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1、我班有45名幼兒,只有以為老師,因此為開展教學活動帶來了不少的問題
2、 幼兒很多都是來自農村,留守兒童占多數。
3、 本次教學活動會用到幼兒很熟悉的撲克牌、蘋果卡片、梨卡片。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計算8、9的加減法,學會解答口頭應用題。
2、 認識表示加法、減法的圖示特征。
3、 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表示加法、減法的圖示特征。
難點:學習看圖計算8、9的加減法,學會解答口頭應用題。
活動準備
蘋果、梨卡片復習8的組成用的,每個幼兒1~10撲克牌。演示用范例圖如幼兒用書第1、3題所示在黑板上畫好,老師自編一些簡單的加減應用題。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入坐,手指活動:十個小矮人。
二、 復習:
1、游戲“開火車”復習得數是7以內的加減法。
孩子們,你們都喜歡看動畫片嗎?《動畫城》節(jié)目你嫩看過嗎?《動畫城》里的聰明屋有位金龜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請我們到聰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誰是最聰明的孩子,你們想去嗎?怎么去呢?我們坐火車去吧!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算式:2+2 =幼兒算)嘿嘿!我們的火車的幾點開?啟發(fā)幼兒用加法算出結果(4)。我們的火車4點開,老師彈琴“開火車”音樂幼兒坐在位子上做動作。
2、游戲“又有蘋果又有梨”復習8的組成。
嗚……火車開到了聰明屋,看看,金龜子姐姐他們拿什么來招待我們呢?導出“又有蘋果又有梨”的游戲。分組進行,老師舉紙條出示蘋果數、幼兒說梨數。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1個蘋果幾個梨 3個蘋果幾個梨 2個蘋果幾個梨
4個蘋果幾個梨 6個蘋果幾個梨 5個蘋果幾個梨
3、游戲“對數”合9,剛才小朋友對得真好。老師也來考考你們,我們對數,取牌,把牌散開做合9的游戲,復習9的組成
三.新課:
孩子們:金龜子姐姐非常喜歡愛動腦,愛動手的孩子,你們是嗎?(是)很好,金龜子姐姐想好考考你們數學學得樣,她有幾道題希望小朋友們能解答。你們愿意嗎?
1、老師出示范例圖
提問指導幼兒觀察思考:一共有幾個三角形?(幼兒說,老師寫出數字8)。畫去了幾個?(說明畫去表示去掉,減去,拿走)從幾里畫出1?(從8里劃去1)
提問:應該列一道什么算式?用加法還是用加法計算。列出算式8-1=?算出得數,說出算式中數字的意義。
讓幼兒說出算理,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得數,鼓勵幼兒列出8-7=1
指導幼兒看范例圖2
‘
引導幼兒看圖,列式計算,說出算理(劃掉了表示被減去了或拿走了,應該用減法計算,減法首先要找到總數,減法是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
2出示范例圖3
提問指導幼兒觀察:
集合圈里一共有幾個五角星?
講解說明:注意看集合圈里還有一個小圓圈,里面有三顆五角星,告訴幼兒小圓圈住的是表示要去掉的,看到這種圖示,就是到應該列一道減法算式。
指導幼兒列出算式:8-2= 算出得數,說出算式中各數字的意義。
提示幼兒:列減法算式首先要找對總數,把它寫在減號的前面。
3、出示范例圖4、5:圖4
引導幼兒看圖示正確列式,帶箭頭的條形圖表示加上,合并,要求列一道加法算式,要計算出一共是多少?
提示:列加法算式時,要把加號寫在兩部分數的中間。
引導幼兒說出原先有幾朵花,有賣來了幾朵花,一共有幾朵花?個別幼兒寫出算式,集體評定。
指導幼兒觀察圖5
指導幼兒觀察帶齒狀(撕裂狀)的'條形圖表示從總數中去掉或減去,要求列一道減法算式要計算出剩下多少?
引導幼兒找到總數,去掉的部分,剩下的部分。
個別幼兒列式計算,計算檢查對錯,個別幼兒說出算式里各數所表示的意思,提醒幼兒列減法算式時,要把總數寫在減號的前面。
4、幼兒做教材上的練習:老師引導幼兒按順序完成作業(yè),把書本筆收拾好,放在桌子中間。
四、鞏固
孩子們,金龜子姐姐發(fā)現小朋友們真的很聰明,她還想給小朋友們玩一個“搶答”的游戲,小朋友們愿意嗎?老師告訴幼兒游戲玩法是:老師口頭說應用題,要求幼兒聽清題目,記住已知條件(兩個數)和問題,從而判斷計算方法,在心里進行計算,說出計算方法,口頭列式計算。
給答對的幼兒發(fā)星星鼓勵。
五、小結活動情況: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聰明屋玩得怎么樣,(很高興),小朋友們表現的非常好,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作業(yè)認真,寫字姿勢端正,金龜子姐姐要下班了,我們也給回去了,看題卡我們的火車幾點開算出(9-5=?)算出結果4 ,提醒幼兒快到4點立了,我們給金龜子姐姐說再見,坐火車回家,全體幼兒起立開火車下課。
教學反思
幼兒無實物操作來鞏固練習。
《中班數學“8、9的加減法”教案與反思》摘要:坐,手指活動:十個小矮人。
二、 復習:
1、游戲開火車復習得數是7以內的加減法。 孩子們,你們都喜歡看動畫片嗎?《動畫城》節(jié)目你嫩看過嗎?《動畫城》里的聰明屋有位金龜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請我們到聰明屋去做客...
中班教案 篇2
一、目標
1.認識數字6、7,知道它們能表示相應的數量。
2.能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量。
3.通過多種游戲,鞏固對數字6、7的認識,體會數字的樂趣。
二、準備
1.大數卡1至7各一張。
2.掛圖(草地上有6只雞和條蟲),一只小雞和一條蟲。
3.“數字寶寶回家”游戲道具(房子,實物卡片,數字等)。
三、過程
1.復習數字1~5。
老師:今天啊,老師請來了數字寶寶,小朋友看看都有誰?(教師逐一出示數卡)現在啊,老師來和你們做個游戲,請小朋友先把眼睛蒙起來。(拿走數字4,5)
老師:好,小朋友,現在看看,誰不見了?
2.認識數字6和7
⑴認識數字6
、 出示掛圖。
老師:哦,原來啊數字寶寶4和5來到了草地上,看看草地邊上有幾只小雞呀?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3、4、5、6,一共有6只小雞。那一只小雞吃一條蟲子,草地上有幾條蟲子呢?恩,一共有6條蟲。
老師:6只小雞和6條蟲子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一起說可以用6表示)
② 老師:6除了表示6只小雞和6條蟲子,還可以表示什么呀?小朋友動動你們的小腦筋,舉手告訴老師。(幼兒自由回答,鼓勵并表達回答正確的幼兒。)
、普J識數字7
老師:老師剛剛啊收集了大家的魔力,現在要開始變魔術了,請小朋友們用手擋住自己的小眼睛,不許偷看哦。ɡ蠋熢趫D上再添上一只小雞和一條蟲子)
老師:1、2、3,變。小朋友看看,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小雞?幾條蟲子啦?自己數在心里,等等告訴老師。一起說,有7只小雞,7條蟲子。
提問:7只小雞和7條蟲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一起說,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老師:我們一起用手來擺擺看數字7。
3.鞏固對數字6、7的`認識
老師:今天啊我們的數字寶玩的真開心,可是他們有點累了,想回家了。數字寶寶住在哪里呢?請小朋友來找找看呢!
游戲:數字寶寶回家
老師:小朋友走到房子面前,先用你的小手數數看,有幾個東西就把數字寶寶插在下面的格子里。
老師:我們來看看小朋友送的對不對呢?
老師:謝謝小朋友們送數字寶寶回家。小朋友們今天開心嗎?(開心。)好,下次我們再請別的數字寶寶來做游戲吧。好,現在下課了!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小雞的生長過程。
2、發(fā)展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對小動物有愛心。
教學時間:2教時
第一教時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磁鐵教具。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雞叫提問:
1、請小朋友聽聽這是什么聲音?
2、我們小朋友是媽媽生出來的,小雞呢?小雞是從哪兒來的呢?
。ü膭钣變洪_動腦筋,舉手發(fā)言)
二、聽故事
1、好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那么小雞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我請小朋友聽一個故事"瞧,這是一群多么可愛的小雞!毛茸茸的',他們,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呢?這是誰?它在干什么?這些小雞是怎么出來的,請小朋友仔細聽。哦,小雞終于出來子,小雞慢慢長大了,變成什么啦?"關,倒帶。
2、提問:剛才,小朋友聽了故事,現在,我們來想一想,小雞是從哪兒來的呢?
幼:雞媽媽生的。
師:雞媽媽是怎么生的呢?
幼:雞媽媽蹲在雞蛋上,生出來的。
師:那么,蛋是從哪兒來的呢(母雞生的)
3、演示教具:母雞生蛋→母雞孵蛋→小雞啄破殼出來了→變成毛茸茸的小雞→小雞長成公雞、母雞(環(huán)形圈)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只要專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學會本領。
3、豐富詞匯: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專心。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2、活動難點:理解故事內容,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小貓手偶、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貓弟弟特別愛吃魚,貓媽媽每天都到小河邊去釣小魚給貓弟弟吃,后來,貓弟弟長大了,他也想學習釣魚的本領。
銜接語:貓弟弟釣到魚了嗎?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二、講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配樂完整講述故事
師:故事的名稱是什么?在《小貓釣魚》這個故事里,有哪些角色?主要講的.是誰?
銜接語:貓弟弟一共釣了幾次魚?都釣到了嗎?
2、看圖片分段理解角色的行為與對話
圖片1、師:貓弟弟第一次釣魚的時候誰來了?小蜻蜓是什么樣子的?誰來學學它?貓弟弟看見了心里怎樣想?又是怎樣做的?
圖片2、師:貓弟弟第二次釣魚的時候又看見了什么?它的心情和第一次是不是一樣的?
圖片3、師:貓弟弟兩次都是怎樣回到河邊的?它看見貓媽媽釣到大魚時,心里怎樣?后來,貓媽媽是怎樣對貓弟弟說話的呢?(重點理解詞語:三心兩意、一心一意)
圖片4、師:貓弟弟聽了媽媽的話,釣到一條大魚的時侯,它的心情又是怎樣?它是怎樣的語氣講話的呢?最后貓弟弟是怎樣釣魚的?
三、完整欣賞木偶劇表演。
四、小結:讓孩子懂得只有專心才能做好一件事,學會一種本領。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有一部分還不知道五官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保護自己的五官,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有關五官的知識,學會自我保護,特選擇這一活動主題。讓幼兒感受到保護感官的重要性,學會保護五官的方法,養(yǎng)成保護的習慣。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口、眼、耳、鼻的名稱。
2、能貼五官,鞏固五官在臉部位置的認識。
3、發(fā)展幼兒運用感官的興趣和能力,懂得保護五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了解五官在臉部的正確位置并且懂得保護它 。
活動準備
幼兒頭像與五官的貼圖,幼兒每人一面鏡子,各種小動物叫聲的錄音及酒、醋、水等實物。
活動過程
一、找五官。
1、師:孩子們,你們看老師的臉上有什么?
2、幼兒自由回答。(如幼兒回答不全,或回答問題不完整時,教師可“眨眨眼睛、張張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兒且指導幼兒回答完整) 。
3、照鏡子。讓幼兒照鏡子看看自己的五官,說出名稱,指出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運用“上下左右中間兩邊等方位名詞)
二、學念兒歌,鞏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師:眼睛長在臉的那里,有什么用?用相同方法,提問其他五官。
2、學念兒歌,了解五官的作用。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 這是我的`鼻子,鼻子聞氣味。這是我的嘴巴,嘴巴嘗味道。這是我的耳朵,耳朵聽聲音。
三、游戲。出示分別缺眼耳口鼻的幼兒頭像,引導幼兒發(fā)現頭像缺了什么?請幼兒貼上所缺的五官,并引導幼兒認識這些五官的功能,缺少它們會怎么樣?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五官。
四、運用五官。
1、看一看,誰的眼睛看到的東西最多?讓幼兒看活動室里的物品,并說出看到了什么?
2、聞一聞。誰的鼻子最靈?出示水、醋、酒引導幼兒去嗅、聞、比較分辨。
3、聽一聽。辨別是什么聲音,放錄音,讓學生區(qū)分是什么動物的叫聲。
4、嘗一嘗。吃的是什么?味道怎么樣,讓學生吃切好的水果。
五、最后,讓幼兒欣賞兒歌,加以小結。
“小小鼻子本領大,長在臉的最中央,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耳朵耳朵最聽話,長在我的頭兩旁!
教學反思
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幼兒們的積極性很高,發(fā)言也非常踴躍,但由于中班幼兒知識面較窄,經驗較少,經常會重復同一個問題,聽到別人說什么就跟著說什么的現象較多。如在討論五官的作用時,這個說:眼睛能看人、看電視,那個也跟這這么說,只有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會說出還能看書、看路、看到各種東西;當討論到如何保護五官時他們回答很好,都說不把手、臟東西放到嘴里,不能拉耳朵、扣鼻子等。
本次活動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幼兒在初步探索階段無法保持一定時間的興趣,比較隨意,沒有觀察到自己的五官反而注意到了其他無關的信息;顒拥谝画h(huán)節(jié)——照鏡子,找五官。原本以為借助鏡子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了解相關的五官知識,幼兒也會很愿意把自己的發(fā)現告訴老師和同伴?墒屡c愿違,幼兒一個個拿著鏡子興奮得不得了,對老師的提問,充耳不聞,都是討論鏡子的框是什么顏色,還好我把鏡子及時收回,他們手里沒了鏡子,就專心地聽我說話。學習效果也明顯提高了。
總的來說,本節(jié)課還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幼兒樂意參與活動,都知道了五官的作用及怎樣保護自己的五官,達到預期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追逐跑。發(fā)展幼兒快跑和躲閃能力。
2、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宇宙飛船頭飾一個,錄音機和磁帶。
2、事先學會兒歌“小星星”。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引起了幼兒的興趣。
。2)做模仿操:小鳥飛、小熊走、企鵝走、小馬跑、小兔跳的動作等。
2、基本部分
。1)交代游戲名稱。老師講解,請一個幼兒當小科學家,戴上宇宙飛船頭飾,站在場外,其余幼兒扮小星星,四散地站在操場上。
。2)游戲開始,“小星星”一起念兒歌:“小星星,在天空,一閃一閃眨眼睛!薄靶】茖W家”接著念:“我坐宇宙小飛船,飛到天上摘星星!闭f完最后一句話,“小科學家”就跑進場內摘星星!靶切恰彼纳⑴苤汩W。被摘到的'星星站在場外,摘到三顆“星星”,游戲結束。
。3)游戲進行一次后,教師指出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強調游戲規(guī)則及注意事項:①念完兒歌的最后一句,“小科學家”才能跑進場內;②“小星星”四散跑時不要互相碰撞;③被摘到或碰到的“小星星”要誠實,自覺地站在場外。
。4)游戲進行3—4次。
3、結束部分
放松活動。全班幼兒聽音樂,跳快樂舞。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精選)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11-26
中班教案11-26
中班教案11-27
中班教案11-27
中班教案11-27
中班教案11-28
中班教案11-29
中班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