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物體被拉長、壓縮、彎曲能產生彈力;了解一些彈力利用的知識。
2、指導學生學會用橡筋給小車安裝動力。
3、經歷橡筋長度、繞的圈數(shù)、繞的方向對小車運動影響的研究過程。體驗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的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1、經歷橡筋長度、繞的圈數(shù)、繞的方向對小車運動影響的研究過程,體驗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方法。
2、使學生了解物體被拉長、壓縮、彎曲能產生彈力。
【教學難點】
1、經歷橡筋長度、繞的圈數(shù)、繞的方向對小車運動影響的研究過程,體驗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的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準備】
1、每組學生:橡筋、小車、長條形的三夾板、彈簧、皮球、鋸條等能產生彈力的'物體。
2、教師準備:有關彈力應用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引入
1、談話:車輛運動是需要動力的,你們知道車的動力來源有哪些?
。ㄆ、天然氣、電力、太陽能等)
2、提問:能不能給我們的小車裝上動力,讓它自己動起來呢?你們有哪些辦法?(安裝
橡筋、彈簧、螺旋槳、氣球等)
3、師:我們先用橡筋作動力吧!
一、充分感受物體產生的彈力,認識彈力。
1、請學生壓一壓彈簧,拍一拍皮球,彎一彎鋸條,拉一拉橡筋,談談手的感受,了解物體被壓縮、拉長、彎曲時能產生一種力,叫彈力。
2、討論:人們利用彈力做些什么事情?
3、出示有關彈力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二、利用橡筋的力讓小車運動。
。ㄈ鐚W生在上面已說出了把橡筋安裝在小船或小車上,那就直接引導學生裝配。)
我們認識了彈力,就讓我們把彈力作為小車的動力讓小車運動,你覺得上面能產生彈力的哪一種材料最容易實驗呢?
1、學生分小組裝配橡筋。
2、請幾個小組演示他們的橡筋動力車。
三、研究安裝橡筋的方法與小車運動的關系。
1、提出問題:同是橡筋,為什么小車的運動快慢、遠近、方向會不一樣呢?跟橡筋的哪些因素有關?
2、猜測可能的因素:繞的圈數(shù)、長度、繞的方向等。
3、討論如何設計實驗來研究其中一個因素的影響。提出注意點:
在研究其中一個因素的影響時,其他條件都應相同。
每個實驗應該多做幾次。
如何記錄。
4、幾個因素的研究同時分組進行,并記錄實驗結果。
5、匯報交流,說說自己的不同發(fā)現(xiàn)或產生的問題:如繞的圈數(shù)可任意增加嗎?橡筋越長越好嗎?橡筋太多太長會有什么問題?橡筋帶動了小車的什么才使小車運動的?等等。
6、學生分別說說實驗心得,教師小結。
語文教案 篇2
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目的 :
1、辨析易寫錯的字。
2、學習部首查字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一、導入揭題
完成第一、二題
二、教學第一題:寫下面的字。要仔細看,認真寫。
1、認讀要寫的字。
2、想想:哪個地方不要多一點,哪個地方不要少一點,哪些地方不要少一橫。
3、認真抄寫這些字。
4、同桌互查是否寫得對。
三、教學第二題:學習用部首查字法
1、學生認真讀一讀方法提示,初步了解內容。
2、指導學生在字典中找到部首目錄、檢字表,講解它們作用和查我方法。
3、小結部首查字法的步驟。
(1)確定要查的字的部首。
(2)在部首目錄里找到這個部首。
(3)根據(jù)頁碼在檢字表中找到這個部首。
(4)根據(jù)筆畫數(shù)在這個部首中查到要查的字。
(5)按頁碼在正文中找這個字。
4、練習用部首查字法。
完成第2題中的1、2、3小題。
語文的教案09-23
語文教案02-01
語文教案02-05
語文教案02-05
語文教案02-05
語文教案02-06
語文教案02-07
語文教案02-07
語文教案02-08
語文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