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星星》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shù)星星》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shù)星星》教案1
《數(shù)星星的孩子》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6個生字和詞語。
2.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難點:對“漢朝、鉆研”等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話夜空,導入新課
1、欣賞夜空,話夜空
a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特精神,老師特喜歡,因此獎勵你們欣賞一幅圖。 出示夜空圖
怎么樣?(板書:美、多)
能用你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夜空的美,星星的多嗎?
這是一個作家寫得夜空
指名讀
他是怎樣寫出美,怎樣寫出多的'?
理解“撒“(是由“提手”加一個“散”,也就是說,用手將某樣東西散開。) b在中國古代,就在這美麗的星空下,有一個能夠數(shù)清夜空里星星并發(fā)現(xiàn)了星星運動規(guī)律的孩子。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認讀張衡、漢朝
漢朝是一個朝代,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1900多年了,
a讀課題 讀準“數(shù)”
二、初讀課文
1.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呢?就讓我們打開我們的課文,自由讀一遍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同學們告訴老師,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張衡)
學生讀這個詞語,注意后鼻音的讀音。
4.了解張衡這個人,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知道張衡是一個漢朝人,是一個天文學家。
5.漢朝是我們古代的一個朝代,距今已經(jīng)有一千九百多年了,同學們對張衡的了解
真不錯?赐瑢W們讀得這么認真,這一課的生字寶寶,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你們見面了。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學習。
2.小老師帶讀。
3.指名學生讀,糾正字音。
4這一課的生字寶寶啊,搖身一變,變成了星星,來到了我們身邊,只要你能讀準它,并為它找一個朋友,你們就會把這個星星送到天上去。
5.請學生讀字,并組詞。
6.出示課文中的詞語,老師帶讀。
7.開火車讀。
8.講解多音字,重和數(shù)
四、指導寫字
1.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形近字組和祖,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兩個字的不同之處。
2.老師范寫,學生練習。
3.指導直字,注意里面是三橫。
五、作業(yè)布置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數(shù)星星》教案2
教具準備
課件:
1.多媒體課件:星空圖配上輕音樂:星光閃爍,漸漸地有9顆星星慢慢變大,其中有七顆構成北斗七星,一顆為北極星,一顆在旁邊,定格。(注:1.2兩個課件可以合在一起)
2.(緊接著課件1,星星內(nèi)出現(xiàn)本課9個生字(撒玉仰傻距組楚衡漢)!坝瘛弊忠旁诒睒O星上,“組”字在旁邊的一顆星星上。
3.掛圖: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參照課本P135右上角)
4.“我會寫”圖標。
5.田字格中本課要求寫的12個字:勺斗玉組珍珠數(shù)鉆研睡距離
6.PPT課件:
課外閱讀短文:一個晴朗的夜晚,我也像漢朝的張衡一樣坐在院子里看星星。盡管星星和我的距離很遙遠,但我也能看得非常清楚?窗,星光閃爍,如同課文里寫的一樣,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好美哦,簡直把我給看傻了!我仰著頭,看啊,數(shù)啊,數(shù)啊,看啊,原來星星也分成小組坐在一起,不過,它們的組太大了,組員多得數(shù)不清。(注:全文為藍色,黑色的字變成紅色)
教學目標
1.認識“撒、玉”等9個生字。會寫“勺、斗”等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情境導入
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先聽聽優(yōu)美的音樂吧。
2.(課件1──星光閃爍,漸漸地有9顆星星慢慢變大,其中有七顆構成北斗七星,一顆為北極星,一顆在旁邊,定格。)請大家睜開眼睛,我們一起觀賞美麗的星空。
3.漂亮嗎?
4.再看看,星空開始發(fā)生變化了。(課件2──星星內(nèi)出現(xiàn)本課9個生字:撒玉仰傻距組楚衡漢,“玉”字放在北極星上,“組”字在旁邊的一顆星星上。)這九顆星星,等待小朋友們摘取呢,F(xiàn)在,老師還沒教大家,哪位小朋友能自己摘取一顆?小朋友,這些字你能認識幾個呢?
5.誰還能再摘一顆?
6.你怎么認識的?
7.還有誰認識?
8.還有認識的嗎?
9.呵,你就是小男子漢。
10.你也是小男子漢。
11.還有幾課星星等待著我們摘取,請小朋友們認真讀讀課文,這些星星都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里,這篇課文的題目就是──《數(shù)星星的孩子》(板書課題)我們把課文讀熟了,就能摘下這些星星了。小朋友們,一起讀課文吧。
2.觀看星空動畫。
3.漂亮!
4.我摘取最上面的一顆,那里邊的字是玉,玉石的玉。
5.我認識小組的組。
6.我是小組長啊。
7(都舉手)我認識。
8.(明瀟)我認識漢,男子漢的漢。
9.(炎地)我也認識。
11.學生自讀課文。
自主識字
1.(出示課件2)現(xiàn)在,我想大家應該能把這些星星摘下來了。不過,這次摘有個特別的要求,就是不光要認識這些生字,還要說出一個記住它們的好辦法,最好能組一兩個詞語,F(xiàn)在,我們分小組討論討論,看那個小組的方法最巧妙。小朋友們,請你們也開始討論吧。
2.好了,現(xiàn)在開始摘星星。誰先來?
3.注意,這可不是灑水的灑。灑水的灑是三點水的.灑。
4.什么是仰望?
5.對,看星星是要向天上看。
6.怎樣記住的?
7.呵呵,這個方法好。如果把足字旁換成提手,一邊擺手一邊說“不要不要”,那就是──
8.對!真聰明!看來同學們都有很好的認字方法。小朋友,你認字的方法一定更巧妙吧,說給你的同桌聽聽吧!
1.討論
2.(1)大魚藏在行里頭──衡,張衡、平衡。(2)從用手一散就是撒,撒開、撒水。
3.(1)仰:歡迎的迎把走之換成單立人就是仰,仰頭、仰望。
4.(作動作)就是抬頭向上看。
5.我記住了距離的距。
6.左邊是個足字旁,右邊是個巨大的巨,足就是腳,抬腳走開,就有距離。
7.拒絕。
寫字
1.剛才大家的小腦袋開動地特別快,現(xiàn)在該動動手了。(課件:“我會寫”圖標)小朋友,把本子和鉛筆拿出來,準備寫字。
2.(課件出示:勺斗玉組珍珠數(shù)鉆研睡距離)我們先讀讀吧。請注意,“數(shù)”是個多音字。
3.仔細看看,寫這些字應該注意什么?
4.小朋友們看的真仔細,F(xiàn)在老師寫兩個字大家看看,看完后說說應該注意什么?吹臅r候要特別注意老師寫字的筆順惡哦。(范寫:距離)
5.說的真好。請大家再看一遍,小朋友,請你們也看準了。(將“巨”字描成紅色)
6.再看離字的這里。(將倒數(shù)第二筆:撇折──描成紅色)這是幾筆寫成的?
7.對。請記住,這是撇折,一筆寫成。好了,請大家一起把這些字寫兩遍吧。
2.自由讀字
3.觀察后述說,如斗的兩點是上下的,不能寫成左右的;玉的第三橫最長;睡字是目字旁加上垂下來的垂(注:教師強調(diào)一下垂字的筆順)!皵(shù)”字左下的女書寫時橫變成提。
4.巨大的“巨”的筆順應該是橫、橫折、橫,最后在寫豎折。
6.一筆。
7.寫字
第二課時
生字復現(xiàn)鞏固識字
3分鐘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摘了很多星星,不知大家丟掉了沒有。
2.沒丟好啊!現(xiàn)在我要把這些星星放在另一個地方了,看看大家還認不認識。請看大屏幕。(課件6──短文:一個晴朗的夜晚,我也像漢朝的張衡一樣坐在院子里看星星。盡管星星和我的距離很遙遠,但我也能看得非常清楚?窗,星光閃爍,如同課文里寫的一樣,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好美哦,簡直把我給看傻了!我仰著頭,看啊,數(shù)啊,數(shù)啊,看啊,原來星星也分成小組坐在一起,不過,它們的組太大了,組員多得數(shù)不清。
3.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讀讀吧。
1.沒有。
3.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朗讀感悟
3分鐘
1.嗬,讀得真美!課文的文章都讀的這樣美,那課文一定會讀的更美。想把課文讀得美美的嗎?
2.那就的先把課文讀懂。這樣吧,我們和小朋友一起默讀課文,讀完后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現(xiàn)在開始吧。
3.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你從哪兒知道的?能讀讀有關的課文嗎?
5.這么說,這個填空題你也會了?出示課件──填空題:那七顆星,連起來像(),叫()。(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當場打字輸入)我們連起來讀讀這句話吧。小朋友,我們一起讀。
6.(出示掛圖)請看,這幅畫上畫的什么?
7.那這一顆是什么星?(指示北極星)
8.你從哪兒知道的?
9.同學們讀書這樣仔細認真,我想下面這題填空一定會。(出示填空題:北斗七星()繞著()慢慢地()。
10.根據(jù)學生回答輸入括號內(nèi),形成“北斗七星(果然或總是)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動)。”然后指導學生讀句子。
11.請大家看書上的插圖。插圖的背景就是浩瀚的星空,誰能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小朋友,請你們也找找看。
12.同學們說的內(nèi)容大都集中在課文的第四段,看來這一段是課文的重點。請同學們找到第四段。啊,這段優(yōu)美的文字正好印在美麗的星空畫面上,讀著課文的同時還能不知不覺地觀賞星空。這樣吧,咱們美美地讀讀這段課文吧,看誰讀的美。先練習一下。小朋友,請你們也練練,待會兒我們一起讀。
13.誰來美美地讀讀?
14.誰還想讀?啊,都想讀,那我們就和小朋友們一起朗讀一遍吧!盃敔斪哌^來……”預備起!
15.下面我們要進行分角色朗讀了。誰愿意當張衡?都想當!那這樣吧,比賽,看誰回答問題最準確,就讓他當張衡。我問的問題是:你覺得張衡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從哪里看出來的?開始默讀思考。
16.誰先來說?
17.從哪兒看出來的?
18.有道理。誰接著說。
19.喔?為什么?
20.你能看出這一點,也很聰明!
21.是啊。光聰明,不觀察、不思考,怎么能發(fā)現(xiàn)星星不是在亂動?怎么能發(fā)現(xiàn)星星之間的距離總是那么遠?說的多好!看來你也是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孩子。這樣吧,張衡就由你來當!小朋友,你認為張衡是個怎樣的孩子,可以向你的同學和老師說說。
22.誰當奶奶、爺爺?(相繼分配好角色)
23.小朋友們,先聽聽這幾個小朋友是怎樣分角色朗讀的,然后你們也分角色朗讀。
24.嗬,奶奶的慈祥、爺爺?shù)哪托慕虒、張衡的聰明好學全被你們給讀出來了。幾個讀敘述部分的同學也讀的很美。特別是第一句: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啊,美極了!大家都來讀讀這一句好嗎?小朋友,一起讀。
25.讀的這樣美,課后有個填空,你們一定能填好。翻到136頁,看看我會填的第一題。拿出筆來,填填再讀讀。
26.誰能讀讀?
27.多美啊。天上的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北斗七星真的繞著北極星轉(zhuǎn)動嗎?今天晚上,大家也做一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仰起小腦袋,睜開大眼睛,好好地看一看,愿意嗎?
28.下課。
1.想!
2.默讀課文,動筆勾畫重點內(nèi)容。
3.(1)我知道張衡是漢朝人,還是著名的天文學家。(2)我知道了什么是北斗七星和北極星。
4.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5.填空練習。
讀句子。
6.北斗七星。
7.北極星。
8.勺子口對著的那顆星,就是北極星。
9.口頭填空。
10.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填空。
11.找北斗七星和北極星。找到后左手拿書右手指著向老師和同學展示。
12.練習讀書。
13.(鄧子天)讀課文第四段。
14.齊讀課文第四段
15.默讀思考。
16.我覺得張衡是個做事認真的孩子。
17.第四段最后:這孩子一頁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
18.我從課文的前三段看出,張衡是個聰明的孩子。
19.奶奶說星星一閃一閃地在亂動,數(shù)不清,可是張衡卻能數(shù)到幾百顆。還有,他還看出星星不是在亂動。多聰明啊。
20.老師,我覺得這三段不光能看出張衡聰明。還能看出他是一個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孩子。
24.分角色朗讀課文。張衡:鄧子天;奶奶:張瑞娜;爺爺:程智逸;其余的同學讀旁白。
25.讀句子。
26.填空。
27.讀句子。
28.愿意!
《數(shù)星星》教案3
教材分析:
《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11單元“星空”中的一篇課文。講述了漢朝的張衡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認真鉆研的精神,長大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故事。
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充滿童趣的畫面,而在小張衡天真爛漫的求知故事里,卻又蘊涵著深刻的成才之理。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薄耙浞掷矛F(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要拓寬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形式和渠道,是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因此,語文教學時,不能就課文講課文,更不能把課文作為“說教”的例子,而是要充分利用課文,將學生引入更廣闊的知識的海洋中去。教學時,要啟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促使學生自愿自覺的學習,并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體驗,獲得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fā)更高的求知欲望。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夜空美景,并配上音樂《小星星》。
2、看到這美麗的夜空,你最想干什么?
學生1:我想說:真是太美了!
學生2:像許許多多的珍珠掛在天空。
學生3:老師,我想和天上的小星星交朋友!
老師:好!那你趕快向它們打個招呼吧!
小星星,你們好。ê⒆语@得特別的興奮。)
老師:來,孩子們。我們都來跟小星星打個招呼吧!
孩子們立刻來了興致。
“老師,天上的星星這么多,到底有多少顆呀?”一個孩子站起來問。
……
3、律動《小星星》。
二、初讀課文,快樂識字
1、小組內(nèi)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摘星游戲,交流識字方法。
(介紹一種識字方法就可摘到一顆閃亮的小星。)
老師,我們的識字方法有:用學過的舊字記新字,比如:星星的“星”是由學過的“日”和“生”組成的。還有“坐”是兩個“人”,一個“土”。第三小組迫不及待。
第二小組:我們是把像的字放在一起對比著記的。有“跟”和“很”,還有“爺”和“爸”。我們還給這些字組詞來記它們呢!
……
3、游戲“給生字娃娃找家”,鞏固生字。
4、擴詞練習。
三、自我展示,指導示范
課前,我學會寫的字有()。
。ê⒆觽冏晕艺故镜挠麡O為強烈,都爭先恐后的。)
在學生的展示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并對“晚”字重點示范書寫。
第二課時
一、直觀感知,激發(fā)興趣
利用投影儀介紹張衡及他發(fā)明的地動儀。
老師:當你知道了張衡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時,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1:張衡真了不起!
學生2:張衡為什么會發(fā)明地動儀?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
“我想知道張衡是個怎樣的人?”一個孩子站起來說。
老師:那就讓我們先從張衡小時侯開始了解他吧!(教師便順勢引出課題。)
二、自學—交流—質(zhì)疑
1、自學。
問題:張衡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為什么能夠成為天文學家?
。ㄒ螅鹤宰x課文,找出答案。批畫有關語句。)
2、交流。
小組內(nèi)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深入小組,參與學生討論,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匯報時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點撥。
3、匯報。
張衡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1:張衡是個愛觀察星星的孩子。我從“他坐在院子里,仰著頭一顆一顆地數(shù)星星……”看出來的。
學生2:他是個有耐心的孩子。他一直數(shù)到幾百顆。
學生3:張衡是個細心的孩子。
……
他為什么能成為天文學家?
學生1:他觀察星星的運動和變化,還有他長大后刻苦鉆研,才成為天文學家。
學生2:我覺得張衡是因為他對星星有興趣。
老師:是不是有興趣就會成功?
不是,不是……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著。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jié):張衡能成為天文學家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刻苦勤奮和不懈的努力。
三、積累語言,品讀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段落有感情的朗讀。
2、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選擇這些語句的原因。
3、組內(nèi)推薦優(yōu)秀在全班匯報。
4、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熟讀成誦。
四、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1、課文給我們介紹了有關北斗星的知識,你還知道哪些星星的名字?
2、你還知道我國古代哪些科學家和他們的故事?
點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根據(jù)一年級兒童的特點,從“興趣”入手,以趣促學,以學激趣。教師在培養(yǎng)孩子興趣方面作了積極的嘗試。以下幾個方面是可取的。
首先,教師在開課出示了優(yōu)美的畫面,并配以音樂,還設計了開放的問題,讓學生一上課就有興趣。其次,識字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交流識字方法的“摘星游戲”,以及鞏固識字中“給生字娃娃找家”的游戲都讓孩子識字興趣高漲,并且學生識字效果極佳。第三,充分利用兒童的好奇心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比如:介紹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時孩子們一下就來了興趣。
學生間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有效的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活動是課堂教學中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本案例中有以下幾方面是可取的。首先,教師比較有效的組織和引導了小組交流。
其次,教師把小范圍交流與大范圍交流相結(jié)合,促進了學生間學習的交流與合作。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對小組交流進行深層次的引導,學生的合作與交流效果會更好。
《數(shù)星星》教案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教學重、難點:認識生字,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課件演示(夜空、閃動的星星、《小星星》樂曲)。師生隨著課件演示,共唱歌曲。啟發(fā):同學們,你們喜歡星星嗎?你們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顆嗎?古代有一個小孩和我們一樣喜愛星星,他曾經(jīng)認真地數(shù)過天上的星星,你們想認識他嗎?
板書課題。
二、資料交流:(出示人物圖片(張衡)談話:同學們,你們認
識這個人嗎?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與他有關,請大家把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讓我們一起走進張衡。
三、認識生字,識記生字。
1、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詞語,借助拼音和工具書以及上下文,讀準發(fā)音,了解含義。
2、游戲識字:采用“小星星亮起來的”的游戲方式,檢查識字情況,重點進行生字的正音和識字記字的方法交流。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識字記字體驗,教師相機點撥重點字音和結(jié)構上的注意事項,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擴詞和必要的識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導。
3、組內(nèi)互讀課文,進一步鞏固識字成果,了解課文大意。
四、寫字指導。
1、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勺、斗、玉、組、數(shù)、睡”。
指讀,組詞。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找出難寫的部分,交流書寫中應注意的事項。
3、教師示范書寫“數(shù)、睡”兩個字。強調(diào)重點筆畫的寫法。如:“數(shù)”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筆的變化;“睡”字右邊幾個“橫”筆畫的長短變化等。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全班評議。
五、初步學習,朗讀課文。
1、分組互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推選出“閱讀小能手”,準備在全班朗讀。
2、組間朗讀比賽,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互評,交流體會。
3、讀書交流:在讀書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jīng)]有讀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zhì)。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音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小星星”字詞卡片,組織學生認讀字詞。
2、指讀課文,讓學生交流上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和自己還沒有讀懂的問題。
二、導讀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讀書,請告訴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啟發(fā)學生在讀文后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主要的句子進行深入地體會。
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币龑W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指導朗讀中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幾百顆,”通過“閃”和上文的“撒”字,引發(fā)學生思考張衡數(shù)星星的艱難。從感性上體會到數(shù)星星的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tài)度產(chǎn)生敬佩之情。
三、研讀
1、啟發(fā)學生分組學習,合作讀書。研讀課文2-4自然段。重點從人物的對話入手,體會張衡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zhì)。
2、研讀問題提示:文中一共有三個人物,從他們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說說自己的.理由。
3、學生分組研讀課文,交流讀書體會。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學習匯報。在匯報過程中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各組發(fā)言的基礎上,適時點撥學生領悟讀書方法,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如:要學會提問題:“奶奶和張衡對數(sh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贊成哪種看法?”
要抓住人物的表現(xiàn):“奶奶為什么笑著說?”“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醒來看星星!睆倪@些表現(xiàn)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感悟
1、教師利用課件出示“星空圖”。營造氛圍,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感悟當時的情境,了解爺爺告訴張衡的天文知識。如:認識北斗星、北極星。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在讀書的基礎上體會“果然”的意思。
五、討論
1、用下面的句式進行說話練習:“因為……長大后……,所以……”和“張衡成了……是因為……”。
2、從小張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板書設計:
29 數(shù)星星的孩子
仔細 刻苦鉆研 著名的天文學家
《數(shù)星星》教案5
案例背景:
《數(shù)星星的孩子》一課通過描寫張衡數(shù)星星的事,反映了他從小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刻苦鉆研的品質(zhì)。課文所描繪的星空群星璀璨令人神往。然而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來說,由于城市空氣的污染,群星璀璨的星空顯得那么遙遠,那么陌生。這就需要通過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他們接近星星,走近張衡。于是,在教學中,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緊扣課文和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了學生與閱讀材料的時空距離,訓練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初步學會提問,并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
案例過程:
1、師(播放媒體):小朋友,瞧,夜晚的星空可真美!看著圖,你能說一兩句話嗎?
生1:夜空中的星星很美很亮。
師:是呀,天上的星星就像——珍珠一樣亮。
生2:夜空中的星星很多。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滿天、無數(shù))
生3:晚上的星空很美。
師:是啊,不僅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
2、出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夜空中!
3、誰能把這句話美美地讀一讀,自己先試試看。
4、逐一請學生站起來讀,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5、指導朗讀,讀出“星星很多、很美很亮,星空很美”的感覺。
6、齊讀。配音樂讀。
7、師:古時候有一個孩子,他最喜歡數(shù)星星,經(jīng)常注意觀察天上的星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6課:數(shù)星星的孩子。
8、齊讀課題。
9、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要問的嗎?
10、生1:我想知道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
生2:我想知道他有沒有數(shù)清天上有多少顆星星?
生3:我想知道他為什么要數(shù)星星?
收獲與反思:
這堂課,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氛圍,巧撥善引,促使他們質(zhì)疑問難,獨立探究,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興趣和思維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兒童對夜空里的星星總是充滿好奇和幻想。他們常常凝視浩瀚的星空,觀察閃爍的星星,神游太空。聯(lián)系這一兒童熟悉的生活內(nèi)容,我通過巧妙的提問,激發(fā)了兒童的認知積極性,使兒童帶著強烈的欲望進入了新課的學習。這堂課一開始,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星空圖片:藍天上有許許多多的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有趣。美麗的夜空,閃爍的星星,動聽的音樂,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星空圖景。這樣拉近了時空與學生的距離。同時,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
情緒高漲。我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啟發(fā)性的談話,拉近了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課堂。
2、質(zhì)疑問難,導入新課。
點題讀題后,我馬上問學生: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學生紛紛舉手,圍繞課題提出了不少的問題,我一一給予肯定和表揚。就這樣,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豐富的表現(xiàn)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思維能力。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維活動常常由提出問題開始的,有疑問,才能產(chǎn)生探索的愿望,才能動腦筋。為了激發(fā)學生提問的興趣,因此,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在學生已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去幫助學生構造新的認知結(jié)構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只有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新的認知結(jié)構才能構建起來。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了學習,情緒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思維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深刻地理解到張衡數(shù)星星的刻苦,其效果比單純地分析課文要好得多。
《數(shù)星星》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珍、靠、仰、百、傻”等生字,理解詞語。
2、讀懂課文1、2、3自然段,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個自然段。
3、感受星空的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星空圖]
你看見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一個問題)
二、學習課文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這星空真美!請小朋友讀讀課文,找找描寫美麗星空的句子,用“——”劃下來。
2、請一生反饋,[出示“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盷
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同時及時糾錯)
3、誰能把這句話美美地讀一讀,自己先試試看。
4、逐個請學生站起來讀一讀。師評價,你讀得真美,你是怎么想的?
視情況隨機指導:感悟星星很多,星星很美,星星很亮。
a.(星星很美或很亮)是的,這里的星星就象——珍珠一樣美/亮。珍珠是什么樣兒的?(珍珠是一顆顆的,很有光澤)所以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
還有嗎?你覺得這句話美在哪里?
b.(星星很多)從哪幾個詞語中可以看出來?(滿天,無數(shù))請你來讀讀這句話。
還能從哪里感受到星空的美?
c.(星空很美)不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象——碧玉盤一樣。星星在碧玉盤一樣的夜空的襯托下顯得更美了。
讓我們大家一起美美地讀讀這句話。
5、那么美的星空,那么美的句子,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一讀,可以嗎?師讀“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掉在碧玉盤里。”讀掉不行嗎?為什么?
6、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星星“撒”滿天空的樣子。[出示撒的課件]。
7、全班齊讀這句話。
8、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一位喜愛——《數(shù)星星的孩子》[出示課題]
他就是——張衡。
9、他是怎么數(shù)星星的?(指名說)[出示2、3兩句話]
打開書本,自己讀讀這兩句話,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10、反饋,找到了嗎?請你根據(jù)這幾個詞擺好姿勢。生擺動作,師讀句子。[邊讀邊點紅三個動詞]
11、看來你們已經(jīng)能夠理解這幾個詞語了,好,保持這個姿勢,讓我們也學著張衡來數(shù)一數(shù)星星,一顆,兩顆,三顆……(約20多顆)
12、覺得怎樣?(累)可是張衡卻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讓我們連起來把這一自然段讀一讀。[出示第一自然段]
B、學習2、3自然段
1、那么多的'星星,你覺得能數(shù)清嗎?(不能,能)追問“為什么”?
2、張衡的想法跟你一樣,他還是挺有信心的,從書上哪里可以看出來?[出示“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
請生讀一讀(指名——火車——齊讀)
3、[出示2、3自然段]
把這兩段連起來讀一讀,(男女生分角色讀一讀)
4、那么,天上的星星究竟能不能數(shù)清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去仔細探討吧!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去數(shù)星星,好不好?
三、學習五個生字
1、瞧!黑板上也閃耀著亮晶晶的星星。[逐個出示生字],誰能來數(shù)一數(shù)?(“逐個”指名讀——“五個”開火車讀)
2、都念對了,下面我們來摘星星,誰要是也能把字寫得很漂亮,那么你就摘到這顆星星了。你想先摘哪一顆?
3、重點指導:傻—傻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師范寫,生仿寫。
傻:注意右半部分的筆順,比較難寫,一起來書空右半部分。
注意結(jié)構,寫的時候傻的右上部分要寫得緊湊一些。
靠:因為筆畫比較多,所以上半部分尤其要寫得緊湊,告字寫得扁扁的
珍:右下部分的三撇各不相同。
《數(shù)星星》教案7
一、導入
同學們,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會看見天空中有許許多多顆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有趣,也非常美麗,你們數(shù)過星星嗎?古時候有一個孩子也很愛數(shù)星星,你們想去認識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2課《數(shù)星星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
現(xiàn)在請大家讀課文,注意讀準字
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1、字寶寶已經(jīng)迫不及待要和大家見面了,同桌相互檢測生字。
2、師出字謎、做動作讓大家猜猜生字,如;差點稱王,不能做主。做“撒”的動作等,引導學生用更多方法記生字。
3、老師用送星星回家的方式檢測生字。
4、讀了課題之后你最想知道什么呢?引導生質(zhì)疑。
三、圍繞問題學課文。
1、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你從哪段知道的?再讀讀這段,看看從這段還知道了什么?你對張衡還有那些了解?
2、學生交流資料
3、你們想知道張衡是怎樣成為天文學家的嗎?那么讓我們一起到書中去尋找答案。趕快默讀一下第一自然段,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比
較句子: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更好?
星星在天空中。
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你們看,天空就像是一顆顆珍珠,一閃一閃的好像在對我們眨眼睛,又像在對我們說悄悄話呢?誰愿意讀讀這個句子!)張衡在做什么呢?
3、在對待數(shù)星星的這件事上奶奶和張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請你女生讀奶奶說的話,男生讀張衡說的話。
。、說說奶奶和張衡的看法一樣嗎?不一樣在哪?
5、讀完張衡的話,你們覺得張衡是個怎樣的孩子?
6、爺爺聽到奶奶和張衡的議論走了過來是怎樣說的`呢?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思考爺爺都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
7、出示學習要求
先自由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然后討論學習后兩個問題。
a、爺爺同意誰的意見?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用直線畫出來。 b、爺爺又告訴了張衡哪些天文知識?用波浪線劃出來。
8、小組匯報交流
9、張衡聽了爺爺?shù)脑捠窃趺聪,怎么做的呢?請你讀讀第五段。 出示句子: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
從這個句子你感覺到了張衡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幾個詞看出來的?張衡看清楚了嗎?讀讀這個句子,再想想爺爺說過的話,這如果不用“果然”你能換一個詞來說嗎?(竟然、真的)
10、用果然造句
例子:1、他說要下雪了,今天果然就下雪了。2、我想今天姑姑會來,姑姑果然來了。
四、指導書寫“鉆”,“研”兩個字
五、小結(jié)
默讀全文,結(jié)合我們剛才的學習想想張衡是怎樣成為天文學家的?你現(xiàn)在最想說些什么?
《數(shù)星星》教案8
【學習目標】
。、會認“撒”等9個生字,會寫“勺”等12個字。
。、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了解張衡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喜好天文,善于觀察和考慮,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激發(fā)同學熱愛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課件(布滿繁星的夜空、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繞著北極星轉(zhuǎn)、摘蘋果)
。病嵨锿队皟x。
。场⑸、詞語卡片。
。础⒆鳘剟钣玫目茖W家的圖片。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你們知道古時候我國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嗎?
。、直觀感知。利用實物投影儀,老師介紹張衡和他發(fā)明的地動儀。
3、當你知道了張衡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時,你想說些什么?
。、出示課題并朗讀。這節(jié)課,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張衡小時侯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板書課題:數(shù)星星的小朋友)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自讀、正音。
2、借助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拿出 ,小組自學下列字詞:勺、斗、組、睡、玉、數(shù)、珍珠、鉆研、距離。
4、玩字卡游戲。(老師隨意說字音,同學按老師所讀的順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橋、小組合作,玩字卡組詞接龍游戲)
三、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初讀感悟:
、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 各人畫出自身所喜愛的句子反復朗讀,再讀給小組的伙伴聽,請小組成員評價。
、 朗讀展示。選你最喜愛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的同學假如覺得他讀得準確優(yōu)美,可模仿他的語氣讀一遍。
“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保ó斖瑢W讀到這一句話時,可播放課件,讓同學感受到夜空和星星至多)
“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保ㄗ屚瑢W談談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對著的那顆星,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zhuǎn)。”(可播放課件,讓同學只管感受到北斗七星的形狀和北斗七星是怎樣運動的)
“這小朋友以也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動!保ㄗ屚瑢W通過讀“一夜”、“幾次”、“果然”等詞語體會張衡是怎樣認真觀察星空的.)
2、入情: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拓展活動
同學們,你們想更多的了解張衡嗎?你們想了解更多的科學加嗎?請讀讀課后的“我知道”,還可以到網(wǎng)上查找資料。
五、作業(yè)
課外閱讀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邊的科學常識。以小組為單位,編寫手抄報。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了《數(shù)星星的小朋友》講的市張衡小時候善于觀察、肯動腦筋,長大后刻苦鉆研天文終于成為一名杰出的天文學家的故事。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和老師聽?
。薄⑴錁,講故事。
。病⒖陬^完成課后“我會填”的練習題。
二、復習詞語
1、讓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詞卡。
。、摘蘋果游戲。(課檢演示:一個詞卡為一個蘋果,老師點擊蘋果即出示詞語,同學齊讀詞語)
三、指導寫字
。薄⒆中畏治、范寫:
、 組、睡、珍珠、鉆研、距:都是左窄右寬的字!罢洹弊杂疫叺淖詈笠黄查L!把小弊钟疫叺牡诙䴔M落在橫中線上!般@”字右邊的口字第一筆豎落在豎中線上。
⑵ 豎:左右結(jié)構,左右均等。
、 說:右邊的“垂”字,中間寬,兩頭窄,注意提示筆順。
。病⑼瑢W先書寫,在臨摹。
。场⒗脤嵨锿队皟x進行寫字展示、評價。
四、拓展活動
。薄⒑献鹘涣。同學把查找的資料在組內(nèi)交流。
。、各組選派代表展示。
3、班級可開展一次手抄報評比活動。
【教學后記】
讓同學課前去搜集有關張衡的資料,了解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天文學家。在教學時讓同學抓住張衡的言行來體會他對天文的執(zhí)著追求和熱愛。在教學“垂”字時要注意四橫的長短。
《數(shù)星星》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撒、玉”等9個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情趣和蘊含的道理。
3.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張衡從小善于思考觀察的好品質(zhì)。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張衡的頭飾。
教法過程:
一、課前游戲
同學們這節(jié)課由我跟同學們一塊上,那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好嗎?聽說咱們班同學知道的詞語特別多,是真的嗎?那咱們都來說帶星的詞語看誰說出的詞語多,現(xiàn)在大家先準備一分鐘,快速搜集頭腦中帶星字的詞語。(星星、星光、明星、球星等)準備好了嗎?開始!(學生說帶星的詞語)
咱們班同學積累的詞語真多,真不簡單,由于時間的關系,咱們先玩到這里,準備上課吧!
二、導入新課
課前我們說了那么多帶“星”字的詞語,今天我們就來學一 和星星有關的課文,講的是一個孩子數(shù)星星的故事。 板書課題:數(shù)星星的孩子(指名讀、齊讀)師指出多音字shu。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同學們咱們課文比較長,先聽老師給同學們范讀一遍,不認識的生字注上拼音。(放老師范讀課件)
2.同學們本課呀,有9個星星生字等著同學們認識它們呢?同學們默讀課文快去認一認吧。ń處煼判切巧终n件)
誰來說說你認識了那個星星生字?(請幾位同學認生字,并組詞)
3.星星生字同學們都認識了,我們把它們放入課文中看同學們還認不認識,請同學們翻到課本133頁,誰愿意接讀課文?(請5位同學讀,每人一段。)同學們端起書來仔細聽他們讀得怎么樣?
4.請幾生朗讀情況。(從語氣、錯字方面)
四、朗讀感悟。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1.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落在碧玉盤里,一個孩子做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就讓我們仰起頭,指著天空跟孩子一起來數(shù)星星行吧。ㄕn件出示滿天繁星,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仰起頭,指著天空一顆一顆的數(shù))
2.咦,你們怎么不數(shù)了?(學生說說數(shù)星星的感受:星星太多了,數(shù)也數(shù)不清)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課件出示: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通過“滿天”和”無數(shù)”兩個詞語來體會星星之多,指導學生讀出星星多的語氣。)是啊,星星一閃一閃的,真是太難數(shù)了?墒沁@個孩子就這樣數(shù)呀數(shù)呀,一直數(shù)了幾百顆,多么有耐心的孩子呀!你佩服他媽?誰愿意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指名讀、師范讀、加動作讀)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這個孩子多么有耐心!看到孩子數(shù)星星,奶奶是怎么說的?孩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請你們同位兩個一人當奶奶,一人當孩子,讀讀他們的對話吧!
2.(課件出示奶奶和孩子的對話)誰愿意當奶奶?誰愿意當孩子?(師指兩名學生讀對話、并給孩子戴頭飾)
3.我想來采訪采訪這位奶奶。(走到奶奶身邊)
。1)奶奶,您好!您為什么說自己的孩子是傻孩子呢?(因為天上的.星星太多了,是很難數(shù)清的。)
他數(shù)星星時你感到心疼了嗎?(是)真是位疼愛孫子的奶奶。誰愿意再來當奶奶勸勸自己的孫子?(指導學生朗讀奶奶的話,讀出奶奶和藹的語氣)
4.讓我再來問問孩子。(老師走到孩子身邊)
。1) 孩子你好!奶奶心疼你了。勸你不要數(shù)星星了,你覺得奶奶說的對嗎?(不對,因為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的清。)
。2) 這些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平時很多次觀察得來的)你數(shù)過多少次星星?(很多次,無數(shù)次)
。3) 這是一個多么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孩子!誰還愿意當孩子,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指導朗讀孩子的話,讀出孩子好學、求知數(shù)語氣)
學習第四自然段。
1.奶奶和孩子的話被爺爺聽到了,他走過來對孩子說了些什么呢?同學們聽(課件放錄音爺爺說的話)
2. 爺爺?shù)脑捠鞘裁匆馑寄兀空埬隳x課文后和同位交流交流吧。ㄕn件出示爺爺?shù)脑挘?/p>
3.你們讀懂爺爺?shù)脑捔藛幔磕悄隳軓恼克{的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極星嗎?(出示星空課件請一名同學找北斗七星和北極星)
4.大家看,這位同學找的對嗎?(對)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
5.爺爺還告訴孩子:“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動”。聽了這句話孩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請你自己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動)
6. 現(xiàn)在我想再來采訪采訪孩子,哪個孩子愿意接受我的采訪?(戴頭飾)
(1)聽了爺爺?shù)脑,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我一夜沒睡好,幾次星星)
(2)你晚上起來幾次?(四次或五次)你不覺得累嗎?(不累)
。3)你最后看到結(jié)果是怎樣的?(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zhuǎn))祝賀你又有了新的收獲!
7.為了證實爺爺?shù)脑,這個孩子能一夜星星,真是個不怕吃苦、肯鉆研的孩子!誰能讀讀這三句話,夸夸孩子?(指名讀、齊讀,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讀出孩子愛鉆研的語氣)
學習第五自然段。
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長大后怎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生齊讀)數(shù)星星的孩子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板書:漢·張衡。天文學家)同學們張衡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xiàn)在有很久很久,很遠很遠,但這個故事卻留給了我們,更重要的是張衡成為天文學家做出的貢獻留給了我們。同學們誰了解張衡長大后的情況?(生:1.發(fā)明地動儀;2.發(fā)明渾天儀;3.是杰出的文學家)同學們你喜歡小張衡嗎?(喜歡)說說你的原因吧。ㄖ笌酌麑W生說)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張衡從小就刻苦鉆研天文,長大后成了天文學家,在我們身邊也時有科學,處處有科學,如果我們也像張衡那樣,用心去觀察,去思考,去鉆研,也許未來的科學家就在我們中間。
六、隨堂檢測。
按課文內(nèi)容天空。
1.天上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期顆星連起來像( ),叫( )。
3.( )果然繞著( )慢慢地轉(zhuǎn)動。
板書設計:
數(shù)星星的孩子
。h·張衡)
天文學家
《數(shù)星星》教案10
[教學要求]
一、識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張衡從小愛好天文,喜歡研究,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激起學生對宇宙奧妙的幻想,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本課10個生字。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課前準備]
電化星座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謎語導入:同學們喜歡猜謎嗎?請你們猜猜它是誰?一閃一閃亮晶晶,掛在夜空放光明,好象無數(shù)雙眼睛,閃閃爍爍到天明。小星星們非常想和你們做朋友,看,他們正向你們招手呢!快和他們打聲招呼。(課件出示星空圖)
師引:在這晴朗的夜空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感受星星的多而美)你有沒有數(shù)過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顆?古時候有個孩子曾經(jīng)認真地數(shù)過天上的星星,你們想認識他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
二、自主讀書識字,整體感知課文。
1、你打算帶上什么任務讀課文?(學生自定初讀目標,動筆墨讀書。)
2、讀后自主識字。
(1)找到這些小星星了嗎?(大屏幕出示生字)誰能叫出它們的名字?
。2)小星星們感到很孤單,想請你們幫忙找個朋友,誰愿意?(為生字組詞)
3、匯報讀書收獲,整體感知。
師引:相信大家字識得這么好,書也一定讀明白了,誰知道這篇課文寫了誰什么時候的什么事?(張衡小時候在夜晚數(shù)星星的事。)
三、導讀感悟,品析人物。
1、倒序?qū)W文,走近張衡。
課文哪一段直接向我們介紹張衡這個人的呢?(指名讀第五自然段)他介紹得這樣清楚明白,你知道了什么?(理解漢朝天文學家刻苦鉆研并用因為所以說明張衡成為天文學家的原因。)你對張衡還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信息)
師導:同學們對張衡了解得真不少,課文是怎樣具體寫他小時侯數(shù)星星的呢?
2、賽讀課文,公正評價。
以接力賽方式讀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做公正的小評委。
3、找寶游戲,抓句美讀。
文中有一個精美的句子寫出了夜空的美麗,快速瀏覽課文把它找出來。(美讀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這么美的星空,這么美的句子,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可以嗎?(換詞比較把撒誤讀成掉體會撒的形象生動,及數(shù)起來的難度之大。)
師導:就在這撒滿珍珠的夜空下小小的張衡此刻正在干什么呢?
4、同桌互動,入境品讀。
和同桌互相讀一讀,動筆畫一畫張衡數(shù)星星時的動作詞。(畫出坐、靠、仰、指、數(shù))請同學們根據(jù)這幾個詞擺好姿勢,保持這個姿勢讓我們也學著張衡數(shù)數(shù)星星(120顆),師采訪學生們數(shù)后的感受。(學生切身體會數(shù)星星時的累和難度)可張衡卻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你想對小張衡說點什么?(深深地感受張衡的善于觀察、耐心、細心、能干。)
5、走進角色,讀中悟情。
師導:奶奶聽著看著都心疼了,她禁不住笑著說:(讀奶奶的一番話)從奶奶的話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區(qū)別祖孫倆的'不同觀點。(小張衡卻不那樣認為,他滿有信心地說:(讀后感悟張衡不僅僅是觀察星星,還在發(fā)現(xiàn)星星運動的規(guī)律。)
6、邊讀邊演,師生互動。(師生合作,分角色讀文。)
師導:奶奶和張衡的爭論,把知識豐富的爺爺也吸引來了,爺爺走過來怎么說?
7、小組合作,廣知天文。
。1)邊讀邊畫,找出爺爺?shù)脑挕?/p>
。2)交流體會,說說自己讀懂的知識。
(3)全班交流匯報(多媒體演示)
爺爺講的天文知識誰聽懂了?(指名結(jié)合星空圖版,模仿爺爺?shù)恼Z氣告訴張衡。)
師導:誰知道這一組一組的叫什么?(學生結(jié)合課外所知,認識星座的有關知識。)
。4)圖文結(jié)合,畫出北斗七星及北極星。(說出找到的根據(jù)。)
8、抓住言行,學習人品。
師導:小張衡聽了爺爺這番話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抓詞(一夜、幾次起來體會張衡不迷信權威善于實踐,善于發(fā)現(xiàn),勤于觀察。)
9、演示結(jié)果,回讀重點。
師導:真是功夫不付苦心人,他看清楚了。(出示旋轉(zhuǎn)圖)正如爺爺說的那樣回讀爺爺?shù)脑挕?/p>
10、與張衡對話,學習品行。
師導:課文學到這里就要結(jié)束了,你喜歡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嗎?為什么?
四、拓展延伸,探索宇宙。
老師想送給大家一段星空知識,看看你們聽后想做點什么?(大屏幕出示,音樂伴奏朗讀。)
。巯奶斓囊估铮y河像一條淡白色的巨大紗帶,從北飄向南方。古代人們把銀河認作天上的河流。銀河真的是天河嗎?那白茫茫的一片真是洶涌的波濤嗎?科學家伽俐略用望遠鏡揭開了銀河的秘密。原來銀河是有無數(shù)像太陽那樣的恒星組成的。因為星星太多,離我們又太遠,星光連著星光,分辨不清,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銀河系里的星星連同太陽在內(nèi),大約有1500億棵恒星。銀河里的星星看上去它們靠得那么近,
其實它們之間的距離遠極了。就拿牛郎星和織女星來說,它們之間距離有16萬光年,也就是有152萬億公里,而整個宇宙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又有許多個。小朋友,想一想宇宙該多大,多神秘。。
板書設計: 數(shù)星星的孩子
善于觀察
張衡 善于發(fā)現(xiàn) 天文學家
刻苦鉆研
《數(shù)星星》教案11
文章開篇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少年張衡數(shù)星星的故事,表現(xiàn)了他對知識認真、執(zhí)著、一絲不茍的精神,以及他對星空、天象近于癡迷的刻苦實踐和獨特愛好,這些為他日后成為我國漢代偉大科學家奠定了重要基礎。
【學生分析】
。、學生對古代科學家有著一種神秘感,有必要引導學生揭開這種神秘,走近張衡,了解他成功的原因;走進科學,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界奧秘。
。、在信息時代,不可低估學生獲得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向大人請教、查閱圖書、上網(wǎng)等方式立體學習。
。、一年級下半學期學生已積累一定的學習方法,包括提出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等,教學時應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教學理念】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信息時代在呼喚并促進語文學習方式的革新,產(chǎn)生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數(shù)星星的孩子》這篇傳統(tǒng)課文時我做了如下的新嘗試:
課前,指導學生上網(wǎng)閱讀、下載有關張衡的資料,了解到張衡杰出的貢獻,由此產(chǎn)生積極探究的心理,學生在極度興奮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教學時,老想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就會設計出一大堆擠牙膏式的問題,如果心中有學生這個主體,那么問題自然會是開放式的。這種開放式的問題,能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豐富多采的回答使學生有感動、有領悟、有思索……
作業(yè)菜單的設計更使學生利用信息,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避免活而亂。通過以上步驟的教學,學生不但拓展了學習時空,激活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樂于合作的精神。
且以網(wǎng)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為“中介工具”,引導學生進行抽象的語言文字與聽覺、視覺、動覺等形象語言的相互轉(zhuǎn)換,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的一體化中,把語文與音樂、美術、動畫、天文、歷史等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整體的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
【教學目標】
。、自學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學文,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界奧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
1、交流課前查找的相關資料,了解張衡,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究:
師:同學們,昨天布置大家查找張衡的資料,大家有收獲嗎?
生:有!
師: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彼此的收獲。讓我們在交流中更多的了解張衡。
生:張衡是距今1800多年前漢朝一位著名科學家。他對天文有特殊的愛好和才能,經(jīng)過他的觀察研究,他斷定地球是圓的,月亮是借太陽的照射才反射出光來。他還認定天好象雞蛋殼,包在地的外面;地好象雞蛋黃,在天的中間。這種學說雖然不完全精確,但在1800多年前,能說出這種科學的見解來,不能不使后來的天文學家佩服。
師:介紹的很清楚。如果能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就更好了。
生:(出示“渾天儀”的圖片)張衡還用銅制造了一種測量天文的儀器,叫做“渾天儀”。上面刻著日月星辰等天文現(xiàn)象。他設法利用水利來轉(zhuǎn)動這種儀器,教案《《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據(jù)說什么星從東方升起來,什么星向西方落下去,都能在渾天儀上看得清清楚楚,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儀器。
師:還有這么清楚的圖片,真好!你怎么得到的?
生:我是去圖書館查到的。
師:你還會去圖書館這一知識的海洋尋找答案,看來你很會學習。
生:那個時期,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有時候一年一次,也有一年兩次。發(fā)生了一次大地震,就影響到好幾個郡,城墻、房屋發(fā)生倒塌,還死傷許多人畜。張衡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xiàn)象經(jīng)過細心的考察和實驗,發(fā)明了一個測報地震的儀器,叫“地動儀”。地動儀是用青銅制造的,形狀有點象一個酒壇,四周刻著八條龍,龍頭向八個方向伸著。每條龍的嘴里含了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個銅制的蛤蟆,對準龍嘴張著嘴。哪個方向發(fā)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里,發(fā)出響亮的聲音,就給人發(fā)出地震的警報。這些是媽媽幫我從網(wǎng)上查到的。
師:是啊,網(wǎng)絡走進了千家萬戶,它是個信息量非常豐富的資料庫。相信以后我們會經(jīng)常通過這個渠道獲取信息。
生:我還從書上看到一個小故事: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張衡的地動儀正對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按照張衡的設計,這就是報告西部發(fā)生了地震?墒悄且惶炻尻栆稽c也沒有地震的跡象,也沒有聽說附近有哪兒發(fā)生了地震。因此,大伙議論紛紛,都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甚至有人說他有意造謠生事。過了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fā)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伙這才信服了。
師:我們通過上網(wǎng)、查書、向大人請教搜集了許多的資料,F(xiàn)在,我迫不及待的想學習這篇寫張衡的文章了。)
。ㄔO計意圖:首先把學生置于信息網(wǎng)絡的大背景下,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了時代背景,了解到張衡杰出的貢獻,由此產(chǎn)生積極探究的心理,學生在極度興奮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書題學字:
⑴ 多媒體一筆一筆出示課題,請大家一起書寫。(數(shù)星星的孩子)
、 齊讀課題,采用引讀方式,引導學生把“數(shù)星星”讀出語感。(注意眼神、動作)
(設計意圖:多媒體一筆一筆醒目的出示,指導寫字要領,學生跟著寫,使寫字訓練落到實處;引讀、齊讀,使字音訓練扎實深入)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薄W生自讀:
同學們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學生讀,教師巡視)
。、同桌互讀:
同桌互相當小老師,認真聽對方讀課文,如果他完全讀對又完全通順,就給他打100分,如果他有不對或不通順的地方就幫助他。
。、教師檢查:
你的同桌可以得“100”分的,請舉手;你的同桌在你的幫助下,讀對、讀通順了的請舉手。 (設計意圖:讀的準確是朗讀的基本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字音問題,讀中學,聽中學,互幫互助中學,學習會變的積極主動,既達到初讀要求,又使學習有滋有味)
三、質(zhì)疑解難讀悟道理
。、教師范讀學生質(zhì)疑:
、 聽你們讀的那么認真,老師也想讀一讀,我為大家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想一想,你最想研究什么問題。(播放課件,“隨影”入境)
、 指名說最想研究的問題,教師梳理,主要集中在“張衡為什么會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上。
師:關于課文你最想研究什么問題?
生:我想研究星星怎么分組?
師:過一會老師提供一些星空知識,你看了就會明白。
生:我想研究張衡是否數(shù)清了天上有多少顆星星?
師:這個問題交給大家下去查閱資料研究出答案。
生:我想知道張衡為什么會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
生:我也想知道這個問題。
師: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研究課文。
2、再讀課文用心感悟:
⑴ 同學們先自己認真讀課文,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做上記號,反復讀。
、 自由尋找合作學習伙伴,根據(jù)電腦屏幕出示的導學目標,有選擇地研學、助學,并完成“四步曲”:導學目標 和小伙伴們討論討論你讀出了什么
、 讀到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
、 是什么讓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還有誰喜歡這一句,說說你的感受。
、 讀一讀這一句,假如你就是張衡,怎么讀?
、 導一導,師生互動,以練促學。
這真是個讓人佩服的孩子,老師想和你們一起讀。
組織學生相機板書:
能看見,就應夜深了,仍然把星星分成一組
當能數(shù)得請注視著夜空一組,起名字
(設計意圖:把厚書讀薄。有怎樣的教學思想,就會設計怎樣的問題情境。老想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就會設計出一大堆擠牙膏式的問題,如果心中有學生這個主體,那么問題自然會是開放式的。這種開放式的問題,能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豐富多采的回答使學生有感動、有領悟、有思索……)
四、指導學生總結(jié)課文
。、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總結(jié)課文。(因為張衡有信心、有耐心,又虛心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2、配音朗讀。(CAI課件動畫、配樂)
、 指名讀,教師相機點撥語氣、表情。
、 師生賽讀。(教師讀爺爺?shù)脑,男生讀張衡的話,女生讀敘述的話)
⑶ 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⑷ 四人小組上臺表演讀。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結(jié)合,既有利于獨立學習能力培養(yǎng),又有利于思維的相互碰撞。動畫和音樂則幫助學生在情感上真正接納這份人文精神的熏陶。)
五、課間休息
成功的學習了課文,讓我們坐上時光列車,到天空去看一看。
。ㄕn件展示:星座知識)
好,我們了解了星座的奧秘,至于張衡究竟數(shù)清星星沒有,留給同學們課后繼續(xù)探索! (設計意圖:由課內(nèi)到課外,激發(fā)學生探索奧秘)
六、作業(yè)菜單拓展延伸
自選一題,可獨立完成,也可與人合作。
。、自編一首關于星星的兒歌;
。、你的理想是什么?現(xiàn)在你想對自己說什么?
。、你想向星星提問嗎?
快低頭找找,課桌里有什么?把你的答案寫在星星上。
把星星貼在天空中,快,讓星星多起來,密起來。
。ㄔO計意圖:在電腦屏幕的誘導下,學生利用信息,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避免活而亂。通過以上步驟的教學,學生不但拓展了學習時空,激活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樂于合作的精神。)
《數(shù)星星》教案12
第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愿意和老師交朋友嗎?愿意和老師合作上一節(jié)課嗎?
2、愿意認漢字嗎?前一段的學習中認過漢字嗎?都認了那些漢字?
3、現(xiàn)在我們來回憶一下過去認過的.漢字(出示字卡)。
4、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一些漢字好不好?
5、讓我們共同學習漢語拼音部分的《認一認4》(出示板書)
二、出示課文情景圖:
1、每幅圖都找個學生說說意思。
2、借助拼音讀準16的漢字.
3、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分組開火車讀。
三、解釋每組詞語的相對意義:
1、先提問,讓學生試著說說一對或一組詞語的意思。
2、教師進一步講解,如:臥——躺、立——站、入——進。
3、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日出東方,日落西山。”
4、“前后、左右”是相對的。(可讓學生上臺表演)
四、反復認讀16個漢字:
1、出示字卡,打亂順序,分組開火車讀。
2、集體齊讀。
3、指名認讀。
4、集體看圖拍巴掌有節(jié)奏的誦讀。
5、自己隨意朗讀。
6、聯(lián)想情景圖畫面,集體背誦16個漢字或抽查個人背誦。
《數(shù)星星》教案13
活動目的:
1.繼續(xù)鞏固幼兒對側(cè)面人的畫法,使幼兒合理布局畫面。
2.教育幼兒愛護自己的作品。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范畫一幅
活動過程:
1.由歌曲《滿天星》引出課題。讓幼兒將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次。
2.老師讓幼兒閉著眼睛想一想天上的星星、月亮是怎樣的?
3.啟發(fā)幼兒思考應該如何把自己看星星的場面畫出來。
4.老師出示范畫,讓幼兒自己總結(jié)繪畫的方法和畫面布局。
5.老師示范繪畫步驟:先在作業(yè)紙的一端畫側(cè)面的娃娃,再在天空上畫出許多的星星和一個月亮,最后涂上顏色。
6.指導幼兒作畫,要求幼兒合理布局畫面。
7.同幼兒一起評價自己的作品。
8.幼兒進行游戲《摘星星》
活動反思:
《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文章。這—單元的`課文一般都是介紹一些自然科學常識的!稊(shù)星星的孩子》雖然也提到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節(jié)寫張衡怎樣數(shù)星星,通過對張衡數(shù)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shù)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tài)度。第二節(jié)通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從側(cè)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節(jié)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jié)通過爺爺?shù)脑拋砀嬖V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zhuǎn)。這跟第五節(jié)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系,第六節(jié)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xiàn)張衡刻苦鉆研、認真思考的品質(zhì)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撤在碧玉盤里!痹S多人習慣地認為這句話寫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張衡極大的興趣,這當然不錯。但我認為僅僅這樣理解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體會作者的意圖,還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寫這句話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過“無數(shù)、滿天、撤”等詞從另一個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閃一閃,星星分布的不規(guī)則。這給張衡數(shù)星星帶來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這為表現(xiàn)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憑著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難點是比喻句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思路時,我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后一段著手,先展示結(jié)果,再推導原因,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課堂教學有起有伏。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1.學會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2.讀懂1、6兩節(jié)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的,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小百科:星星,是漢語詞語,拼音xīngxing,基本解釋為夜晚天空中閃爍發(fā)光的天體。
《數(shù)星星》教案14
教材分析
《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走進科技世界”的首篇講讀課文。課文記述了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小時候依偎著奶奶數(shù)星星的故事,課文中的“數(shù)星星”包含著以下三方面:一是通過張衡數(shù)星星的樣子和奶奶的話表現(xiàn)他的仔細、認真、癡迷,二是寫張衡在數(shù)星星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星星的運動規(guī)律,三是寫張衡通過觀察驗證了前人的說法。本課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找準教學起點非常重要,教學時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學法滲透。根據(jù)年段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預設本課教學目標,將識字、學詞和指導寫字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識記9個生字,會寫數(shù)、珍、珠、玉4個生字,同時鞏固識記生字的方法。
2.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課文第一自然段。結(jié)合課文理解“撒、仰”等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隨文識字,指導寫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星空的美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詞,鞏固識記生字的方法。
2、重點指導“珍珠、玉”的寫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景創(chuàng)設法、課件演示法。
學法:發(fā)現(xiàn)法、合作探究法、朗讀法。
教學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預習課文,觀察星空。
教師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多媒體出示星空圖,激趣導入。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想說什么?
是啊,藍藍的夜空中星星一閃一閃的,太美了。而且天上的星星多極了,我們平常說星星多,用哪些詞語?結(jié)合學生回答,出示多音字:無數(shù)、數(shù)不清。
天上的星星真的數(shù)不清嗎?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數(shù)過?古時候就有個孩子,最喜歡數(shù)星星,他經(jīng)常注意觀察天上的星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shù)星星的孩子》這個故事,跟著老師一起書空課題。板書課題,指導讀題。(數(shù)讀第三聲,星星和孩子讀輕聲)相機指導多音字“數(shù)”。
寫課題,指導“數(shù)”的寫法。
指導“數(shù)”的寫法:左右結(jié)構,左邊的“米”一捺變?yōu)橐稽c,右邊反文旁的第一筆“撇”起筆稍低,要短,撇捺要舒展。范寫后巡視,指導學生寫數(shù)。
2.初識張衡,讀準后鼻音“衡”。
課件出示張衡簡介,理解漢朝:中國古時候的一個朝代,離我們現(xiàn)在近兩千年。(板書:張衡 漢朝)
天文學家:研究天上的太陽、星星、月亮這些天體分布在哪兒,怎么運行的專家。出示圖片地動儀,介紹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
(1)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出示卡片“衡”認讀,讀準后鼻音。
(2)他是——漢朝人,出示卡片“漢”認讀,了解“漢”是前鼻音。
。3)識記“衡”“漢”。
預設: A、提醒讀音:“衡”是后鼻音,“漢”是前鼻音。漢---汗對比識記。
B、“衡”字較抽象,可用謎語:(1)真奇怪,一條大尾巴的魚游在行里頭。2)觀察字的結(jié)構,左中右結(jié)構,用加一加方法也可記憶。
(二)初讀感知,引導自主識字。
1、小組合作讀課文,自主識字。
。ǔ鍪咀宰x提示,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老師巡視輔導,了解學情)
2.檢查讀書情況,指名讀課文。哪個小組愿意來給我們展示一下?請你們推薦一名同學來讀一讀,讀書前提出要求,看誰的小耳朵聽的`最仔細,聽他字音有沒有讀準、有沒有漏字添字)讀書形式要多樣,小組讀、男女聲讀、指名讀、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讀完一自然后指名評價,并相機指導生字。
a、剛剛這位同學讀的真好,我們像他一樣來再讀一讀這個字。自然過渡到要認的生字。
b、這一自然段中,這個字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讀準字音,再來讀一讀。
預設:翹舌音:楚、傻。平舌音:撒、組(換一換,祖、姐)。特別區(qū)分傻和撒,撒字識記時可用動作理解或加一加。(把手中的東西分散出去就是撒)用什么撒?用手撒,所以是提手旁。猜字謎記憶“距”,一個巨人在踢足球,或加一加方法識記。識記玉,差點稱王,不能作主”或背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等方法來記“玉”字。仰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仰---迎,或者做動作。什么叫仰?明白仰的意思。
3.檢查預習,找準起點。
A、讀準字音(出示課件:藍色的背景,生字寫在星星上。)
。1)小朋友們讀課文真認真,那老師就獎勵大家玩?zhèn)小游戲-摘星星,要求是你一定要讀正確它的名字才能把它摘下來,有沒有信心?讀對的同學老師就把這顆星星送給你。(自由讀生字)。
開火車讀生字,注意學生讀錯后馬上糾正,可以老師領讀,也可小老師幫讀,或者“大家一起幫幫他!”讓讀錯的同學讀兩遍以后再繼續(xù)開火車。學生讀時詞語出的不要過快。多鼓勵學生,多表揚。(拍手表揚)
(2)小朋友真能干,小星星都被我們給摘下來了,老師還給同學們還帶來詞語禮物,開火車讀詞語,相機指導!般@研”讀準字音。
(三)感悟內(nèi)容,識記生字
1.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讀)
2.這段話寫的美嗎?從哪兒感受到的美?(珍珠)。珍珠是什么樣兒的?(珍珠是一顆顆的,很有光澤。)出示珍珠圖片,感受珍珠的美。
預設:媽媽的項鏈是珍珠的,閃閃發(fā)光就很美(從生活中感受理解)
3.那怎樣記住“珍珠”這兩個字呢?
。右患樱瑩Q一換。兩個字都是“王字旁”,珍珠和玉都是非常珍貴的,都很美)
4、 誰能把這句話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
5.碧玉盤很美,不僅是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就像――碧玉盤一樣。生找到玉后出示玉石圖片,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生答后師總結(jié)“玉”字的識字方法:加一加、猜謎語的方法。
。ㄋ模┲笇懽
1.同學們認字的本領很高,字寫得怎樣呢?想不想跟老師寫寫呢?
2.師講解范寫“珍”, 請同學們注意觀察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生說。
提醒:左右結(jié)構的字,左窄右寬。提示王字旁于王字的區(qū)別,王的最后一筆是提,珍的右邊三撇起筆要對齊,上下排列,三撇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最后一撇要長。一邊指導寫字,一邊說請同學們伸出小手跟著老師寫一寫,并念出筆順。
3、范寫“珠”字,讓生說該字寫時注意事項。提示學生右側(cè)的豎為該字主筆,要寫的相對長些該字才漂亮。
4、范寫“玉”字,最后一橫最長,第二橫壓在橫中線上,豎壓在豎中線上。
5、學生練寫。(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比一個寫的好,提醒寫字姿勢,身坐正,腳放平,與肩同寬)巡視、
6.展示點評。
。ㄎ澹┱n堂小結(jié)
板書設計
數(shù)星星的孩子
張衡 漢朝
珍 珠 玉
《數(shù)星星》教案15
一、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故事的情趣和人物的品質(zhì)。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學習張衡從小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zhì)。
二、學習重難點
從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
三、教學過程
。ㄒ唬⿲
開門見山,提出本課學習任務。
(二)新課
第一段:
1、出示星空圖,看圖說話:你看到了什么?
2、從文中找出描寫星空的句子,理解比喻句,體會星空的美。
3、導讀:你們喜歡這美麗的星空嗎?是啊,這迷人的星空也深深吸引了和我們一般大的一個孩子,他就是張衡。
4、出示文中插圖,瞧:張衡在干什么?
5、從文中找出寫張衡數(shù)星星的句子,圈出張衡的'動作詞。體會課文表達地準確性。
6、創(chuàng)設情境:我們也來像張衡那樣一顆一顆地數(shù)星星。并談談數(shù)星星的感受。
7、張衡又是怎么數(shù)的?理解:一直、幾百顆,體會張衡數(shù)的認真、細致!
8、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三段:
1、設疑:張衡數(shù)星星,他能數(shù)得完嗎,能數(shù)得清嗎?
2、自由發(fā)言。
a、預設一:不能數(shù)得清。
。1)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理解奶奶說的話,弄清數(shù)不清的原因:星星多、亂動。
。2)有感情朗讀,感受奶奶的慈愛。
b、預設二:能數(shù)得清。
。1)引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理解張衡說的話,弄清數(shù)得清的原因:中間總是隔那么遠。(理解“遠”指的是兩顆星之間的距離,不是很遠的意思——這是課堂上出現(xiàn)的嚴重理解偏差,建議簡筆畫說明)
。2)體會張衡觀察的仔細。
。3)感受張衡的自信、肯定的語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第四段:
1、導讀:正在這時,爺爺走了過來,他聽到了張衡說的話,那他對張衡的看法贊同嗎?你能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來說明嗎?
2、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找出爺爺說的第二句話,理解“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體會“好像”一詞所表達的意思。(好象——總是)
3、導讀:爺爺還告訴張衡哪些有關星星的知識呢?
自由反饋,認識:(1)祖先給星星分組起名,教師借機介紹有關星座的知識。
。2)看圖認識北斗星與北極星。
。3)認識北斗星與北極星之間的活動方式。
4、聽完爺爺說的話,張衡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聯(lián)系自身理解、明理。)
。1)想: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體會張衡不輕易相信爺爺?shù)脑,想自己親眼去證實。
(2)做: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w會張衡愛觀察,愛思考,對科學的執(zhí)著探索的品質(zhì)。
5、經(jīng)過一夜的觀察,張衡有什么收獲?
。1)學生自由發(fā)言。
。2)理解課文第四段的最后一句。
果然——說明張衡觀察的結(jié)果與爺爺說的一致。(比較爺爺?shù)脑捙c張衡的觀察發(fā)現(xiàn))
慢慢地轉(zhuǎn)動——了解北斗星轉(zhuǎn)動的緩慢,體會張衡觀察的仔細。
6、學生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第五段:
1、談話:學到這而兒,你喜歡小時侯的張衡嗎,為什么?
2、教師小結(jié):就是因為張衡從小愛觀察,愛思考,有著一顆對科學、對天文的無比熱愛之心,長大以后,他通過刻苦鉆研,成了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
3、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三)總結(jié)課堂,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ㄋ恼務剬W習本課的收獲。
。ㄎ澹┳鳂I(yè)設計:1、查找有關星星的知識,作好筆記
【《數(shù)星星》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09-16
《數(shù)星星的孩子》的教案07-13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11-16
《數(shù)星星》教案15篇11-23
小班語言數(shù)星星教案09-22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15篇)08-27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15篇06-20
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案(共15篇)07-04
數(shù)星星的孩子說課稿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