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集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綠色音符、綠色歌譜批的是什么。讓學生感受到美麗的大自然綠的氣息,使他們熱愛大自然,從而萌生出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為綠化祖國作出貢獻的良好意識。
4.認識數量詞,讀中感情量疊詞的作用。多讀,培養(yǎng)語感。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綠色音符、綠色歌譜批的是什么。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綠色音符、綠色歌譜指的是什么。感受大自然綠的氣息,使學生熱愛美麗的大自然。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綠色音符、綠色歌譜批的是什么。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讀兒歌,揭示課題(5)
1.教師出示兒歌,學生自由拼讀。
2.學生齊讀。
3.兒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4.你們種過樹嗎?誰知道咱們一般什么時候種樹?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7)
1.小朋友們,請你們大聲地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我聽聽哪位小朋友讀得最準確最通順。
2.你們想讀好課文嗎?
3.誰能來說一說,咱們可以用辦法讀好課文?
4.學生發(fā)言,教師總結。
5.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檢查反饋,認讀生字(8)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學生評議后齊讀。
2.引導學生用相應的.生字進行擴詞練習。
3.開火車認讀。
4.小朋友在小組內認讀生字,討論交流識記方法。
5.集體反饋。
6.找朋友游戲中鞏固生字的認讀。
四、朗讀課文(8)
1.指名讀課文,學生評議。
2.學生自由讀。
3.小組比賽讀。
4.教師配樂示范讀,小朋友們想像感悟。
5.學生配樂讀。
五、學習課文一、二句(12)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生用序號標出課文一共有幾句話。
2.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
3.圖中畫的是什么?
4.你們覺得一棵小樹像什么呢?一行小樹像什么呢?
5.讀一讀,文中,作者說一棵小樹像什么呢?一行小樹又像什么?
6.反饋。
7.教師出示音符與歌譜,讓學生小組討論:為什么小樹像音符像歌譜?
8.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
9.指導朗讀一、二句。
六、指導寫字(3)
1.出示“色、興、聲”三個生字。
2.教師明確本次寫字的內容:這三個字。
3.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5.反饋書寫情況。
七、布置作業(yè)(2)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幸”等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拓展延伸,激趣談話,培養(yǎng)學生保護小樹、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為綠化作出貢獻的良好意識。
4.認識數量詞,讀中感悟量詞疊用的作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感悟量詞疊用的作用。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樹被破壞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5)
1.復習本課生字詞。
2.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上節(jié)課咱們了解了小樹除了它的樣子有點像音符之外,還有一棵棵充滿生命的小樹,綠化、美化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心情愉快。
4.所以你覺得自己該為小樹做些什么呢?
二、學習新課(25)
(一)學習三、四句。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三、四句。
2.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么小鳥喜歡到小樹家作客,而且還高興地唱歌跳舞呢?
3.教師總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話。
4.拓展思維:小樹看到小鳥高興地唱歌跳舞,他們的心情怎樣?會說什么呢?
5.“種樹啊種樹,”誰在種樹?
6.小組討論交流:為什么說他們種下的是歌聲,是幸福?
(二)聯(lián)系實際,教育孩子保護樹木。
1.教師:小樹造福了千千萬萬的人,然而千千萬萬的人卻也毀了小樹。(出示掛圖)
2.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自由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是呀,老師和你們一起感到難過,為人類的破壞感到憤怒,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樹呢?
5.總結,號召全體同學一起動起來,保護小樹,為綠化作出貢獻。
(三)讀一讀,感悟量詞疊用的作用。
1.全班齊讀課文。
2.自己評議讀的情況下,糾正不足。
3.現在,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左右兩邊的詞有什么不變化呢?
一棵小樹 一棵棵小樹 一行小樹 一行行小樹
一個音符 一個個音符 一串珍珠 一串串珍珠
4.學生自讀中感悟。
5.反饋:你覺得有什么不一樣呢?
6.誦讀,積累這些詞語。
(四)指導寫字
1.評議上節(jié)課書寫的情況。
2.明確本節(jié)課要寫的漢字,讀一讀并組詞。
3.引導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反饋后,教師再強調。
5.學生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三、鞏固復習(8)
1.認讀生字,并組詞。
2.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7)
1.抄寫本課生字。
2.課下積累疊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認讀、書寫i和y。
2.學會認讀音節(jié)yi,并讀準四聲。
3.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兒歌,有興趣地學拼音。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掌握i、y、yi的發(fā)音。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孩子們,咱們在學校里已經有好幾天了,相信你一定認識了很多好朋友吧,誰愿意拉著你的好朋友介紹給大家聽?你還認識哪幾個拼音朋友呢?能介紹給大家嗎?(我認識拼音朋友ɑ,它還經常戴著不同的帽子呢!)
今天,又有幾個拼音朋友想和你們交朋友,想認識他們嗎?
二、學習單韻母i及四聲
1.讓學生借助圖片學習單韻母i(課件出示:衣服圖)。
(1)指導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一件毛衣)
(2)你覺得這件毛衣怎么樣?
2.學習單韻母i。
(1)在這件漂亮的毛衣前面,來了一個拼音朋友,哪個小朋友認識它?(課件i)認識的小朋友大聲地喊一喊它的名字好嗎?
(2)同桌互讀,觀察口型的變化,然后說一說觀察到了什么。
(3)教師小結i的發(fā)音要領:發(fā)i的音時,口開得很小,上下牙齒對齊,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兩側咧。
(4)學生練讀,教師隨機指導。
(5)說說你是怎樣記。榈。學生自由想象。編出兒歌幫助孩子們記憶:牙齒對齊iii,小棒加點iii,小1加點iii。
3.學習i的四聲。
(1)孩子們,還記得ɑ戴帽子的樣子嗎?復習ɑ的四聲。
(2)。橐蚕氪髅弊樱覀儊斫o它戴戴好嗎?(課件出示i的四聲)仔細看看,。榇魃厦弊雍笥袥]有什么變化?
(3)學生觀察后回答。
(4)教師小結:小i。榇餍∶,頭上小點都丟掉。
(5)分組讀。榈乃穆暎洪_火車讀;抽讀帶調卡片。
三、學習大寫字母Y
1.讀準Y的'音。
孩子們,剛才我們認識了單韻母。(課件i),你們想不想知道。榈膵寢屖钦l呀?
(1)(課件:Y)這就是。榈膵寢尅V佬。榈膵寢尳惺裁磫?
(2)它的讀音跟。橐粯樱瑸榱朔智宄,我們就叫它大Y。
(3)老師范讀Y。
(4)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齊讀。
2.認清Y的形。
(1)孩子們,你們仔細觀察,Y像什么?(生:像樹杈)
(2)編一首兒歌:樹杈樹杈YYY,。榈膵寢屖谴骙。
四、學習音節(jié)yi及四聲
1.教順口溜引出音節(jié)yi:小i。槟懽有,出門要把大y找,大y在前。楹螅M成音節(jié)yiyiyi。
2.認讀yi的四聲。
(1)音節(jié)yi和。橐粯,也有四種聲調,要注意,音節(jié)yi的聲調也是加在小i的頭上的。課件出示:yī、yí、yǐ、yì。怎么讀呢?我們先來聽聽課件中小朋友的朗讀。(放課件中的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
(3)指名讀、齊讀,讓學生當小老師教小朋友讀。
(4)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老師讀,請一個小朋友把老師讀的音節(jié)指出來。(老師打亂順序讀音節(jié),讓學生上臺指。)
(5)認識了音節(jié)yi就可以幫助我們認字啦,瞧,這個字(課件:姨)你認識嗎?如果老師給這個字注上音(課件:yí),你一定會認識的。那么這幾個字念什么呢?(課件:醫(yī)yī、椅yǐ、意yì)
(6)練習含yi四聲的兒歌。
媽媽是醫(yī)生,阿姨來看病,坐在椅子上,媽媽注意聽。
3.師小結:漢語拼音的用處真大呀,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很多很多的字呢。
師生一起念兒歌: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幫助學習普通話,我們一定學好它,學好它!
五、看圖學兒歌
1.孩子們,拼音能幫助我們認識字,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啊?
2.指導看圖:圖上畫的誰?在干什么?你看到過媽媽為你織毛衣嗎?容易嗎?
3.有人把這幅圖寫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來讀讀好嗎?
(1)先用筆從兒歌中找出剛才我們學過的音節(jié)畫上圈。
(2)老師教讀兒歌。
(3)自由讀、同桌互讀。
(4)背一背。
六、指導書寫i、y
1.今天,我們在拼音王國里又結識了幾位拼音朋友,他們是誰?讀讀書中第一題。它們已經和我們成了好朋友了。不管是站在我們面前,還是藏在兒歌里,我們都能把它找出來,并大聲喊出名字?墒瞧匆襞笥殉鰜淼臅r間太長了,我們還是送它們回家吧。
2.觀察i、y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1)教師范寫。
。榈墓P順是先在中格寫小豎,要占滿格,然后在豎的頭上離開二線的地方寫小點。
。贾邢赂,先寫右斜,再寫左斜,兩筆寫成。
(2)學生在課本上臨摹。
(3)在拼音本上練習。
(4)師巡視檢查指導。
七、練習設計
1.完成課后練習:讀讀連連。
2.用帶調的音節(jié)yi和yɑ口頭組詞語。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2、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
能力目標:透過行為領悟人性的本質。
教育目標:讓學生體會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點難點:體會真情,領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策略和方法: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媒體:錄音機、投影儀。
一、導入。
記得上學期的目標上有一篇課外閱讀:講的是一隊德國兵到一個被占領地的一個農家去,那農家的妻子正是個地下黨!l能把這個故事講下去?
。▽W生講的實在很精彩。)
同樣的蠟燭,在不同的情況下,起著不同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一課中的蠟燭將起著怎樣的作用?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及背景。
2、學習了這麼多篇課文,我們已有了這樣的常識,一打眼兒就能知道這篇文章是贊美什麼或講述什麼的,那麼這篇課文呢?
主旨: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zhàn)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lián)紅軍的深厚感情。
3、我們今天,不是討論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環(huán)境危險,炮火連天——想到老婦人不顧生死。
2)、年老體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婦人力量的源泉。
3)、保護遺體——想到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
4)、燭光閃爍——想到老婦人奉獻的精神。
。ㄟ@個問題如果不先給出一個例子,學生是很摸不著頭腦的。)
4、那麼,這里的'燭光,又有什麼特殊的象征意義?
1)、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3)、兩國人民戰(zhàn)斗情誼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難一難我了!
1)、最后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lián)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學很聰明,就拿課后題問我。所以,順便給他們處理課后練習了。
3)、課后練習二。
4)、課后練習三。
6、那麼誰來.總結一下老婦人的形象?
(說的很多很雜,但都沒有條理性。)
1)、老婦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對蘇聯(lián)紅軍滿懷敬意。
2)、年輕的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他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
3)、他為紅軍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4)、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為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并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7、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但是其中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ɑ卮鸬暮芎。可是我覺得要是在開頭問會更好。)
8、你還能舉出像老婦人這樣的例子嗎?
課后記:這是一篇簡單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動學生的心。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學習屈原愛國、正直的高尚品德,并從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 解本文寫作特點:記敘、議論、抒情三者的緊密結合,即人物評傳的特點,明確本文不同與其它人物傳記的地方。
3、 將本文屈原的詩歌結合起來閱讀,從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現在他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惡勢力抗爭而決不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上。
4、 重點的文言實詞、通假字、古今詞義的運用等等。
教學重點:
1、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并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2、明確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并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
教學難點:
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閱讀全文,理清全文記敘的線索。
教學步驟:
一、由《報任安書》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導入新課,并回顧學過的屈原的詩歌:《離騷》與《涉江》堪稱姐妹篇,讓學生背誦兩篇詩歌中詩句,明確屈原思想的內核:正直與愛國
政治理想詩人形象
美政民本憂國憂民,熱愛祖國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潔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馳……食玉英
。ㄎ狼榻Y)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濁——高馳不顧、茍余心……
剛直不阿,一身正氣不能變心……固將愁苦……董道…重昏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堅持真理,獻身理想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二、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明確課文以屈原活動的時間為序,分四部分進行
記敘把表示這四個部分的段落做上記號,找出記敘屈原一生遭遇的五個詞語:
任——疏——黜——遷——投
三、學生參照注釋,閱讀課文,進一步明確文章的內容層次:全文以屈原
活動的時間為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遷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后影響
四、布置作業(yè):熟讀翻譯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并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15、屈原列傳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2、明確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并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
3、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并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明確:作者從解題、成因、內容、風格四方面介紹了《離騷》!捌湮募s……其志潔……其行廉……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這段話,是結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說的,說明屈原的秀美文辭與高潔志行互相輝映,渾然一體。
二、重點閱讀課文的`第二部分,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并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確:幾件大事:第一,受騙絕齊,第二兵敗丹淅,第三復釋張儀,第四諸侯擊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為秦所滅。屈原個人的遭遇同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
三、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確:體會屈原憤世嫉俗的心情和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體會作者流露出的那種憤慨惋惜之情。漁父和屈原的對話,代表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政治取向,漁父認為對人生、對世事都不要太認真、太執(zhí)著,最好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即篇中所謂的隨流揚波、與世推移,至于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則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對這種人生哲學,認為絕對不能隨波逐流,絕對不能同流合污,寧可葬身魚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潔行廉的人格。司馬遷把魚父和屈原的觀點兩相比照,是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和對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讀課文,體味:司馬遷有著與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著屈原那樣正道直行的品格,有著屈原那樣深厚而又執(zhí)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貶分明地為屈原立傳的。字里行間噴瀉著激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業(yè):課后習題。
六、《信陵君竊符救趙》本篇重在引導學生自學,列出結構提綱,舉出集中表現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論和行動,進一步了解《史記》紀傳作品的主要特點。
本篇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始末,表現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謙虛作風和救人之困的義勇精神。(略)
七、學生自讀《語文讀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傳》、《毛遂自薦》、《魯仲義不帝連秦》《賈生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貨殖傳序》。
八、布置作業(yè):學生在網上查找一些資料。
1、學生以“司馬遷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2、以“我讀司馬遷的《史記》”為題寫一篇感想。3、在班上召開一次研究性學習報告會:走近司馬遷
語文教案 篇5
一、思維體操,巧揭課題
1、龍住的地方龍?zhí)痘⒆〉牡胤交⒀ǎ執(zhí)痘⒀ǎ?/p>
馬、豬羊、牛、雞的呢。狡兔呢?(狡兔三窟)
2、你知道這是哪種昆蟲/它住的地方又叫什么?(蟋蟀洞穴)
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這篇課文叫《蟋蟀的住宅》板書,教學新詞住宅音義:人住的房子。齊讀
3、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問,想了解的嗎?(引導學生就好奇的、感興趣的地方發(fā)問,能使其讀書時有目標、方向,也是自學能力的體現)
二、階梯檢驗,整體感知
1、學生帶問題自讀課文,師巡視。
2、反饋效果
①讀音穴
巢穴
洞穴
朝著陽光
、诔鍪镜5自然段(要求讀準、讀順)
、蹤z查第2自然段
先讀詞,后讀文
。ㄗ⒁怆[蔽所)
3、默讀第2段,想想這段在寫什么?
什么是慎重?誰很慎重?它怎么做的'?
誰又不慎重呢?他們怎樣做?文中用一個詞就形容了他們不慎重、隨意的態(tài)度,你知道是哪個詞嗎?(隨意而安)
指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隨意而安。同時滲透對比這一方法。
4、課文除寫蟋蟀慎重選址外,還寫了哪些內容?趕快在文中找找。師歸納板書特點、修建,分別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三、研讀特點,品位語言。
1、重點默讀第五七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有些特點,課文直接告訴了我們;有的特點,要聯(lián)系上下文。
學生劃找,師巡視,指生回答
提醒: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
例如:
隱蔽青草叢中隱蔽著一條傾斜的隧道。
干燥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
不深不寬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
彎曲順著地勢彎彎曲曲。
平臺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
2、畫出蟋蟀住宅的剖面圖(或簡單的示意圖),再指著圖介紹住宅的特點。
3、用自己的話把蟋蟀住宅的特點完整地說一說(蟋蟀的住宅具有這樣一些特點:形狀像隧道,是傾斜的、彎曲的,九寸深一指寬;它修在向陽的地方,干燥;有出口,出口處有平臺;內部墻壁光滑,地面平整,簡樸、清潔、衛(wèi)生)。
4、看,蟋蟀對藏身的洞穴是這樣講究,簡直能和我們人類造房子相提并論了,怪不得,作者法布爾要稱它為蟋蟀的住宅了。
題目在修辭手法上是用了什么的方法?(擬人)這樣把蟋蟀當做人看待的,文中還有不少地方,請趕快找出來,美美地讀一讀。
5、學生品讀擬人句,感受法布爾這樣寫的用意。
6小結:是的。法布爾對蟋蟀充滿了敬意,不僅在介紹選址、特點時有提到,在修建時,更把它的住宅稱為偉大的工程。這部分,我們下節(jié)課再繼續(xù)學習。下課。
板書
洞穴選址慎重不隨意而安
蟋蟀的住宅?特點:向陽隱蔽排水優(yōu)良
修建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波蘭著名作曲家、鋼狗家肖邦音樂作品的魅力和風格,學習他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
﹙2﹚、通過欣賞肖邦的鋼琴曲《小狗圓舞曲》,使學生感受樂曲的生動情趣,學會根據選旋律與節(jié)奏的對比區(qū)分樂曲段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啟發(fā)學生充溢熱情地歌唱《我們多么幸!,以表達他們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神往。
﹙2﹚、引導學生根據《我們多么幸!穭(chuàng)設情境,并用吹奏樂器、狗進行歌扮演。
方法與拓展:
通過學習,鼓勵學生神往自身美好的未來,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用自身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實現自身的理想。
二:教學突破:
在欣賞的過程中掌握、表示圓舞曲。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準備:口風琴 課件
第1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 唱一唱 《阿瓦日古麗》
教學流程:
一、聽音樂 阿瓦日古麗》走進課堂,學生討論聽后感。
二、范唱,節(jié)奏練習引導學生體驗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1)聲勢與舞步的結合:X - X |X - XX |X X. X |X - - |
(2)打擊樂的配合:手鼓、鈴鼓、雙響筒、三角鐵等
三、聽音樂,輕聲跟唱歌詞至基本熟練。
四、學生根據歌詞旋律分組創(chuàng)編立體節(jié)奏,配上舞蹈扮演歌曲;
五、將各組的創(chuàng)編分別展示給全班同學,參與點評。
六、扮演唱結束新課。
第2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小狗圓舞曲》《花之圓舞曲》《溜冰圓舞曲》
教學流程:
一、介紹圓舞曲;
圓舞曲(Walzer) 又稱華爾茲,是奧地利的民間舞曲,18世紀后半葉用于社交舞會,19世紀開始流行于西歐各國,它采用3/4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jié)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jié)僅用一個和弦,由于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因而被稱為圓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緒和調性相仿的舞曲連貫組成,注重內容的標題性,既能在舞廳里伴舞,也能在音樂廳里演奏,是一種雅俗共賞的音樂形式。圓舞曲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城市中特別是在維也納發(fā)展起來的。在“蘭得勒舞曲”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一種三拍子舞蹈,跳舞時一對對男女舞伴,依照舞曲的節(jié)奏旋轉打圈,動作輕快、優(yōu)美,情緒熱烈、歡快。這些特點決定了圓舞曲的體裁特征:速度較快,3/4拍或3/8、6/8拍,節(jié)奏常是“X — X |或 X.X X |或 X | X — X | X”,從第一拍或第三拍開始。這些特點,配合上環(huán)繞支點音旋轉的音調,便生動地發(fā)生旋轉打圈的動作感。圓舞曲的出現,它的熱情豪放、感情充分的音樂給城市中的舞曲帶來了嶄新的面貌和活躍的氣氛。所以很快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便傳遍全歐洲,代替其它舞曲,成為一百多年來最流行的舞曲體裁。
二、初聽三首圓舞曲。靜聽,想一想,你分別從音樂中看到了什么樣的情景。
三、生描述自身聽這三段音樂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再聽:老師談自身聽這首舞曲時的體會和感想,引導小朋友們掌握聽音樂的方法。
五、復聽:把自身想像成那只調皮的小狗、一朵最美的花、一個自由酣暢的冰上舞者,跟著音樂在和煦的春風中盡情舞蹈。
六、請幾位有天賦和興趣的同學在音樂中扮演,進一步體會和表示圓舞曲的特征。
七、音樂中結束新課。
有時間可以另外介紹一下維也納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他是一位主要從事圓舞曲創(chuàng)作的作曲家,具有“圓舞曲之王”的美稱。他一生寫了447首圓舞曲。他創(chuàng)作的大量圓舞曲中,最膾炙人口的可算是《藍色多瑙河》了。這首圓舞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聲合唱曲,曲名全稱《在美麗的藍色多瑙河上》,后來作者又親自改編為樂隊演奏的圓舞曲,很快流傳于全世界。隨后,這首樂曲又被很多作曲家改編成獨唱曲和各種樂器的獨奏曲。
與此同時,圓舞曲在俄羅斯也得到了廣泛的流行,在格卡林的《幻想圓舞曲》中第一次使圓舞曲這樣的生活舞曲得到了交響性的展開,尤其是柴可夫斯基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圓舞曲具有獨特的重要位置,他不但在《天鵝湖》等舞劇中寫了許多著名的圓舞曲,并且把圓舞曲納入了交響套曲的統(tǒng)一構思中,成為交交響樂中的一個獨立樂章。他根據俄羅斯節(jié)拍的特點,創(chuàng)作了絕無僅有的5/4拍圓舞曲(如第六交響樂第二樂章),并在許多深刻的、深思的、抒情的主題中運用圓舞曲的體裁,使圓舞曲成為深入刻劃心理體驗的手段。他的《憂郁圓舞曲》中,在輕快的圓舞曲的面紗后面,表示了沙俄時代知識分子對命運的深深的憂慮。
我國在解放后,由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人民生活的改善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圓舞曲這朵外來的鮮花,得到了很好的移植和培育。我國的作曲家將外來的體裁和民族的音調相結合,創(chuàng)作了許多民族風格的圓舞曲,如《青年圓舞曲》、《春天圓舞曲》、《青年友誼圓舞曲》等,這些樂曲既有鮮明的圓舞曲的體裁特征,又有中國人民特有的熱情和含蓄,歡樂而冷靜的性格特點,反映了我國人民生活幸福的圓舞曲。
教學反思:
本課選用三拍子的音樂作品,設計了“浪漫的旋律”這個主題,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三拍子和圓舞曲的韻律美。在演唱和欣賞中讓學生反復感受體驗和表示,是教學的重點,也是能讓即將進入初中階段的六年級學生難忘的樂曲風格。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經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11-27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3
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11-24
語文教案11-24
語文教案11-30
語文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