要謹記:憂勞興國,逸豫之身的道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不再重復古人的悲劇!
3、課后作業(yè):①掌握課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②掌握關鍵字、詞。③背誦此文。
語文教案 篇7
設計理念
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課文的理解、朗讀教學中抓住中心詞,由中心詞引出每段內(nèi)容,并結合內(nèi)容進行想象拓展,使學生獲得美感體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教學目標
1、靈活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3、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對天鵝湖,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主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通過朗讀和圖片及課件展示,讓學生了解天鵝湖的美景,激發(fā)學生對天鵝湖,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詞卡片、教學掛圖、錄音、優(yōu)美的音樂和《新疆好地方》的歌曲、《天鵝湖》的.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舞劇《天鵝湖》嗎?那動聽的音樂、優(yōu)美的舞姿,曾使千千萬萬的人傾倒,特別是天鵝仙子高雅的氣質(zhì)和曲折的命運,更使人著迷和同情,非常巧的是在新疆巴音布魯克的一個地方,有一個雪山下的夢一樣美麗的湖泊,經(jīng)常聚居著許多天鵝,也叫做“天鵝湖”。教師板書完整課題,學生齊讀。
2、想和老師一起到美麗的新疆天鵝湖走走嗎?請做好準備。
二、自主識字、讀通課文
1、學生閉上眼睛,放《新疆好地方》的歌曲,老師范讀課文。
2、教師了解學生初步感受后再讓學生看書,勾出生字。
3、借助拼音,以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主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4、開火車、請小老師、卡片抽讀等形式檢查對生字的學習情況。
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平舌音“zuì最”,翹舌音“shǎnɡ賞”。
三、學習生字、認真書寫
1、學生自主分類記憶字形,比比誰記得最快。
復習記憶字形方法(加一加、換一換、減一減、多寫幾遍等等)。
2、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把你的好辦法介紹給同學們。
教師幫助學生區(qū)分形近字。
油()
由()
藥()
約()
戲()
找()
蜂()
峰()
賞()
常()
3、你能選幾個自己喜歡的字組詞、練習說話嗎?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訓練口頭表達能力。
4、會正確、美觀書寫生字。
剛才同學們開動腦筋,記住了這些生字的音和形,那你能把這些生字寫得更美嗎?請學生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字的部件搭配。請學生描紅,感知漢字形體美(教師巡視,指導書寫)。
5、你能在習字本上也寫得這么美觀嗎?
教師巡視,及時鼓勵寫得好的同學。
四、學習重點詞語,理解課文
學習第一段
1、學生聽教學錄音,勾出不理解的詞句。
2、讀課文,學生質(zhì)疑“迷人”、“冰峰雪嶺”等詞語是什么意思。
3、教師展示課件,天鵝湖畔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讓學生陶醉了。
4、學生交流感受并釋疑。
5、教師:是呀!天鵝湖畔冰峰雪峰一片雪白,青松翠柏一片碧綠,再加上湖邊五彩繽紛的野花,碧藍色的湖水,這樣的景色是多么——(美麗、多彩,讓人陶醉……)這樣的景色“就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畫”。理解了“迷人”,再請學生練習說話(字幕顯示這一段話)。
6、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邊想象著天鵝湖的美景。
字幕顯示第一段第二句話,抽生讀,它講了天鵝湖的什么?
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主學習第二段,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理解“悠然嬉戲”、“優(yōu)雅”等詞語。
3、教師小結,在這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天鵝們自由自在地覓食、休息、玩!兆舆^得多么輕松舒適,這就叫做“悠然”。
4、讓我們再讀讀這一句,感受一下天鵝們的悠然嬉戲的幸福吧(字幕顯示這句話)。
5、引導學生理解“優(yōu)雅”。
6、這里的景色的確優(yōu)美動人,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吧!
五、想象畫面,升華情感
1、如果來到這風景優(yōu)雅的天鵝湖,你會說什么?(結合搜集的資料、天鵝的圖片談談)
2、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畫面,再根據(jù)板書背誦全文。
3、寫一寫、畫一畫(選做一題)(教師放音樂)。
。1)可以把自己贊美天鵝湖或天鵝的句子寫下來。
。2)可以動筆畫一畫美麗的天鵝湖。
語文教案 篇8
【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通過閱讀來理解、欣賞和評價文本,能夠借助網(wǎng)絡等平臺搜集、處理、交流文本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并獲得正確的審美體驗。教學中,抓住重點語段和詞句,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體現(xiàn)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創(chuàng)設智慧靈動的語文課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課文的十個生字,理解“癡迷、縱橫、閃爍、鼓鼓囊囊”等詞語;
2、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訓練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2、學會搜集資料,通過課外資料的補充,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延伸,使課文內(nèi)容得到進一步拓展。
3、利用博客、網(wǎng)絡交互功讓學生開展創(chuàng)意閱讀,延伸課堂。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憑借文本,激發(fā)對美好事物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仔細觀察、堅持不懈的科學探索精神。
2、透過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學策略】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效地學習,促進學生個人體驗地生成,通過學法指導,以讀促寫。
2、通過博客、網(wǎng)絡平臺等多種交流方式,實現(xiàn)文本、師生、生生的有效互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法布爾迷戀昆蟲的重點語句,在讀中一步步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領悟題目的內(nèi)涵,體會法布爾從小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熟讀課文,并搜集相關資料。
2、建立主題博客學習網(wǎng)站。
【教學資源】
教材、多媒體課件、視頻、主題博客學習網(wǎng)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認識法布爾——從直觀入手,走進文本學習
1、談話: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荽笞匀坏亩Y物。(課件展示昆蟲圖片)喜歡這些小家伙嗎?有個人也很喜歡小昆蟲,可他不是一時的興趣,而是將這種熱愛與癡迷持續(xù)了一生,他就是法布爾——科學殿堂里的一位巨人。(板書:科學殿堂)
(設計理念:直觀再現(xiàn)生動活潑的昆蟲圖片,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輕松、自然地過渡到新課的學習。)
2、小組交流,認識法布爾。
誰來說說你對法布爾的了解?
(學生將課前搜集關于法布爾的資料進行交流。)
3、課件出示法布爾生平簡介。
(設計理念:讓學生了解法布爾,走近法布爾,激發(fā)他們對科學家的崇敬和熱愛。)
4、師:讓我們乘坐時空穿梭機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國,到法布爾的童年去看看吧!板書課題:裝滿昆蟲的口袋(學生隨師書寫課題)
二、互助學習,初讀課文 ——通過互助學習,掃清文字障礙
1、同桌互助,對讀課文。
要求:字音讀準,課文讀通,理解重點詞語,掃清文字障礙。
2、多媒體課件出示文本,檢查學生掌握情況,注意帶點字讀音。
縱橫 閃爍 光澤 責罵 滿載而歸 鳥棲蟲居
中毒 觀察 可惡 癡迷 鼓鼓囊囊 興致勃勃
(設計理念:課件出示文中重點字詞,直觀幫助學生糾正字音,理解詞義,便捷、生動,利于學生掌握、積累生字新詞。)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脈——初識文本內(nèi)容,促進探索新知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小時候的法布爾是個怎樣的孩子?
2、生默讀課文后,交流反饋。
3、課件出示文本: “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理解“著迷”。
4、在課文中還有幾個和著迷意思相近的詞,你能找出來嗎?
教師相機板書:著迷、迷戀、癡迷
5、學生結合“迷”字,理清課文敘述了哪幾件事?
(設計理念:閱讀是語文教學之本,默讀課文,讓學生充分閱讀,沉浸文本,促使學生深對文本有更深層次的領悟,在感知文本內(nèi)容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新知)
四、以讀促學,感悟癡迷——引導品析文本,進行學法指導
1、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2、3自然段,畫出法布爾迷戀昆蟲的句子,抓感受深的詞語美美讀一讀,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師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體會,師生共讀共議。
多媒體課件出示重點語段:
1) “一天傍晚,暮色籠罩了田野,爸爸媽媽忙完了農(nóng)活,發(fā)現(xiàn)法布爾不見了。他們不由得著急起來,在田野上邊跑邊呼喊兒子!
(為了觀察昆蟲,法布爾居然連回家都忘了。)
2) “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jīng)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F(xiàn)在,他終于找了這位‘歌唱家’!
(法布爾很執(zhí)著,三天前聽到的聲音,現(xiàn)在仍在尋找!敖K于”說明他找到這只紡織娘是很不容易的。)
3)引導想象,拓展思維:法布爾在找這位“歌唱家”時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
4)重點指導讀法布爾對媽媽說的話,用表演朗讀法來表現(xiàn)法布爾找到紡織娘的欣喜。(師生合作創(chuàng)造性表演讀。)
(設計理念: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入情入境地與學生對話,激發(fā)學生望與熱情,在對話中學生自然地走進文本,與法布爾共同感受捕捉紡織娘的辛苦,捉住紡織娘的那份喜悅,所呈現(xiàn)的是師、生、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美麗場景。)
2、歸納學法——讀,想,劃,評
五、以導促學,探究癡迷——引導答疑導學,形成個人體驗
過渡:小法布爾的故事還真不少,這不,爸爸讓他去放鴨子他又干什么去了?
1、小組合作學習4,5,6自然段,
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習方法:
金鑰匙:讀——想——劃——評
劃出法布爾迷戀昆蟲的句子,抓重點詞語有感情讀一讀;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設計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通過品讀重點詞句,感情朗讀,書寫感受等語文實踐活動,體會法布爾堅持不懈的科學探索精神,領悟他熱愛大自然的情懷。適時加以學法上的指導,實現(xiàn)短時、協(xié)作、高效的學習。)
1)、小組合作按照學法:讀,想,劃,評,找出反映法布爾喜愛昆蟲的句子。
2)、學生依照情感體驗,讀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說說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2、教師引導感悟第四段。
1)、根據(jù)學生發(fā)言,課件出示文本第四自然段,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靜聽,伴隨著悠揚的鋼琴曲《童年》,學生在腦海中想象美妙的畫面。
2)、師指導:如果是你趴在小溪的岸邊,會觀察到哪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交流個人情感體驗)
預設學生理解:
每到早晨,法布爾把鴨子趕進池塘后,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3)、請同學們用心感受一下美麗,神奇的昆蟲世界吧!
課件出示小昆蟲視頻。
(設計理念:視頻欣賞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還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感受自然世界的神奇,讓學生走進法布爾迷戀的昆蟲世界。)
3、學習第5,6自然段,感悟“癡迷”
過渡:這只把蒲公英當做降落傘的小甲蟲多么可愛呀!它不僅吸引了我們,也深深地吸引了法布爾。
1)、學生自讀5、6自然段,劃出描寫小甲蟲的句子。
2)、學生交流匯報。
預設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文本:
忽然,一只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小甲蟲從他眼前掠過。
這只甲蟲比櫻桃還要小,顏色比藍天還要藍。
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賞。
讀句子,體會法布爾對小甲蟲的喜愛之情。
3)、這天,法布爾的衣袋里還裝了些什么?
4)、指導朗讀,讀出法布爾“喜滋滋”的心情。
5、法布爾迷戀著昆蟲的.世界,可爸爸媽媽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
1)學生讀后交流。
2)教師小結:法布爾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家人的訓斥并沒有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他仍然興致勃勃地把那些“沒用的玩意兒”裝滿了衣袋。為什么大自然中的一切令他如此癡迷呢?
3)回顧全文,引導學生從文中描寫大自然美好和小動物可愛的語句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好神奇。
4)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在大自然中的美妙的經(jīng)歷,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探索大自然的志趣。
(設計理念:點面結合,落實單元教學重點。)
6、感悟最后一段。
A、過渡:強烈的興趣加上細致地觀察,使法布爾最終成了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撰寫了一部自然界的生命樂章《昆蟲記》,引領人們?nèi)ヌ剿魃衿娴睦ハx世界。
B、后人為了紀念他,建造了一座富有創(chuàng)意的雕像,這座雕像是什么樣的?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C、師問:這沉甸甸的口袋里僅僅裝的是昆蟲嗎?
D、回扣文題:課文為什么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目?
E、課件出示文本:法布爾的衣袋里裝滿了( ),裝滿了( ),還裝滿了( )。
師相機板書:強烈的興趣、執(zhí)著的精神
設計理念:通過對文題的深入理解,提煉文章的中心,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六、以讀促寫,升華癡迷——延伸課堂內(nèi)外,進行知識拓展
1、走進法布爾
A、多媒體課件出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件事情產(chǎn)生了興趣,我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興趣盎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甚至忘記了自己。
——法布爾
B、師配樂范讀。
C、師動情小結:作為一位科學家,一位用心去觀察、用愛去體會的科學家,法布爾先生的科學研究是充滿詩意的,他用詩人的語言描繪這些鮮活的生命,他一生為蟲子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昆蟲記》是最著名的,就讓我們靜靜地去讀一讀,走進法布爾的昆蟲世界。
(設計理念:在詩意的環(huán)境里閱讀詩一樣優(yōu)美的文字,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理想的憧憬。)
2、以讀促寫。
此刻如果我們正站在法布爾的雕像前,你有什么心里話想對他說呢?想一想,再寫下來,也可以在課后把你的感悟、想法發(fā)到主題博客上。(出示博客鏈接地址)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課程,因此,我們應該讓學生在習得語言工具的同時,感受到人文熏陶,讓學生在人文情感的沖擊下,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落實語言文字的教學。)
板書設計:
5、裝滿昆蟲的衣袋
著迷
迷戀 科學的殿堂
癡迷
熱愛大自然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掌握文言實詞的含義,準確翻譯文章。
2、體會《世說新語》二則的寓意,學習古代兒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
3、加強對古詩文的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教學重點:準確翻譯文章,體會《世說新語》種“以事見人”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學習古代兒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方法:自讀自悟
教學準備:文字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世說新語》的小故事,如《司馬光砸缸》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二、了解背景,拓展知識。
《世說新語》是由南朝的臨川王集結門客編撰的,它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三國至兩晉時期士族階層d的言行風貌和逸事所語的筆記小說。
三、自主學習,探究理解。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ǎ保┲该x課文,了解學生讀文情況。
。ǎ玻z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理解詞語。
。ǎ常┰谥攸c理解詞語基礎上,翻譯全文。
四、啟發(fā)思考,明確寓意。
通過讀文,你知道文中這兩個小故事分別說明了什么道理?
指名朗讀以讀促講
指名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討論:讀了這兩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你應該學習這兩個故事中哪些人物的好品質(zhì)?
板書:《世說新語》二則
管寧割席
聰明的王寧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ㄒ唬⿲W習我國廣大筑路工人在社會主義建設高潮中不畏艱險、堅守崗位、忘我勞動的精神。
。ǘ┒帽疚脑谌宋锩鑼懼械恼婷鑼懞蛡让婷鑼懴嘟Y合的寫法。
。ㄈ⿲W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舉止、表情等來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圍繞中心意思選取材料以及人物描寫的方法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作者為何著力刻畫成渝這一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
采用先分析中間、后講解兩頭的方法。
教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簡介寫作背影;二、分析全文結構;三、講讀課文中間部分。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
鐵路運輸在國民經(jīng)濟建設中有著巨大的作用。人們常將一條條重要的.鐵路干線比作一條條大動脈。同學們能說出你所知道的我國鐵路主干線嗎?(讓學生回答)在這些鐵路的建設過程當中,我國工人階級付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勞動。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筑路工人辛勤勞動的一個小小畫面!兑棺哽`官峽》。
二、介紹寶成鐵路的有關情況。
寶成鐵路,北起陜西的寶雞,南至四川的成都,與成渝鐵路相連,是縱貫我國西部的運輸大動脈。全長668。2公里,貫穿陜西、甘肅、四川三省19個市縣。于1952年7月動工,1956年7月完工,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零三個月。這條工程非常艱巨,我國筑路工人在修筑這條鐵路中創(chuàng)造了許多奇跡。開鑿了300多條隧道,架設了900多座橋梁,16次穿過嘉陵江,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6700萬立方米。靈官峽在陜西、甘肅交界處。打通靈官峽是寶成線上最艱巨的工程之一。
三、解題
提問:文章標題中的“夜”和“靈官峽”各指明了什么?“走”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歸納:“夜”表明事情發(fā)生的時間;“靈官峽”是事情發(fā)生的地點;“走”在這里是“通過”的意思。文章的題目高度根據(jù)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四、檢查預習情況
1.簡介作者(學生答)
杜鵬程(1921~1991),當代作家,陜西省韓城縣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保衛(wèi)延安》。
2.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yá hē biǎo xūntiǎn xī liang zǎi
山崖 傻呵呵 裱糊 熏舔 膝蓋 打量 登載
juē tuóluó yì dǔn
噘著 馱騾 屹然 打盹
五、范讀課文
六、討論全文結構
教師:全文以“我”的行蹤“走”——“難走”——“仍要走”貫空全文的,這是全文的敘事線索。請同學們按照這一線索給全文劃分段落。
學生討論。
提示: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走”——寫靈官峽之險,突出工地的艱險及勞動的緊張場面。
第二部分(從“我肚里餓……”到“……不,哪個人都要守住康(崗)位。”):“難走”——寫成渝及其父母的優(yōu)秀品質(zhì)。
第三部分(從“我把成渝緊緊抱起來……”到文末):“仍要走”——寫“我”受到鼓舞繼續(xù)趕路。
七、指導學習第二部分,討論下列問題。
1.這部分主要寫了“我”與成渝的交談,試說出他們共談了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他們共談了三個方面的事。①成渝對“屋里沒有人”的爭辯;②成渝問“我”明天的天氣情況;③“我”叫成渝上床睡覺,成渝堅持不肯去睡。
2.從交談中我們可以看出成渝這一人物形象有著怎樣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
教師邊歸納邊板書。
作者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舉止、表情等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
語言
舉止
表情
結論:成渝是一個天真可愛、關心建設、堅守崗位的好孩子。
指名復述這部分內(nèi)容。
八、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并思考:
、僮髡呤窃鯓用鑼懗捎宓陌职、媽媽勞動畫面的?
、谧髡咧坍嫵捎暹@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21
語文教案【精選】07-27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1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