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實用的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字,會寫3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學重點:
識字
教學難點:
缶字旁,在具體環(huán)境中理解字義。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學習第一段的三個生字
同學們,開學已經(jīng)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里你們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了嗎?對于北方來說,春天來得比較晚,進入四月,春天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你們聽,(播放流水的聲音)看畫面(泉水從山上流下來),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課文第一段,自由讀,貼出生字:哦
股縫
1、讀準字音
2、用多種辦法識記生字:
“哦”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這個詞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該怎樣讀呢?個別讀。師生對讀。
怎樣記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體有關,“股”指的是大腿,在這句話中指什么呢?讀一讀,用“一股”說話。指導書寫。
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縫,縫,就是物體間的空隙,誰還能用這個字組詞?貼卡片:石縫。
過渡語:泉水就是從巖石的裂縫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泉水》。齊讀課題。泉字大家已經(jīng)認識了,怎樣寫呢?教師范寫。
二、初讀課文
畫出生字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對照屏幕畫出生字。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讀音節(jié),糾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節(jié)去掉,找朋友。
(3)齊讀生字
三、隨文識字
1、請大家借助小組內(nèi)的生字卡片,用多種辦法記住字形,看哪個小組最會合作。
2、小組匯報生字
“塔”我們用三種辦法記住了“塔”字,(換一換)(加一加)(想象記字),指導書寫?纯磮D片,發(fā)現(xiàn)塔有什么特點了嗎?誰能用這個字組幾個詞?指導書寫。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請大家讀讀課文。泉水從山上源源不斷的`流淌下來,整個樣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見,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樣讀出泉水的多呢?指導讀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著瓦罐來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圖片,怎樣記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課件,知道缶是一種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帶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關。
泉水從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見了誰呢?指讀第三段。
出示“杜鵑花”的圖片,由鵑字的鳥字邊,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鵑鳥”的圖片?梢姡N字也是形聲字。師生對讀第三段。
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誰,說了什么?
讓我們來聽聽畫眉鳥的叫聲吧。úシ耪n件)學習“脆”字。在哪里見過這個字?還能用“清脆”說話嗎?
四、鞏固練習
1、這些字跑到別的地方,認識嗎?游戲,點擊花朵,讀出句子或詞語。
2、配樂讀全文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感受親情,體味濃重的情意。
2、學習文章巧妙構思,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nèi)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二、教學重點
1、體味濃濃的親情,品味語言的準確性。
2、通過朗讀體會文章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進一步理解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精神。
4、學會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親情之美,生活之美
三、教學難點
1、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
2、領悟儒家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nèi)核。
四、導入新課
如果世上有一種水能讓你喝了會醉,那么這種水一定叫母愛,因為母愛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讓你學到堅韌,那么這座山一定叫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祖輩們,在艱辛和苦難里繁衍生息,沒有畏懼,從不悲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安適。可是,等到他們老了,孱弱的雙肩已擔不起重負,他們?nèi)缤L中飄蕩的落葉一樣,預測不了明天的行程。做兒女的我們這時應該怎樣做呢?(孟郊曾寫過一首結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上帝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
所以才創(chuàng)造出母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莫懷戚筆下的這一家人是怎樣做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五、教學新課
。ㄒ唬、速讀課文,感知課文(請同學們翻開書,集體朗讀課文,讀的時候,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要求學生集體誦讀課文,思考如下問題: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這篇課文你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書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
明確:(1)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2)中年人的責任感;(3)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4)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搖籃;(5)互敬互愛的·家人
(同學們的見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大家肯去發(fā)掘,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一家人營造的溫馨和諧的氛圍,這洋溢著的濃濃的親情真讓人羨慕,惹人向往。那他們是怎樣營造的呢?他們有怎樣的性格呢?請同學們自由表述文中人物留給你的印象,并從書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來品味分析)4
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
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我的妻子:溫柔賢惠
我的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
。ǘ、研讀賞析
(同學們都很準確地摸清了人物的性格,相應的句子也找得很正確?蓵泻孟筮有幾句寫景的句子在那顧影自憐,無人問津呢!在哪幾段?好的,請同學們把這幾句話集體讀一下。語言清新明麗,景色優(yōu)美動人,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沒有?是像個花瓶擺在那里,僅做裝飾,還是作者別有深意?)
4段描寫了新綠、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覺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冬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由深沉變得歡愉起來。(第三段寫的是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潛臺詞是什么?死神的背影是讓人望而生畏,當它悄然而至的時候,氣氛壓抑,令人窒息,文章在這的感情基調(diào)變得深沉的,很顯然不能讓陰云籠罩著我們散步時頭頂上的星空,作者這幾句輕描淡寫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為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讓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由深沉變得歡愉起來。)4
7段寫景交代了兒子走小路的原因。
。ㄟ@樣美麗的景色,這樣迷人的春光,我們?nèi)胰瞬懦鰜硖で,本以為風平浪靜,誰知微風拂過,湖面蕩起點點漣漪,我面對一個兩難的選擇)
。1)在面對分歧時,我的決定是什么?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為什么這樣說?
明確: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親聽我的,兒子聽我的,妻子聽我的.,現(xiàn)在祖孫發(fā)生了分歧等我定奪,處理好了,全家高高興興,處理不好,別別扭扭就會影響家庭的和諧,于是我感到責任的重大,表達我對母親、妻子和兒子三人濃濃的親情。
。ê玫哪,我現(xiàn)在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那么,母親會怎樣想?
文章并未寫妻子、兒子的反應,想象一下二人的反應?請同學們拿起筆,任選一個題目,迅速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好的,給你們?nèi)昼姇r間)
(2)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么,母親會怎樣想?
(3)文章并未寫妻子、兒子的反應,想象一下二人的反應?
明確: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盡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妻子溫柔賢惠;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后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tài)度。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6
。4)(同學們的描寫細膩生動,想象也切合情理,準確地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已經(jīng)達到了人我合一的境界,通俗的說法就是成了他們肚子里的一條蛔蟲。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要問同學們)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二人背得吃力嗎?那么,為什么我們要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呢?
參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yǎng)老人,又要撫養(yǎng)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xù)。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其實,我們還可以讀出儒家傳統(tǒng)文化在這里的投影。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講究家庭生活以孝為先,信奉天下為公。作為東方君子,他除了追求個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會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銘記在他心中。這種文化價值取向也正是東方文化的核心所在。)4
。ㄋ模┦銓懹H情,發(fā)短信給至親。(散步在緩緩的進行著,作者的筆尖蘸飽了情感,親情在字里行間不經(jīng)意的流淌著。看到別人一家人溫馨和諧,互敬互愛,想必同學們心中也撥起了感情的弦,心中有千言萬語想對知心的人傾訴。學校12月份要舉行一個發(fā)短信比賽,現(xiàn)在我們就先預演一下。請同學們按照屏幕上的要求,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nèi)的溫馨短語,把它發(fā)給你的親人)6
。ㄎ澹┙處熜〗Y:課雖然結束了,但留給同學們的求索卻遠遠沒有結束。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愿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1
語文教案 篇3
預習提示:
本詩作者為我國著名詩人艾青,寫于1956年。艾青詩歌一貫的特點,即采用鮮活的口語入詩,看起來平易樸實,讀起來順暢和諧,是讀者馳騁想象力和誘發(fā)思索的藝術載體。這首《下雪的早晨》也具有這些特點。在一個下雪的早晨,詩人假托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夏日里在林中無憂無慮地玩耍。通過對這個小孩的描述,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純真生活的期盼向往。預習時注意: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了什么?人們常常在冬天時想著夏天,夏天時想著冬天,你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慢慢地、靜靜地讀,體會這首詩的意境.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
2.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體會作者的心情,培養(yǎng)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本文教學的重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要來欣賞大詩人艾青的詩歌(板書課題“下雪的早晨”)
2.課前,大家預習了詩歌,我們還進行了“走近艾青”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你對這位詩人有了哪些了解呢?
學生自由談對艾青的了解。(艾青的簡單生平;他的詩歌的.主要特點等等)
二、初讀感悟
1.你們愿意聽老師來讀一遍嗎?聽完后,談談你有怎樣的感覺。
。ǔ鍪井嬅媾湟魳贩蹲x,使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2.讀同一首詩,每個人的感受也會不一樣,請大家再自由朗讀一遍,說說你又什么感悟?(檢驗學生的讀書效果。以恰當?shù)募磿r評價使學生明確自己讀書的收獲)
3.承接學生的自由發(fā)言簡單概括、板書。
三、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學習第一小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1.(指名讀)你們喜歡這個早晨嗎?(播放畫面和音樂)誰愿意來讀讀第一小節(jié)?
2.請學生交流:讀完后,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什么樣的白雪世界? (學生發(fā)散思維,想像雪景。通過畫面和音樂使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靜。)
3.這個飄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它的靜謐美好吧。(訓練朗讀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陶冶情操。)
學習第二小節(jié),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揣摩作者的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早晨,看著飛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緒飛到哪里去了呢?請大家讀讀第2小節(jié),想像詩人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
。▽W生自由讀,想像畫面,讀后說說第2小節(jié)大意――引導學生說完整:夏日樹林里的早晨,一個小孩在捉知了,螞蚱,玩得多高興。
2.詩人想到了一個在樹林里玩耍的孩子。請大家再來默讀一遍第2小節(jié),畫出描述這個孩子的詩句。指名讀句子。
3.(出示畫面)看,這個孩子從晨光里向我們走來了。
大家再來自由讀讀描寫孩子的詩句,請你靜靜地讀,慢慢地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說想像到的情景。
(學生自由讀描寫孩子的句子,想像。通過對重點語句反復朗讀,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
4.(小結情景),誰愿意把你看到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指名讀)(引導評價朗讀)
5.(出示四句話,師讀)你覺得詩人還有哪些話沒寫出來?(啟發(fā)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怎么捉?捉到了?眼睛?耳朵?神態(tài)?動作?)
你能替詩人接著這句話把他捉知了的情景往下說嗎?(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
6.剛才大家通過朗讀和想像,對這個孩子有了很深的印象,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ò鍟D―天真 活潑)
7.(播放課件音樂)誰來把第2小節(jié)連起來讀讀,讓我們再來感受這個孩子的可愛形象?
8.你認為這個小孩是誰呢?詩人為什么會在這個下雪的早晨想到他呢?
(猜測這個孩子是誰,揣摩詩人情感。詩人很渴望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詩人也希望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
介紹背景:這首詩寫于1956年,當時艾青在事業(yè)上遭受挫折,婚姻和家庭也很不順利,以至于他的心情非常壓抑。他多渴望擁有自由自在,純真美好的生活啊。所以看到眼前飄飛的雪花,他想到了這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于是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他那么地期盼美好純真、無憂無慮的生活。
。ㄔ诶斫獠荒苌钊胫畷r,以簡練的語言談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使學生更深入,更確切地把握詩人的情感。)
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語言描述:雪還下著,詩人還沉思著――雖然我們很久沒有到樹林里去了,雖然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著他,但我一直都記得他那鮮花一樣的小臉和很輕很輕的歌聲,想著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啊。
2.齊讀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再次與詩人的心靈交流吧。(以既有的感情體驗充滿感情地朗讀、背誦,對外抒發(fā)。)
四、抒發(fā)情感,美讀背誦
1.(放音樂指導美讀全文)指名讀。
。ㄟ^渡)大家都讀懂了詩人的心,你們愿意來抒發(fā)詩人的情嗎?請把這份情感凝聚在我們的朗讀中吧。讓我們再來朗讀全詩。(學生自主選擇)
2.這么美的語言,你愿意牢記下來嗎?請把你最喜歡的小節(jié)背下來,和同桌一起分享。(播放畫面和音樂)
3.指名背誦
五、創(chuàng)設情境,即興創(chuàng)編
1.大家背誦得多投入啊。(示意看課件)在這個冬日的早晨,看著雪花飄落著,你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就模仿詩人,把你想到的事情創(chuàng)編成詩歌,抒發(fā)你的感情吧。òl(fā)散思維,即興創(chuàng)編。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喚起美好情感)
2.在小組里互相交流。
哪位小詩人愿意朗誦自己的作品?(展示)
板書設計:
下雪的早晨
下雪————夏天的樹林
安靜、潔白 小孩天真、活潑
喜悅和期盼
課堂檢測
1、你認為詩歌中的小男孩寫的是誰?
2、 如果你認為作者描寫的是小時候的自己,請你寫寫小作者童年的快樂時光。
課外作業(yè)
1、 如果你認為作者描寫的是童年時的玩伴,請你寫寫兩個好朋友之間可能發(fā)生的故事。
2、 如果你還有別的想法,大膽地寫下你的想法。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本次“語文天地”中安排了“暢所欲言”和“初顯身手”“金鑰匙”“單元”四項內(nèi)容。
“暢所欲言”包括了搜集交流龍的成語、故事以及欣賞龍字的各種寫法練習;
“初顯身手”包括了搜集有龍的形象的工藝品、了解家鄉(xiāng)帶龍字特產(chǎn)和地名、學唱歌曲練習;
“金鑰匙”提示組織活動的要求以及開場白的要求
“單元”要求學生學會自我和他人。
[教學要求]:通過這次“語文天地”的學習,豐富學生的關于“龍”詞語、故事,了解各種龍字的寫法;搜集、關于“龍”工藝品、特產(chǎn)、地名等信息,學唱歌曲等。通過學生的學習進一步豐富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暢所欲言
[教學內(nèi)容]:1、了解有關“龍”的成語和故事
2、欣賞各種“龍”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有關“龍”的成語和故事:
1.教師啟發(fā)談話,講一個有關于“龍”成語或者故事,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2.學生之間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關于“龍”成語和故事
3.全班交流關于“龍”成語、故事,學生歸納在閱讀記錄本上
關于“龍”的成語有:
關于“龍”的故事有:
二、欣賞各種“龍”字的寫法:
1.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龍”寫法的圖片或者書法作品
2.教師課件展示“龍”的各種寫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龍的知識,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作業(yè):
1.抄寫關于“龍”成語
2.給家長講講有關“龍”寓言故事
3.搜集有龍的形象地工藝品,了解帶“龍”字的特產(chǎn)和地名
第二課時初顯身手
[教學內(nèi)容]:1、搜集有龍的形象地工藝品
2、了解帶“龍”字的特產(chǎn)和地名
3、學唱《龍的傳人》
[教學過程]:
1.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帶有龍的形象的工藝品
2.教師課件展示有龍的形象的工藝品,通過了解有龍的形象地工藝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帶“龍”字的'特產(chǎn)和地名,知道龍的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們的心靈深處,滲透到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4.教師播放歌曲《龍的傳人》
5.學生學習唱歌曲《龍的傳人》
6.作業(yè):(1)辦一份關于“龍”的手抄報
(2)和家長一齊唱《龍的傳人》
。3)完成單元中的“自我”和“他人”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聽清錄音中講了哪兩個小朋友,是誰讓饅頭“飛”出了窗外,結果怎么樣。
2.能根據(jù)錄音,看圖把故事內(nèi)容講出來。
3.懂得要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仔細聽錄音,聽清錄音的主要內(nèi)容。
2.能看圖把故事內(nèi)容講述出來。
教學準備:
課件:愛惜糧食,做生活的小主人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有一首古詩名叫《鋤禾》,誰能背誦?(學生背誦)
2.這首古詩主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指名交流)
3.對呀,糧食來之不易,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所以不管是米飯還是饅頭我們都要愛惜。可是,有一個肉饅頭它會飛,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4. 出示課題:聽說活動
會“飛”的饅頭
二、聽一聽,想一想
1. 仔細聽錄音,想一想,故事中講了哪兩個小朋友,是誰讓饅頭“飛”出了窗外,結果怎么樣?
2. 交流反饋并板書:南南 扔饅頭 低下頭
冬冬 接饅頭 巧批評
3. 師生評價
(聽說活動,“聽”應該有著重要的位置,在聽前有明確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用心記的好習慣。)
三、聽一聽,說一說
1.按順序仔細看圖,用一句話說說每幅圖畫的意思。
2.學生準備
3.指名交流,師生評價
(例:
南南把一個吃剩下的肉饅頭扔出了窗外;
半個饅頭砸在了冬冬的頭上;
南南向冬冬道歉,冬冬說有事找他;
冬冬請南南背誦古詩《鋤禾》,南南爽快地答應了;
南南流利地背誦古詩《鋤禾》;
冬冬拿出了饅頭,南南難為情地低下了頭。)
4.再看圖聽錄音,學生仿說
(1)學生各自準備。
(2)同桌對說。
(3)小組交流。
(用一句話說說每幅圖畫的意思,激發(fā)學生聽說興趣,并發(fā)展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先想再說,有利于學生學會清楚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意思。同桌練習、小組交流的形式,擴大了練的“面”與“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的能力。)
四、說一說,演一演
1. 第三次聽錄音,練習說話
2. 集體交流與指導
3.同桌扮角色演一演。
4.找好朋友表演說。
5.小小擂臺賽:分角色表演故事,評選“最佳表演獎”(師生評議)
(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在這里安排一組活動,如找好朋友表演說、小小擂臺賽,評選“最佳表演獎”,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聽說興趣,真正體現(xiàn)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演的過程中,重視“說”“演”兩方面的指導,把評價的側重點落在“說”的`要求上)
五、聯(lián)系生活,復習鞏固
1.創(chuàng)設情境:
在我們學校有許多小朋友是在學校里用餐,可是老師經(jīng)常看到有一些孩子會把自己不喜歡吃的菜肴或把自己吃不下的米飯倒掉。如果是你,想一想,你會怎么做呢?你又會怎么勸說他們呢?
(1)同桌討論
(2)自己找朋友說一說
(3)集體交流,師生評議
(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典型的情境,層層深入,不斷激發(fā)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生活經(jīng)歷和語言積累,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實踐中領悟。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表達的強烈愿望,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自由結伴,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交際情境,豐富他們說話的內(nèi)容。同桌討論的過程既是行為評價的過程,也是語言訓練的過程。)
2.小結
六、拓展延伸
走出校園,我們在哪些地方也要注意愛惜糧食?
出示課件:愛惜糧食,做生活的小主人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儲備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3.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能力培養(yǎng)點:
1.學會調(diào)動多種感官細致觀察景物的方法。
2.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語言特點。
情感體驗點:
1.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存空間、保護環(huán)境的習慣。
2.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反復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揣摩詞語,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
、賹W生課前預習課文,找出生字、生詞,在預習本上正確注音、解釋(查字典或詞典)。
、趯W生課外搜集、摘抄有關春的古詩文句(備用)。
③老師準備錄音機、錄音帶、投影儀等。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習朗讀課文的方法,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
2.研讀春草圖,歸納分析其他春景圖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聽課文朗讀錄音,要求:
1.注意朗讀的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重音的把握。
2.學生邊聽邊思考:
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你覺得春天還像什么?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贊美春天嗎?
3.聽讀之后,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4.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上面的問題 。
三、熟讀課文,整體感知內(nèi)容,然后理清本文寫作的思路:
。▽W生討論、發(fā)言,教師啟發(fā)學生歸納)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四、研讀與賞析:
1.學生齊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學習課文第1-3段的內(nèi)容,思考:
①第1、2段總寫了哪些景物?
、诘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鄣3段寫出了春草的什么特點? 用了哪些形象生動的詞語進行描寫的?有什么好處?
④春草圖中為什么還要寫人的活動?
3.全班交流后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1.你最欣賞文中哪些段落? 請說出理由來。
2.熟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3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研讀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等,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全班齊聲朗讀課文。
2.鼓勵學生背誦1-3段。
二、研讀與賞析:
1.學生自學第4—7段, 學生運用老師指導的方法,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①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圖畫,并說明原因。
、诒容^與春草圖的異同之處。
(可從特征、順序、寫法、語言、修辭方面比較)
、塾簣D與其他四幅圖之間有什么關系?
④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二”賞析好詞佳句)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體味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每組推舉一人全班討論發(fā)言。全班討論交流,明確上述問題。
2.略讀第8—10段,體會這三段在文中的作用。(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有理,教者即給予肯定。)
3.課堂小結:
①抓住特點寫景。
名 稱 特 征
春草圖(草報春):嫩綠、多、軟
春花圖 (花爭春): 繁茂、艷麗、芳香
春風圖(風唱春):溫暖、柔和
春雨圖(雨潤春):多、輕盈、細密
②分層次寫出春景圖。
名稱 角 度(順序) 寫 法 修 辭
春草圖: 由物到人正面與側面結合擬人
春花圖:樹上—花下—遍地由高到低 虛實結合 排比、比喻、擬人
春風圖:觸覺—嗅覺—視覺—聽覺多感官描寫 擬人、比喻
春雨圖: 由物到人 由近到遠動靜結合 排比、比喻
4.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體會作品的意境和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贊美。
5.學生質(zhì)疑交流:
①閱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②面對著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么?
、勰氵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學生討論后,可以向老師質(zhì)疑,也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三、拓展延伸:
學生將自己搜集的關于春的古詩文句互相交流,并加以整理、積累。
四、布置作業(yè):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春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色的景物寫出來,題目自擬,字數(shù)不限。
五、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7
我的發(fā)現(xiàn)
這是一項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組詞規(guī)律的練習,重點引導學生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兩組詞,雖一字之差,但詞性和詞意卻大不相同。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引導發(fā)現(xiàn)時不必用準確的術語來表述,學生用自己的話大致說清詞語之間的關系即可。
過程:
1 讀一讀,辨一辨,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拓展延伸,加強積累。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飲水—()錄音—()電影—() 會議—()
日積月累
這部分包括三項內(nèi)容:“讀讀認認”、“我會填”和“我會讀”。 其中“讀讀認認”是讓學生鞏固反義詞,并通過反義詞識字,加強積累。“我會填”是八個偏正式短語,要求學生在搭配詞語中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對詞語的意思,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解釋!拔視x”目的是積累古詩詞,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讀讀認認
過程:
1、學生借助拼音讀讀不認識的字,仔細觀察每組里兩個字之間有什么關系。
2、運用自己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再讀這些字,交流識字方法。
3、采取多種游戲方式說反義詞。
4、拓展練習: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有哪些這樣的反義詞?
我會填
1、回憶所學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2、全班交流,啟發(fā)學生說說還可以填什么詞語,鼓勵大家發(fā)表不同意見。
3、選擇自己喜歡的短語說一句或幾句話,教師鼓勵創(chuàng)新。
創(chuàng)設情景說話:風光秀麗的黃山_ ;川流不息的汽車
我會讀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歌。
2、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有條件的還可以看錄像)
3、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對讀或表演讀。
4、欣賞民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夸家鄉(xiāng)”,是對本組專題的深化和延伸?膳c綜合性學習活動結合起來進行,也可以與展示活動同時進行。課前要讓學生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自己通過觀察、咨詢或查閱資料,了解家鄉(xiāng)有哪些風景名勝、物產(chǎn)、名人以及家鄉(xiāng)近年來有哪些變化等等,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際準備:
學生搜集的關于家鄉(xiāng)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把學生分成若干交際小組。
過程建議:
1.匯報展示、討論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家鄉(xiāng)的資料(文字、繪畫、照片等)。同學間相互交流資料內(nèi)容和獲取經(jīng)過。
。2)把內(nèi)容相近的歸為一個組,互相交流,說說對對方資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對話”,夸夸家鄉(xiāng)。
。1)小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向全班介紹自己眼中的家鄉(xiāng)。其他組可向介紹者提問或作補充說明。
。2)“導游”“推銷員”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游客”提問,“導游”“推銷員”解答。
3、寫一寫。
。1)把自己介紹的內(nèi)容和口語交際中聽到的有關內(nèi)容加以綜合,組成一段夸夸家鄉(xiāng)的話寫下來。也可以給自己畫的畫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話,還可以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寫話。
。2)寫好后讀一讀,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臺
本次“展示臺”以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為主題,內(nèi)容和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材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在詞語接龍游戲中展示自己積累的詞語,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鄉(xiāng)變化的照片。教學時,可利用教材中學習伙伴的話激發(fā)學生展示的興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學習成果。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題目進行詞語接龍練習,看哪組接得長。
2.教師再選擇兩個詞語讓學生用“開火車”的形式做詞語接龍游戲。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鄉(xiāng)變化的照片開自己畫的畫。辦一期夸家鄉(xiāng)的專欄。
4.展示、交流在《葡萄溝》一課后布置同學們準備的其他資料或學習成果。
寬帶網(wǎng)
這次“寬帶網(wǎng)”是對本組專題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國民族和行政區(qū)劃的知識。其目的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在服飾、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二是讓學生通過查閱地圖了解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部分民族圖片或錄像,創(chuàng)設情境:你知道畫面上的人是哪個民族的嗎?你是根據(jù)什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資料,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習慣,并說說是怎樣了解到的。
3.出示“中國地圖”,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從地圖上找到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qū)。
5.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還知道哪個省在什么地方。
6.欣賞《愛我中華》歌曲,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寫“佳”、“典”等9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理解“漫山遍野、微不足道、綿延”等詞語。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運用默讀、瀏覽等方法閱讀課文;學習運用關鍵詞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會格羅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動漫人物搶答(課件播放各種迪斯尼中的動畫人物)
師:在同學的生活中曾結識了許多的卡通人物,它們給我們帶了無窮的歡樂,已經(jīng)成為同學們親密的朋友。看看這些卡通人物你們認識嗎?如果認識,就請你親切地說出它們的名字。
師:大家果然熟悉這些動畫朋友,那你們知道這么多個性鮮明、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嗎?是迪斯尼。(出示迪斯尼肖像與簡介材料)對于全世界喜歡動畫片的`人來說,他還有一個巨大的貢獻,那就是和迪斯尼公司的朋友們共同創(chuàng)建了迪斯尼樂園。我們一起去樂園里看一看吧。
。úシ诺纤鼓針穲@圖)
2、看完圖片后問:你們覺得怎么樣呀?
迪斯尼樂園倍受全世界朋友的喜愛,可是你們知道嗎?在迪斯尼樂園即將竣工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個難題?到底是怎樣的難題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迪斯尼樂園有關的課文,最佳路徑。
3、板書課題:最佳路徑
師:齊讀課題
師:什么是路徑?佳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師:那這條路徑究竟好在哪了呢?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請一名同學朗讀讀書要求。
課件出示要求:1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多讀幾遍,也可以用喜歡的方
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做標注。
3、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讀師巡視(有的同學學習習慣非常好:邊讀,邊想,邊做批注)這種學習語文的方法會讓你受益匪淺。
4、師:剛剛同學們讀書讀得很認真,看看這些詞你們會讀嗎?
電腦出示:迪斯尼竣工建筑腦筋催促焦躁思緒吆喝法郎覆蓋倫敦綿延微不足道年邁無力漫山遍野
5、同桌互查,糾正讀音。(讀完的同學坐端正等待)
。ㄟm時指導理解詞語的方法)
6、開火車讀
7、(電腦出示生字)典筋催躁緒覆倫敦
重點學習:覆催躁敦
覆:上下結構注意雙人旁的書寫,要寫在西字頭的下面。組詞理解字義催: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崔)表聲躁:形近字區(qū)分(澡燥噪)形旁表義,組詞區(qū)分
8、師: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大家說的很好,可是不夠簡練、完整,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N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出示課件:
課文講了世界建筑大師格羅培斯為
從受到啟發(fā),通過()設計出了
小結:我們可以利用文章中的關鍵詞來概括主要內(nèi)容。
三、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最佳路徑》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呢?它又為什么被稱為最佳路徑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長帶領下,參考學習單的提示學習課文。
出示小組學習要求:
1、認真閱讀學習單,服從組長安排,有序發(fā)言,聲音適當,不影響其它小組學習。
2、圍繞討論問題發(fā)言。
3、談看法要有依據(jù),能說清理由。
4、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
5、小組合作學習
6、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語句進行分析。重點讓學生感悟葡萄園主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和格羅培斯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
1971年在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如果你是評委,如何為這個“最佳設計”撰寫頒獎詞?請同學們?yōu)楦窳_培斯撰寫頒獎詞。
。ㄌ峁﹥蓚頒獎詞的范例)
板書設計:
最佳路徑
給人自主
任其選擇
有寬有窄優(yōu)雅自然
語文教案 篇9
課題引起了我們的猜想:這是誰與誰的爭吵?為什么事爭吵?怎樣爭吵的?爭吵的結果如何?這一件事給我們以什么樣的啟示?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學習目標:
1. 學會14個生字,會認13個生字。
2、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重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
學法指導:
利用熟字帶生字,或者在語言環(huán)境里識記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詞。
知識鏈接:
亞米契斯 (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意大利作家,他周游世界各國,撰寫了許多游記,以明快、新穎的筆觸,記敘各國的風土人情,同時貫串了向意大利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宗旨。本課選自他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這本書1886年一經(jīng)出版,即在意大利轟動一時,僅出版的頭兩個月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種文字的譯本。
一、自主學習:
1、我要把課文多讀幾遍,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同桌之間互讀課文,共同正音。
3、檢查識字情況,指名讀詞語。
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
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
4、給下列加粗的字注上拼音。
。 )( ) ( ) ( ) ( )
石匠 墨水 故意 誠心誠意 承認
。 ) ( ) ( ) ( ) ( )
緣故 憤怒 獨自 戒尺 既然
5、通過自學,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詞。我會寫: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識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識字方法。
2、認真觀察今天要寫的生字,說說我們在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我理解了課文中的生字詞,它們是:
3、討論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課堂小結
1.學了課文,你喜歡文中的那個人物?為什么?
四、課堂檢測
15、《爭吵》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學習課文內(nèi)容,知道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重點)
3.體會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并學著處理同學間發(fā)生的問題。(難點)
一、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想想課文里的`兩個朋友在發(fā)生爭吵后,他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2、畫出父親說的話,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收集自己和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二、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從爭吵過程中,看出我和克萊諦是怎樣的人?
2.默讀課文第五至第八自然段,在文中畫出爭吵之后我的心情的詞句。
(1)讀了這幾句話,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我在爭吵之后為什么后悔?又為什么不安呢?
。3)從爭吵之后,我的心理活動中,你對克萊諦有了怎樣的了解?
。4)我要認真的讀一讀,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3.小組內(nèi)分角色讀第九至第十三自然段。
。1)重點理解“挨”的意思,體會“我”覺得時間過的太慢的心情。
(2)找出克萊諦表情神態(tài)的詞語。
( )( )這兩個詞說明了( )。
4.齊讀第十四自然段。
。1)文中,父親對我的教育共出現(xiàn)了幾次,用筆畫出來。
(2)讀了這幾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三、課堂小結
我學了這篇課文,懂得了( )。
三、拓展延伸
.同學之間難免磕磕碰碰,對吧?那請講一件你與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說清楚。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9
語文教案11-29
語文教案11-29
語文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