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08 10:37:12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熱】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熱】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年、月、日

            目的要求: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認識年、月、日的知識

            難點: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教具: 年歷卡,投影,電腦

            教學過程:

            出示日歷冊、掛歷、年歷卡、

            師:問他們是用來干什么的?

            誰來告訴大家自己的生日?

            誰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哪年哪月哪日誕生的?

            年、月、日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年、月、日也是時間單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guān)“年、月、日”的知識。

            電腦出示課題 年、月、日

            一、認識年、月、日

            1、結(jié)合實際認識一年、一月、一日的時間長短

            師:問你知道多長時間是一年?多長時間是一月?多長時間是一日?

           。ㄗ寣W生盡量說出自己所了解的)

            師:為了看著方便,人們把日歷冊制成掛歷和年歷卡。

            2、請同學們拿出1900年、1993年、1996年的年歷卡,認真觀察一下,看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

            師:結(jié)合學生回答板書: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師:習慣上人們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30天的月叫小月。

            你知道為什么這樣規(guī)定每月的天數(shù)嗎?

            電腦講述故事。

            3、計算全年天數(shù)

            生計算后匯報。

            師板演:31×7+30×4+28=365,平年二月:28天,全年365天;

            31×7+30×4+29=366,閏年二月:29天,全年366天。

            二、判斷平年、閏年

            問: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8天,有的卻有29天,是不固定的,你知道它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嗎?

            請你觀察下表:

            電腦出示1981--20xx年二月份天數(shù)表。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當二月份是29天的這一年年份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后得出每4年出現(xiàn)一次29天 ,二月份是29天的這一年的年份是4的倍數(shù)。

            師:算一算1900年是4的`倍數(shù)嗎?但1900年的二月卻是28天,這是因為公歷年份是整百年時,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這年的二月才是29天。

            師:你知道為什么4年才會出現(xiàn)一次二月份是29天,也就是閏年。

            學生說出自己了解的情況。

            師:用電腦介紹形成閏年的原因(地球繞太陽旋轉(zhuǎn),加解釋)。

            1、練習:

            判斷:下面哪一年是閏年?請你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

            1990、1908、20xx、1998、2100

            生說出想法后,師介紹可以用年份的末兩位數(shù)字除以4能整除就是閏年,否則是平年。師告訴學生大家喜愛的奧運會一般在閏年舉辦。

            2、記憶每月天數(shù)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憶每月的天數(shù)嗎?

            讓知道的同學回答,師結(jié)合學生回答介紹下面的方法:

            (1)拳記法:師邊示范邊講解。

           。2)歌訣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再把一加。

            三、鞏固練習

            1、口答:

           。1)一年有幾個月?

           。2)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3)平年二月是多少天?閏年二月有多少天?

           。4)閏年全年有多少天?

           。5)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2、判斷:

           。1)一年中大月有7個,小月有4個。( )

           。2)每年都有365天。( )

            (3)凡是4的倍數(shù)的年份都是閏年。( )

            3、游戲

            大月過生日的舉起你的生日卡。

            4、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1)你今年幾歲?算一算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2)老師今年38歲,算一算是哪一年出生的?

           。3)今年二月你家的電費花了多少元錢,算一算平均每天花多少元錢?

           。4)今年1--3月共花電費多少元錢?平均每天花多少元錢?

           。5)4月份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板書設計:

            一年 12個月(7個大月、4個小月、1個平月) 365天 (366天)

            大月 31天

            一月 小月 30天

            平月 29(28)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師:看下面的字母,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嗎?

            SOS EMS m2

            (SOS:求助信號;EMS:中國郵政快遞;m2:平方米)

            字母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這說明它很重要。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鞏固用字母表示數(shù)及解方程等知識。(板書課題:用字母表示數(shù)、解方程)

            ⊙回顧與整理

            1.用字母表示數(shù)。

            (1)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作用和意義。

            用字母可以簡明地表示數(shù)、數(shù)量關(guān)系、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了很多方便。

            (2)我們曾經(jīng)學過哪些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知識?

            整理:

           、儆米帜副硎緮(shù)的簡寫。

           、谟米帜副硎緮(shù)量關(guān)系。

           、塾米帜副硎具\算定律。

           、苡米帜副硎居嬎愎。

            (3)常見的用字母表示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有哪些?

            預設

            生1:路程用s表示,速度用v表示,時間用t表示,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

            s=vt v= t=

            生2:總價用a表示,單價用b表示,數(shù)量用c表示,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

            a=bc b= c=

            (4)常用的運算定律有哪些?

            預設

            生1:加法交換律:a+b=b+a

            生2:加法結(jié)合律:(a+b)+c=a+(b+c)

            生3:乘法交換律:a×b=b×a

            生4:乘法結(jié)合律:a×b×c=a×(b×c)

            生5:乘法分配律:a×(b+c)=a×b+a×c

            (5)常見的用字母表示的計算公式有哪些?

            預設

            生1:長方形的`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2(a+b) S=ab

            生2: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

            C=4a S=a2

            生3:平行四邊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ah

            生4: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積用S表示。

            S=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

            2.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jīng)復習了平面圖形的相關(guān)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這節(jié)課,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復習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誰來拿出不同的立體形體,告訴大家各是什么名稱.

            出示立體圖形

            請你分別說一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

           。▓A錐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長方體)

            它們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先來復習長方體的特征.

           。ㄒ唬⿵土曢L方體的特征.【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長方體:

            1.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

            a.長方體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征進行總結(jié)的.

           。c、線、面)

            長方體

            頂點

            有八個頂點

            線

            有十二條棱,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

            面

            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相對的兩個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

            2.教師總結(jié):我們通過點、線、面三個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征進行總結(jié).

           。ǘ⿵土曊襟w的特征.【繼續(xù)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正方體:

            1.正方體有什么特征呢?它又是從那幾方面進行總結(jié)的呢?

            2.教師完善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表.

            長方體

            正方體

            頂點

            有八個頂點

            有八個頂點

            線

            有十二條棱,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

            有十二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面

            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相對的兩個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

            有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3.長方體、正方體特征對比.

            共同討論:

           。1)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相同點:長方體與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不同點:

            a.“線”上的不同點:長方體的棱分別是相對的4條棱相等,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而正方體的12條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體的棱長.

            b.“面”上的不同點:長方體至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而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

           。3)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么關(guān)系?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三)復習圓柱體與圓錐體的特征.【繼續(xù)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圓柱體:

            1.請同學共同討論圓柱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提問:

           。1)這兩個底面有什么特點?(圓柱體的兩個底面積相等)

            (2)側(cè)面又有什么特點?(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或者是一個正方形)

           。3)底面與側(cè)面又有什么聯(lián)系?

           。ó?shù)酌嬷荛L=圓柱體的高的時候,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正方形,當?shù)酌嬷荛L≠圓柱體的高的時候,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

            2.出示圓錐體:

            請同學共同回憶圓錐體的特點:

            教師提問:同底等高的圓錐體與圓柱體有什么關(guān)系?

           。ㄋ模┓诸悾⒅R網(wǎng)絡.

            我們所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圓錐體四個立體圖形中你能夠給他們進行分類嗎?

            三、練習.

            1.填空:

           。1)一個長方體有 ( )條棱,相交于一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 )、( ).

           。2)一個長方體有( )組長度相等的棱.

           。3)一個正方體有( )個頂點,( )條棱,( )個面.

           。4)正方體有( )個相等的面.

            (5)圓柱體有( )條高,圓錐體有( )條高.

           。6)圓柱體有( )個面,這些面中有( )個相等的面,它們分別是圓柱體的( )面與( )面.

            2.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40厘米,其中長5厘米,寬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3.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5分米,如果把這樣的兩個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多少米?

            4.一個圓錐體,底面周長和它的高相等,它的底面半徑是3厘米,你知道和它同底等高的圓柱體的側(c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嗎?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立體圖形的認識

            分類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圓錐體

            特征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l頁實踐活動"男、女生的脈搏"。

            教學要求:1、使同學經(jīng)歷統(tǒng)計活動的過程,能進行簡單的收集數(shù)據(jù)和統(tǒng) 計,學會根據(jù)實際問題求簡單的平均數(shù)。

            2、培養(yǎng)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同學的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組織同學參與實踐活動,從中體會統(tǒng)計的過程和作用。

            教學難點:同學自測脈搏。

            教具準備:秒表一只、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求平均數(shù)的問題。誰來說一說怎樣求幾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

            2、出示:下面是第一組男、女同學的數(shù)學成果,比較男、女生的平均成果,看誰高?

            男生:95、80、90、85、95。

            女生:100、80、85、95。

            指名同學板演。

            集體訂正。提問:求男生的平均成果為什么除以5,求女生的'平均成果為什么除以4?

            二、提出問題

            1.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統(tǒng)計表和求平均數(shù)。你能知道我們班里男生和女生的脈搏,誰跳得快些嗎? 哪位同學大膽猜想一下,男生的脈搏跳得快還是女生的脈搏跳得快?你猜想時是怎樣想的?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現(xiàn)在大家討論 一下,這個問題可以怎樣解決?(得出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三、分組活動

            1.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每人1分鐘脈搏次數(shù),填入下表

            2.組織同學分組活動,由教師計時,組長主持每人測脈搏并填在表里, 再讓同學求自身小組里男生、女生平均1分鐘脈搏跳多少次,并在組內(nèi) 交流比較男、女生脈搏跳動次數(shù),看誰跳得快些。

            交流匯報。

            3.各組匯報男、女生人數(shù)和男、女生脈搏跳動總次數(shù),要求學 生自身求班內(nèi)男生和女生脈搏跳動的平均次數(shù)。

            4.請大家比較一下,你發(fā)現(xiàn)結(jié)論怎樣?前面的猜想對嗎?

            四、課堂小結(jié)

            五、安排作業(y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61頁的例5、例6,及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含有比例關(guān)系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2、熟練地判斷兩種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加深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比例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并能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判斷下列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關(guān)系?

           。1)購買課本的單價一定,總價與數(shù)量。

           。2)差一定,減數(shù)與被減數(shù)。

           。3)總路程一定,速度與時間。

           。4)零件總數(shù)一定,生產(chǎn)的天數(shù)與每天生產(chǎn)的件數(shù)。

            2、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定量,正比例和反比例關(guān)系可以用哪個式子來表示?(板書:正比例: =k(一定) 反比例:xy=k(一定))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用比例解決問題。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活動一】正比例的應用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學習任務

            1、出示例5主題圖,閱讀與理解。

           。1)閱讀題目。

           。2)理解題意:已知條件是什么?所求的問題是什么?

            2、分析與解答。

           。1)提問:觀察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大家認為這道題我們可以怎么進行思考呢?

           。2)小組交流

           、僖鉀Q水費的問題,就要知道水價和用水量。

            ②水價雖然不知道,但它是一定的。

           、劭梢韵人愠雒繃嵥膬r錢,再算出10噸水的價錢;也可以用比例的方法解決。

           。3)用算術(shù)方法解答: 28÷8×10

           。4)交流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問題中有哪兩種量?它們對應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什么?

           、谒鼈兂墒裁幢壤P(guān)系?你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

           、鄹鶕(jù)這樣的比例關(guān)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5)學生獨立解答,組織交流。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

            28/8=x/10

            8x=28×10

            8x=280

            x=280÷8

            x=35

            3、回顧與反思。

            (1)28:8和x:10分別表示什么?(水費單價)

           。2)如果列出的比例是8:28和10:x可以嗎?為什么?(可以,因為8:28和10:x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噸,是一定的。)

           。3)你有什么方法檢驗自己的'解答是正確的呢?

            4、即時練習: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42元,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

            【活動二】反比例的應用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學習任務

            1、出示例6,閱讀與理解。

            (1)題目中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分別是什么?

           。2)題目中哪個量是一定的?(總用電量)

            2、分析與解答。

           。1)題目中的兩種變化的量能組成什么比例?為什么?(因為“每天用電量×天數(shù)=總用電量”,所以每天用電量和天數(shù)成反比例關(guān)系。)

            (2)學生獨立用比例知識解答,組織交流

            解:設原來5天的用電量現(xiàn)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25x=500

            x=500÷25

            x=20

            3、回顧與反思:解決這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什么?(找出哪兩個量的乘積一定,只要兩個量的乘積一定,就可以用比例關(guān)系解答。)

            4、即時練習:現(xiàn)在30天的用電量原來只夠用多少天?

            三、達標測評

            1、課本第62頁“做一做”第1、2題。

            先用比例知識解答,再說一說兩道題數(shù)量關(guān)系有什么不同,是怎樣列式解答的。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設計說明

            結(jié)合本節(jié)課的知識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采用猜想、設計實驗驗證、遷移類推、實踐應用等主要形式進行教學。

            1.游戲?q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游戲是啟發(fā)心智與興趣,達到身心愉悅的最佳方式。新課伊始,設計了“搶答比賽”的游戲,以游戲的形式導入,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學習中來。

            2.引導自主探究新知,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應該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種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過程要讓學生切實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本設計首先引導學生猜想、討論“1平方分米與1平方厘米有什么關(guān)系”,然后通過操作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最后利用遷移類推的規(guī)律,明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學生在猜想、操作、探究的過程中,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獲取了新知識,樹立了自信心,增強了克服困難的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

            學生準備 直尺 一個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 100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吧。(出示課件)

            1.搶答比賽1。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米=( )厘米

            師:同學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常用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學生思考后回答)

            2.搶答比賽2。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米?

            師:看來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相鄰兩個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探究。(板書課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設計意圖:用游戲的方式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為本節(jié)課學習新知識作鋪墊,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有了初步的'感知,并能夠區(qū)分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

            ⊙探究新知,實驗驗證

            1.教學教材70頁例6。(課件出示)

            (1)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正方形。(把一個同學的學具與老師手中的正方形比較一下,確定大小是相等的,老師把這個正方形學具貼在黑板上)用直尺量一量這個正方形的邊長,再計算它的面積。

            有的同學以分米為單位,量得邊長是1分米,面積是1平方分米。

            有的同學以厘米為單位,量得邊長是10厘米,面積是100平方厘米。

            (2)提問:想一想,計算的是同一個正方形的面積,為什么會出現(xiàn)兩個答案,并且兩個答案都是正確的呢?(用的單位不同)

            (3)猜想、討論: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因為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都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谶呴L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又因為1分米=10厘米,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4)小結(jié):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

            (板書: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能說出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能說出空間中物體的左右位置。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智能、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等。

            3.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判斷空間事物的左與右。

            教學難點:

            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fā)興趣

            (注:請學生事先以小組的形式,圍圈而坐。)

            師: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跟我做”。 請你跟我這樣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腳,抬起右腳,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要求學生一邊跟著說,一邊跟著做。 我就跟你這樣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腳,抬起右腳,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師: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左與右”。

            [通過游戲的形式,復習左右。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在原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認識左與右。同時,在游戲的氛圍中,可以進行自我糾錯。]

            二、共同探討,獲取新知

            1. 出示題1

            師: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左與右,我們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揭示課題)

            師: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真多,真熱鬧啊!我們在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jié):過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板書)

            2. 出示題2

            師:小丁丁想過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請個別同學回答。

            3. 出示題3

            師:這時,小巧也準備過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獨立完成后核對。

            4. 小組合作、嘗試探究

            師:碰巧小胖也在過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會看到什么呢? 小組討論。

            小結(jié):與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面對面的。

            師:那么小亞呢?

            小結(jié):與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面對面的`。

            [在學生搞清他人身上的左與右,并能說出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基礎(chǔ)上,請學生介紹P8題1的圖中每個人的左邊和右邊分別坐著誰?從而讓學生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為后來說出小胖、小亞向左、向右分別看到什么作鋪墊。然后來到大街上找左與右,先是與學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會學生看圖的方法,然后是與學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亞。]

            三、設疑問難,總結(jié)交流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左與右與在街上”,知道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jīng)常碰到左與右。

            對于這節(jié)課的學習,還有什么問題嗎?

            [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思考、探索,對于本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了多少,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比的實際應用。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的理念,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積極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現(xiàn)象。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谝陨辖虒W理念,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應用價值。

            教育家盧梭認為: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獲得直接經(jīng)驗。因此,在教學中,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圖片,使學生了解無論是照相還是用放大鏡看書、用投影儀放大圖表,都離不開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知識,這部分知識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2.在觀察、操作中理解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意義和方法。

            在數(shù)學教學中,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交流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谝陨险J識,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借助對例題的探究,弄清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意義和方法,并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畫出放大與縮小后的圖形,使學生認識到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只要把圖形的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即可。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后,只是圖形的大小改變了,形狀沒有發(fā)生變化,從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紙卡

            學生準備 方格紙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觀察、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1)觀察、感受。

           、俪鍪緦懹小皥D形的放大與縮小”的紙卡。

            提問:紙卡上寫的是什么?

            (紙卡上的字為小5號字,學生躍躍欲試后會有些失望,因為看不清)

           、诎鸭埧ǚ诺秸古_上,調(diào)整縮放鍵,逐漸調(diào)大。

            提問:紙卡上寫的是什么?

            生搶答: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2)引導學生思考。

            師:為什么紙卡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現(xiàn)在看清了呢?

            生:因為字被放大了。

            2.結(jié)合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1)過渡: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xiàn)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課件出示教材59頁主題圖)

            這些現(xiàn)象中,哪些是把物體放大?哪些是把物體縮。

            預設

            生1:圖1是把物體縮小。

            生2:圖2、圖3、圖4都是把物體放大。

            (2)導入新課。

            今天,就讓我們從數(shù)學的角度一起來探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xiàn)象。(板書: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一個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從數(shù)學的角度探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xiàn)象的興趣,使學生在觀察、體驗中初步感知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探究新知

            1.探究把圖形放大的意義和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60頁例4。

            (2)思考、交流。

            提問:“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生:“按2∶1放大”就是把圖形的各邊的長放大到原來的2倍。

            (3)畫圖方法。

            ①提問:以正方形為例,具體畫圖時應該怎樣做?

            預設

            生:正方形原來的邊長是3個單位長度,現(xiàn)在按2∶1放大后,邊長應該是6個單位長度。

           、诋媹D。

            (學生獨立畫放大后的正方形,教師巡視指導)

            (4)完成例4。

           、僭鯓赢嬮L方形?

            預設

            生:把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放大到原來的2倍,畫出長方形。

           、谠鯓赢嬋切?

            預設

            生:把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放大到原來的2倍后,連接兩條直角邊的端點。

            (可引導學生用數(shù)方格法驗證,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時,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也放大到原來的2倍)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2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說:“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jù)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lǐng)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

            5、師:同學們能用這么多方法來計算13—9,真不簡單,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算法的優(yōu)化)

            6、試一試。

            出示:14—9= 12—9= 17—9= 讓學生用方法二來計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擺擺再計算。

            指名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算式的含義以及計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計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題。www。

            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指導書寫格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

            四、總結(jié)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9)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方法一:一個一個地減。

            13—9=4 方法二:先減去3,再減去6。

            方法三: 9加(4)等于13。

            2。22累計教時1課時

            練習一(1)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頁的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xù)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chǔ)。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的知識,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做練習一第1題。

           。1)分別出示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從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

           。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練習一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題有什么特點,并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

            3、做練習一第3題。

            游戲“跳樹樁”:同桌間合作口算。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的思路。

            4、做練習一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以開火車的形式交流答案。

            5、做練習一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總結(jié)評價,點撥學法。

            想一想,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十幾減9你會算了嗎?

            板書設計:

            練習一(1)

            13—9+8=12 18—9—9=0

            17—9+7=15 8+7—9=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2-25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6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0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