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說出欣賞之后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2、學習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初步學習創(chuàng)編歌詞和舞蹈動作,嘗試用自己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音樂內(nèi)容。
3、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美好,培養(yǎng)和激發(fā)愛勞動的好品質。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教學重點:
熟練的演唱歌曲,嘗試用自己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音樂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學習創(chuàng)編歌詞和舞蹈動作。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節(jié)奏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做小跑步進活動室。
2、出示圖片,以談話的方式引出課題。
3、發(fā)聲練習
1=C 2/4
1 2 3 4| 5 — | 5 5 5 |5 5 5 | 5 4 3 2| 1 — ||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欣賞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教師提問:
。1)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
(2)歌曲是幾拍的?
2、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師:歌曲里的小朋友會做什么你們知道嗎?
幼:洗衣服,自己穿鞋子,自己疊被子,自己梳頭發(fā)。
師:你們能不能按老師說話的節(jié)奏把玲玲會做的事情說出來呢?
師:自 己 穿 衣 ┃服 呀 ┃(練習用X X X X ┃X X┃的節(jié)奏,解決歌曲中的節(jié)奏問題)。
幼:自 己 穿 衣 ┃服 呀 ┃自 己 穿 鞋 ┃襪 呀┃自 己 疊 被 ┃子 呀 ┃自 己 梳 頭┃發(fā) 呀┃(按著節(jié)奏讀出歌詞)。
3、復聽歌曲。用聽唱的方法學會歌曲,注意糾正在演唱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演唱并表演歌曲。
。1)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或多個扮演孩子,老師做相應的語言的提示,如媽媽下班回來,很勞累了,先請媽媽坐下來等等。
(2)幼兒邊演唱,邊自發(fā)地做動作,一起來。(啟發(fā)幼兒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簡單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從中體驗勞動的快樂,老師可以表演媽媽,和學生做學習的互動)。
5、創(chuàng)編歌詞。
(1)教師引導創(chuàng)編歌詞。
師:除了這些勞動,你還可以幫媽媽做那些事情呢?
師:請你用自 己 穿 衣 ┃服 呀 ┃這樣的節(jié)奏說出來。(用節(jié)奏接龍的方法)。
幼:自己 刷 刷┃牙 呀┃自 己 洗 洗 ┃ 臉 呀┃自己 擦 桌┃子 呀┃自 己 掃 掃 ┃ 地 呀┃……老師注意提醒孩子在創(chuàng)編歌詞中注意節(jié)奏。
。2)請幾個創(chuàng)編歌詞的小朋友上來,用他們自己的動作來表現(xiàn)你們的歌詞。請同學們評價他們的`動作,或做出自己認為更形象的動作。
。3)選擇幾個小朋友的創(chuàng)編歌詞(表演動作簡單形象的)來集體演唱、表演。(不規(guī)定動作,請小朋友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法來表演)。
6、拓展
除了幫助媽媽,我們還可以幫助誰做什么事情呢?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謝謝你們幫老師這么多忙,希望你們今后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2、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一、以“情”入手,激發(fā)幼兒情感。
通過制作PPT,讓幼兒觀看,直觀有效。在看PPT之前,我先提問:“你們愛媽媽嗎?”“為什么愛?”在這樣的提問下,挖掘出孩子愛媽媽的情感。教師邊講解邊播放PPT,通過播放PPT重現(xiàn)了媽媽從懷孕開始直至現(xiàn)在為寶寶所付出的愛。孩子們在觀看PPT時,十分的投入,他們對媽媽的付出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心靈受到震撼。
二、以“動”激趣,營造課堂氛圍。
在《不再麻煩好媽媽》這一音樂教學活動中,幼兒學會歌曲之后,我通過讓孩子男女PK,誰的歌聲中愛最多,讓幼兒將對媽媽的愛唱出來,嘗試用有感情的聲音演唱。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將表情加入到歌曲的演唱中。不同的演唱方式增加了演唱的樂趣,從而活躍了課堂氛圍。
三、以“創(chuàng)”為基礎,激發(fā)想象翅膀。
通過提問:“你還會干什么呢?”,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幼兒一下子都能說出很多東西,如:“自己會掃地呀”、“自己會刷牙呀”……等等,并把幼兒說的創(chuàng)編到歌曲里面去,豐富了區(qū)域活動的內(nèi)容。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體驗、感受10以內(nèi)數(shù)組成中所蘊涵的數(shù)學關系,如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互換關系、互補關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兒園大班開展數(shù)組成教學活動的關鍵所在。
2、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過程:
大班數(shù)組成教學要強調相關經(jīng)驗的獲得和積累,同時重視對各種數(shù)學關系的理解,重視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從中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切忌把學習數(shù)的組成變成一種死記硬背的過程。教師在設計大班10以內(nèi)數(shù)組成教學活動時,可參考如下步驟:
1.第一階段:分與合的經(jīng)驗積累建議選擇數(shù)量"5"作為幼兒開始學習數(shù)的組成的內(nèi)容,因為5大小適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兒常規(guī)的"平分"思維。教師可以向幼兒提供大量有關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各種探索活動,如"分水果"、"剪貼格紙"、"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組成連線"等,使幼兒通過這些活動理解分合的意義及基本的操作規(guī)則,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兩份,以及記錄的內(nèi)容要與分的結果一樣等。
當幼兒積累了相當多的"5的分合"操作經(jīng)驗時,就可引導他們遷移運用5的分合的經(jīng)驗,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學習。由于2~4的分合組數(shù)均不如5,且幼兒對于分合活動規(guī)則已熟悉,因此讓他們獨立完成學習并不困難。
2.第二階段:探索發(fā)現(xiàn)數(shù)的分解規(guī)律在幼兒學習5以內(nèi)數(shù)的分合經(jīng)驗基礎上,開始學習6的分合時,教師應引導幼兒探索數(shù)的分解規(guī)律。首先要引導幼兒探索將一個數(shù)分成兩份時,如何能窮盡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兩份有4種分法,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在操作和觀察的'基礎上,再通過分析、比較不同的分合記錄單,發(fā)現(xiàn)哪一種方法分得既快又不會遺漏,從而引導幼兒體驗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階段:掌握數(shù)的分合結構當幼兒已能熟練進行8以內(nèi)數(shù)的分合后,教師要打破幼兒的認知平衡,引導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各組分合的異同點,感知和體驗兩個部分數(shù)的互補和互換關系。
針對數(shù)的組成學習中需處理和解決好的幾個問題,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不但要明確每個階段的重點和幼兒需要積累的相應經(jīng)驗,還要清楚地認識到每個階段應運用何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每個階段應提供何種適宜的教學具幫助幼兒理解其中的數(shù)學關系:
(1)當幼兒不理解什么是分兩份時,教師可采用情景演示法,運用一些實物和幼兒一起進行分合活動,幫助幼兒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兩份,充分體驗分和合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可分性。
由于幼兒已有平均分的經(jīng)驗,為了避免干擾,教師應有意識地選擇一些不易進行平分的物品,如圖書、長毛絨玩具等進行操作。以游戲"分書"、"分皮瓊"的形式為例,在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手中的物品及數(shù)量的同時,讓幼兒思考將5個皮球分成兩份的分法,再分別邀請兩名幼兒根據(jù)各自的辦法演示分合過程,并鼓勵幼兒用簡明的語言表達分球的分合過程。
(2)當幼兒在一次操作活動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數(shù)量(總數(shù))的物體分兩份時,教師可在分物板上為每個幼兒提供兩個人物或動物形象,使"分兩份"的要求具體形象;然后,邊請幼兒按要求操作嘗試,邊在絨板上進行演示,強調先要取總數(shù),然后再分,幫助幼兒明確規(guī)則,體驗總數(shù)與兩個部分數(shù)的關系。
(3)在幼兒多次活動后,當教師發(fā)現(xiàn)一部分幼兒對分合活動規(guī)則仍不很清楚時,教師應在幼兒完成小組活動后,展示幾份存在不同問題的分合記錄,引導幼兒觀察,通過逐條對照規(guī)則檢驗,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改正意見,使分合的規(guī)則在此過程中得以明確、強化。
(4)當幼兒在某個數(shù)的分合活動中不能窮盡所有結果時,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操作活動,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讓幼兒進行充分的探索,積累豐富的相關經(jīng)驗。在幼兒進行多次操作活動后,展示3~4名幼兒的作業(yè),通過強調分合規(guī)則,引導幼兒共同觀察、討論,找出遺漏和重復,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當大部分幼兒已能窮盡數(shù)的所有分法時,教師應在評價活動中,展示部分幼兒的作業(yè),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嘗試將無序的分合記錄調整成有序的分合記錄。
(6)當幼兒對某些活動不感興趣時,教師應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原因,適時為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將"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戲內(nèi)容和操作材料更換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類并記錄",促進其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斷豐富相關的數(shù)學經(jīng)驗。
(7)當多數(shù)幼兒在多次分合活動中,既能窮盡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順序時,教師應在評價活動時,展示部分幼兒的作業(yè),以"誰的分合最容易記住"為話題,引導幼兒觀察討論,體驗分合的有序性,觀察兩個部分數(shù)的互補關系。
(8)當多數(shù)幼兒在分合活動中能注意到進行有序的分合時,教師應啟發(fā)和鼓勵幼兒用符號記錄,并表達自己所尋找發(fā)現(xiàn)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時肯定幼兒的創(chuàng)造,讓幼兒進一步體驗互換關系。
活動反思:
“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8、9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課本先顯示一幅主題圖供學生數(shù)數(shù)并抽象出數(shù)10,再認識10、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shù)的大小,最后學習10的組成和寫數(shù)。這部分內(nèi)容在編排上與8、9的認識主要有兩點不相同:一是沒有安排10的序數(shù)意義,因為學生對自然數(shù)的序數(shù)意義已比較熟悉了;二是將10的組成提前到寫數(shù)前面,這樣既有利于在教學中利用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比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組成,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集中練習10的書寫。由于我們采用的計數(shù)法是十進制計數(shù)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學習20以內(nèi)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nèi)、萬以內(nèi)以及多位數(shù)的基礎。教材先讓學生擺小棒,并根據(jù)擺的過程填10的五種組成,然后又讓他們推想出10的另外四種組成,這樣逐步加深學生對10的組成的理解。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的實際特點,我在設計“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這一課時,力求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特點: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從舊知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3、巧妙設計游戲,引導學生探究新知。
一節(jié)課下來,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但還有一些值得進一步改進和研究的問題:
“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這部分內(nèi)容在編排上與8、9的認識其中有一點是不相同的:沒有安排10的序數(shù)意義的教學,因為學生對自然數(shù)的序數(shù)意義已比較 熟悉了,那么在這種情況下10的序數(shù)意義還要不要拿來當作新授部分來講還是點到為止呢?新課程下的教材如何來正確把握,如何讓教學在第一線的老師來挖掘這個有效素材呢?這是我從事新課程教學幾年來的一個困惑。
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時,能讓學生順著數(shù)和倒著數(shù)。再讓學生親自動手擺10個小棒。并將它們捆成一捆,讓學生了解“10個一,可以組成1個十!痹谔幚磉@個難點時,我覺得我做得還不夠,忽視了10還是個計數(shù)單位的教學。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綱要》中提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發(fā)展,各領域的內(nèi)容要注意趣味性,愚教于生活、游戲之中!蓖ㄟ^讓幼兒聽故事仿編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兒的.思維、語言、想象、個性等方面的發(fā)展。《小兔逃跑》是一個趣味性很強的故事,能讓幼兒在笑過之后發(fā)現(xiàn)蘊涵的深刻道理,感受母子之間的親情。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故事,感受故事中母子之間的親情,理解事物變化之間的關系。
2、初步學習運用句式“要是……就……”,學習仿編故事。
3、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學習運用句式進行講述。
難點:了解事物變化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幻燈片激趣引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zhèn)變變變的游戲,好嗎?”出示一個圓,“猜這是什么呢?”“那在圓圈內(nèi)再畫兩只眼睛呢?”接著又畫了三條小弧線合在一起,“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關于小兔子的故事,名字叫做《小兔逃跑》,想聽嗎?”
二、傾聽故事。
1、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小兔是怎么逃跑的?”
2、運用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并學習句式。
“小兔變成什么?媽媽又變成什么?”
3、引導幼兒討論事物之間變化的關系。
“媽媽為什么要這樣變呢?”
4、師與幼兒扮演角色邊看幻燈片邊講述故事。
師扮演小兔,幼兒扮演兔媽媽。
5、創(chuàng)編故事,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
“兔媽媽們,我要是變成小蝌蚪呢?你又會變成什么呢?”
三、情感教育。
理解故事中母子的親情,教育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最后,小兔還想逃跑嗎?為什么?媽媽為什么要去追小兔呢?小兔為什么要逃走,是因為不喜歡家和媽媽嗎?小朋友們的媽媽是怎么愛你們的?你要怎么愛媽媽呢?”
四、活動結束。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這次幼兒園有個安全教育周的活動,讓我準備關于安全教育的課,我選了一節(jié)《怎樣走斑馬線》,從這節(jié)活動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城市的馬路很感興趣,有不少孩子很自豪地向我介紹斑馬線,講紅綠燈的重要性,有的小朋友就告訴我:老師,我爸爸過馬路時闖紅燈了!語言表達特別流暢,由此我抓住孩子們的這一興奮點,讓他們來觀察城市中的建筑、設施等,以此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但孩子們對于“城市”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怎樣讓孩子更好的積累城市的經(jīng)驗,我就想到了“野貓的城市”這個故事,《野貓的城市》是一個非常富有童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為是,它向森林的動物介紹城市的三個特征:城市里有斑馬線、城市里有地圖,城市里有高樓大廈,但因為它用了不清楚、不正確的比喻來形容城市,所以讓動物們對城市產(chǎn)生了誤解,以為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同時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并且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可以通過故事教學讓孩子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城市。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知野貓的性格特征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節(jié)。
2、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以及糾正故事中野貓所犯的錯誤,訓練幼兒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3、增進對我們的城市的認識和喜愛。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5、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教學準備:
1、幼兒對我們的城市有一定的認識。
2、PPT課件《野貓的城市》。
4、字卡:疼、癢、重。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熟悉、理解故事內(nèi)容,從而發(fā)現(xiàn)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
2、難點:啟發(fā)幼兒糾正故事中的錯誤,訓練幼兒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導語:小朋友你們見過貓嗎?(見過)老師這里也有一只貓。我們用掌聲把它請出來好嗎?問候。大家好!我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貓,是一只生活在城里的野貓,是一只會說話的野貓。
二、出示故事PPT,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提問:
1、出示PPT1-2提問:
過渡語:你們瞧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呀!小動物們都會問野貓什么問題呢?(個別動物提問,河馬問什么問題呢?)動物們圍著野貓問長問短,問城市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吃的。有誰能告訴我“問長問短”是什么意思?(就是問這問那,表示對城市的好奇.)野貓可得意了,晃著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后皺著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們怎能用嘴巴講的清楚呢?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2、出示PPT3-4提問:
過渡語:你們瞧野貓會用什么東西來比劃城市?(斑馬)
師:你們看看野貓會用斑馬來比劃城市的什么呢?(斑馬線)
師:它會怎樣去比劃呢?(動物們從它身上踩過)
師:小動物從斑馬身上走過去,那斑馬會有什么感覺呢?斑馬會怎么說呢?(出示字卡:疼)
3、出示PPT5-6提問:
過渡語:野貓拍了拍腦袋說:城市是一個很大的地方,那它又會用什么來比劃城市呢?那我們來瞧一瞧。
師:有誰呀?那花奶牛身上的圖案像什么呢?(地圖)野貓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奶牛的感覺是什么樣的?(出示字卡:癢)(請幼兒互相指一下身體的部位,來感覺一下.)
4、出示PPT7-8提問:
過渡語:野貓想了想說,城市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哪里呢?
師:野貓讓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動物們疊起來)
師:小動物們這樣疊起來像什么呢?(高樓大廈)看看河馬現(xiàn)在是什么表情?(眼睛睜得大大的)那它有什么感覺呢?(出示字卡:重)小朋友們故事聽到這里了,覺得這只野貓是一只怎樣的貓呢?
老師引導幼兒共同小結: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為是,用了自己以為很正確的比喻,來比劃城市,因為它講述比喻得不清楚,所以讓森林里的動物覺得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動物們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一遍,進一步熟悉故事的內(nèi)容。
師:我們的城市真的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嗎?(不是)那野貓是怎樣完整地介紹它的城市呢?
師:野貓比劃的城市恰當嗎?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的城市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是一個先進的城市。
四、拓展延伸:
有一天,城里來了一輛汽車,從車上下來許多小朋友,假如是你從那輛汽車上下來,你會怎樣介紹我們的城市?(出示PPT10)
五、總結:
我們的城市是旅游城市,是一個經(jīng)濟發(fā)達的城市,希望小朋友們都用恰當?shù)谋扔飨騽e人介紹我們的城市。
附參考故事《野貓的`城市》:
森林里住著許多動物,它們都沒有見過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么樣子的。
有一天,從城里來了一只野貓,動物們見了,一起圍著問長問短,想請它說說城市的事情。
野貓可得意啦。它搖晃著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后皺著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怎么能用嘴巴講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腦門,“有了,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野貓先讓斑馬躺在地上。它告訴動物們,城市有許多馬路,人們過馬路,要踩著斑馬線走。接著,它就帶領所有的動物從斑馬的身上走了過去。斑馬躺在地上覺得受不了了,站起來踢踢腳,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疼的地方。”
野貓又叫小鹿馱著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對動物們講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種地圖就像花奶牛身上的圖案,這一塊那一塊表示不同的地方。野貓邊說邊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膛H滩蛔『呛堑匦χ汩_它,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癢的地方。”
野貓想了一想,又拍拍腦門說:“對了,城市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城市里的房子很高很高!睘榱苏f明這一點,它讓大河馬站在最底下,花奶牛站在大河馬身上,斑馬站在花奶牛身上,小鹿站在斑馬身上,他自己就站在小鹿身上。河馬馱著這么重的東西,就咕嚕著,看來城市是個很重很重的地方。
野貓講的城市沒人要聽了,森林里的動物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
有一天,一輛城里的汽車開進了森林,車上下來了許多小朋友。動物們遠遠望地著他們,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像野貓講的那樣嗎?”
活動反思:
在活動目標的指引下,我做到了充分備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有以下幾方面值得肯定:
第一,教師的情緒飽滿,態(tài)度積極,始終以微笑的面容對待孩子,無形中給孩子一種精神的鼓舞,因此孩子們能充分施展自己,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出來與老師分享,一種積極互動式的良好師生關系奠定了本節(jié)課成功的關鍵。
第二,教師語言簡練,聲音甜美,充分發(fā)揮了語言課的特點。教師能通過自身的示范,給孩子的語言起示范引導作用。同時,老師能對幼兒的回答作出應答,不斷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因此孩子們思維活躍,踴躍發(fā)言,達到了語言課的目標:想說、敢說、有機會說。
第三,此活動教師物質準備充分,掛圖色彩精美、精致,動物圖片逼真,因此老師操作起來非常吸引幼兒,所以他們聽得很仔細。課件動畫也很有特色,在課件的引導下,幼兒更積極地思考問題,又加深了對故事的理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四,活動設計難度層層遞進,符合幼兒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各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非常有層次性、條理性。當講第一遍故事時,能讓幼兒記住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當看課件時能更深一層的提出問題。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不斷解決一個個問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加強,發(fā)展了幼兒連貫的語言。
第五,老師能將拋出的問題想辦法引導幼兒理解、回答。在引導幼兒回答“野貓的城市里有什么?斑馬、花奶牛、河馬分別說城市是什么樣的?”時,老師進行很流暢,主要是聯(lián)系生活中的例子。孩子們自始至終是活動的主體,這也充分看出教師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幼兒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給孩子們以正確的概念。
第六,把童話故事遷移到我們所生活的城市,讓幼兒從觀察身邊的城市做起,愛我家鄉(xiāng)、愛我中華,情感目標得到再次升華。
縱觀整個教學活動,我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作為語言課,我選擇的方式就是掛圖欣賞、課件強化、師幼復述,沒有想出更經(jīng)典的更活潑的方法來,所以這是一個困繞我的大問題,這樣就讓課顯得沒有新意、沒有亮點。
第二,在活動過程中,解決最后一個問題“城市真的像野貓講的那樣嗎?”時,老師沒有解決好幼兒生成的問題。其實當老師拋出問題時,幼兒就開始思考、回答,只是幼兒回答不沾邊,而老師又沒有引導好,所以越扯越遠。老師預設的問題與孩子生成的問題怎么銜接,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一、活動來源
故事《螃蟹的奇遇》源于大班《學習活動》,主題活動《動物大世界》小主題“千奇百怪”中的線索點。故事講述了螃蟹在擠出魚簍的過程中,掉了一只大鰲后非常傷心,遇到有再生本領的壁虎,壁虎安慰螃蟹,并把自己曾經(jīng)遇到大青蛇,斷其尾巴成功脫險后能長出新尾巴的經(jīng)歷告訴了螃蟹。在螃蟹長出新大鰲后又遇到有再生本領的蚯蚓。蚯蚓笑談自己兩個半段身體都會長成一條蚯蚓,自己的再生本領比蚯蚓大。故事形象生動的將不同動物、不同部位的再生本領展示在幼兒面前。
二、幼兒現(xiàn)有經(jīng)驗
喜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動物是孩子們的朋友、是生活中能最常接觸到的伙伴,因此動物對孩子們來說比較熟悉,他們對一些動物的生活習性、基本特征有所了解。但是在孩子們的心中,動物的世界卻是既有趣又神秘的,僅僅了解動物的名字,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已遠遠不能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了,如:小鳥為什么會飛?魚兒為什么會游?大雁為什么會認識回家的路?等等,這些都是大班孩子想要了解的知識,他們對動物的世界充滿興趣和好奇。
小班、中班都相繼開展過關于動物的主題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認知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大班孩子對于動物生存的不同環(huán)境、生活習性以及不同動物的特殊本領最近開展了《動物大世界》的主題,孩子們對動物生活習性、基本特征有了初步的認識
三、環(huán)節(jié)思考
受孩子年齡特點所限,直觀的教學方法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在此次活動中,我用故事結合PPT的方式進行導入,直接引起孩子的興趣,并將故事分段欣賞提問,除了能讓孩子及時回憶故事內(nèi)容,還能在討論中逐漸發(fā)現(xiàn)動物所擁有的奇特的再生本領,而且動物之間的再生本領也是有強弱之分的。
在活動最后PPT的欣賞中,讓孩子欣賞其他具有再生本領的動物,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一些常見動物也有并不常見的奇特本領,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之處,并且啟發(fā)孩子尋找動物除了有再生本領外還有其他什么本領嗎?留下懸念激發(fā)孩子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和愿望。
【內(nèi)容與要求】
1、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動物有再生的本領。
2、對動物再生的特殊本領有了解與探索的興趣。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PPT、故事一則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重點提問:
1、猜猜故事的主角是誰?
2、故事的名字叫《螃蟹的奇遇》,什么叫奇遇?
預設小結:“奇遇”就是指遇到了一些有趣、特別,很不一樣的事情。
二、分段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故事第一段:
重點提問:1)你覺得螃蟹遇到了什么特別的事情(奇遇)?
2)這個奇特的本領叫什么?
3)什么是再生?你聽懂了嗎?
2、故事第二段:
重點提問:1)螃蟹還遇到了什么(奇遇)?
2)你按什么順序來看圖片的?看懂了什么?
3)蚯蚓遇到的更奇特的事情是什么?
預設小結:螃蟹長出一只鰲還是一只螃蟹,可是蚯蚓斷開后,它的頭部可以長出新尾巴,尾巴可以長出新的頭,變成2條完整的蚯蚓,真是太奇妙啦!這可是不一樣的再生本領。
三、完整欣賞故事
重點提問:1、這是一個關于動物再生本領的故事,故事里有哪些有再生本領的動物?
2、他們的再生本領一樣嘛?
預設小結:螃蟹、壁虎、蚯蚓再生的本領有大有小,再生的部位也不一樣,不過,它們都可以用這個本領來保護自己。
四、延伸
重點提問: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再生本領呢?
大班教案 篇6
組織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都比較常見而又較熟悉交通工具,也比較喜歡玩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為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同時根據(jù)《綱要》的理念,讓幼兒的“學習內(nèi)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玩中樂,在樂中學”。我設計了這一綜合創(chuàng)新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圍繞“旅游”這一主題,想象出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而進行交談和操作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旅游”的話題進行交談,并幫助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聲音響亮、態(tài)度自然大方。
2、通過猜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水陸空的各種交通工具,形成交通工具的概念,知道其用途和不同的特征認知。
3、通過操作活動,引導幼兒動手建構各種閃通工具,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案準備:
略
物質準備:
1、各種模型交通工具。
2、廢舊皮鞋盒、牙膏盒、可樂瓶等廢舊材料,雙面膠卷,剪刀、彩筆或彩紙。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教案過程:
一、用猜謎的形式引出課題。
1、猜謎:“身體像條龍,走路轟隆隆,跨大河,穿山洞,嗚嗚嗚,向前沖。”(出示火車)
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2、猜謎:“水上一幢房,煙囪屋頂裝,有時過大江,有時漂海洋!保ǔ鍪敬
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3、猜謎:“有人說我象老鷹,我說我像大蜻蜓,請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帶你去上海。”(出示飛機)
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4、教師小結,初步形成水陸空的交通概念。
提問:水、陸、空分別除了大輪船、汽車、飛機以外,還會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二、借助“旅游”的'話題,要求幼兒自由組合設計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重點指導幼兒圍繞“想象”的交通工具而進行操作。)
。1)幼兒自由結合交談,想象設計什么東西?怎樣做?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設計,要求說話聲音響亮,清晰。
三、幼兒操作活動
。1)交代要求
(2)教師巡視指導。
四、教師總結,活動結束。
五、活動延伸:聽音樂,把自已做的交通工具開到一邊進行展覽會。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精選]大班教案08-13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7
大班教案(精選)08-06
大班教案(精選)07-27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