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折紙扇的方法,掌握對邊折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的興趣,發(fā)展其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正方形或長方形的色彩手工紙。
2、油畫棒、膠棒。
3、兩片長條形竹片,或木片(冷飲木棒)。
三、活動過程
。ㄒ唬⿲氩糠帧
炎熱的夏天要到了,扇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今天老師帶了自己制作的扇子,請小朋友們一起看一看,扇一扇。
。ǘ┱归_部分。
看過了老師的扇子,小朋友們有沒有興趣制作一把自己的扇子呢?今天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制作扇子的材料,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動動手~
1、將一張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彩色手工紙對折。
2、在剛才折疊的.基礎(chǔ)上進行同方向的對折,使對折的兩部分均等。重復進行,直到整張紙被折完。
3、再將對折的紙完全打開。
4、將紙完全打開后,將第一條折痕向上翻折,第二條折痕向下翻折,第三條折痕再向上翻折,第四條折痕再向下翻折……依次重復下去,使整張紙形成一個“紙條”狀。
5、將“紙條”從中間對折。
6、將對折面用膠棒粘住,依次將折痕打開。
7、將兩片木片分別用膠棒黏貼在紙條的最外側(cè)兩條邊緣,注意在扇形頂部留出足夠的長度作扇柄。
這樣小扇子就做好了。(如扇面不夠拉伸成圓形,可多加一個折疊好的“紙條”)
(三)結(jié)束部分。
幼兒手拿自制的扇子游戲。
四、活動延伸
教師將幼兒制作的作品展示在美術(shù)角。
五、溫馨提示
1、教師教折扇子的過程要慢,讓幼兒仔細觀察。
2、幼兒折的時候教師要求幼兒一定要對齊。
3、對折的較不規(guī)范的幼兒進行指導。
4、鼓勵幼兒將做好的扇子給同伴看,并試著說“你好”等禮貌用語。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片的線索找尋答案,并根據(jù)自身的理解進行描述。
2.重組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1.這是什么。
——出示圖二,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對幼兒的回答,教師暫時不作肯定或否定。
2.原來是會游動的小島。
——將圖一放置在圖二的前面,教師開始講述這兩幅畫面的圖意。
——小鳥看見了小島,它會怎么做呢?出示第三幅圖,請幼兒看著畫面將三幅圖聯(lián)系起來講述,教師再作簡單的小結(jié)。
——出示第四幅圖,請幼兒說一說:天亮了,小鳥到了哪里?這個會游動的小島原來是什么?
——教師帶幼兒一起將四幅圖連貫地講述一遍。
——每名幼兒按以上的順序結(jié)合圖片和同伴相互講述,教師巡回傾聽,了解幼兒的講述情況。
——請個別幼兒講故事完整地講給大家聽,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講述,教師和其他幼兒給予評價。
3.圖片移動了。
——教師神秘地將圖片的次序打亂,使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變化,教師把新的故事講給幼兒聽,并將剛才的故事和新的故事作一比較。
——請幼兒將試著改變圖片次序,編一個新的故事。
——根據(jù)個別幼兒的講述,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
活動建議
1.似龜似島的畫面把幼兒帶進懸念之中,誘發(fā)了幼兒講述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巧妙地運用這個懸念,引導幼兒饒有趣味地描述故事情節(jié)。
2.重組圖片次序講述故事,可以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與創(chuàng)造性。按照原來次序講述是“基礎(chǔ)”,一般的幼兒能夠?qū)χ樞驁D片有序、清楚地講述即可。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將圖片重新編排順序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
3.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教師可以請幼兒在語言區(qū)中繼續(xù)操作和講述,對于精彩的片段,教師可以作一些記錄。
附講述參考:
圖一:一只小鳥從湖上飛過,湖面很寬很寬,小鳥飛了很久很久。
圖二:天黑了,下起雨來,小鳥飛不動了。嗬,前面有個黑色的東西,像是一座小島。
圖三:小鳥落在小島上,它很累很累,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圖四:雨停了,天也亮了。小鳥醒來揉揉眼睛,咦!怎么到岸邊了呀?嗬,小鳥不是停在小島上,而是停在一只大烏龜?shù)谋成。大烏龜就像是一座會游動的小島,把小鳥送到了岸邊。
《會游動的小島》反思:
在圖片中似龜似島的畫面把幼兒帶進了懸念之中,誘發(fā)了幼兒講述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活動巧妙地運用這個懸念,使幼兒對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使的幼兒有趣味地描述故事情節(jié)。
重組圖片次序講述故事,引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與創(chuàng)造性。按照原來次序講述是“基礎(chǔ)”,一般的幼兒能夠按照原來圖片順序有序、清楚地講述就行了。對于能力強的幼兒要將圖片重新編排順序進行創(chuàng)造性講述。這樣幼兒在講述中才看出那些幼兒講述的比較豐富,哪些幼兒還要加強練習。
由于在活動中時間的關(guān)系,有一些幼兒講述的較少,這些幼兒只能在活動后或在區(qū)域活動中中繼續(xù)操作和講述,對于幼兒講述較好的片段,教師應(yīng)該講述給其他的小朋友聽,可以讓小朋友模仿編故事。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幫助幼兒感受文中優(yōu)美的意境,體會世界因為小動物的存在而更加美麗。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在夏天的夜晚,大人們喜歡在院子里干什么?
小朋友喜歡干什么?
這時,小朋友最希望晚上有什么?
放舒伯特的《小夜曲》,讓幼兒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感受一下。
除了月亮、星星以外,什么小動物能帶來光明?
出示螢火蟲的圖片,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螢火蟲,播放課件,誰能來學一學螢火蟲是怎樣飛的?它是怎樣來的`?
2、學習兒歌:《螢火蟲》
3、提問:為什么說螢火蟲提著一盞一盞小燈籠?
4、夏天的夜晚是螢火蟲快樂的時光,欣賞散文錄音《閃閃發(fā)光的話》。
5、散文里講到了幾只螢火蟲,播放課件。
6、有螢火蟲的夜晚,景色美不美?我們會有什么感覺?
7、然后再播放課件讓螢火蟲從畫面上飛走,比較那幅圖更美。
8、小朋友想不想變成一只螢火蟲,來美一下?
9、世界因為有這些小動物的存在而變得更美麗。
播放課件:
。1)花兒開了,很美麗,引來了飛舞的蝴蝶和嗡嗡叫的小蜜蜂,會變得更美麗。
(2)河水清清,很美,游來歡快的魚兒會更美。
(3)湛藍的天空,白云飄飄,很美,添上幾只飛翔的鳥兒是不是更美?
10、世界因為有這些小動物而變得更美了,所以,我們要有愛心,要愛護這些小動物,千萬不要亂捕亂逮。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7
大班教案(精選)08-06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
大班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