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1
復習內(nèi)容:二年級上冊表內(nèi)乘除計算
復習目標:
1、學生進一步熟記乘法口訣,掌握乘、除法計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表內(nèi)乘、除法計算,提高計算的能力。
3、對前期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查缺補漏。
教具準備:課件、寶物盒、智慧老人圖片、色子、習題卷。
復習過程:
一、明確復習內(nèi)容,導入復習
龍老師給同學們猜個謎語:符號媽媽有四個孩子,它們是兩對雙胞胎,你們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加、減、乘、除)本學期我們學得最多的是哪一對雙胞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對乘除計算進行和復習。
課件:(出示6×8=48和27÷3=9)
同學們還記得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乘數(shù)、乘數(shù)、積),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那除法算式呢?課件(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二、復習闖關
。ㄒ唬┑谝魂P:神機妙算(加、減、乘、除口算)
1、請同學們計算第一關的口算題,時間為2分鐘,能做多少做多少,要求在計算準確的基礎上比速度。
28÷7=7×8=27÷3=45+5=56÷8=32÷4=9×6=20÷4=35÷5=48+6=27÷3=9×4=40÷5=24-6=7×6=16÷4=18-3=36÷4=72÷8=54÷9=8×9=9×5=64÷8=20-4=
2、匯報:
。1)請同桌兩人交換,聽老師讀答案,你來改對錯并統(tǒng)計做對的`題數(shù)。
。2)課件:
你覺得計算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同學的嗎?
你是使用什么方法算出除法算式的商的呢?(請四人小組討論)
(3)學生匯報,
。4)課件:出示小提示
同學們成功闖過了第一關,獲得智慧老爺爺送出的第一個寶盒。
。ǘ┑诙P:智慧之門
下面進入第二關,有信心獲得更多的寶盒嗎?
課件:請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6+6+6+6=()×()
3+3+3+3+3+3+3=()×()
10+10+10+10+10=()×()
5×4=()+()+()+()
3×7=()+()+()
()×()=2412=()×()
7×()=56()×8=4845÷()=9()÷9=8
匯報:
。1)有哪道題目同學們覺得有困難的?
。2)10+10+10+10+10=()×()這道該填什么?你是怎樣想出來的?
3×7=()+()+()這題呢?
。ǎ9=8這題呢?
同學們真棒,又可獲得智慧老爺爺送出的兩個寶盒了,下面要增加難度了,要加油哦!請看第三關。
。ㄈ┑谌P:造房小超人(看得數(shù),寫除法算式)
你能寫出商是6的除法算式嗎?能寫多少就寫多少,看哪個小超人造的房子高。
6
匯報:
課件出示:
利用6的乘法口訣想:6×1=6,可以寫出除法算式6÷1=6,同樣:6×2=12也可以寫出除法算式12÷2=6,如此類推。
6×1=66÷1=6
6×2=1212÷2=6
6×3=1818÷3=6
你也能照樣子說幾個嗎?(生小組內(nèi)說)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真是越來越聰明了。大家又可以獲得兩個寶盒了。
下面我們來輕松輕松,玩?zhèn)游戲好嗎?游戲名叫......
。ㄋ模┑谒年P:游戲--奪寶奇兵
游戲要求:與飛行棋玩法類似,同桌兩人合作,輪流擲骰子,擲到什么數(shù)就向前走幾步,并算出該算式題答案,擲到0代表算原地的題目,同桌判斷,算對就獎勵往前一步,算錯就后退兩步。誰先到達終點,就可獎勵一面紅旗畫在橫線上,然后兩人又從起點開始玩。(用一張游戲紙就可以了)
匯報:
1、有誰進入寶藏奪寶了?有兩次進入的嗎?......
2、有沒有覺得哪道題比較難算的?
3、誰能說說這幾道題該如何想?(課件一題一題出示)
。ǎ2=4×()
4×6=()×8
3×()<20
你能嘗試解決這幾題嗎?
5×()=4×()()×2=3×6
3×3=()÷648÷8=()÷2
4×()<286×()>32
同學們真厲害,智慧老爺爺送出了最后一個寶物盒。你能猜到寶物盒里藏著什么秘密嗎?
。撼顺銣士谠E是基本
四、: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1、口算
2、復習冊內(nèi)容
(附游戲題目)
耶!我進入寶藏啦!
終點
。ǎ2=4×()4×6=()×83×()<20
35÷()=7
8×6=7×()=2135÷7=
9×7=()×8=24
45+9=54÷6=63-9=()÷()=4
。ǎ粒ǎ=1248÷8=9+3=
32÷()=821+3=45-5=
9×8=()×9=6342÷7=
()÷()=68×8=
起點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2
教學目的:
通過復習進一步明確乘法的意義,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求積。
教學準備:
口訣卡片、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口算,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一下有關乘法的知識。
板書課題:復習乘法的意義、乘法口訣,表內(nèi)乘法。
二、復習乘法的意義。
1、看圖先填空,再寫加法和乘法口訣。
○○○ ○○○ ○○○ ○○○ ○○○
一共是( )個(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 □□□ □□□ □□□
◎有( )個,□有( )個( )個。
□的個數(shù)是◎的( )倍。
3、完成期末復習11。
沉重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老師小結:
4+4+4只表示3個4相加,寫成乘法算式可以寫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寫成乘法算式52。
三、復習乘法口訣。
1、請學生齊背1~6的乘法口訣。
2、出示口算卡片,齊說得數(shù)并說說用了哪一句口訣?
3、完成期末復習12。
組織學生兩人一組根據(jù)口訣對口令的'游戲,然后根據(jù)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4、完成期末復習13。
(1)學生獨立完成把得數(shù)寫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體校對。
(2)然后指導學生拐彎讀乘法口訣。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3)2和一個數(shù)相乘,得到的積的個位有什么特點?5各一個數(shù)相乘呢?
(4)和一個數(shù)乘,得到的積的個們有0、2、4、6、8。5和一個數(shù)乘得到的積的個位是5或0。
5、完成期末復習14。
16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分鐘內(nèi)完成,督促學生寫好后要檢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集體校對。
6、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一說在1~6的乘法口訣中哪兩句乘法口訣的得數(shù)是一樣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復習總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哪些內(nèi)容?
五、作業(yè)布置。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能力目標:在復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復習重點
用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內(nèi)容
1、有余數(shù)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及聯(lián)系
總結: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2、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1)豎式計算
43÷747÷934÷6
。2)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時應注意哪些?
。ǘ┗A練習
1、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時,()必須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數(shù)是36,除數(shù)是()商是(),余數(shù)是()。
3、有17個羽毛球平均分給5個班,每班分得()個,還剩()個。
4、在□÷7=□……□中,余數(shù)最大是()。
5、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4<30()×5<32()×7<46()×9<42
。ㄈ┩卣咕毩
1、有16個放木塊。
(1)擺5個過一樣的長方體,每個長方體最多用()個放木塊,還剩()個放木塊。
。2)每個長方體用3個放木塊,最多可以擺()個長方體,還剩下()個放木塊。
2、有86個蘑菇,平均放在9個小筐里,每個小筐放幾個?還剩幾個蘑菇?
3、小猴子爬桿,一秒鐘能爬2米,桿長15米,小猴子7分鐘能爬到桿頂嗎?
4、有26千克豆油,每個油桶裝4千克油,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個油桶?
5、媽媽買來30個扣子,每件衣服釘7個,最多可以釘幾件衣服?
。ㄋ模┨岣呔毩
1、大汽車:每次可以運5噸牛肉
小汽車:每次可以運3噸牛肉
。1)有13噸牛肉,怎樣派車最合理?
(2)有14噸牛肉,怎樣派車最合理?
2、32塊餅干,每個小朋友分5塊,還余2塊,共發(fā)給幾個小朋友?
3、在()÷()=5……7中,當除數(shù)最小時,被除數(shù)是多少?
4、請算出第22個圖形和第48個圖形分別是什么?
☆△△□□○☆△△□□○……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4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00~101頁期末復習第1~7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千以內(nèi)數(shù)的含義,掌握和在1000以內(nèi)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能正確地進行相關的口算、筆算和估算,提高運算能力。
教學準備:0~9數(shù)字卡片、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本學期的新課教學已經(jīng)全部完成,從今天開始我們就進入期末復習階段,希望小朋友們利用最后復習階段好好復習鞏固前面所學的知識,爭取期末測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二、復習1000以內(nèi)數(shù)的知識
1.讀數(shù)方法的復習。
出示計數(shù)器。請學生從右向左,依次說一說位數(shù)位順序的排列情況。
提問:從右邊起到第三位是?百位的右邊一位是哪一位?左邊一位呢?千位是右起第幾位?
計數(shù)器撥出四十七。
提問:這個數(shù)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如果在百位上再撥3個百。
提問;現(xiàn)在這個數(shù)是多少?為什么是三百四十七?指出這個數(shù)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就是幾百幾十幾。
出示:657、972,指名讀一讀。提問;想一想,像這樣的數(shù)要怎樣讀?
想一想:如果一個數(shù)的中間有0要怎樣讀?
出示:906、605。指名學生讀一讀,再齊讀。說一說:中間有0的.數(shù)要怎樣讀?
再出示:230、800請學生先說一說數(shù)的組成,再讀一讀。提問:末尾有0的數(shù)怎樣讀?
2.寫數(shù)方法的復習。
出示:二百六十三。
請學生說一說它的組成,該如何寫這個數(shù)?先寫什么?在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出示;三百二十五、六百一十七。
、僬垖W生說一說每個數(shù)的組成。
、谡f一說每個數(shù)是怎樣寫的。(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出示:五百零七、九百零三。
、僬垖W生說一說每個數(shù)的組成。
、谡f說每個數(shù)是怎樣寫的。(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如果哪一位上一個數(shù)也沒有,就在那個數(shù)位上寫0。
出示:六百二十、一千。
、賹W生寫數(shù)。
、谔釂枺簽槭裁催@兩個數(shù)末尾的0的個數(shù)不一樣呢?
、壅垖W生:如何寫一個千以內(nèi)的數(shù)。
3.完成復習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組織交流:如何連線的。
4.完成復習第2題。
用數(shù)字卡片0、2、5、8擺一擺,組成一個三位數(shù),并讀一讀。找出最大的數(shù)和最小的數(shù)。引導學生要有序思考,怎樣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三位數(shù)。
5.完成復習第3題。
學生先讀一讀圖上的文字,再寫出橫線上的數(shù)。
三、復習計算
1.完成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比比誰做的又對又快。集體訂正,說說想的過程。
2.完成第5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邊做邊比較每組題的不同點。分組交流,你發(fā)現(xiàn)每組題的不同點是什么?(不連續(xù)進位和連續(xù)進位)、(不連續(xù)退位和連續(xù)退位)、(退位減和隔位退位減)集體交流計算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3.完成第6題,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說算理。教師提醒學生加法和減法分別怎樣進行驗算。
四、全課
五、作業(yè):期末復習第7題。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新課標人教板二年級下冊第122頁第13、14題,練習二十四第11~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復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根據(jù)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jù)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正確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以及課件準備:
情境圖、自測題卡、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發(fā)現(xiàn)、啟發(fā)談話、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練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你們喜歡去公園玩嗎?公園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歡玩什么?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車的情境圖)
看!他們玩得多快活呀!
出示問題:玩碰碰車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幾次?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后匯報。
太棒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我們前面學習的一些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ㄔO計意圖:創(chuàng)設玩滑梯這一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對解決問題的復習中來。)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wǎng)絡
(一)自主整理,實施創(chuàng)造
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進行整理與復習,現(xiàn)在給大家一些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
學生相互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ǘ┙涣鞒C正,優(yōu)化再建
哪個小組先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整理的結果?
小組長1:我們小組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長2:我們小組是這樣整理的……
小組長3:……
展示各小組整理的結果,全班同學欣賞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1)要認真看題,收集信息。
(2)分析問題,確定運算步驟。
(3)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計算出結果。
(4)檢查,寫答。
同學們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這么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我們對本冊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有了全面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就針對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來進行重點復習。
。ㄔO計意圖: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回憶、小組間的合作交流,既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梳理,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又培養(yǎng)了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體驗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學習樂趣。學生在整理中讓舊知識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ㄒ唬┓謱泳毩暎攸c突破
1.總復習第13題
引導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圖畫,并說出從圖畫中你獲得哪些信息和問題?
讓學生根據(jù)從題目中了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問題,獨立列算式解答出來。
2.總復習第14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錢,怎樣求呢?使學生明確解決這個問題的步驟。再讓學生列算式解答出來。
。ǘ┩卣寡由,整體深化
1.練習二十四第11題。
先跟據(jù)圖畫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學生明確:一位客人一個碗、兩根筷子。
再讓學生根據(jù)碗和筷子的數(shù)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8個碗可以給8位客人。
14根筷子可以給7(14÷2=7)位客人。
所以這些碗筷只能給7位客人。
2.練習二十四第12題。
先讓學生根據(jù)畫面上兩位同學的對話,掌握信息。
再引導學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學一組,可以分幾組?要先知道什么?怎樣解決呢?
組織學生獨立列算式解答,并在小組中交流。
3.練習二十四第13題。
怎樣才能知道哪一種襪子便宜?
讓學生通過討論明確:通過比較三種襪子每一雙的價錢,才能知道哪一種襪子便宜。再讓學生算一算,比一比。
。ㄔO計意圖:為了突破難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的的機會?鬃釉唬簻毓识隆V挥谐浞终莆赵瓉淼闹R,才能挖掘新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歸納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ㄒ唬┳灾鳈z測
出示檢測題,學生獨立完成。
自測題
1.鉛筆3角錢一支,要買3支,給售貨員1元錢,應找回多少錢?
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體育課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幾人?
3.從家里到學校需要8分鐘,每天上學共要走多少分鐘?
4.一本故事書有98頁,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頁,她還剩多少頁沒看?
5.一個毽子3元,一根跳繩5元。
。1)小青買4個毽子和1根跳繩,共用去多少元?
。2)你有30元錢,你準備怎樣買呢?應找回你多少錢?
6.冰激凌零售價每個7元,批發(fā)每箱6個,共30元。算一算按箱買每個比零售價便宜多少錢?
。ㄔO計意圖: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
。ǘ┰u價完善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你又有什么收獲?對自己、小組的表現(xiàn)哪些地方最滿意?
2、教師評價總結。
今天我們班的每一個同學都表現(xiàn)得很出色,大家不僅學會很多了知識,還愿意和同學們在一起分享所學到的知識,老師真高興呀!通過你們的發(fā)言,我知道你們有又學到了很多的,希望你們能靈活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ㄔO計意圖:通過檢測,給學生一個準確的評價,讓學生正確的評價自己、正確的評價他人,進一步激勵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上進行自我完善。)
板書設計:
復習解決問題
13.12÷3=4(次)
答:小明共玩了4次。
14.8×3+6=30(角)
30角=3元
答:一共要花3元錢。
教后反思:
通過復習,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對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有些學生無處下手,比如126頁的11題,學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給幾個人?課本上這幾道題不全面,課下還需要補充。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6
教學內(nèi)容:
整理與復習(一)
教學目的:
1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并使之系統(tǒng)化和條理化。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關的知識。
3通過展示與交流,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關的知識
教學難點:
通過展示與交流,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ppt、掛圖、優(yōu)秀的作業(yè)、作品……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一個單元學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淺吧。但我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華羅庚說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蹦銈儨蕚浜昧藛?讓我們一起梳理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你將變得更聰明、更有才智。
1.你學到了什么?
(1)出示圖1,看圖說一說。
讀出每所學校的人數(shù)。
說一說那所學校的人數(shù)最少,那所學校人數(shù)最多,哪兩所學校的'人數(shù)比較接近。
你能把它們的人數(shù)按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嗎?
看圖,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呢?在小組內(nèi)交流。
小組匯報交流結果。
。2)出示圖2,看圖說一說。
仔細看圖,說一說個動物館在池塘的什么方向?
說一說獅子館到猴山的行走路線。
看圖,你還能提出其它問題嗎?同桌交流,采取你問我答的形式。
集體匯報。
。3)出示圖3,看圖,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組交流:你能根據(jù)圖重的條件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看誰提出的問題多,更有價值。
全班交流,學生討論評價。
2.我的成長足跡:與同伴說一說。
3.
。1)組內(nèi)展示個人的學習資料。
。2)說一說。
請同學們勇敢地展示最滿意的數(shù)學作業(yè)展示給同學看。請你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展示內(nèi)容。
4.評一評。
a.自我評價。
b.小組成員互評或好朋友互相評價。
c.教師評價。
5.憶一憶。
a.回憶自己影響最深刻的一節(jié)數(shù)學課、最喜歡的一節(jié)數(shù)學活動,或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一個問題等。
b.在老師或同學面前講一講。
c.說說自己取得的進步。
6.寫一寫。教師可以為學生紀錄成長紀實。
學生完成紀錄卡片。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進一步進解除法意義,熟練計算除法算式。
2、進一步正確讀、寫萬以內(nèi)數(shù)。
3、熟練計算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學生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除法意義與計算:
1、出示書上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2、怎樣計算?
3、為什么用除法?說說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計算?
4、學生列式計算。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6、師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學生開火車進行口算。
二、復習萬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1、師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讓學生讀數(shù)。
2、說說萬以內(nèi)數(shù)的怎樣的?
3、師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數(shù),讓學生說一說萬以內(nèi)數(shù)的寫法是怎樣的?
4、師出示書上第120第5題,說說哪一些是準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
5、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是準確數(shù),哪些是近似數(shù)?
三、復習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6、7題。
2、交流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復習估算:
1、學生獨立完成書第三者121頁第8題,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結:只要作出正確的判斷,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8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教學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的相關內(nèi)容,例1教學認識圖形的平移、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例2認識圖形的旋轉(zhuǎn);例3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旋轉(zhuǎn)90°;例4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例5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通過學習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及旋轉(zhuǎn)以及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為第三學段進一步學習有關內(nèi)容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jīng)這是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zhuǎn)現(xiàn)象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學生已經(jīng)知道什么是軸對稱圖形以及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還知道長方形、正方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在三年級(上冊)學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常見的旋轉(zhuǎn)現(xiàn)象。
三、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zhuǎn),能在方格紙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qū)⒑唵螆D形平移,會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zhuǎn)90°;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及其對稱軸,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使學生經(jīng)歷從平移、旋轉(zhuǎn)、軸對稱的角度欣賞和設計圖案的過程,積累一些圖形變換的經(jīng)驗,初步感受圖形運動的結構美,體驗平移、旋轉(zhuǎn)、軸對稱的應用價值,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認識平移、旋轉(zhuǎn)和軸對稱的過程中,感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獲得學習成功的愉悅體驗,增強對圖形變化的`興趣。
四、教學關鍵:
1.教學圖形的平移時,要將著力點放在確定平移的距離上。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出發(f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充分感知圖形旋轉(zhuǎn)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圖形旋轉(zhuǎn)的概念,為進一步探索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旋轉(zhuǎn)90°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重點:
1.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對稱軸條數(shù)的過程,畫平面圖形的對稱軸。
2.將圖形按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
六、教學難點:
認識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的含義,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zhuǎn)90°。
七、教學方法與措施:
1.基于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合理設置認知起點。
2.緊扣圖形運動的最本質(zhì)特征,引導學生探索畫運動后圖形的方法。
3.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數(shù)學美。
八、課時安排:
1.平移 1課時
2.旋轉(zhuǎn) 1課時
3.軸對稱 1課時
4.練習 1課時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9
教學內(nèi)容:
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一)的整理和復習(教材第102頁內(nèi)容,練習二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的整理和復習以及練習,使學生能較好地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
2、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據(jù)實際問題進行調(diào)整,才能使估算結果與實際相等。
教學重點:
通過對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的整理和復習以及練習,使學生能較好地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
教學難點:
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據(jù)實際問題進行調(diào)整,才能使估算結果與實際相等。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及大屏幕出示相關的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準備學習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教材102頁“整理和復習”第1題”)。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以開火車的方式口算,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口算步驟)。
2.總結歸納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3.口算練習。完成第103頁練習二十一第1題。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計算,要求他 們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獨立嘗試、交流、討論、進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樣性,明白應該怎樣選擇恰當?shù)墓浪悴呗浴?/p>
二、基本訓練。
1.練習教材第102頁“整理和復習”第2題。
(1)讓學生采用不同方法獨自完成第2題。(可以口算也可以筆算) .
(2)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3)、歸納總結“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如果是口算應注意哪些問題;如果采用筆算,
要特別注意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如果是進位加或是退位減又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筆算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一第2題。
仿照第2題的形式先由教師出數(shù),學生算;然后2個同學一組,相互出數(shù),相互計算。
三、技能訓練。
1.集體研討教材第102頁“整理和復習”第3題。
(1)大屏幕出示第3題情景圖,要求學生認真觀察。
(2)討論交流題目中的條件有哪些?聰聰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3)交流各自的估算過程及結果,集體評價訂正。
2、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一第3題。
先獨自估算出結果,然后集體交流估算的思考過程。同時教師可結合這一學習內(nèi)容使 學生了解到上海的“東方明珠”是亞洲最高的廣播電視塔,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復習總結
1.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內(nèi)容?請你口述一遍1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又有了哪些收獲?還存在問題嗎?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具的直觀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生掌握萬以內(nèi)不連續(xù)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并能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掌握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學具
教師準備375個信封的投影片(如書上圖),準備計數(shù)板、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演示課件“不連續(xù)進位加”】
1.口算練習
50+70= 30+600= 30+300=
90+20= 40+50= 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樣列豎式計算?(相同數(shù)位對齊)
(2)得數(shù)十位上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為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3個十加2個十是5個十,再加上個位進上來的一個十應是6個十.)
(3)你覺得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十位上不要忘記加進上來的一個十.)
(4)回憶兩位數(shù)筆算加法的法則是什么.
板書:筆算兩位數(shù)加法
、傧嗤瑪(shù)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設疑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筆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應當怎樣計算?(板書:1738+625=)能說出你計算的理由嗎?好了,學完這節(jié)課你就能順利解答這道題了.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計算。
2、過程與方法:同學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籠統(tǒng)出加減混合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經(jīng)歷觀察、比較、籠統(tǒng)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fā)展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培養(yǎng)同學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協(xié)助同學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和計算順序,正確計算。
2、教學難點: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分組進行比賽,激發(fā)學習積極性。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復習: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4+3+2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連加連減題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兩數(shù),然后用得數(shù)再和第三個數(shù)進行計算。(也就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課件出示)師:這里有四只丑小鴨,每只丑小鴨身上都帶著一道題,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解決了,丑小鴨們就會變成美麗的天鵝。誰來幫幫它們?
2、新課引入。
師:丑小鴨們變成了美麗的天鵝,它們飛呀飛呀,飛到一個美麗的湖邊,它們紛紛落入湖中盡情地嬉戲著。
(三)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1)教師電腦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天鵝。)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
師:那應該怎樣列式?板書:4+3
(2)教師操作屏幕,重現(xiàn)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再飛走2只的場面。
師:看到這一情景,誰能完整地來說一說,并提出問題呢?
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再飛走了2只,現(xiàn)在還有幾只?我們該怎么列式呢?(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寫上-2,把算式寫完整并讀算式。
、钦l能再讀一讀這道題,對照圖畫來說一說4+3-2所表示的意義。(指名說)
⑷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剛學過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梢稣n題: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加減混合。)學生齊讀課題。
2、類比探究算法。
、拍敲4+3-2該怎么計算呢?
、賹W生同桌討論,互說計算過程。
、趯W生匯報。師板書:4+3-2并標明計算順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劢處熜〗Y。(板書得數(shù)“5”。)
3、學習例2。
電腦演示例2:湖中4只天鵝,先飛走2只,又飛來3只。
師:美麗的`小湖上,天鵝又發(fā)生了新變化你能把圖意說給大家聽嗎?
⑴學生說圖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钦l來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确瓡囍嬎4-2+3。
、山涣鲄R報計算過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師:為什么先算4-2?計算第二步時是哪兩個數(shù)相加?
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標明注出計算的順序。
4、師生共同小結:加減混合計算順序。(從左到右)
(四)反饋練習
1、完成第75頁做一做。(課件出示圖畫)
、耪f圖意,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
⑵列式計算。
、钦f說算式7-3+4=8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游戲:小青蛙找家。(練習十二第2題)
、虐帻R唱《小青蛙找家》每組選派一名代表戴上頭飾,幫小青蛙找家。
⑵分組讀算式,并說出計算順序。
、菍W生進行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教育。
3、解密大行動。
、弄毩⑼瓿捎嬎憧ㄉ系10道式題。
、朴螒蛞(guī)則:任選一題算出得數(shù),如果這個得數(shù)是下方這5個密碼中的一個的話,你們組可相應獲得兩顆星星。
⑶請同學說出得數(shù),并說出計算過程。給說中密碼的那組加星星。
4、小結比賽結果。
(五)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小結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
(六)布置作業(yè)。
1、把課本第75頁說給爸爸媽媽聽。
2、算一算
1+6-2= 6-5+8= 9-6+5=
4-3+9= 6+4-5= 4+2+4=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12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43-44頁復習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及連加的筆算方法,對千以內(nèi)的加法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2、使學生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自覺進行估計,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口算、筆算、估算以及三位數(shù)的連加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準確進行筆算三位數(shù)加兩、三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及連加。
教學過程:
一.揭題:這幾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今天比一比誰算得又快又好。(課題)
二.計算練習
1.復習第1題。1)出示口算題。
60+9080-4050+6070+8040+7090+3060+7050+90
2)生獨立計算。3)匯報核對。4)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2.復習第2題。
1)指名讀題,弄清題意。
獨立用豎式計算,并驗算。(指名板演)
2)指名匯報,集體核對。
3)指名說自己是怎樣驗算的?要檢查些什么?
。z查時要看驗算的結果與豎式的結果是否一致,還要看數(shù)字有沒有抄錯。)
3.復習第3題
1)先估計得數(shù)大約是幾百,連一連。
2)獨立計算,然后同桌互說。
3)匯報。說說要注意什么?
4):在估算時,我們要把這些加數(shù)看作是與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再將它們相加,結果不是一個具體的數(shù)。
4.復習第4題
1)指名說圖意。
2)生獨立計算。匯報。
5.復習第5題
1)指名說圖意。
2)問:“三年級去的人數(shù)與一年級同樣多”是什么意思?。
3)生獨立完成,要求:先估計一下,三個年級一共去了多少人,再算一算你估計得對不對。
三.課堂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43-44頁復習第6-10題
教學要求:
1.在分析和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加減法運算的意義的理解,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積累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
2.使學生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自覺進行估計,并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分析和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準確找出“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復習千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6.復習第6題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46+113552+175
346+213452+275
346+313352+375
2)指名學生說一說。
師引導問:第一組中的第二個加數(shù)是怎樣變化的?第二組中的第一個加數(shù)第二個加數(shù)呢?你推算它們的結果會不會有什么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嗎?
3)學生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4)學生匯報結果,驗證。
5)。
第一組:第一個加數(shù)不變,第二個加數(shù)每題分別比上一題增加100,和也相應地增加100.
第二組:第一個加數(shù)每題分別比上一題減少100,第二個加數(shù)每題分別比上一題增加100,結果和不變.
三.解決問題練習
1.復習第7題
1)學生自讀題目。2)問:要求“下午用電纜多少米?”怎么想?
3)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生獨立計算。
2.復習第8題
1)說圖意。2)獨立計算。匯報。
3.復習第9題
1)說圖意。2)獨立計算。3)匯報。說說這兩個問題分別用了哪些條件。
4.復習第10題
1)小組里說說:下面每組數(shù)中,你認為哪一個數(shù)最特別?為什么?
2)指名說。
三.課堂。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13
教學目標
1. 通過復習乘法的含義,進一步明確乘法與加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 通過整理1~6的乘法口訣,初步了解乘法口訣表的排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簡單數(shù)學規(guī)律的能力。
3. 在游戲中熟練掌握乘法口訣,提高口算正確率和速度,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以前去過游樂園嗎?(去過)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特殊的游樂園數(shù)學游樂園玩一玩,想去嗎?(想)我們出發(fā)吧。ǚ拧督加巍犯,學生跟唱)
[設計意圖:以去游樂園游玩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引導學生把學習知識看作一種其樂融融的享受。]
二、 巧設游戲,啟迪思維
1. 整理乘法口訣表。
談話:哎呀,要想進游樂園,必須找出乘法口訣表排列的規(guī)律,并能背出來,游樂園的門才會自動打開。(出示乘法口訣表)瞧,這張口訣表還沒填完整呢,你會把它填完整嗎?
。1) 學生自由填,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 出示完整的乘法口訣表,集體校對。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整理乘法口訣表的活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尋找乘法口訣表中的規(guī)律。
提問:請小朋友橫著讀一讀乘法口訣,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學生讀口訣,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學生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可能有:① 第一行有個1,第二行的每一句都有一個2,第三行② 每一行的第一個數(shù)按從小到大排列,第二個數(shù)相同。③ 第一行的口訣有一句,第二行有二句第幾行就有幾句口訣。
小結:橫著看,口訣的排列與我們學習時的.順序一樣,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訣,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訣第6行是6的乘法口訣。
3. 練習背乘法口訣表。
讓學生橫著把口訣讀一讀,看誰最先把1~6的乘法口訣背出來。
反饋:指名背,全班齊背。
談話:剛才我們橫著看口訣表,小朋友從口訣表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多規(guī)律,還能熟練地背出乘法口訣。我們再來豎著看口訣,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學生讀口訣,交流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學生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可能有:① 第一豎排的第一個數(shù)是1,第二豎排的第一個數(shù)是2 ② 每一豎排的第二個數(shù)按從小到大排列。③ 第一豎排的口訣有六句,第二豎排有五句
小結:豎著看,每一豎排中口訣的第一個數(shù)相同,第二個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也就是1個幾在第一豎排,2個幾在第二豎排
讓學生豎著背口訣,指名背后全班齊背。
談話:小朋友很了不起,不但能橫著背1~6的乘法口訣,還能豎著背。老師還會一種背法,你想試試嗎?
教師介紹并示范拐彎背的方法,學生試背。
提問:你發(fā)現(xiàn)每一組口訣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
小結:拐彎背就是先橫著背,再豎著背。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與2有關的口訣,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與3有關的口訣,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訣。
學生自由讀,指名試著拐彎背。
談話: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背就怎樣背。
學生自由背乘法口訣,指名背。
談話:剛才小朋友找出了乘法口訣表排列的規(guī)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1~6的口訣背出來。不知不覺,游樂園的門已經(jīng)打開,讓我們進去玩玩吧。
三、 分層練習,深化理解
1. 歡樂對對碰(復習第3題)。
談話:歡樂對對碰開始了。規(guī)則是:一個小朋友拿出一張口訣卡片,另一個小朋友說乘法算式,如果他說對了,就說對對,兩人拍手合說碰碰碰,不對就重說。請小朋友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卡片,我們一起來做這個游戲。
2. 踩石頭過河(復習第4題)。
談話:游樂園里有一條小河,河里的石頭上寫著一些算式。把上面的題目都做對,就能踩著石頭過河;如果不能做對,就會掉入河中。
同桌比賽,看誰能順利過河。
集體交流,了解全班練習的正確率,及時指導。
3. 踩氣球(復習第5題)。
課件出示氣球圖。
談話:這里有好多氣球,每個氣球上都有一個算式。小朋友們獨立完成口算,把結果填在書上。
組織交流,開火車踩氣球(報得數(shù)),對了全班擊一次掌(表示氣球踩破了)。
4. 摘星星(復習第1題)。
談話:剛才小朋友們表現(xiàn)這么棒,數(shù)學樂園的智慧姐姐給大家送來了許多智慧星。出示第(1)小題。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了什么?你會用學過的方法算一算這里一共有多少顆智慧星嗎?
指名列式計算,并說說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談話:小朋友可真聰明!智慧姐姐這里還有一道題,敢挑戰(zhàn)嗎?
出示第(2)小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算式的含義。
[設計意圖:復習教學除了整理相關知識以外,還要進行系統(tǒng)的練習。上面的練習教學力求活而有效。根據(jù)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勝心強,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教師適時地組織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習,使知識鞏固與愉快的情緒體驗交織在一起,努力提高練習的效率。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復習題,根據(jù)學生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著眼于幫助學生進一步背誦乘法口訣,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保證練習的實效。]
四、 總結全課,課后延伸
談話: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我們就要離開游樂園了,今天你們學得開心嗎?在離開之前,你能說說今天的收獲嗎?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14
認識圖形、統(tǒng)計復習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33~139頁的內(nèi)容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確區(qū)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通過對具體材料的統(tǒng)計,讓學生再次經(jīng)歷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體會統(tǒng)計的意義和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整理和分析數(shù)據(jù)。
教學難點
區(qū)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認識圖形和統(tǒng)計。
板書課題:認識圖形、統(tǒng)計。
二、復習認識圖形
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學期我們學習過哪些圖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電腦出示每種圖形各兩個,雜亂地排列。
教師:根據(jù)你學過的有關圖形的知識,能把這些圖形進行分類嗎?
1?復習長方形的特征
教師:結合剛才的分類,說一說你是怎樣辨認長方形的。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哪些知識?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整理匯報。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1)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
。2)長方形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2?復習正方形的特征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匯報:
。1)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都相等,每一條邊都叫做正方形的邊。
。2)正方形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3?復習平行四邊形
教師:說一說平行四邊形跟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理解即可,不做過高要求。
4?鞏固練習,加深提高
出示第133頁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區(qū)分辨別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
三、復習統(tǒng)計
教師: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統(tǒng)計方面的知識?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匯報:
(1)用畫正字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
。2)整理后的結果要用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表示出來。
出示第133頁第10題,再次經(jīng)歷統(tǒng)計過程:
、偈褂米约合矚g的方法整理數(shù)據(jù)。
、诎颜淼慕Y果填入統(tǒng)計表中。
、弁瓿山y(tǒng)計圖。
、軐W生完成后,全班評價。
⑤根據(jù)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如: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參加哪種活動的`人最多?哪種最少?參加科技小組的比參加數(shù)學小組的多多少人?
四、綜合練習
1?第133頁第7、8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135頁第4題
(1)引導學生分析,這個統(tǒng)計表共有幾行?每行各表示什么意思?
(2)怎樣比較跳高的成績?
。3)怎樣比較100 m跑的成績?是用的時間短的跑得快還是用的時間長的跑得快?
(4)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第138頁第14題
先分析統(tǒng)計表,再提出數(shù)學問題。
五、全課小結
談收獲和體會。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情境串,讓學生經(jīng)歷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jīng)驗。
2、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感受推理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活動中有“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濃厚興趣,逐步養(yǎng)成有序思考、善于類比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及有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將直觀思維生成到邏輯思維。使學生能清晰地、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
課前談話:
師:嗨!同學們我們又見面了,還記得我是誰嗎?
生:陳老師
師:大家的聲音真親切!能和我打個招呼嗎?
生:陳老師好!
師:個個都是這么有精神,真棒!大家,喜不喜歡玩游戲呢?
生:喜歡
師:好,我們就來玩一個摸耳朵的游戲,這個游戲需要我們認真聽,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師:摸一只耳朵
生摸
師:你摸的哪只耳朵?你呢?
生:我摸的左耳朵/我摸的右耳朵
師:有的摸左耳朵,有的摸右耳朵。好像都對!再來!
師: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生分別摸對
師:不錯,聽的很認真!要加快速度咯!
摸摸你的右耳,摸摸你的左耳,摸的不是右耳,停!你摸的哪只耳朵?
生:我摸的是左耳朵。
師:為什么不摸右耳朵?
生:因為你說摸的不是右耳朵,就只能摸左耳朵了。
師:哎?你怎么不摸左眼睛呀?
生:因為這是摸耳朵的游戲呀!
師:對了,這是摸耳朵的游戲。人的耳朵只有幾只?
生:兩只。
師:哦!人只有兩只耳朵,摸的.不是右耳就是左耳。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
生:好玩!
師:好玩我們就不玩了,準備上課好嗎?(這個游戲和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有關,下面我們準備上課了,好嗎?)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猜兄弟關系
師:陳老師給大家?guī)韮蓚新朋友,想認識嗎?
生:想!
師:這兩位小朋友是誰?
生:貝貝、樂樂。
師:貝貝和樂樂是兩兄弟,根據(jù)這個條件請大家猜猜誰是哥哥,誰是弟弟!
生1:貝貝是哥哥,樂樂是弟弟。
師:有可能
生2:貝貝是弟弟、樂樂是哥哥
師:也有可能
生3:樂樂是哥哥,貝貝是弟弟。哥哥比較高,弟弟比較矮。
師:哥哥一定就比弟弟高嗎?
生4:樂樂是弟弟,貝貝是哥哥。
師:有的說貝貝是哥哥、樂樂是弟弟,有的說樂樂是哥哥、貝貝是弟弟,F(xiàn)在能確定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嗎?
生:能/不能
師:你們這樣爭下去,樂樂可著急了!瞧!他說了什么?
生:樂樂說“我不是哥哥”。
師:現(xiàn)在還用猜嗎?
生:不用了,我知道了!
師:你接著說!
生:樂樂是弟弟,貝貝是哥哥。(師相機出示答案)
師:你是根據(jù)哪些條件確定的?
生:我是根據(jù)樂樂說“我不是哥哥”這個條件確定的!樂樂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貝貝肯定是哥哥了!
師:這一個條件就能確定啦?誰來幫他補充!
生:我根據(jù)貝貝、樂樂是兩兄弟,樂樂說“我不是哥哥”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的。
師:你真是一個會細心觀察的學生!誰能根據(jù)這兩個條件再來說說理由?
生:因為貝貝和樂樂是兩兄弟,所以樂樂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貝貝肯定就是哥哥了。
師:你說的真完整,還有誰能像他一樣再說一次?
生:因為貝貝和樂樂是兩兄弟,所以樂樂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貝貝就肯定是哥哥了。
師:你也說的很好!請坐!陳老師現(xiàn)在有個問題了,為什么開始大家不能確定誰是哥哥誰是弟弟,現(xiàn)在又都能確定呢?(課件出示兩幅圖對比)
生:因為剛開始只有一個條件,所以不能確定,/因為剛開始只說貝貝和樂樂是兩兄弟,我們不知道誰是哥哥誰是弟弟,都是亂猜的。
師:說的很好!大家都能根據(jù)條件來判斷。板書:條件
師:剛開始只有一個條件,能確定嗎?
生:不能確定。(師板書不能確定)
師:說明條件還?(師搖搖頭)
生:條件還不夠!(師板書不夠)
師:對了!條件不夠,我們不能確定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微笑)
師:后來能確定嗎?
生:能確定。(師板書確定)
師:說明什么?
生:條件足夠了!
師:很好!開始條件不夠不能確定,后來條件足夠才能確定。
師:同學們真聰明!我們在觀察的時候一定要根據(jù)條件作出判斷這個過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簡單的推理。板書:簡單的推理
二、游戲鞏固
師:貝貝和樂樂在玩一個藏花的游戲,你們想?yún)⒓訂?
生:想
課件出示:貝貝、樂樂分別藏著紅花、藍花
貝貝說我藏的不是紅花
他們分別藏著什么顏色的花?
師: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條件?
指名說出圖上的條件,有說錯的:誰愿意幫他?
師:小精靈問我們?
生:他們分別藏著什么顏色的花?
生:能!
師:請你在練習紙上第一題填一填。
生獨立填寫后匯報,師相機出示課件
師:你是怎樣確定的?
生:因為貝貝、樂樂分別藏著紅花、藍花,所以貝貝藏的不是紅花就是藍花,樂樂藏的就肯定是紅花。
或:因為貝貝、樂樂分別藏著紅花、藍花兩朵花,所以貝貝藏的不是紅花就是藍花,剩下的紅花肯定是樂樂藏著的。
師:真不錯!每個條件都考慮到了!
生:另外一種
師:做對的請舉手!
小結:我們剛才推理了哪幾朵花?
生:紅花、藍花
師:對了,我們判斷紅花、藍花兩種花,不是紅花就是藍花。(要引導學生一起說)。所以當我們推理兩種物體時,不是其中的一種就是?
生:另外一種
師:看來,推理兩種物體,不是……就是要牢記!(貼)
師:推理兩種物體的小妙招是什么?預備齊!(師指板書)
生紛紛舉手
三、三人藏花游戲
1、看圖讀文提取信息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學會了簡單的推理!現(xiàn)在他們的好朋友歡歡也想來參加,大家歡迎嗎?(出示課件)
生:歡迎!
師:認真看!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條件?小精靈的問題又是什么呢?
指名匯報
(預)生1:我知道了,貝貝、樂樂、歡歡三人分別藏這紅花、藍花、黃花,貝貝說我藏的是紅花,歡歡說我藏的不是黃花。小精靈問“樂樂藏的什么花?”
師:你看圖真仔細,說的也很完整!下面請大家和自己組內(nèi)的小伙伴說一說樂樂藏什么花。為什么呢?
【二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中考數(shù)學復習教案07-15
小學數(shù)學復習教案05-08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復習教案05-15
初一數(shù)學復習教案10-21
學前班數(shù)學復習教案12-16
下冊總復習數(shù)學教案04-10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復習課教案01-07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復習教案(熱)05-15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總復習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