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4-10 08:39:33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匯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匯編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準備:

            動物的單幅圖片若干(梅花鹿、金絲猴、小白兔、貓、鼴鼠、小狗,……)

            教學過程:

            教師行為學生活動

            引入新課

            1. 啟發(fā):大家也許還不2. 知道,3. 可愛的小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各個神通廣大,4.

            大家知道有哪些動物?它們各自擅長做什么呢?(板書:本領)

            5. 提問:小動物們都有什么本領?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記錄學生答案在小黑板上,6. 左邊是動物,7. 右邊是本領)

            8. 引導:那么多小動物,9. 誰的本領大?每個小組選一個自己認為本領最大的小動物出來。(觀察學生討論情況)

            10. 小結:大家都有自己心目中本領最大的動物,11. 但誰的`本領更大,12.

            卻很難分得清。森林里就發(fā)生了小動物比本領的事情。(板書:比本領)的學習。

            1. 七嘴八舌,2. 自由發(fā)言。

            同3. 桌討論,4. 再舉手發(fā)言,5. 說一說。可能的答案有:梅花鹿跑得快,6. 大象能用鼻子卷東西,7. 猴子能爬樹,8.

            鼴鼠會打洞……(答案都是將動物擬人化了的,9. 有學生回答的角度可能不10. 一樣,11. 如:獅子會打獵,12. 不13.

            用特別的糾正,14. 仍然要鼓勵其發(fā)言)

            15. 小組討論,16. 推選一人做匯報,17. 簡單說明理由。

            18. 傾聽小結,19. 自然過渡到新課文

            整體感知故事大意1. 大家先自己默讀課文,2. 看一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它們做了什么事,3. 遇到了什么問題。

            4. 抽生答。小結:這是在一個森林里,5. 梅花鹿和金絲猴比賽誰的本領大的故事。

            6. 抽生扮演動物角色,7. 做介紹。

            8. 小結:大家介紹得都很棒!我們來看主題圖,9. 究竟誰的本領大?

            1. 帶著問題默讀。

            2. 講述故事大意。不3. 要求復4. 述細節(jié)。

            5. 生甲扮演金絲猴,6. 生乙扮演梅花鹿。分別介紹自己的名7. 稱,8. 外貌,9. 本領特點。

            精讀課文認識生字1. 引導生觀察主題圖:大家結合圖片,2. 看一看,3. 梅花鹿和金絲猴在比賽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它們是怎么解決的?

            4. 提示生字。

            5. (板書生字)觀察圖片,讀課文,思考問題。

            輔導練習提示提醒學生可以多選。

          語文教案 篇2

            一、整體感知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祖國大地科教興國蓬勃發(fā)展,加強對學生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教育,成為語文教育責無旁貸的任務,七年級語文第四單元(網(wǎng)友來稿)。有鑒于此,本單元是繼第三單元之后,以對自然界進行科學探索為內容組成。共安排了五篇課文,其體裁、題材等豐富多樣,主題集中,可以有利地激發(fā)學生對未知世界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科學的精神。

            本單元所入選的課文古今中外兼而有之,天上地下,文言白話,詩歌散文,可謂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寫法各異。五篇課文編排有序,特別是綜合性學習,以“探索月球奧秘”為主題,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科學,在探索中熱愛生活。

            《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那令人神往、驚訝的生物世界。詩人以優(yōu)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說話的化石。課文開篇就以問句的形式引起我們的興趣,讓人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進而將讀者引入對遠古生物世界的探索中,在那里讓我們再次印證了生物進化的道理;讓我們了解了化石的形成;讓我們認識了遠古的動物、植物;讓我們領略到自然的神奇力量。這首詩以和諧的韻律、鮮明的節(jié)奏,使形式與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增強了文章的神秘感,又體現(xiàn)了音樂性。其次,詩歌中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使詩歌的語言更加富有魅力、耐人尋味。同時在結構與內容上也注意了前后的照應,使詩歌的節(jié)奏更為謹嚴。

            《看云識天氣》是一篇科普說明文。這篇文章層次清楚,作者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說明云的形態(tài)變化、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變化的關系。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段,指出云與天氣的關系,說明為會什么看云可以識天氣。第二部分,從第二段到第六段,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是全文的重點。第三部分是第七段,說明看云識天氣的目的。

            《綠色蟈蟈》是一篇觀察隨筆,作者以他極其仔細的觀察,生動、準確而又極富有知識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蟈蟈這種昆蟲的生活習性方面的知識。作者以人格化的語言描寫了它的叫聲,它的食物特點,它的生存特點,在人與昆蟲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讓人們產(chǎn)生了對昆蟲世界無限的向往之情,不由得想走進它,去探索它的奧秘。本文語言優(yōu)美,生動活潑。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在客觀的描述中流露出作者內心的喜愛之情。

            《月亮上的足跡》是一篇紀實報道,也屬科普小品,作者以平實的語言,準確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字里行間能讓我們體會到人類登月時的驚心動魄,成功后的喜悅之情,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嘆,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七年級語文第四單元(網(wǎng)友來稿)》。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xiàn)到最后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

            二、相關知識

            1、關于說明文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功能或闡明事理。說明事物特點和闡明事理是說明文的兩種類型。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shù)字、作比較、畫圖表、打比方、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等。

            說明順序一般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文的語言特點: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同時要簡練、嚴密、講究分寸;有時也用生動的語言進行說明,使要說明的事物通俗易懂,生動形象。

            說明文與記敘文的區(qū)別:記敘文重在記敘、描寫和抒情,以形象感人、以情動人;說明文要求實事求是地較客觀地介紹事物,使人增長知識和技能。

            2、關于“阿波羅”工程

            美國于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組織實施的載人登月工程,或稱“阿波羅”計劃。這一工程目的.是實現(xiàn)載人飛行和人類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進行技術準備,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成就。工程開始于1961年12月第六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在工程高峰期,參加工程的有兩萬家企業(yè)、兩百所大學和八十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shù)超30萬人。整個“阿波羅”工程包括:①確定登月方案;②為登月飛行作準備的四項輔助計劃;③研制“土星”號運載火箭;④進行試驗飛行;⑤研制“阿波羅”飛船;⑥實現(xiàn)載人登月飛行。

            3、古代農諺選粹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旱晨聞蟬叫,晚上迎雨場。

            麻雀囤食要落雪。

            螞蟻壘窩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wěn)。

            龜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泥鰍靜,天氣晴。

            豬銜草,寒潮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三、學法指導

            本單元雖是以探索自然世界為主,但每篇課文的內容又各不相同,因此應采取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習這個單元,要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練習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住主要內容。《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在閱讀詩歌中應重點體會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學習這篇課文時要聯(lián)系生物課上所學內容(如魚類進化、鳥類祖先、兩棲類祖先、被子植物、恐龍、猛犸等知識),調動自己課外積累的生物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來理解詩中所寫的內容!犊丛谱R天氣》要掌握怎樣將事理說清楚的方法!毒G色蟈蟈》不僅從科學觀察隨筆中了解了美妙的大自然,還可以學習用通俗易懂、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把抽象的概念說得具體生動!对铝辽系淖阚E》應在快速閱讀中獲取課文信息,提取課文主要內容;要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清楚明白地敘述事件發(fā)生過程的寫作方法;要精心搭設“橋梁”,把這一課的學習過渡到本單元“探索月球奧秘”的綜合性學習中,切實開展關于月亮的科學與人文的探究活動。《山市》這篇文言文則應該反復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yǎng)探究能力、聯(lián)想及想象能力。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生活,感知海洋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了解海洋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教學準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宇航員在月球上仰望太空,最令他們百看不厭的是(地球)因為它能發(fā)出(藍色和白色的光芒),它是茫茫宇宙中一顆美麗的藍色水球(出示圖畫)

            2、這藍色的就是(水)面對這顆美麗的藍色水球,你會想些什么?

            3、我們曾讀過很多與海洋有關的書籍。從電影、電視上看到過有關海洋的鏡頭,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樣子的?你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嗎?

            學生交流。出示畫面:平靜溫柔的海、波濤洶涌的海

            4、是呀!大海在我們的眼中,它有時候是那么平靜、安詳,有時候面目是那么洶涌、可憎。它有時候帶給人們的是無盡的歡樂,有時候卻是無限的痛苦?墒墙饾壬鷧s認為,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板書課題),他為什么會這樣說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九課《海洋21世紀的希望》,齊讀課題。

            二、概括主要內容:

            1、檢查預習。

           、偕郑页鋈菀讓戝e的字。

           、陂_火車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同桌互相讀,糾正讀音)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說得非常好!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同學們抓住文章的關鍵,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學習第一段

            1、海洋是人類的搖籃,它曾經(jīng)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它曾經(jīng)哺育了地球上的生靈。它與人類的關系是那樣地密切。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一看課文的哪一部分寫是是海洋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2、指名回答。

            3、海洋與人類的關系怎樣密切呢?請哪位同學朗讀課文的1、2、3小節(jié),其他同學用筆畫出描寫海洋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句子。

            4、交流。

            四、學習課文

            1、出示:海洋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發(fā)水產(chǎn)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鹽。但是海洋發(fā)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沖垮海堤,毀滅沿海的城鎮(zhèn),給人類帶來可怕的災難。

           。1)給予什么意思?慷慨地給予什么意思?大海給予人們什么?

           。2)你能結合你收集的資料說說有哪些水產(chǎn)品?

           。3)此時人們對海洋的情感怎樣?

           。4)大海與人類關系密切還表現(xiàn)在哪里?(海洋發(fā)起脾氣來)

           。5)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它影響人們的生活,直接決定人們生活的安定與幸福)

            (6)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說明嗎?

            (7)此時人隊海洋又是怎樣的情感呢?這段話應該怎么讀?

            (8)試讀,指名讀,自由讀。

            2、引讀千百年來,人么熱愛海洋,是因為但是又敬畏海洋,是因為海洋的脾氣真是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來人們是怎么辦的呢?理解望洋興嘆

            人們望著海洋會興嘆些什么?

            3、快速寫。

            交流。

            4、總結:是啊,千百年來,人們只有望洋興嘆,發(fā)出了一聲聲無可奈何的感嘆,一聲聲憤怒的質問。人類是不是只能這樣?海洋能成為21世紀的希望嗎?(把課題中的21世紀點點)課后請同學們讀課文,收集有關開發(fā)利用海洋的資料,下一堂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9.海洋21世紀的希望

            關系密切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四字格下面的雙橫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看圖和學文,使學生了解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互信互愛,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品質。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出示圖畫,設問揭題

            1.在學習之前,教師出示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進行猜謎活動。(謎底:畫)

            2.談話揭題:學校里的畫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出示課文中的兩幅插圖)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這兩幅“校園里的畫”(教師板書課題)。

            【說明:利用學過的古詩《畫》導出課題,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畫的表象,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學生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l)讀準“板、彈、懇”的前鼻音,“炸”的翅舌音,“思”的平舌音以及多音字“血”的音。

           。2)注意“夸、劃、救、串”的間架結構以及筆順,指導書寫練習。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說明: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是讀懂課文的前提】

            二、觀察插圖,運用比較,培養(yǎng)能力

            1.依文看圖,訓練觀察能力。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觀察圖畫。

           。2)分別指導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畫。提問:想一想誰在畫畫兒,都畫了什么畫?

            【說明:從圖入手,使學生從畫面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看圖說話,不僅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緣圖悟文,強化學法指導。

           。1)看圖找段:①指名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別畫了一些什么圖畫?②讓學生圍繞這段內容回答,從而理清寫作順序:卡佳畫一艘軍艦——“我”畫炸彈炸軍艦,水兵們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

            水兵,坐上小船駛向岸邊——“我”畫鯨魚張開大嘴吃水兵。③教師總結:通過他們兩個人的所作所為,你知道了

            什么?

            (3)品詞誦讀:要理解自然段中語句的意思,必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以詞義貫穿句義。①圖文結合,形象理解詞語:“不服氣、救起、生氣”等?梢越虒W生看插圖解釋“生氣”、“救起”,還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服氣”,變抽象為形象。②誦讀指導:在讀第四自然段中的“說實話”“可是”時語氣強調得要重些,表示“我”的'心虛;“拿起”朗讀時語速要快,強調“我”的嫉妒心;“一個個”讀時語速要慢些,表示“我”的得意。

            【說明:本課的插圖再現(xiàn)了卡佳針對“我”在校園的一塊黑板上畫的兩幅畫而作的修改圖畫。這里圖文對照,一方面示范了圖文結合方式的多樣性,既有從圖到文的順向結合,又有從文到圖的逆向結合,還有圖文同步進行的雙向結合,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想象、理解能力,也使教學方法更趨炎活,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注重了圖文結合的可操作性,克服了圖文結合的籠統(tǒng)性、肓目性!

            3.自學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顧學習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圖找段、讀文析句、品詞誦讀;②依照這個方法進行自學。

            【說明:教學不僅傳授學科知識,還應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這里,教師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方法、技巧獨立閱讀、思考、批注、鉆研、揣摩、質疑、切磋,能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能力!

            三、聯(lián)系實際,發(fā)散思維,續(xù)編故事

            1.朗讀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分組競賽朗讀,集體朗讀)。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文的主要情節(jié),加深理解。

            2.復述故事:指名讓學生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看圖簡要地解說課文內容。

            【說明:運用朗讀表演,可以使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理解、感知、玩味課文內容。讀熟了,文章的語言就進入到了學生的語言里。通過讀,可以吸收、咀嚼、消化文章中的種種表達方法,將文章的語言內化成為自己的語言,從而形成語言儲備!

            3.續(xù)編故事,發(fā)展思維:卡佳看到“我”滿臉不高興的樣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說明:教學中續(xù)編故事,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注意文中兩個人物的內心活動、神態(tài)表情怎樣,有什么樣的語言和行動,為學習描寫人物打下基礎,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本課的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能說出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內容。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復述故事。

            過程與方法:

            1.感悟課文生動形象的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2.借助示意圖,理清故事的來龍去脈,復述故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故事說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進行想象。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教學難點】

            借助示意圖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寫本課生字詞,理解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課文大意。

            3.品讀課文第一部分,弄清故事的起因。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

            2.你從圖畫中看到了什么?(一個老公公和一個老婆婆正在屋里說話,一頭小驢待在驢圈里。這幅圖描繪的是一個民間故事,故事非常有意思,你想讀這篇故事嗎)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

            利用多媒體課件揭示題目,圍繞題目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檢查預習,自主識字。

            1.指名讀課文,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2.在小組內匯報交流預習情況。

            3.課件出示會認字。

            (1)讀音難點:“賊、縱”是平舌音,“顛、旋”是前鼻音。

            (2)學生讀生字,說說自己記生字的方法。

            (3)提示:“脊背”的“脊”應讀三聲,“顛”的讀音要注意,是diān,不要讀錯。

            4.課件出示“積累詞語”。

            (1)“窟窿”的“窿”讀輕聲。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對詞語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翻山越嶺”“走南闖北”。

            5.課件出示一類字和會寫詞語。

            (1)學生讀生字,組詞,說句子。

            (2)教師提示書寫“喂”“賊”“狼”“抱”。提示“漏、喂、賊、狼、抱、膠、偏”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胖、驢、粘”也是左右結構的字,但這幾個字左右相當;“莫”是上中下結構;“架”是上下結構,下面的橫要寫得長一些,能夠托住上面的部分;“厲”是半包圍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里面是“萬”,不是“力”。

            (3)學生寫字,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

            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為閱讀課文做好準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課后示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明確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起因(第1、2自然段),經(jīng)過(第3~18自然段),結果(第19、20自然段)。

            4.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話概括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設計意圖:

            用示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故事的敘述順序,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提高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四、讀懂起因,感受有趣。

            1.指名讀課文第1、2自然段。

            2.畫出描寫小胖驢、老虎和賊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體會到了什么。

            3.課件出示小胖驢的圖片和相關句子。

            (1)一個老公公,一個老婆婆,還喂著一頭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驢。(小胖驢非常誘人)

            (2)老虎嘴饞,一心想著吃這頭小胖驢;賊手癢,一心想著偷這頭小胖驢。(老虎和賊都惦記著小胖驢)

            設計意圖:

            欣賞圖片,朗讀句子,感受小胖驢的誘人,弄清老虎和賊的特點,體會故事的有趣。

            五、課堂小結。

            小胖驢有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多么誘人啊,老虎想小胖驢的肉肯定很好吃,賊想小胖驢肯定能賣個好價錢。那么,老虎和賊是怎么做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故事說明的道理。

            2.借助示意圖,理清故事的來龍去脈,復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進行想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本課生字、詞語,指名認讀。

            2.分段朗讀課文,師生進行評價。

            3.回憶故事的起因。

            板書:小胖驢老虎賊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回憶故事的起因,弄清故事中的人物關系,為理清故事的經(jīng)過和結果做準備。

            二、細讀經(jīng)過,感受有趣。

            1.默讀課文第3~18自然段。

            2.想一想故事里的哪些內容你覺得最有意思。畫出有關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3.交流匯報體會,學生讀勾畫出的句子,并說明理由。

            (1)寫老虎和賊來偷小胖驢的句子最有意思,一個“抓”字和一個“挖”字寫出了老虎和賊的急切心情。

            (2)老公公和老婆婆說話的時機真巧,正當老虎鉆進驢圈,賊也正想往下跳的時候,他們說話了,阻止了一場悲劇的發(fā)生。

            (3)老婆婆說的話真有意思,先說什么都不怕,再說就怕漏,讓老虎和賊摸不著頭腦,都以為“漏”比自己厲害,所以害怕起來。

            (4)描寫老虎和賊的心理活動的句子真形象。出示句子,學生讀句子,然后把這兩句話改為陳述句,理解“莫非”的意思,體會老虎和賊的心情。

           、倮匣⑴吭隗H圈里想:“翻山越嶺我什么都見過,就是沒見過‘漏’,莫非‘漏’比我還厲害?”

           、谫\蹲在屋頂上想:“走南闖北我什么都聽說過,就是沒聽說過‘漏’,莫非‘漏’比我還厲害?”

            (5)描寫賊從屋頂?shù)聛硭さ交⒈成系木渥雍苡幸馑,真是不巧不成書?/p>

            板書:騎虎

            (6)描寫老虎往外跑的句子真形象,有心理描寫還有動作描寫。

            老虎未料到房上會有東西掉下來,心想:“壞事,‘漏’捉我來了!”撒腿就往外跑。

            (7)老虎馱著賊跑得真快呀,“筋都快斷了”“賊骨頭架都快散了”,真是速度驚人,使盡了平生的氣力。板書:馱賊

            (8)描寫老虎和賊逃跑時的心理活動的句子真有意思。

           、儋\栽得暈頭轉向,一摸是個毛乎乎的東西,心想:“壞事,‘漏’等著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②前邊有棵歪脖老樹,老虎想:“‘漏’真厲害,像膠一樣,粘住我了。到樹跟前,得把它蹭下來,好逃命!

           、圪\也想:“‘漏’真厲害,旋風一樣,停都不停,一定是馱到家再吃我。到樹跟前,得想法躥上去,好逃命!

            這幾句話寫出了老虎和賊的心理活動,誰都以為對方就是“漏”,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二者的心理活動描寫得生動形象。

            (9)描寫老虎和賊把對方甩掉的句子真具體。出示歪脖老樹圖和句子,幫助學生理解。

            到了樹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賊順勢一縱,躥到樹上。老虎一邊往前跑一邊想:“終于甩掉‘漏’了!”賊一邊往上爬一邊想:“終于甩掉‘漏’了!”

            (10)讀了老虎和賊在歪脖老樹跟前相遇的情景,如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讀課文第16自然段。

            (11)老虎和賊都被嚇得滾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塊兒,嚇昏了過去,真可笑啊!

            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學生讀課文第18自然段。板書:滾下山坡昏了過去

            4.自由讀課文第3~18自然段,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5.小結:一個“漏”字,把走南闖北的賊嚇得腿腳發(fā)軟,把翻山越嶺的老虎嚇得渾身發(fā)抖。他們使盡平生氣力逃跑,想方設法甩掉“漏”,最后竟然讓“漏”嚇得昏了過去,這“漏”的本領真大啊!

            設計意圖:

            通過感受故事里最有意思的內容和多種形式的閱讀,體會老婆婆這句話的重要性及老虎和賊的反應,想象在老虎和賊眼中“漏”的可怕,感悟故事說明的道理。

            三、品讀結果,感受有趣。

            1.齊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結果。

            3.誰能說說題目的意思?(老婆婆說的“漏”是漏雨了,老虎和賊以為“漏”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東西)

            4.讀完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場景?和同學分角色朗讀。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感受老虎和賊的狼狽、小胖驢的悠閑,理解“漏”的真正含義,感受老虎和賊的可笑。

            四、回顧總結,感受有趣。

            1.借助課后第三題,學生練習復述課文。

            2.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要道聽途說,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不應該盲目采取行動)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田字格中寫好左中右結構的字。

            2、能結合具體的語境,讀準讀好多音字。

            3、讀一讀,比一比,寫一寫。體會量詞疊用可以表示事務的數(shù)量多。

            4、背誦古詩《長歌行》。

            5、閱讀《特殊的考試》,把短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6、學寫《日記》,養(yǎng)成寫日記得好習慣。

            7、積累并靈活運用象聲詞。

            8、能說會道中訓練孩子的說寫能力。

            教學重點:

            1、學寫日記,掌握日記的格式,養(yǎng)成寫日記得好習慣。

            2、能說會道中訓練孩子的說寫能力。

            教學難點:

            說寫能力。

            教學準備:

            插圖、投影。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語海暢游。

            教學目標:

            1、在田字格中寫好左中右結構的字。

            2、能結合具體的語境,讀準讀好多音字。

            3、體會量詞疊用可以表示事務的數(shù)量多。

            重點難點:

            1、讀準讀好多音字。

            2、體會量詞疊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語文百花園三的“語海暢游”。

            二、我會寫。

            1、出示3個生字,指名認讀。

            2、說說這幾個字的結構。

            3、觀察后匯報,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5、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

            三、讀詞語,辨字音。

            1、出示4組詞語,學生認讀。

            2、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你還積累了那些多音字。

            四、讀一讀、比一比、寫一寫。

            1、說說要求做幾件事

            2、出示4組字詞,自由讀后,指名讀,再齊讀。

            3、比較上下詞組有什么不同。

            4、你會說這樣的詞語嗎?

            5、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yè)。

            1、練習左中右結構的字。

            2、歸納學生學過的多音字并組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背一背、讀一讀,學寫日記。

            教學目標:

            1、讀背古詩《長歌行》,體會和珍惜時間。

            2、讀一讀《特殊的考試》,體會環(huán)保的重要性。

            3、學寫日記,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古詩,閱讀和寫日記。

            二、背一背。

            1、讓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2、指名朗讀,師糾正字音。

            3、小組討論不理解的.字詞。

            4、試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5、指導朗讀。

            6、同桌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讀一讀

            1、學生自由朗讀短文。

            2、指名分段朗讀短文。

            3、指名讀準生字的讀音。

            4、指導朗讀。

            5、指幾名學生表演課本劇。

            6、小結。

            四、學寫日記。

            1、讓學生看一位小朋友的日記,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說)

            2、小組討論交流。

           、偈裁唇腥沼?②為什么要寫日記?③日記該怎么寫?

            3、指名說,師歸納總結。

            4、你想寫一則什么日記?(同桌說)

            5、學生練寫日記,師指導格式。

            6、講評學生的日記。

            五、作業(yè)。

            1、背誦古詩《長歌行》。

            2、寫下今天的日記。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容:

            我的采集本,能說會道。

            教學目標:

            1、積累并運用象聲詞。

            2、訓練學生的說、寫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百花園中的“我的采集本”及能說會道。

            二、我的采集本

            1、小朋友,你一定知道許多表示聲音的詞吧,我們把這種詞叫做象聲詞。

            2、讓學生自由讀文中的采集本。

            3、用筆畫出表示聲音的詞語。

            4、你還能說出象聲詞嗎?能用它們說些句子嗎?

            5、讀讀這位小朋友的話。

            6、小結。

            三、能說會道

            1、投影出示插圖,說說圖畫的內容。

            2、分組說說,怎樣才能找到他的媽媽呢?

            3、指名說辦法,師列出學生想的辦法。

            4、評一評誰的辦法好?為什么?

            5、把自己認為最好的辦法用幾句話寫下來,師巡視指導。

            6、訂正學生的寫話。

            四、總結。

            同學們都能認真學習語文百花園三的內容,希望今后也要象現(xiàn)在一樣認真學習,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

            五、作業(yè)。

            寫幾個表示聲音的詞。

          語文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 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 培養(yǎng)同學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言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激動,感情的傾訴!扒閯佑谥卸砸缬诒怼钡脑娫~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

            二教授新課

           。ㄒ唬┵Y料交流

           。苯榻B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淳熙十年因病辭歸,時年58歲。此后10年隱居石湖。

            詩歌成績 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得到了充沛的體現(xiàn)。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績最高。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繪了封建社會農村的廣闊生活,把《詩經(jīng)·七月》以來的農事詩、陶潛以來的贊頌農村生活恬靜閑適的詩和唐代詩人的一些反映階級壓迫的農家詞、山農謠一類作品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蔡飯@詩歌:中國古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農村和農民的生活作為自身的歌詠對象,在《四時田園雜興》中,不只有描寫農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的內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歡樂,贊美了農村的勞動者;更有一些反映農民疾苦、揭露剝削的'詩篇。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園詩人(僅描寫田園生活的恬淡閑適和優(yōu)美的田園景象)

           。辰忸}:〈〈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我們學習的兩首分別描寫農村的春天和晚春。

           。丛姼梵w裁:近體詩中的七言絕句。

           。ǘ┰姼枥收b

           。痹姼枥收b指導(節(jié)拍、語調、重音)

           。怖收b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ㄈ┱w感知詩歌的內容和蘊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民勞動的情景。表示了人人愛勞動以和勞動充溢樂趣的思想感情。

           。ㄋ模┙涣魈骄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示什么呢?

            明確:在農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溢樂趣。

           。吃姼璧膶懛ǎ1)正面描寫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溢了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三練習:1小組朗讀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四小結:1文學常識

           。怖收b知識

            3詩歌的內容和思想感情

            五作業(yè)

           。崩斫、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

            2借助工具書或者網(wǎng)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 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 培養(yǎng)同學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檢查作業(yè)

            1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二教授新課

           。ㄒ唬┙涣髻Y料

            互相交流查閱的有關唐代田園詩歌并與范成大的田園詩歌比較

           。ǘ├收b詩歌體會詩歌意境

            指名朗讀、分組朗讀并進行指導。

           。ㄈ┱w感知詩歌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詩描寫晚春農村的自然景色。表示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熱愛。這首詩歌表示的樂趣在于自然景物。

           。ㄋ模┙涣魈骄

            1詩歌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前兩句寫了晚春江南農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確:典型的事物描繪。(金黃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麥花處處)

            3三、四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正午時分的幽靜的景象。

            4四句中寫“蜻蜓蟲夾蝶飛”顯得田野靜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確;以動寫靜。

            5詩歌的寫法

            明確:1點面結合

            2動靜結合

            三練習:

            1朗讀詩歌

            2背誦并默寫詩歌

            四小結:

            1詩歌的朗讀

            2詩歌內容的理解

            3詩歌的寫法

            五作業(yè):

            1理解背誦默寫兩首詩歌

            2預習《山中雜記》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03-23

          語文教案03-23

          語文教案03-25

          語文教案03-26

          語文教案03-26

          語文教案03-26

          語文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