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學會詩詞中出現(xiàn)的生字,能結(jié)合注釋理解詞義。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ǘ┻^程與方法:能結(jié)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語言美。
教學重點:
品味背誦詩句,理解詩中詞語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意。
教學難點:
能感悟古詩內(nèi)容、意境,體會詩人感情。
獨坐敬亭山
教學目標:
1.學習《獨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詞,理解大意。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畫面。2.有感情地朗讀并默寫這首詩。教學難點: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畫面
教學方法:運用插圖和教師的導(dǎo)語帶入詩的意境—理解詞句、想象畫面—吟誦詩詞、體驗詩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薄巴瑢W們,唐朝有一位大詩人,他喜歡游山玩水,幾乎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人稱‘游仙’;他還喜歡喝酒,人稱‘酒仙’;他最喜歡的是寫詩,流傳至今的詩作將近千首,人稱‘詩仙’。他是誰呢?”(學生:李白)
。怖畎滓簧娮鳠o數(shù),你會背誦哪些呢?
隨著學生的背誦,引導(dǎo)學生說說這首詩帶給我們一個怎樣的李白。如:《贈汪倫》寫的是有情有義的李白,《靜夜思》是鄉(xiāng)愁滿懷的李白,而《望廬山瀑布》中的李白則是浪漫悠閑的??3揭題:是啊,李白一生寫了很多詩,今天我們再學習他的一首詩:《獨坐敬亭山》。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自幼敏悟好學,曾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他一生負志漫游,吟詩四方,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文學成就:唐代偉大詩人,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并稱“李杜”。
主要作品:《將進酒》《蜀道難》《望廬山瀑布》《靜夜思》等。
(教學分析:讀文貴入境,入境始與親。本課的導(dǎo)入,從作者入手,使學生知道李白是個非常豐滿的人物,這樣既鞏固了所學,又豐富了對李白的認識,也為學習李白的新詩《獨坐敬亭山》定下了良好的情感基調(diào)。)
二、初識“孤獨”
。弊x題,解題。
(1)教師:誰知道敬亭山?(講解:很多大詩人都去過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詩篇,所以后來又叫做“詩山”!寣W生理解“江南詩山”的`由來。)
。ǎ玻┙處煟壕赐ど角懊嬗歇氉,你覺得應(yīng)該帶著什么感情去讀呢?(感受“獨坐”,指導(dǎo)讀出孤獨。)
。沧x詩歌。
。ǎ保┳杂删氉x。
。ǎ玻┲该x。
。ǎ常R讀。
。ǎ矗┵|(zhì)疑。
教師:李白為什么要寫這首詩?他寫這首詩想告訴我們什么?讓我們走進《獨坐敬亭山》。(教學分析:這首古詩的題眼就是“獨”。所以,學習這首古詩,應(yīng)緊緊抓住“獨”字,一步一步去深入體會作者那份孤獨寂寞之情。本環(huán)節(jié),首先通過交流大概了解敬亭山的知識,接著讓學生用“獨”組詞,從而理解詩題的意思。繼而利用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讀熟,進而質(zhì)疑,激發(fā)閱讀期待。)
三、走進“孤獨”
。闭遥涸娋淅锩鑼懤畎滓粋人看敬亭山的場景,哪些詞語告訴你只有李白一個人呢?一句一句地讀,一個一個地畫。
2交流:
。ǎ保┍婙B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抓“飛盡”“獨去”,體會滿山不見一只鳥,不聞一絲鳥鳴;遼闊的天空不見一朵白云??此時的孤獨、死寂??
。ǎ玻┫嗫磧刹粎,只有敬亭山。
教師:此時在李白的眼里有什么?(敬亭山)
。丑w會孤獨。
。ǎ保⿲W生齊讀前兩句。
教師:在自然界中,鳥飛云走是很正常的,為什么這時候在李白眼里卻越發(fā)讓他感到孤獨了呢?學生交流。
。ǎ玻┱n件介紹背景:李白少年時就博覽群書,以才學聞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寫這首詩時正被權(quán)貴迫害,長期流落他鄉(xiāng),飽嘗了人間的辛酸,世態(tài)的炎涼。
4配樂,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祵懺捑毩暎
。ǎ保├畎咨钋榈乜粗赐ど剑p輕地說:
。ǎ玻┚赐ど缴钋榈乜粗畎,輕輕地說:
學生寫,教師巡視,然后全班交流。
(教學分析:“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這兩句詩中寫鳥飛云去,只有李白孤獨一人坐在敬亭山上,在對比中越發(fā)顯出作者的“獨”!跋嗫磧刹粎挘挥芯赐ど健贝藭r李白的眼里只有敬亭山,也只有敬亭山此時能懂李白。教師適時補充背景資料,拉近了學生與詩人之間的時空距離,此時進行一個寫話練習,讓學生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真正觸摸到李白那孤寂的心靈。)
四、拓展補充
出示《秋浦歌》。
。弊杂勺x,感受李白。
教師:這首詩展示的又是一個怎樣的李白呢?
學生讀。齊讀,指名讀。
。步涣。
教師:這是一個怎樣的李白呢?(孤獨,哀愁??)對這個孤獨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嗎?哪些人會想著他?
教師小結(jié):李白啊李白啊,你不孤獨!
再次吟誦《獨坐敬亭山》。
。ń虒W分析:《獨坐敬亭山》這首詩表達詩人遭貶流放后的孤寂、愁楚。在教學結(jié)束時,補充李白晚年的作品《秋浦歌》,以詩解詩,引領(lǐng)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孤寂心情。這里運用對比的教學方法:同一詩人,同一主題對比。以李白詩導(dǎo)入教學,又以李白詩結(jié)束教學,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精致,給課堂教學畫上完整的句號。)
【板書設(shè)計】
獨坐敬亭山
。ū砻妫┆殻▋(nèi)心)不獨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學習偏旁“門”、“舟”。
有感情地流利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看圖觀察能力及想象力的進一步訓練。
情感目標: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生字的認讀(平翹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具:月亮、小船剪貼圖,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磁帶(歌曲《小小的船》)。
學具:每人一張印有月亮、星星的畫紙,彩色畫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
1、你喜歡晴朗的夜空嗎?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樣的?
2、引出課題。今天,月亮姐姐就來到了我們班。月亮姐姐問好:“一(五)班小朋友你們好!”(互相問好)“能說說我長的什么樣嗎?”(觀察月亮的形狀、顏色)像什么呢?(彎彎的,像香蕉、鐮刀、小船)
3、這樣美麗的月亮姐姐掛在藍藍的夜空中是多么美麗呀!有一位名叫葉圣陶的.老爺爺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寫了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書課題)
4、學習“船”字。順口溜:幾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讀課題,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出示課件,隨音樂教師范讀課文,生評價。
2、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
3、指名讀課文,互相評價。
4、齊讀課文。指導(dǎo)讀“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
5、情景中學習、檢查生字(課件輔助)
(1)除掉課文中的熟字,集體認讀詞語。
(2)除掉詞語中的輔助熟字,認讀生字。
。3)集體討論記字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并全班交流。
(4)認讀生字,和生字寶寶打招呼。
6、讀課文,生字寶寶已經(jīng)認熟了,能把課文也讀熟練嗎?
三、讀讀、想想、說說
1、聽音樂《小小的船》說感受。
2、找最喜歡的伙伴背誦課文。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詞也記在心里呢,并表演出來呢?
3、背誦課文匯報,評出最佳表演獎。
4、詞語訓練。
。 )的船 ( )的月兒 ( )的星星 ( )的天
四、延伸活動
1、如果你有一雙翅膀來到這美麗的“小船”里,你會看見什么?(啟發(fā)談話)
2、把你看到的東西畫出來。
板書設(shè)計:
7、小小的船
語文教案 篇3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動地描寫了草原上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熱情好客。
2、老舍: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品有話劇《龍須溝》、《茶館》,小說《貓城記》、《離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話:傾訴;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這句話的意思是:蒙漢兩族人民的情誼很深,怎么舍得就這樣分別?夕陽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話別。
4、“嗯,剛吃過。(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這句中的“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霸谶@種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支,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這句中的`“回味”指對經(jīng)歷或接觸過的事情重體味。
5、蒙古族習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為主,傳統(tǒng)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間,草原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內(nèi)容。
6、背誦1、2兩個自然段。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引導(dǎo)學生探究、理解《祝!返闹黝}。
預(yù)習指導(dǎo)
。1)應(yīng)注意的正確讀音
祝福 暫寓 享用 悚然 照例 膽怯 即刻 謬種 負疚 形骸
兩頰 窺探 荸薺 訕訕 窈陷 洞穴 歆享 牲醴 朱拓 監(jiān)生
蹙縮 剝豆 炮烙 陳摶 間或 捺上 不更事
(2)應(yīng)掌握的詞語
書上的:
朱拓 形骸 訕訕 窈陷 歆享 牲醴 不更事 間或一輪 沸反盈天
補充的:
暫寓 本家 鄙薄 大抵 聘禮
。3)要注意的字型
寒暄(喧) 煙靄(藹) 走投無路(頭) 形骸(駭) 惴惴(揣湍)
。4)要知道的常識
康有為 四書 送灶 祝福 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
。5)具體語境中理解詞義
投機:談話總是不投機。(見解相同)
他是一個投機取巧的人。(利用時機謀取私利)
躊躇:我在極短的躊躇中,想…… (猶豫)
什么躊躇,什么計劃,都擋不住三句問。(猶豫的事)
看他躊躇滿志的`樣子。(得意的樣子)
儼然:四叔儼然的 陪著。(形容莊重、嚴肅)
村莊里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這孩子說起話來,儼然是個大人。(好像)
但是:她但是嗚咽,說不出話來。(只是)
本來他說要來的,但是沒來。(表轉(zhuǎn)折的連詞)
作家作品
課文題解
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序幕 —— 寫祝福景象
結(jié)局 —— 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 —— 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
發(fā)展 —— 祥林嫂初賣改嫁
高潮 —— 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
尾聲 —— 再寫祝福景象
祥林嫂的悲劇人生
人物形象
1、小說三次寫到“祝福”,在魯鎮(zhèn)人們祝福時,祥林嫂都在做什么?
第一次“祝福:(徹夜干活 “一人擔當” 能干 受稱贊)
第二次“祝福:(只能燒火 “不得沾手”)
第三次“祝福:(滿懷恐懼,寂然死去)
分析要點:
生活悲慘 命運不公
2、小說三次寫到祥林嫂的分析外貌,都有什么變化?
初到魯鎮(zhèn)時的外貌:(死了丈夫,悲哀,但年輕,精神還好)
再到魯鎮(zhèn)時的外貌:(夫死子亡,十分悲哀,精神不濟,)
臨死前的外貌變化:(被趕出門,成為乞丐,精神已徹底麻木)
分析要點:
精神打擊一次比一次大 每況愈下
3、討論:
祥林嫂是否有過幸福和滿足 ?
祥林嫂是否有過反抗和抗爭?
婆家憑什么將她抓回?
為什么要捐門檻?
對她精神打擊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為什么要捐門檻?
對她精神打擊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有人說,祥林嫂之死,魯四叔是首惡,柳媽等是幫兇,你怎樣看?
造成祥林嫂悲劇的根源是什么?
4、概括人物形象
祥林嫂:
勤勞、善良、能干的勞動婦女,但咱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摧殘下一步步走向死亡。
四老爺:
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捍衛(wèi)者。
“我 ”:
思想進步、有同情心,但軟弱的小知識分子。
小說環(huán)境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了解作者的有關(guān)知識。
二、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感受馬克吐溫的幽默風趣的寫作風格。
學習重點:
課文的中心及寫作風格。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在我們的印象中,螞蟻是那樣的團結(jié)、辛勞,常常給我們很多的啟示。這節(jié)課我們在學習南帆的《螞蟻》一課的基礎(chǔ)上,看看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筆下的螞蟻怎樣。
二、速讀課文,把握內(nèi)容(以小組為單位思考搶答):
1、文章中“我”對螞蟻的看法是:(用文中的話或詞語回答)
2、螞蟻有哪些愚蠢可笑的表演?
A、B、C、
3、作者還揭露了一個真相是什么?得出的結(jié)論是:(用文中的`話或詞語回答)
三、賞讀課文,體會寫法:
1、選取你認為有趣的段落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朗讀。
2、試說一說你有趣的理由。(提示:可從用詞、修辭、人稱等方面談)
3、你認為作者對螞蟻的動作寫的如此逼真的原因有那些?(可結(jié)合本單元的“表達交流”“放大”的方法給學生談)
四、探究思索,理解中心:
1、作者僅僅在諷刺螞蟻嗎?如果不是,你從那里看出來?
2、本文和南帆的《螞蟻》在寫法上有和區(qū)別?
五、課堂檢測。
1、《辛勞的螞蟻》作者是國的,主要作品有:
2、詞語解釋:
欺世盜名:
分道揚鑣:
雷同:
啐: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小草,向前走》是第2單元的主體課文。這散文用擬人的手法贊美了小草,呼喚人們要綠化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收復(fù)失去的領(lǐng)地。課文稱小草為“小兵”,賦予了小草人的特質(zhì),易于學生在情感上的溝通,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
設(shè)計理念
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把自己放在引導(dǎo)者、服務(wù)者的地位,營造、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情境和材料,并根據(jù)課堂生成的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引領(lǐng)學生準確把握文本,啟迪學生品讀課文的語言,感悟文章的、作者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感悟小草“向前走”的快樂,學習小草為人們做好事的,激發(fā)對小兵一樣的小草的喜愛、敬佩之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認識“旗、蓋”等10個生字;會寫“蓋、被”等11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激發(fā)學生對小草的喜愛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課文插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dǎo)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小草,向前走”,談話:請你自己讀一讀課題,想一想應(yīng)該在后面加上什么標點,為什么?
學生回答并陳述各自的觀點。
2畢胍幌耄應(yīng)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出對小草的希望?
學生試讀,指名讀。
二、整體把握,感知大意
1.提出讀書要求,布置學生自讀課文。
(1)要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
(2)給課文中讀不準的字做上記號,然后求助同學或老師。
。3)小聲讀文并思考問題:小草都去哪兒了?他們?nèi)プ鍪裁茨兀?/p>
2.師巡視,輔導(dǎo)學生讀課文。(個別讀、輪流讀,使學生初步讀懂課文。)
3.交流、檢查讀書情況。
交流思考,談?wù)勛约旱母惺,理清文章思路?/p>
三、讀悟結(jié)合,理解課文
1.讀、議、悟,理清層次。
在課文中找出和課題一樣的句子,看看它出現(xiàn)了幾次?是不是有點重復(fù),說說你的看法。
2.悟、議、讀,加深理解。
(1)讀課文,想一想:人們把小草都稱作什么小兵,他們?yōu)槿祟愖龀隽耸裁簇暙I?拿出筆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2)精讀課文、學習詞語、理解內(nèi)容。
第1部分(第1~2自然段)
出示句子“到山坡去,到河堤去,到路邊去,給大地蓋上厚厚的綠被!
說一說你從這3個“到”中讀出了什么?“厚厚的綠被”是什么樣,能否去掉“厚厚”二字,為什么?請你也用“到……到……到……”說一句話。
指導(dǎo)朗讀。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不同感受。
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自由說話后理解:什么是“享受”,為什么說小草“給人們綠的享受”?
討論后相機出示投影:校園中孩子們在草坪上嬉戲,花園里人們在草坪上散步,足球場上運動員在踢足球等畫面。
指導(dǎo)朗讀。
第3部分(第5~6自然段)
人們?yōu)槭裁窗研〔莘Q作“勇敢的小兵”?想一想小草在收回失去的領(lǐng)地時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小草會怎么做?
學生自由說話,理解“戰(zhàn)斗”的意思,體會小草的勇敢。
指導(dǎo)朗讀。
第2課時
BR> 一、說、讀、背,升華情感
1.小草為人們做了那么多好事,假如你是一朵白云或一只蝴蝶,你想對小草說點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名分別讀這3部分,引導(dǎo)學生讀出對小草的親切、敬佩、喜愛之情。
3.熟讀成誦,指名學生背誦。
二、積累
1.學習課文,你又認識了哪些好詞語?在課后的“詞語超市”中寫一寫。
用課文中的新詞如“旗幟”“出征”“領(lǐng)地”等說一句話。
2.識字、寫字。
(1)認讀要求“會認”“會寫”的字。有些生字可以以詞為單位認讀。
(2)引導(dǎo)觀察,指導(dǎo)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左窄右寬的字:被、排、校、場、戰(zhàn)。
左中右相等的字:街(中間的兩個“土”對準豎中線寫)。
上窄下寬的字:蓋、安。
獨體字:斗。
(3)學生練習寫字,師巡視指導(dǎo)。
三、課后實踐活動
1.以小組為單位到學校的綠化帶中找找有關(guān)保護小草的標語,然后在小組中討論并設(shè)計一些愛護小草的標語。
2.收集有關(guān)“小草”的詩文,在同學中進行交流。
板書設(shè)計
小草,向前走給大地蓋被
給人們享受
為綠色王國收回領(lǐng)地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8
語文教案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