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錦集(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2、學習借梅議政這種托物言志的寫法;
3、掌握、積累“使”“病”“解”“本”“窮”等文言實詞,學習“以”“之”等文言虛詞,復習使動用法。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
誦讀、文言實詞的積累、復習使動用法、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
托物言志的寫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多媒體課件腳本):
一、課前營造氣氛
。–AI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梅花》,畫面中一組梅花在背景中移動。)
二、導入
。–AI一幅梅花的畫面,配以文字說明:梅,落葉喬木或落葉灌木,性耐寒,因而與松、竹一起被譽為“歲寒三友”,又與蘭、竹、菊合稱“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國傳統(tǒng)十大名花評選中榮膺榜首,被譽為“花魁”。)
。–AI顯示盆栽梅花與土栽梅花的比較圖)請同學們從審美的角度說說對畫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學生應該說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園藝師們創(chuàng)造的包括梅花在內的盆栽藝術點綴了我們的生活,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但是,在晚清,卻有一人視這種“藝術”為扼殺天性的舉動,并專門寫下一篇文章來表明他的觀點,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病梅館記》(板書課題)(CAI梅館,作者簡介)
三、明確學習目標(CAI顯示,教師讀出來)
為達到這幾個學習目標,本堂課我們將采用“誦讀—積累—領悟—表達”的四步法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誦讀—積累—領悟—表達)
四、誦讀
1.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誦讀時必須讀準字音,讀清句讀,還要讀出語氣。下面先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聽的時候注意以上三個要領,并劃出理解有困難的文言詞語。(CAI配樂朗誦)
2.我來檢查一下聽讀的效果。
。1)生字的讀音(CAI顯示讀音,解釋)
。2)分清句讀,把握朗讀節(jié)奏(CAI顯示練習)
3.下面同學們根據(jù)誦讀的三個要領,自由朗誦,所謂“自由”就是你覺得怎樣讀感覺好就怎樣讀,把聲音放出來。朗誦時進一步發(fā)現(xiàn)問題,呆會兒提出來討論。我給大家配一段音樂。
。▽W生朗誦時間控制在3分鐘以內,讀完后,稍加評點。)
五、積累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在書上劃出來的理解有困難的詞語提出來,我們一起來研究解決。請1、2小組的同學提第一自然段中的問題,第3組的同學提第二自然段中的問題,第4組的同學提第三自然中的問題。(CAI即時顯示文句詳解)
2.我們發(fā)現(xiàn)文中有兩個虛詞“之”“以”出現(xiàn)得比較多,我們做兩道練習來鞏固一下對這兩個詞的理解。
。1)CAI顯示“之”的練習題及答案。
(2)CAI顯示“以”的用示練習題及答案。
3.另外,本文實詞的使動用法也較多,請同學們找出含有使動用法的.句子。
。ㄗ寣W生找1分鐘,然后CAI顯示使動用法的練習題)
六、領悟
前面我們提到在本文中龔自珍所要表達的觀點,與我們一般的審美取向不同,我們認為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東西,作者卻認為是在扼殺天性。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對文章具體內容的分析來解答這個問題吧。(CAI顯示文章內容分析)
其實,如果我們運用歷史的眼光來看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朝代,清后期,封建統(tǒng)治日趨腐朽,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內加強思想統(tǒng)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zhèn)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tǒng)治之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龔自珍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敏銳地預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機,對統(tǒng)治者扼殺人才、禁勉錮思想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強烈地呼吁社會改革與個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統(tǒng)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梅館記》就寫作于這樣一個時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義顯然不僅僅是一種植物了,它象征著什么呢?(學生回答:人才)那么相應地,文人畫士及他們的品梅觀等分別象征什么呢?(CAI顯示)
我們看到,文章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呢?(CAI托物言志)。
。–AI顯示文章思想內容的小結及《己亥雜詩》)
七、表達
托物言志這種寫法可以使要表達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發(fā)議論,為眾多的寫家所采用。本文借“梅”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現(xiàn)在要求同學們借“荷”來寫意,那么你將借此抒發(fā)怎樣的情懷呢?(CAI顯示荷花的畫面)
托物言志,詠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例如花草之類,或抓住外部形態(tài),或瞄準其生活習性。《愛蓮說》及我們上學期所學《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特點,表達潔身自好的情操。
課后如有興趣,可就松樹或菊花寫一篇托物言志的練筆文章。(CAI顯示畫面)
八、朗誦課文(CAI)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寫的是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和一名普通的小姑娘之間互相幫助的事,反映了愛因斯坦平易近人的作風。
文章可以分為4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一個小姑娘在路上撞上了一位衣著不整的老人。父親告訴小姑娘,那老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愛因斯坦。小姑娘感到很奇怪。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第二天,小姑娘又遇到了衣著不整的愛因斯坦,并告訴愛因斯坦穿戴的要領。
第三部分(第14~22自然段):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按小姑娘說的那樣穿戴得整整齊齊的,他邀請小姑娘到家里做客。在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小姑娘幫助愛因斯坦拜擺放東西、收拾房間。這部分內容進一步表現(xiàn)了愛因斯坦的平易近人。
第四部分(第23自然段):愛因斯坦告訴小姑娘的`母親,小姑娘教他怎樣穿戴和布置房間,他教小姑娘做數(shù)學。
通過愛因斯坦說的話,可以進一步看出愛因斯坦的平易近人。在他看來,小姑娘能夠教他穿戴和收拾房間,這是很了不起的本領;而自己沒有什么本事,只能教小姑娘做數(shù)學題。話語中充滿了對小姑娘的贊揚。
教學目標:能夠認讀5個字;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愛因斯坦是個偉大的科學家,感受他平易近人的作風;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感受愛因斯坦平易近人的作風。
教學思路:
一、充分自讀,了解課文內容
1、先看課后認讀字表自學生字,然后充分地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再圍繞“課文寫了愛因斯坦和小姑娘之間的哪些事”這一問題,進一步自讀思考。要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并能表達清楚就可以了。參考答案如下:
(1)愛因斯坦和小姑娘在路上相遇,小姑娘發(fā)現(xiàn)愛因斯坦衣著不整。
。2)第二天,兩人再次在路上相遇,小姑娘告訴愛因斯坦應該怎樣穿戴整齊。
。3)第三天,愛因斯坦按照小姑娘說的穿戴的整整齊齊的,并邀請小姑娘到家里做客。在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小姑娘幫助愛因斯坦收拾房間,愛因斯坦幫助小姑娘做數(shù)學題。
2、檢查朗讀,指導正確、流利。
3、學生匯報:指導用詞的準確。如"短而硬"、"棕褐色"、"陷"、"蓬亂"等詞分別把胡子、眼睛、頭發(fā)的特點表現(xiàn)得如在眼前,使人仿佛見到愛因斯坦衣冠不整、頭發(fā)蓬亂的模樣。如果文章這么寫--
老人蓄著小胡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長著灰白頭發(fā)。
你還會有這樣的感受嗎?
4、“讀了課文,你對愛因斯坦有了哪些了解”是在上一問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后才能回答的問題。
通過課文的語句、段落我們可以知道:愛因斯坦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他對人真誠、平易近人,沒有架子,等等。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1、分小組練習。
2、選擇一兩個小組在全班分角色讀。組織學生對角色朗讀的情況進行評議。
語文教案 篇3
冀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哦,香雪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理解小說折射的時代信息
2.從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角度欣賞人物
3.品味小說清新淡雅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從語言描寫 和心理描寫角度欣賞人物
難點:品味小說清新淡雅的語言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1課時
一、簡介并導入
這篇小說是發(fā)表于《青年文學》1982年第五期,并獲得1982年全國最佳短篇小說獎的小說。作者鐵凝,1957年生,河北趙縣人,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發(fā)表中短篇小說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夜路》,中短篇小說集《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小說集》。她以一個女作家的敏銳、細膩的藝術感受力,真摯美好的情致,對生活素材 獨到的發(fā)掘和精巧提取,語言清朗睿智,作品蘊涵深摯,質樸優(yōu)美。
這篇小說寫的是一群以香雪為代 表的山村少女對開進深山的火車表現(xiàn)出來的喜怒哀樂,以此折射出受現(xiàn)代文明沖擊的農村蹣跚前進的身影。小說借臺兒溝的一角,寫出了改革開放后中國從歷史的陰影下走出,擺脫封閉、愚昧和落后,走向開放、文明與進步的痛苦與喜悅,構思巧妙,表述獨特,語言精美。小說主要通過哪幾個故事情節(jié)表現(xiàn)的呢?
二、閱讀分析并說明過渡語
小說主要寫了四個情節(jié):
1.姑娘們對“北京話”的議論;
2.姑娘們與旅客做生意,過渡語是:哦,五彩繽紛的一分鐘,你飽含著臺兒溝姑娘們多少喜怒哀樂
3.香雪渴望有一個鉛筆盒,過渡語是:“也難怪,咱們香雪是學生呀。”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愛的`鉛筆盒,過渡語是:可是,那 誘人的噠噠聲老是在耳邊響個沒完。
三、感知課文,討論把握幾個問題
1 .火車開進深山以前,臺兒溝是個什么樣子?
臺兒溝人歷來是吃過晚飯就鉆被窩,仿佛是在同一時刻聽到了大山無聲的命令。臺兒溝那一小片石頭房子也在同一時刻忽然完全靜止了,靜得那樣深沉、真切,好像 在默默地向大山訴說著自己的虔誠。這里的人們質樸純潔,一天只吃兩頓飯,生活貧窮落后,被大山擋著,封閉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樣,與世隔絕,不知道外邊的世界是個什么樣?
2.開進深山以后,臺兒溝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臺兒溝以往的寧靜被攪亂了。姑娘們剛把晚飯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亂吃幾口,扔下碗就開始梳妝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飾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車經過的地方跑,香 雪總是第一個出門,鳳嬌是第二。起初是觀望議論,后來就做生意換一些發(fā)卡、紗巾之類的裝飾品,再后來想換一個鉛筆盒,最后為換一個鉛筆盒香雪還登上火車走出了三十里路。發(fā)生了有過程的變化。
3.香雪與其他姑娘們的表現(xiàn)有什么異同?
香雪與其他姑娘們一樣,表現(xiàn)了她們對山外世界裝扮的關注,對美的十分熱烈地向往 和追求。所不同的是 ,香雪在她們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書包、鉛筆盒之類的文化用品。因為香雪是她們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 識和追求使她與其他姑娘們的問題 和物 品需求都不一樣,也正是這樣,原本膽小的她才能第一個登上火車,第一個走出這個山村,第一個對山外的世界有了認識的姑娘。文化知識和文化追求使她與別人不同,比別人的追求更高,顯得比別人更勇敢,更突出!爸R就是力量”,這正是小說著力表現(xiàn)的內容,也是小說折射出來的時代信息之所在。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學會“明、再、已、習、當、員、言、床、美”9個字;會認“經、刮、敢、陰、趴、停、住、帆”8個字。認識1個偏旁“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養(yǎng)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養(yǎng)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意識。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說說小鴨子走路有什么特點?都來學學小鴨子走路。
(學生模仿。)
2、課堂里來了一位客人。(出示掛圖)和小鴨子打個招呼。
3、今天小鴨子要給我們講講它的故事。
板書課題,讀題。
二、檢查預習,識記生字
1、師范讀課文。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去聽聽小鴨子給我們講的什么故事呢?(師范讀課文)
2、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剛才都聽得很仔細,現(xiàn)在請你們自己好好地讀一讀這篇課文,把讀得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
3、(黑板上有池塘圖和寫有生字的小鴨卡片。)
指名上臺讀生字,讀準了就把小鴨請進池塘。
4、開火車讀,小組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鞏固生字。
三、初讀課文,加深體驗
生自由選擇最喜歡的部分,練習朗讀,想象畫面。
師: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那部分,美美地讀一讀,
讀完后?請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四、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識記生字“再”。
(2)指名生分析“再”字的字形結構。
(3)仔細觀察“再”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在書寫時應注意哪些地方?
。4)師作示范指導,學生自己練寫生字,再與范字作比較。
(5)師選出寫得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
二、激發(fā)想象,指導朗讀
1、聯(lián)系學生的朗讀體驗,讀一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2、生結合生活實際,感受句子所描繪的情景。
網
3、自由練讀,指名讀,小組讀,還可以試著背誦。
三、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讀文。
1、(出示掛圖)
教師語言描述,學生感受當時的情境,體會小鴨子的想法。
2、(出示重點句子)
學生體驗朗讀。
3、運用讀評結合、表演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指導朗讀。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識記生字“再”。
(2)指名生分析“再”字的`字形結構。
(3)仔細觀察“再”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在書寫時應注意哪些地方?
(4)師作示范指導,學生自己練寫生字,再與范字作比較。
(5)師選出寫得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養(yǎng)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正確掌握本課生字;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白做事情要有恒心,培養(yǎng)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多種形式鞏固生字認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小鴨子,我想對你說……
1、扮演角色,再現(xiàn)課文內容。
2、融入情景,和小鴨做朋友。
3、積極思維,拓展想象:小鴨子,我想對你說……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學生自學生字。(先說它是什么結構,是什么和什么組成的(獨體字除外),它的筆順是什么,共有幾筆,組詞是什么。
3、指名說記字的方法。
4、指導寫字,看清每一筆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寫排頭字。
四、復習鞏固
1、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完成課后第二題,第三題。
板書設計:
7、明天再練吧
有一天下決心練習長跑明天開始練
第二天忽然刮起大風明天再練吧
第三天小雨一個勁兒下明天再練吧
第四天風停了,雨住了明天再練吧
小鴨子,我想對你說……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自讀詞語,發(fā)現(xiàn)構詞的特點;
2自讀、背誦對聯(lián),感悟意思,主動積累有名的對聯(lián);
3讀懂成語故事,理解成語“老馬識途”的意思;
4能大方、主動、有禮貌地與同學交流自己讀《威爾遜出游》后對威爾遜媽媽做法的感受和自己的媽媽的做法,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5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游戲或親身參與過的游戲,不拘形式地寫下游戲中的見聞、感受;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短文,積累一些好詞佳句,并感受童年的快樂與純真;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一些名聯(lián)在小黑板上;搜集古代詩人、現(xiàn)代作家描寫童年生活的美好的詩句或文章。
學生:回憶平時媽媽是怎樣教育自己的;仔細觀察生活中的游戲或親自去參與一種游戲。
教學時間
4~5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自讀、互讀詞語,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意思,悟悟這些詞語的特點。
2想一想:這些詞有什么地方相同?
3學生自由發(fā)言,從中點明教學內容:這些詞語中都包含有一組反義詞。
4學生再讀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感知構詞的特點。
5拓展練習,“你能再說幾個有這樣構詞特點的詞語嗎?”
6教師相機板書學生的舉例,再讀詞語,加深理解。
二、語海拾貝
1自讀對聯(lián),要讀得正確、流利。
2在小組讀,相互檢查,并悟悟對聯(lián)的大致意思。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不懂的地方,請求老師或其他組同學解釋。教師注意引導和補充。
4總結:用對稱的字句加強語言效果的這種修辭手法,我們稱為對偶。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對聯(lián)。
6拓展練習,“你能說說你搜集的名聯(lián)嗎?或者你想創(chuàng)作一副對聯(lián)也可以。”
三、點擊成語
1學生自由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
2請學生復述成語故事,并說說讀了成語故事后的感受。
3引導學生理解“老馬識途”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講講身邊類似的事例。
四、口語交際
1回顧課文《威爾遜出游》,想想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呢?抽生回答。
2再自讀課文,獨立思考:你贊成威爾遜媽媽的做法嗎?為什么?
3小組說說、議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傾聽別人的意見,豐富自己的認識。
4全班交流,舉行小型辯論賽,從觀點出發(fā)劃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論,評選出最佳小辯手。
5小組交流:在你外出時,媽媽是怎樣做的?你希望媽媽怎樣做?邊聽邊想想誰的感受對你有啟發(fā),說出來相互補充。在小組中評選出誰在交流時自然大方、有禮貌,誰聽得最認真。
6全班交流,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話題,邀請各小組代表匯報演說,大家評議誰的發(fā)言最令你滿意。
五、習作百花園
1引導語:游戲真好玩!同學們都玩過哪些游戲?抽生回答。
2小組說說:你覺得好玩的`游戲是怎樣的玩法?為什么你覺得這個游戲好玩呢?
3學生講述自己認為最好玩的游戲。教師相機指導、潤色。
4總結:讓我們拿起筆來,記下玩過的許許多多游戲,如:老鷹捉小雞、丟沙包、踢毽子、網上下棋……讓別人了解你是怎樣玩的,分享你的開心。然后比一比,誰將自己喜歡的游戲寫得精彩。
5教師選擇一兩篇學生習作在全班展示,一邊看,一邊評改。
6學生自己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改完后,根據(jù)自己寫的內容,加上一個題目。
7在小組里自由欣賞品讀小組成員的佳作,并評議每位成員習作寫得好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把這些意見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閱讀園地
1借助拼音自由輕聲讀短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了解大意。
2小組討論交流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句,反饋信息。
3全班質疑,請求老師或其他同學解答疑難。
4勾畫最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在采蜜本上,與同桌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并反復朗讀。在小組中交流讀后收獲,鼓勵學生將積累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中去。
5有感情地朗讀短文,評選出誰是朗讀小能手。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等6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
根據(jù)課文特點,以插圖設計教學主線,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形象性、情感性、創(chuàng)造性。課文插圖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增加課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繪制的。利用插圖來組織教學顯得新穎別致,符合學生的心理,能給教學增色不少。
根據(jù)課文段落的特點,可以精讀一段,明白學習方法后,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己探索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2.鼓勵學生用筆畫出自己的家鄉(xiāng)。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
2.理解課文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
課前準備老師:
1.圖片
2.字卡、詞卡。學生:彩筆和畫紙。
3.圖畫紙、彩筆
一、激發(fā)興趣,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先帶大家去祖國各地參觀好嗎?注意邊看邊想一想,我們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展示:各地風光圖片)
2.誰來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景物美嗎?指名答。
3.是啊,我們祖國各地真美!今天還有五位小朋友想告訴我們,他們從小生活的家鄉(xiāng)也更美。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這五個小朋友分別來自哪里?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學生認識生字的情況。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認讀。
。2)下面我們玩“撿貝殼”的游戲吧。(課件)生字娃娃躲到貝殼下面去了,誰讀對了,貝殼就是你的啦!
。3)齊讀生字。
1、認真看圖,交流看到了什么?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一想,這五個小朋友分別來自哪里?注意讀準字音。
3、認讀生字。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2、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帶有生字的詞語或短句,強化識字。
2、形式:可指名讀、可開火車讀。
3、師配樂范讀文,學生看圖欣賞。
4、聽了課文說一說,都介紹了誰的家鄉(xiāng),他們的家鄉(xiāng)都在哪?
3.說一說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4.初步感知課文后,說說你打算先到誰的家鄉(xiāng)去。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通過練習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解題能力。
二、通過中考鏈接,深入體會大自然中的樹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練習的過程及講解練習的過程是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也是傳授給學生學習方法的一個途徑,更是檢測學生對于學習方法掌握程度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每一次的.練習都會有不同的方法讓學生來學習、來訓練。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通過課內的習題,舉一反三,引導學生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二、難點:對于各題目中的要求,正確理解文本的含義,特別是中考鏈接,要一邊復習所學的方法,一邊掌握新學的方法。
練習很好講,但是要讓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方法,那就不簡單了,學生往往對于這道題會解了,也掌握了解題的方法,說起來是頭頭是道,但是同樣的問題,卻望而卻步了,關鍵在于不會舉一反三,每次的練習講解并不能馬上解決問題,但是會讓學生離成功更進一步的。
教學過程:
一、基礎鞏固:
請學生自告奮勇地將答案寫在黑板上。其他學生可以對錯誤的地方加以糾正。
幾次講解練習下來,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非常樂意將自己的答案寫在黑板上,這里也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
二、能力提高:
學生自告奮勇地回答,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意見就要積極提出。
很多學生只對標準答案感興趣,甚至認為老師說的肯定是對的,其實語文就只有標準答案而沒有正確答案,同一個意思的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說法,若學生能很出色的回答,那也是對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
三、中考鏈接:
請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先讓學生談談讀了之后的感受;再讓學生想說哪題就說哪題,并且可能提出異議。
課外的文本練習正是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工具,由于沒有講過,可以讓學生談感受,是很好的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讓學生選題,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作業(yè)
1、訂正
2、預習《古代神話四則》,給生字注音
畢竟課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很多同學沒有能在課上及時訂正,便讓他們作好相應的記號和記錄,課后的訂正不僅是彌補課堂時間不足的據(jù)點,也是讓學生再次復習的好機會。
預習很有必要,是對下堂課作的一個準備。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語文教案(精選)08-27
語文教案【經典】08-14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8-11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8-03
[精選]語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