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1
第三單元第1課(節(jié))
主備人:xx授課教師:xx
課題
3.1溫度
教材
簡析(創(chuàng)新元素)
本課是熱學的開始。在學生感受到靠感知的溫度不可靠的基礎上引入溫度計,通過自制溫度計領會溫度計的原理、構造,接著學會使用溫度計。教材注重探索學習,自主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溫度的定義、單位、攝氏溫度、0℃與100℃的規(guī)定。
。2)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實例得出溫度的定義及單位,攝氏溫度的意義。
(2)通過實驗比較,說明溫度計的用途,并進一步的了解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溫度的學習,知道溫度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的重要。
。2)通過對溫度計的使用的學習,能正確使用溫度計。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溫度的定義、單位、攝氏溫度、0℃與100℃的規(guī)定。
2、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1)一燒杯熱水、一燒杯溫水、一燒杯冰水
。2)不同種類的溫度計
。3)多媒體課件
學生:自制溫度
教學流程(可以手寫)
教學過程(信息化資源應用)
二次備課
一、情境引入
播放學校的景色(濃霧天氣拍攝)視頻,讓學生觀看
二、進行新課
1、實驗體會:
讓學生摸自己身邊的物體(比如剛從冰箱拿出的食物、剛烤熟的地瓜、自己的額頭)
1)提問:同學們所摸的物體,感受怎樣?
2)通過學生回答(這些物體的冷熱程度不同)進入新課。
2、新課教學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2)實驗體會:
器材:在桌面上分別放課前準備的三杯水
方法:選兩位同學做體會實驗,并把他們命名為甲同學和乙同學。想讓甲同學將一手指放入熱水中,立刻讓他把剛才放入熱水中的那個手指放入溫水中,問他的感受。同樣,讓乙同學將一手指放入冰水中,立刻讓他把剛才放入冰水中的那個手指放入溫水中,問他的感受。
A、學生回答
B、提問:按理說,同一杯水的溫度應該是相同的,為什么剛才兩位同學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呢?憑我們的感可靠嗎?該怎么辦呢?
3)溫度計
活動一:拿出自制溫度計,先放到熱水中,觀察現象
再放入冷水中,觀察現象
問: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自制溫度計是依據什么道理制成的?
展示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讓學生觀察其結構
溫度計的用途:用來測量物體的溫度的儀器。它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細管、液體、刻度組成,里面的紅色液體一般是水銀,所以象這一類溫度計又叫水銀溫度計,液體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4)在生活和生產中,溫度常常采用攝氏溫度。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符號是℃。
5)規(guī)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規(guī)定為100℃。把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問:同學們,今天你們進入校園時,還記得你的體溫嗎?誰上來把自己的體溫寫到黑板上,并大聲讀出來。
黑龍江省的漠河是我國氣溫最低的地方,冬季最低氣溫為—52。13℃。同學們知道怎么讀嗎?
活動二:利用自制溫度計能不能準確測出熱水的溫度?為什么?
那么,你能為自制溫度計標上刻度嗎?請同學們小組討論討論
6)溫度計的正確使用及讀數
A、看量程和分度值。
B、把溫度計插入被測液體中(注意:玻璃泡一定浸沒在液體中,且不要與杯壁、杯底接觸)
C、讀數時,溫度計一定要保留在液體中,切不可將溫度計從液體中取出,視線要與刻度線水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零以上的溫度讀作××攝氏度,零以下的讀作零下××攝氏度。
活動三:學生分組測冷水、熱水的溫度,練習使用溫度計,并讀數
7)體溫計
讓學生閱讀課本上的文字,了解體溫計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三、歸納與小結
1)溫度的定義、單位及單位符號是什么
2)溫度計的用途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3)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如何讀數
4)其他溫度計
作業(yè)設計(布置)
1、完成課后1,2題
2、完成學習之友上基礎練習部分
板書設計
3.1溫度
1、溫度
。1)定義: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2)單位:(通常情況下采用攝氏溫度)
攝氏度,符號是℃
。3)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
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規(guī)定為100℃。把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2、溫度計
(1)用途
溫度計是用來測量物體的溫度的儀器
。2)設計原理
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3)結構
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細管、液體、刻度組成,里面的紅色液體一般是水銀,所以象這一類溫度計又叫水銀溫度計,液體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3、溫度計的使用
課后反思(手寫)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2
課前分析:
【教材分析】
《功》是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一章第一節(jié)。從內容來看這是一節(jié)典型的概念型新授課,包括兩個重要的概念:功和功率。物理概念的教學幾乎遍及每一節(jié)初中物理課。功是在學習了力的基礎知識之后描述力的另一種效果的物理量,本節(jié)綜合地應用力與運動關系等知識來展開介紹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知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tǒng)性?梢哉f是前面所學的知識的延伸,又為學習功率、機械效率、機械能等知識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功的概念比較復雜、抽象,因此這一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并且功和功率的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
教材的編排符合,物理概念的教學的程序:包括為什么要引入這個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在引入和形成概念后,進而加以鞏固和深化。教材中對兩個物理量的引入都源自生活實例,建立的過程又是通過學生觀察或是新舊知識的類比,最終又回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以鞏固。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大致在15歲左右,抽象思維還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仍需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因此在教學中借助演示實驗和實例分析,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在物理學中功與能量緊密結合,功是過程量,能量是狀態(tài)量,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在沒有學習能的轉化的知識的情況下,功的定義是很難下的。但學生已有一定的力學基礎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認知水平來構建“功”的概念。
【教學目標】:
按照新課標要求制定三維目標:
1.通過分組觀察、比較、討論,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學會判斷力是否做功。理
解功大小的計算公式、單位,并會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通過自讀、思考、討論、實踐,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計算公式,并會用公式進行簡單
的計算。嘗試應用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的物理問題,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
走向社會”
3.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
協(xié)作,善于觀察和探索的習慣;樹立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功的含義及計算,是學習功率和以后學習機械效率的基礎,功率概念及計算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實際生活中又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我把利用W=FS、P=W/t進行簡單的計算作為本節(jié)的重點。
【教學難點】
機械功的概念非常抽象,在生活中也很少涉及,在尚未講到能的轉化概念之前功的定義是不容易清楚給出的,所以教材中沒有對物理學名詞“功”下定義,而是利用生活實例和圖片,說明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作用下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做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必要因素,要描述這個過程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引出力學里的“做功”,對學生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有好處。學生常常把生活中的“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做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我把判斷一個力有沒有做功作為本節(jié)的難點。
【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jié)課特點,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用身邊常見的實物進行演示,引導學生分組觀察和實例分析,拉近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綜合應用學生體驗、講授和分組討論并輔以講練結合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通過汶川地震、新疆雪災、青海玉樹地震的實例,加入到課程過渡或練習中。讓學生感到時時處處留意,都會發(fā)現有物理,更感覺到大災面前有大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母愛的偉大,讓學生學會感激,學會珍惜。努力實現既教書又育人,對學生進行情感和價值觀的教育。
在設計理念上,主要突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新課程理念。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參與意識和探究精神,提升到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體現了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和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自由選擇的最大空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實錄)】
。ń虒W中應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不丟棄情感和價值觀的教育)具體設計如下:
1、復習提問相關知識
師:(1)什么是力?單位是什么?(用激勵的目光環(huán)視四周,找中下游水平的學生回答)生: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單位是牛頓,簡稱:牛
師:(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效果是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或改變物體的形狀。
師:(3)重力的方向?
生:向下。(別的同學提醒)不,豎直向下。
2、新課的引入:(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中,一些搬運東西的圖片)啟發(fā)學生思考
師:它們有哪些共同特點?我們怎樣描述這個過程?(學生們邊觀察邊議論)
生:都在用力移動物體。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效果一樣使物體改變了位置。(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去尋找物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行探究)
板書:一、力做功
3、功的概念:
力學中的功與力聯系緊密,功吸取了“成效”的意思。(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78,教師巡視,
詢問對成效的理解情況)
師:小聰拉箱子發(fā)生了什么效果或者成效?
生:移動了一段距離,有了成效。(個別學生小聲議論)
師:小明呢?生:雖然費了力,但箱子沒有動,沒有成效。
師:重力也作用在物體上,有沒有成效呢?
生:在重力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沒有成效。
師:物理學中規(guī)定,如果物體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就說力對物體做了功。教師板書:F)(彩筆混合書寫用彩筆混合書寫是為了醒目)(s)
4、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在引入功的概念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功的概念分析:物體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
距離,那就表示力做了功。從而得出了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此時學生對功理解并不透徹。這時讓學生多媒體中的生活勞動場景。(學生興趣很高,不時傳出討論聲)
師:對物體施力有什么不同的成效?
生:(1)小孩推石頭、搬石頭。都有力沒有移動距離,無成效不做功。
。2)汽車剎車因慣性,有距離無力,成效不時來自力,不做功。
。3)有力也有距離,但力的方向和通過的距離互相垂直,有成效與該力無關系,該力
不做功。(教師欣喜,為進一步加深理解,做簡單的演示)
教師利用學生身邊的實物進行演示并分析。(如粉筆盒,學生文具、水桶等,可以提起水桶從教室前走到后面,讓學生分組討論后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做功,什么情況下不做功,同時進行圖片展示。學生們釋然)得出力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挪粍訜o功: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但物體靜止不動
⑵不勞無功:物體靠慣性運動,雖然有距離,但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
、莿诙鵁o功: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也移動了距離,但力的方向和通過的距離互相垂直(利用身邊的實例進行分析,不僅貼近生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使學生加深了對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理解。邊觀察邊分析,輕輕松松突破難點)隨即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
1、力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和。
2、下述情況哪些力做功:
A.用水桶從井中打上水來
B.手提水桶原地不動
C.手提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前進
D.汶川地震后一男孩推水泥板救同學但未推動
E.新疆雪災發(fā)生后,我工程兵利用大型工程車推雪開辟生命之路
F.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滾動了一段距離
G.蘋果從樹上落下砸在巨人頭上(各小組的代表主動站出來回答,積極性非常高。這樣做能趁熱打鐵,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進行情感和價值觀的教育。)
5、功的計算:
師:同學們已知道了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現請你們猜猜:做功的大小可
能與什么有關?
生:(發(fā)言)大小、方向、作用點、距離??
師:你們的猜想應怎樣得到證實?(引導復習探究的步驟)
生:(討論后)
師:能證實猜想是否正確,除了用實驗外,也可以采用別的方法。下面請
同學們根據你自己猜猜,結合我們的課本,也可以參閱課外的書籍、
網絡資源進行學習.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W生討論后)師:物理學中規(guī)定:功等于力與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距離的乘積。
[板書]:二、功的計算
1、功的計算公式:功=力×距離(說明:計算式、決定式,但不是定義式)
2、單位:牛·米N·m焦J
(每學習一個新的物理量,都要讓學生在腦子里形成大小的概念。)
師:1N是手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1J應該是多少呢?
生:1J就是把一個雞蛋舉高2m所做的功。(或把兩個雞蛋舉高1m)
自讀例題后練習。
[實戰(zhàn)演練]:灰太狼用20N的水平拉力,把重100N的喜羊羊拖回了1000m外的家;紅
太狼把喜羊羊背上了10m高的狼堡;喜羊羊趁兩狼燒水的功夫,逃脫了
并從3m高的窗戶跳了出去。
試求:灰太狼、紅太狼、喜羊羊各做了多少功?
(一名學生板演,其余寫在練習本上。練習題中編入熱播動畫片的主角,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多媒體中展示三位主角的圖片,來刺激學生的視覺,
課堂氣氛活躍。)
6、功率:
展示玉樹災區(qū)畫面。(學生們的表情頓時變了)
師:20xx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fā)生了里氏7.1級特大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生認識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步了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
1.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fā)現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xié)作和配合。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難點:能從看到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 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課——物理。請同學們觀看漂亮的章首圖,然后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文。
三、進行新課
[師] 科學之旅的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 課本圖0.1-1實驗 [演示] 課本圖0.1-2實驗。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教師再演示書本的幾個 [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2.乓球會落下嗎?
[師] 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 物理是有趣的
[板書] 物理學的研究范圍:聲、光、熱、電、力等現象
[師] 這些現象不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書] 怎樣學習物理。
[板書] (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板書]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書] (3)聯系實際,聯系社會
四、小結
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于動手、勇于實踐,才能最終發(fā)現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敝杏峦鼻。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4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色散現象
。2)物體的顏色
。3)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2.難點:
(1)決定物體顏色的因素
。2)會區(qū)分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一塊圓紙板、一根火柴棍、水彩顏料
2.教學器材:三棱鏡、七色光板、紅、綠、藍三色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提出
問題由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提問:
陽光通過家庭內的養(yǎng)魚缸,有時會在墻上出現彩色的光帶.在陽光的照射下,雨后的天空中會出現美麗的彩虹.人工噴泉在空中噴出的細小水珠,有時也能形成“人造彩虹”……
這些美麗的色彩是從哪里來的呢?
難道陽光是由這些美麗的色彩構成的嗎?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引發(fā)他們的思考
光的色散演示實驗:
讓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在墻上形成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彩色光帶。學生觀察
七色光
復合成
白光使用七色光板,通過快速旋轉來演示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現象。
請學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顏色比例,畫在圓盤上,現場制作七色光板。
讓學生用自己做好的七色光板,完成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實驗。學生觀察
學生動手制作七色光板:
在預先準備好的圓紙板上,劃分成六個面積不等的扇形,扇形區(qū)的顏色和圓心角按逆時針順序分別為: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顏色可以用水彩或彩色粉筆涂上,也可以貼上不同顏色的色紙.然后用筆在圓盤中心扎一個孔,再插入一根火柴棍即完成。
學生做七色光復合成白光的實驗.轉動這個圓盤,觀察盤上顏色的變化。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5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復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并會用來解釋一些有關的簡單的問題;能說明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學會畫簡單的光路圖。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知識遷移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及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通過對法線的形象解釋,滲透真正做人的思想教育。
二、重點、難點
重點:光的反射定律
難點:引導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全面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三、教具
教師用:光的反射裝置(自制暗箱)、平面鏡、白紙、手電筒、多煤體課件
學生用:量角器、紙屏(附有角度)、激光手電筒、紙板
四、師生交流過程
。ㄒ唬┰\斷補償:光在均勻的介質中如何傳播?
。ǘ⿲胄抡n:通過課件展示:《手術室里的燈光》,介紹愛迪生為媽媽治病的故事。
。ㄈ┻M行新課
1、意外的發(fā)現
啟發(fā)質疑:為什么愛迪生把鏡子放在這些蠟燭的后面,就會使他媽媽的周圍變得很亮?引導學生討論得出:蠟燭發(fā)出的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光照射到鏡面上被擋住而改變了傳播方向,又反射回去。
列舉事例:讓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光的反射現象。并將他們進行分類,說明分類的依據?(如:根據能不能發(fā)光或面的`光滑程度等。)
2、提出問題:光在物體表面是怎樣反射的,有沒有規(guī)律,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為什么不同的表面反射光的情況不同?你還想研究哪方面的問題?
3、設計實驗與收集數據
2)、實驗驗證
a、“三線共面”,引導學生猜想入射光線相對反射光線和法線確定的一個平面有幾種位置關系,怎樣確定反射光線的空間位置?師生共同
討論得出實驗步驟:
、佟㈢R面平放在桌面上。
、凇鸭埌遑Q立在鏡面上,使接縫與鏡面垂直。
③、讓入射光線沿著被固定的平面射到接縫和鏡面的交點上
④、慢慢地轉動另一平面,尋找反射光線。
學生實驗,討論,教師進一步用課件演示說明:紙板可轉動的面向前轉向后轉都觀察不到反射光線,只有當這個面與被固定的面為同一平面時,才清晰地觀察到反射光線。
b、“二線分居”,引導學生回想實驗中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相對法線的分布情況,提出問題:能否找到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于法線同側的情況,利用反正法。
c、“兩角相等”,提問:根據上面的研究能不能確定反射光線的位置?(不能)要想確定具體位置,還需研究他們之間的什么關系?(角的關系)利用課件介紹入射角、反射角。
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并運用分析、歸納的方法由學生歸納實驗結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探究能力。
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同時做實驗記錄,師巡回指導。
4、分析與論證
實驗完成后,大家從中發(fā)現哪些規(guī)律?
引導小組發(fā)言,展示實驗記錄。
讓學生完整的歸納反射定律的內容。
設疑:能不能說“入射角=反射角”
。ㄗ⒁庖蚬P系,借助課件中的反射
大家庭,形象、生動的理解)
5、交流與合作
1)、兩人共同完成“互看”實驗,利用多媒體展示光路圖。(如圖1)
2)、選派一生利用反射裝置從立體角度讓學生看到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
(四)、課堂小結
1、讓學生回憶本章有哪些收獲?(如: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兩種反射類型等;思想方法:模型法,猜想驗證法,探究法;思想方面:正直做人。)利用課件展示本節(jié)知識的內在聯系,點明學習目標。
2、交流本節(jié)實驗的得與失(如:實驗過程中的),以及生活中的困惑。
。ㄎ澹、奇思妙想
1、現代VCD影碟機是利用激光照在刻有凹凸的光碟上通過在接收器上讀取光信號而播放音像。
2、利用平面鏡還能觀察到角度的微小變化情況,如圖2所是,從A點發(fā)出的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O點,反射光沿著A、MN原路返回,當平面鏡繞O點轉動150,反射光線在水平標尺MN上的光點移動了厘米(已知AO=1M)
(可以選做課件中的鞏固練習,也可以進行達標訓練)
。、作業(yè)設置
1、小論文,如果沒有光的反射,我們的世界將會怎樣?
2、收集俄羅斯”進步號”無人飛船制找造人工白晝實驗。
3、用玻璃建樓房有哪些利與弊?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6
一、教學目的
1、知道光的反射現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從實驗中分析現象,歸納總結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材分析
重點: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難點: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舉出應用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實例。
二、新課引入
教師:我們能看見太陽、電燈,是由于它們能發(fā)光,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yōu)槭裁从帜芸匆娙、教室、書本這些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呢?這是因為他們能反射太陽、電燈等光源發(fā)出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本節(jié)我們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規(guī)律。
三、進行新課
1、光反射的規(guī)律
教師:光傳到兩種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時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的.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
觀察:墻上光斑及其變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讓學生觀察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入射點。并在黑板上畫出圖:
教師向學生介紹以下名詞:
入射點(O):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
法線(ON):通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直線(用虛線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教師:通過演示觀察到光的反射現象。那么光反射時遵從什么規(guī)律呢?
實驗一:
1、按照課本圖2、2-3,讓從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紙板入射到鏡面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紙上畫出法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記錄下來。
2、不改變入射點的位置,改變入射光線的位置,重復上面實驗兩次。
3、把紙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還能看見反射光線嗎?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
、俜瓷涔饩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诜瓷涔饩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鄯瓷浣堑扔谌肷浣恰
【八年級物理教案上冊】相關文章:
八年級物理教案07-21
八年級物理教案透鏡01-02
【精品】八年級物理教案03-22
【優(yōu)選】八年級物理教案15篇11-09
物理教案模板02-29
物理教案:電阻03-18
初中物理教案12-28
物理教案壓強11-29
初二物理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