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冷冷的冰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冷冷的冰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冷冷的冰教案1
設計意圖:
在了解水的三態(tài)時,孩子們對冰的知識經(jīng)驗的回憶顯得格外熱烈:我們在吃麥當勞時喜歡把可樂里的冰捏在手上,過一會兒就沒了;我在哈爾濱旅游時看到了冰柱子,那冰柱子一敲就斷了……教師決定引領幼兒從蘊涵著豐富科學知識的日常生活人手,探究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探索冰的特性,嘗試用多種方法取出冰中的玩具。
2、幼兒樂意在活動中提出自己的設想,并通過實驗加以驗證。
3、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準備一個四周挖有小洞的大紙箱,將凍有幼兒玩具的大冰置于大紙箱里。
2、錘子、剪子、鋸子、鉗子、積木、塑料棒、熱水、爐子、砂紙等各種工具材料。
3、幼兒每人一份記錄板、筆及紅星。
活動過程:
一、發(fā)現(xiàn)問題
1、幼兒將手伸進紙箱洞里觸摸冰,感受冰的特性。
。1)用手捏一捏、壓一壓,知道冰是固體的,有一定的硬度。
。2)提醒幼兒一只手摸冰,另一只手摸沙紙,感受冰是光滑的。
。3)將摸冰的手拿出來與另一只手比比看,這只手的水是從哪里來的?知道冰是可以融化的。
2、讓幼兒自由感受、探索,說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冰的特性:冰是光滑的、固體的、透明的、冰涼的、會融化的……二、提出問題1請幼兒觀察冰中的玩具,并想想用什么辦法才能取出自己心愛的`玩具。
2、幼兒在實驗記錄板上畫出自己的設想,教師巡回指導并了解幼兒的想法。
3、幼兒交流各自的設計方案,并將設計方案貼在白板上。
三、實驗論證
1、幼兒開始根據(jù)自己設計的方法尋找材料和工具進行驗證,教師巡回觀察,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1)觀察每個幼兒實驗的情況,及時給予適宜的支持和引導。
。2)詢問個別幼兒采用某種方法的理由。
(3)教師采用幼兒沒有想到的方法,與幼兒共同實驗。
2、當幼兒取出玩具后,請幼兒在成功的方法處貼上一顆紅星。
四、交流討論
1、根據(jù)冰的各種特性,引導幼兒共同討論。
師:你是用什么辦法從冰中取出玩具的?為什么這種辦法能取出玩具?
幼兒分別介紹自己在實驗中采用過的方法。
2、教師小結:可用熱水或太陽來曬,使冰的溫度升高,冰就會融化成水,玩具就取出來了;當用硬的物體敲擊冰時,物體比冰硬,冰就會碎,玩具也就可取出來……
活動延伸:
如果冰里面還有一些沒取出的玩具,可以讓幼兒想一想:放在室外,它們會出來嗎,為什么?哪種方法能更快地取出玩具?活動可根據(jù)情況進行延續(xù)。
設計評析:
活動目標和內容的設計,接近孩子們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能力,順應了孩子們的需求和興趣,所以孩子們樂于參與。活動材料的準備充分,符合目標的需要,特別是活動前,將孩子心愛的玩具凍于一大塊冰中,增強了孩子主動探究的愿望和積極性。整個活動的指導,教師遵循了科學活動的新理念:幼兒是主角,他們按照自己設計的思路進行大膽的、主動的嘗試與探究;教師則更多的是鼓勵、關注、等待與支持。
冷冷的冰教案2
活動目標: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場地,粉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光滑的。很冷的田,水就會結冰。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和老師到外面去尋找有冰的地方。
2、請幼兒運冰。每人拿一塊冰放在陽光下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水)
三、欣賞冰漬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化成了什么?
2、用粉筆將冰漬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教學反思:
但由于現(xiàn)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小百科:冰是無色透明的固體,分子之間主要靠氫鍵作用,晶格結構一般為六方體,但因應不同壓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結構。密度比水小。
冷冷的冰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冰的特性,并通過操作活動,了解冰和水之間的不同點和關系。
2、引導幼兒對事物的特征進行大膽的描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水變化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人1小塊冰,半碗水
2、幾盆熱水
3、抹布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操作,感知冰的特性
師:今天湯老師請來了冰森林的小動物們來這里做客,它們都住在一個特別的小房子里。請你來看一看,猜猜這個特別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樣的?你還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它像什么?(啟發(fā)幼兒說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沒有顏色、透明的等等。)
2、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冰和水的關系,并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
師:咦,我們的手上是什么呀?水是從哪里來的呢?桌子上還有半碗水,請你來摸摸冰、摸摸水,抓抓冰、抓抓水,比一比,它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呢?
比的時候請你注意:不要把碗里的水灑到外面,如果手弄濕了,你可以在抹布上把手擦干。
師生共同小結:冰比水冷,冰是硬的,不會流,能抓起來,水是液體,不能抓起來。
3、通過小實驗,感知冰的變化
師:現(xiàn)在,小動物們想從冰房子里出來和小朋友做游戲了,請你想一個好辦法來幫幫它們,好嗎?要想一個既方便、安全,又不會傷害到小動物的辦法。
。ㄒ龑в變赫f出把冰放進熱水中)
我們現(xiàn)在就來試一試,旁邊已經(jīng)準備好了幾盆熱水,請你自己選一盆,如果一盆水的周圍已經(jīng)有很多人了,你還要不要擠進去?小朋友把冰塊放進水里的時候,請你拿好繩子,手不要碰到熱水,會燙到的。
在幼兒操作時,請幼兒注意觀察冰塊的變化?纯幢兂墒裁礃幼恿耍
4、結束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和小動物們一起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fā)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而科學活動最能有效地讓孩子們實現(xiàn)探索、發(fā)現(xiàn)的愿望,讓孩子們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的所隱藏著的奇特奧秘。
冷冷的冰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塊是水變的,冰又能變成水,并能用語言表達。
2、有探索冰變化的興趣。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活動準備:
冰塊、毛巾、熱水、大盆子、冰花、紙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冷冷的冰》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出示冰)你們看、這是什么?請你猜一猜這塊冰是從那里來的?(冰箱)冰箱里的冰是從那里來的?
小結:水遇到冷會變成冰。
二、引導幼兒感知冰的特征
1、幼兒第一次玩冰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的冰,等一會請每個人拿一塊冰,玩一玩,摸一摸然后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提問:有什么感覺?(冷、滑)
2、再次玩冰(引導幼兒壓衣服、壓冰兩者進行比較)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硬)
3、(紙和冰進行比較)冰是什么顏色的?(透明)
4、小結。
三、冰的融化
1、剛才玩冰后你為什么要用毛巾擦手?手里的水是從那里來的`?冰拿在手里為什么會變成水?
2、實驗:熱水和冰
“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辦法讓它馬上變成水?老師給冰請來了好朋友,請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變化?”老師到熱水,引導幼兒觀察。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豐富詞:融化)
3、老師這里有許多冰,請小朋友把它們拿到太陽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樣變化的?
四、延伸活動
1、幼兒到室外觀察冰的變化。
2、幼兒觀察冰花,教師講解冰花的制作過程。
3、請幼兒回家制作冰花。
教學反思:
但由于現(xiàn)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冷冷的冰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冰的教案02-04
認識冰的教案優(yōu)質01-23
好玩的冰小班教案反思01-15
認識冰的幼兒園教案06-05
小班科學教案:奇怪的冰03-25
幼兒園中班關于冰教案模板10-03
幼兒園小班科學《冰》教案05-11
小學一年級語文寄冰教案06-06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寄冰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