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經典8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媽媽的愛》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漢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媽媽平日的愛,懂得要尊重關心父母不讓父母操心。
教學重點:體會詩的感情,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學生隨唱,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體會“媽媽的愛”。
二、自學初讀課文,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識字。
三、識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讓我考考你”
四、交流
1、分小節(jié)感知
2、媽媽的'愛是什么?從哪兒能看出媽媽的愛?
3、自主合作: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小節(jié)讀文。并討論:媽媽的愛是什么?從哪兒能看出媽媽的愛。
五、誦讀通過朗讀,背誦課文,感受媽媽的愛。
六、評價。
自主、全方位評價。
七、寫字
1、認讀生字卡片并擴詞
2、同桌合作,自認識較簡單的字
3、向困難挑戰(zhàn)。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2個偏旁“饣、牜”。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4、從故事中體會文中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放生日歌曲,提問:誰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個人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聽說過借生日嗎?
出示課題18、借生日
二、初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提問:課文中誰把生日借給誰?“我”指的是誰?
3、再讀課文,共分幾個自然段?你想讀哪個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認識兩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媽媽說自己把生日給忘了,媽媽真得是忘了嗎?(小云的媽媽并非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別人)
4、指導朗讀
“您怎么從來不過生日?”沒見過媽媽過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從來”,讀出納悶的語氣。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讀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里會想些什么?(大家討論后,明白小云在媽媽的影響下,懂得了關心媽媽,同學們應該向她學習)
3、指導朗讀
最后兩句話是她經過思考想出的辦法,要讀出肯定的語氣,表現出小云的天真可愛。
五、全文朗讀
1、分角色朗讀課文,師生讀,同學與同學讀。
2、配《生日歌》讀。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并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讀好對話,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了解雞吃石子兒的'原因,從而引發(fā)學生課外前去探究動物吃食的習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3.讓學生喜歡讀有趣味性的知識短文,有主動探究的愿望。
教學重點:
能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并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難點:
讀好對話,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質疑問難,引入新課
1.齊讀課題,想:你想到了哪些問題
2.引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書。
要求:先把生字勾畫出來,自己借助拼音認讀,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的認識情況。
。▊人、集體結合,開火車、當小老師等)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分自然段抽讀課文。
2.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每個孩子在組內充分自由地朗讀,邊讀邊想開課時大家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學習
。ㄐ〗M長擔任主持人,匯報人)
3.全班交流。
知道小鴨子的問號是指“小雞為什么要吃石子兒”,以及答案:雞沒有牙,是把米粒整個吞了下去,靠石子兒把米粒磨碎,幫助消化。
四、熟讀課文,朗讀表演。
1.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合作伙伴,采取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同學之間互相評議,提意見。重點讀好對話
2.在同學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孩子們分角色表演。表演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語言和想法。
五、拓展訓練,知識延伸。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抽讀、齊讀生字。
2.抽讀、齊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問: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你還想探究哪些問題?
3.續(xù)編故事:小鴨子叫著向伙伴們跑去……
推薦課外讀物《十萬個為什么》、《少兒百科全書》
4.用“關心”“奇怪”練習說話。
三、學習生字
1.你認為哪個字最好記?怎么記?擴詞。
2.你認為哪個字不好記?可以怎么記?擴詞。
3.田字格里這些字怎樣寫才好看?
4.生描紅。
5.展示自己寫的字,評議,修改。
6.把你想寫的字或詞語寫一寫。
伙(伙伴) 伴(伙伴) 飯(吃飯) 每(每人)
怪(奇怪) 院(小院) 粒(米粒) 答(回答)
7.認識米字旁和食字旁。
8.指導孩子們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規(guī)范、整潔地書寫。
質疑。
四、課文總結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現在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3.總結:
。ǚ彩乱鲃犹骄浚
五、朗讀比賽。
1.抽生朗讀。
2.學生評議。
3.齊讀全文。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并組兩個詞語。
2.完成《同步練習》。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課外閱讀。
5.日記:
我喜歡思考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新部件“廣”。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感受花園里的美麗和蝴蝶飛舞時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新部件“廣”。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感受花園里的美麗和蝴蝶飛舞時的快樂。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本課生字,詞語卡片和課文插圖,課文朗讀帶。
學生:到花園、草地去觀察蝴蝶,學唱《蝴蝶飛呀》。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新課
1. 出示課文插圖一,觀察后說說圖上的景物。
2. 學生介紹自己所看到的蝴蝶飛舞時的情景。生可以一邊說一邊跳,還可以唱。
3. 出示課題:蝴蝶歌。
二、自主學習,掌握生字
1. 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看誰畫得又快又準確。
2. 同桌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生字詞;同桌相互考一考;給同桌提醒(生字的讀音)
3. 出示所有的生字。問:你發(fā)現了什么?(從字音、字形、字的結構等方面指導學生發(fā)現)
你能給哪些生字找一些好伙伴?(擴詞或說話)
師:書上為“和”字找了一串好朋友,你能讀好它們嗎?
出示:他呀你呀和我們一起飛。(練讀)
三、朗讀課文,感悟理解
1. 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我們”、“他”、“你”指誰?讀了這首兒歌你感受到了什么?
2. 學生練習表演課文,老師引導。
師:“怎么才能讀好花兒、草兒、蝴蝶的友誼和快樂呢?”
(1)找好朋友相互練習表演讀,比一比誰表演得最好,讀得最好。
(2)請小朋友上臺表演讀。讀后評價。
(3)學生相互交換朗讀與表演,教師讀,大家表演。
3. 出示課文插圖,觀察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表示圖中的事物。
板書相關的詞語。(完成課后的第二題)
4. 蝴蝶還會飛到哪些美麗的地方?它們會看到什么?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書上的語言格式進行說話練習。教師將學生的語言進行梳理,構成一首兒歌,再讓學生讀。
四、認真規(guī)范、練習寫字
1. 孩子們,這課有哪些字我們必須會寫?
2.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 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字,你覺得在寫這些字時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 教師范寫。
5. 學生先描后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外作業(yè)
查找有關蝴蝶的資料。
《蝴蝶歌》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美麗”說一句話。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用其中的4個字。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意識和情感。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誦讀中去體會和感覺和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
2、通過獨立思考、深情朗讀、小組合作,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在朗讀兒歌的過程中想象蝴蝶飛舞嬉戲的畫面,體會它們快樂自在的心情。
3、認真研究學案,獨立思考,限時30分鐘自主完成;規(guī)范書寫;小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內容導航】
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是葉圣陶的作品,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配了兩幅彩圖。課文的插圖表現了花園的美麗和蝴蝶在花園里飛舞的快樂情景。
【知識鏈接】
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對到秋冬季節(jié)黃葉紛飛的情景的描寫是那樣的熟悉,再加上孩子們之間相互探討,輔以插圖或影視資料為他們提供幫助,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那樣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自主學習】
1.我會讀:飛到、花園、這里、景色、鋪床、美麗、游戲、分離
2、想一想,再填空。
我:共有( )畫,第五畫是( )。
你:共有( )畫,第三畫是( )。
和:共有( )畫,第四畫是( )。
3、初讀課文,梳理內容。利用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合作探究】
朗讀感情,想像
1、你們想請哪個同學來朗讀課文?為什么?
咱們給他提點建議吧!你認為他要怎么讀?大家仔細聽,想想蝴蝶飛到哪里。
2、指名說(板書:花園里)
3、你喜歡這里的花園嗎?為什么?板書(美麗)誰來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第一句:
范讀、齊讀、邊做動作邊讀。
這里的“美麗”還可以怎么說?聰明的孩子,你能用“美麗”說一句話嗎?
4、是呀!花園非常美麗,那花園里都有些什么呢?顯示句子:
請孩子們讀一讀這兩句:“紅花鋪……游戲”。邊讀邊想,看看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路同桌交流。
示范讀。指名讀。齊讀。閉上眼聽老師讀。在反復地讀中感悟花園里景色的美麗,以及蝴蝶停留在花叢中,在綠草間嬉戲的迷人景象,展開想像,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大自然的美麗,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問:孩子們,假設你們諒是一只只快樂的蝴蝶,在花園里飛累了、玩累了,這時就在紅花鋪成的床上睡眠,有什么感覺。
生自由發(fā)言,然后帶著這種感覺讀一讀這一句。
問:來到花園里,蝴蝶在綠綠的草地上游戲,想想:它們都會玩些什么游戲?
讓孩子展開想像,從而貼進課文,實現與課文的對話,進一步理解課文,再美讀這一句。
是呀,花園這么美麗,蝴蝶們飛來飛去,累了,就在紅花鋪成的床上休息,還可以在綠草叢中游戲,真有趣!想把這兩句背下來嗎?試背。
5、小蝴蝶沉浸在這美麗的景色中,它們飛呀!飛呀!一會兒飛得高,一會飛得低,一會飛成一團,舍不得分開,多么有趣呀!真開心!看著蝴蝶們快樂地飛舞,你們快樂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跟著蝴蝶邊飛邊唱吧!
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讀一讀:
“飛呀……分離”
邊讀可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指名讀,聽后評價。
6、看著這群快樂天使,花兒更是快樂,你看,它張開了鮮紅的花辨,笑得臉生笑得更紅了,來吧,親愛的朋友,我們一起飛吧!
齊讀最后兩句。
【練練測測】
1、孩子們,這課有哪些字我們必須學會寫?
2、你有哪些好辦法記住它們?
3、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字,你覺得在寫這些字時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教師范寫描描寫寫里面的字,并指導。
5、說一說蝴蝶還會飛到哪里去,想一想那里的景色。
【拓展延伸】
1、用“美麗”說一句話。
2、畫一幅黃葉飄飛的畫。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認識阿長的品格風貌和作者對阿長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記敘的順序。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刻畫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認識阿長的品格風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畫人物的方法。
3.正確認識阿長性格中的缺點。
4.對重要語句深刻含義的理解和主題深度的把握。
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的特點,尊重認識規(guī)律,體現教師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地位?刹捎谩皩ёx法”;也可采用“整體感知—重點研讀—揣摩遷移”三步走的模塊式;也可采用學生的教師指導下的講講、讀讀、議議的方法。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我相信同學們一定了解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因為在初一時,我們已經學習了從中選出的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今天,我們再學一篇選自《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
二、解題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人的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栋㈤L與<山海經>》是一篇情思雋永、蘊涵深刻的佳作。在這篇文章里,魯迅通過對幼時保姆長媽媽以及她為我尋找《山海經》一書的有關情景的追憶細膩而饒有風趣地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的認識過程,贊頌了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懷念之情。
三、研習課文
。ㄒ唬┱w感知課文。
1.初讀課文。
要求:①邊讀邊給生字、生詞作記號。②給段落標上序號。③用符號標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④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人物、思路、所寫的事情等。
。ń庹f:帶著問題讀書這種有意注意能增強感知課文的效果,避免盲目性。)
2.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ń庹f:解決生字詞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前提。)
。ǘ┚唧w研習。
1.明確目標。細讀課文,研習以下幾個問題。
。1)文章選取了長媽媽哪些事情作為寫作材料,這些材料表現了長媽媽怎樣的品格風貌?
。2)這些材料是按什么順序來安排的?
。ń庹f:讓學生在研習時明確方向,抓住重點,以免不知所措。)
2.學生研習,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研習,可以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要求將討論的要點寫在書上相應的位置,并與原文相結合作評、點、批、注。教師通過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注意研習情況的信息反饋。
。ń庹f: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切忌越俎代庖,應根據學生的困難提供問題的辦法、思路等學法上的指導,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研習時間。)
3.研習效果反饋。(學生發(fā)言,教師點撥,板書重點內容。)
問題①:本文圍繞長媽媽寫了這樣幾件事:A、交待“阿長”的來歷;B、阿長喜歡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態(tài);C、她懂得許多規(guī)矩;D、講“長毛”的故事;E、給“我”買《山海經》。
問題②(點撥提示內容):作者在安排材料時,是以作者少年時代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的,其變化過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新的敬意”。這種“層層剝筍”的方式,使長媽媽的形象在先抑后揚、對比映襯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問題③(點撥提示):文章圍繞長媽媽選擇了5個方面的事情,又以感情變化為線索安排,使長媽媽的品格風貌表現得非常突出。開頭的第1、2段,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和簡練的筆法介紹了長媽媽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旨在說明她是一個沒有社會地位,甚至連真實姓名也不為人們所知的平凡勞動婦女。接著第3~5段,從“我不大佩服”的感情角度,寫了長媽媽喜歡“切切察察”和夏天在床間擺成一個“大”字的睡態(tài),刻畫了她質樸而嘮叨、略帶粗野的性格。第6~12段,著重從“我”的“不耐煩”去寫長媽媽懂得許多規(guī)矩,如說人死為“老掉了”,不能進死了人和生了房子的屋子等,文章述說這些“瑣碎之至”的規(guī)矩,意在說明長媽媽有著跟千百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勞動者一樣的特點:質樸的品質和迷信的缺點。第13~18段:隨著感情的變化,作者又從“我”對長媽媽產生的“空前的敬意”,來寫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從面揭示了她愚昧的一面。第19~29段:文筆一轉,寫了“我”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長媽媽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給“我”買回了“我”渴望已久的帶畫的《山海經》,展示了她的“偉大的神力”——“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做成功”,從而突出了她對“我”的關心和體現出來的熱情、仁慈、樂于助人的品質。而長媽媽高潔的靈魂也就在這“剝筍”式的描寫里,在由表及里、由淺而深的認識過程當中得以完整而清晰的展現:她是沾染封建迷信而又質樸、善良、慈愛的勞動婦女。作者在充分展現了長媽媽的品格風貌之后,在文章的結尾以深厚的感情抒發(fā)了自己對她的懷念之情。
(解說:這些內容只是為點撥提示作準備,教師在具體操作中,主要對學生的偏差和疏漏的重要內容進行提示。)
四、課堂小結
(解說: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對學生在研習中的表現進行總結,好的現象進行表揚,給予鼓勵,對不良現象要明確指出,并要求改正,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根據習題三,析讀課文中買《山海經》的部分。
2.課外閱讀《朝花夕拾》。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情況
二、研習課文
1.研習目標。
(1)指導學生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
。ń庹f: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刻畫人物方面最精彩的文字加以品析。)
。2)品味本文的語言。
。ń庹f:旨在讓學生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能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2.具體研習。
教師出示目標后,由學生獨立閱讀思考,對相關文字進行評、點、批、注,要求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相互提問,排除相互干擾,遇到問題舉左手,由教師幫助解決。教師巡回輔導的同時注意收集各種信息,使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點撥提示,具有針對性。
。ń庹f:此教學環(huán)節(jié)意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益。)
3.研習反饋。
學生發(fā)言,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提示。
目標①: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采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
A.描寫法:如寫長媽媽是個普通勞動婦女,作者除簡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外,著重選擇了兩個生動的細節(jié):一是她在“向人低聲絮說些什么事”的時候,還要“豎直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lián)u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后經提醒,仍是滿床擺著一個“大”字。長媽媽質樸、略帶粗野的性格在這些細節(jié)中刻畫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本文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別具特色。如元旦時,她教“我”說恭喜的話和吃福橘的情節(jié),作者通過“伸出……按住……惶急……”“搖……笑……塞……”這些動作入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充滿歡樂和熱情的語言寫出了真誠的祈求,表現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寫,突出中心。如當長媽媽買回了《山!泛蟆拔宜坪跤鲋艘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個心理活動,寫出了“我”的吃驚。正是這種吃驚,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動——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從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B.對比、映襯法:本文中將“叔祖”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心,《山海經》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的內容為“寶”。
目標②:品味本文的語言。
本文的語言有含義深刻,有的詼諧幽默,有的感情濃烈,細細品味,妙趣無窮。
如:“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于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該我退讓!边@是“我”聽了長媽媽給“我”講了長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應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中,作者以兒童的心理來認識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實際上是對長媽媽的愚昧迷信以一種苦笑進行諷刺。整段文字寓莊于諧,增添了幽默風趣之感。
再如,當長媽媽給我買回了《山海經》之后,這又使我產生了新的敬意,“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段文字中“發(fā)生新的敬意”,是對長媽媽能做成“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偉大神力”——中華民族“最值的寶貴和民魂”:對青少年的關心愛護和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的歌頌。
又如:“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zhí)干戚而舞’的刑天!边@段文字里對刑天“執(zhí)干戚而舞”再次描寫,既前后照應,又表現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叛逆精神的神,他蔑視天帝,死而不屈,表現了極強的反抗精神,而“我”酷愛刑天,正曲折地表現了魯迅不屈服于20年代圍攻他的黑暗社會勢力的斗爭決心,使文章具有了“自敘傳”的色彩,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感和戰(zhàn)斗力。
三、課堂總結
1.對兩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
2.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總結。
3.對學習方法進行歸納總結。
。ń庹f:課堂總結便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整體把握,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用已有的學習方法指導今后的學習。)
四、拓展遷移,布置作業(yè)
參看課堂練習四,寫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ㄔO計者:趙隨鑫
《阿長與<山海經>》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一、理解作者贊美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的深刻含意。
二、學習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熔于一爐的寫法。
教學重點:
由描述巴黎的橋進而引申贊美中法兩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難點:
熔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等表達方式于一爐。
教學關鍵:同難點。
教學方法:設計“自讀思考和練習”,指導自讀、組織討論。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從指導學生學習“自讀提示”導入新課文的學習。
二、范讀課文。
三、出示自讀思考題,指導自讀。
。ㄒ唬┗A知識
1.查字典,給下列生字、詞注音。
閑暇 愫 奐 墩 潺 胯 溝壑 竣
2.解釋詞語:
、倜垒喢缞J ②全中情
、坭蜩蛉缟 ④潺潺
、菝暌 ⑥情愫
3.造句。
、俑锌 ②淡妝素裹
③神韻 ④遺留
。ǘ┙o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ㄈ┳髡咴谖闹袛懥擞行蔚臉蚝蜔o形的橋,詳細描寫了哪幾座有形的橋?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為什么要寫無形的橋呢?
(四)劃出文中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的部分,試各舉一例,說說它們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ㄎ澹┯煤啙嵉恼Z言,概括出的中心。
四、檢查“基礎知識”的完成情況。
五、組織學生就(二)~(五)開展討論。
。ǘ┤目煞譃槿齻部分:
一部分(1—2)回憶巴黎的游蹤,贊美名勝古跡。
二部分(3—4)贊美巴黎有形的橋。
三部分(5)贊美巴黎無形的橋。
單元:
指導學習《巴》“自讀提示”,任意比較兩文章異同。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fā)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教育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3、學習本課的13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蒲公英開花與合攏,造成草地顏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準備】
課件、蒲公英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詞語搭配練習。
金色的(陽光) 金色的(麥浪) 金色的(童年) 金色的(草地)……
師:《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呢?
二、新授
1、同學們,你們見過蒲公英嗎?說說你看過的蒲公英:
老師拿出事先準備的蒲公英,拿給學生看。
點評: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
課文中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蒲公英的呢?
2、自讀課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中批注:
、 學生質疑:
老師估計學生的問題有:
① 鄉(xiāng)下是什么地方?
、 為什么蒲公英開花的時候,是我和弟弟最開心的日子?
、 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 我的新發(fā)現是什么?
、 草地的顏色是做夢變化的?
⑥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 蒲公英為什么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提出后當時就解決。
、 把學生的'問題歸納為:草地的顏色變化與蒲公英有什么關系?
出示上面兩幅圖,讓學生觀察,直觀上的不同。
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畫、動手實驗、查資料等)來解決問題。
、 自由組合,分小組談論。
老師行間巡視。老師把蒲公英的實物交給動手實驗的這一組學生。
點評:老師沒有過多地設計問題來牽著學生,而是讓學生找到有相同興趣的伙伴一起來解決問題。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 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讀書小組:直接讀第三段。一個學生讀書,其它學生補充解釋。著重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
讀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時,請畫畫組的同學展示他們的圖畫,并解釋。
可以及時利用剛才出示的那兩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隨機出現蒲公英的課件。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動手實驗組的同學來解釋?梢园炎约旱氖之斪銎压硌菔,也可以拿著蒲公英的實物來說明。
結合學生的小組匯報,看有關蒲公英的課件。其中有蒲公英開黃花、蒲公英種子的畫片。
點評:從對課文的理解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經驗,使課堂學習與學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討論:發(fā)現了蒲公英的這種開花規(guī)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變化嗎?
學習第二段與第四段,進行對比。理解第二段的“我們總是為了尋開心,隨意揪掉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焙妥詈笠欢蔚摹皬哪菚r起,我們不再隨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引導、教育學生要愛護植物,愛護大自然。
師:蒲公英不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還是藥材呢。同學們在課下還搜集了不少有關蒲公英的知識、圖片,下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點評:通過展示、交流的 圖片等 資料,激發(fā)了學生到課外去 學習知識的欲望,同時,也為課外學習提供了方法和途徑。
我和弟弟為什么能發(fā)現蒲公英的開花規(guī)律呢?
仔細觀察。大自然有許多好玩有趣的現象,只有細心觀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作業(yè)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花草樹木,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板書設計】
金色的草地
隨意揪 新發(fā)現 最喜歡
早 晨 中 午 傍 晚
綠 色 黃 色 綠 色
細心觀察
【蒲公英的有關資料】
小小生命,處處生長,草叢中,石縫中,處處可見,那嫩黃的葉子,像小小的鋸齒,白中帶粉的根。整個身體緊貼在大地上,不怕風吹雨打,就像依偎在大地母親懷抱中的玩童一樣。在這個時候,也是采集蒲公英的最佳季節(jié),它的身上長出一朵朵小黃花,在微風中,就像仙女一樣翩翩起舞,有的花已經開完了,又長成一朵朵毛茸茸的小白花。在微風的吹動下那一顆成熟的種子離開了它親愛的蒲公英媽媽,在祖國的大地上又重新生根發(fā)芽,就像我們一個個幼稚的玩童離開自己的父母,去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一樣。
你可別把那小小的東西不放在眼里了,它不僅是一種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之功效的作用。而且,它還是農家飯桌上的一道美味,同學是們放學后,提上小籃子到田埂上、河灘里挖它,挖回來擇土根和雜草,用水洗干凈,放在開水中煮三五分鐘,拌上香油,味精等各種佐料,看著那盤中綠茵茵的葉子,白生生的芽,還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引得人們垂涎三尺,這可真是天然綠色食品。
有人還把它給小雞吃,聽說小雞吃了,利于生長而不容易生病,我也想試一試,有一次,我把它挖回來。切碎在上面撒了些面。放在雞籠中,小雞一擁而上。爭先恐后地搶著吃,好像那些不懂事的小雞也一下子領悟出那是家鄉(xiāng)的天然綠色食品。
每當小孩子們脖子里出來疙瘩的時候(醫(yī)生把它叫做腮腺炎),同學們就把蒲公英挖出來,連根帶葉搗碎了,敷在疙瘩上,過不了三兩天,疙瘩就消失了,而且再不會復發(fā),這樣即可以省錢又能免除打針吃藥之苦。
這就是蒲公英──一種常見的草藥和食品。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道學習漢語拼音能幫助識字和閱讀,學習普通話。要學好漢語拼音。
2、學會a o e三個單韻母,認清形,讀準音。
3、認識聲調符號,在教師指導下正確認讀帶調的三個單韻母。
4、會在四線格內抄寫a o e三個單韻母。
教學重點:
a o e的發(fā)音和韻母帶調讀。
教學難點:
e的發(fā)音及a o 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教學過程:
1、 音樂準備,小朋友,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漢語拼音了。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了!能幫助我們識字、讀書,還會說一口好聽的普通話,想學嗎?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學。我們一起來學首兒歌:學習拼音用處大,識字讀書要靠它,幫我學好普通話,看誰學得頂呱呱!
2、 看圖說話引出a:說說圖上畫了誰?她在干什么?
3、 你們瞧!圖上的小朋友唱歌時,嘴巴是→張得大大的。教師示范發(fā)音,幼兒聽音,看口形。幼兒模仿發(fā)音,教師邊檢查邊領讀。發(fā)音要領:發(fā)音時嘴巴張大,唇形自然,聲音響亮。教順口溜:張大嘴巴,a a a。
4、 學習四個聲調:單韻母a的頭上常有四頂不同的帽子。(出示)它們戴上不同的帽子,讀起來的聲調也就不同了。這四頂帽子就是“聲調符號”,我們根據符號讀韻母。ā戴上了第一頂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聲,讀音也是平平的。(教師發(fā)音,幼兒跟讀。)á戴上了第二頂從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聲。讀的時候就像有人問你話,沒聽清時,你會問:“á,你在說什么?”就是這個音。領讀,模仿,輕讀,讀準á。(用手勢助讀。)ǎ戴上了第三頂帽子,就是第三聲。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狀像個鉤。(教師發(fā)音,幼兒跟讀。)à戴上了第四頂帽子,從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聲。我們讀時聲音要從高到低,就像驚嘆:“à,你來了!”我們一起來做汽車爬山坡的游戲。練習a的四個聲調。
5、 指導看書。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在書上什么地方?(翻開課本,找到漢語拼音第一課。)邊看圖邊讀課文。集體反復練讀2-3遍,再指名讀。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典)語文教案07-24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精選】07-27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經典)09-11
(經典)語文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