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jié)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綜合練習》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積累關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學習、感悟沈杰的散文詩歌《欣賞自己》,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
3、在鍛煉孩子們口語交際的同時,通過讓孩子們體會“這一刻,我想對你說”,從而喚起學生對小學生活的留戀,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體驗情感的能力。
4、練習多選一的習作方式,為多種作文方式的選擇打基礎。
教學重難點:
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際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具準備:
有關沈杰的詩、口語交際、寫作方面的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學習《欣賞自己》
師:誰讀過沈杰的詩歌?
生交流自己積累的有關沈杰的詩,在交流時暢談自己的感受。
師出示書上的《欣賞自己》,引導學生讀。
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也可以試著像例文一樣,用一兩句富有哲理的話總結(jié)自己的感悟。
師生配樂朗讀,使詩的主題升華,激發(fā)學生的共鳴。
師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設計意圖:在交流沈杰的詩中讀、感悟,反復這樣,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自己的自信。
二、作業(yè)
讀、背《欣賞自己》這首詩。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再有十幾天,我們即將離開親愛的母校,離開共同生活了兩千多日子的同學和老師。大家的心中一定和老師一樣依依不舍。風雨同舟的六載,我們一直相伴在一起,有多少美好的瞬間值得回憶,有多少難忘的鏡頭值得珍藏。時間過得太快了,或許我們還有一些話沒有來得及說出口,也許是感激,也許是歉意,也許是追憶,也許是憧憬……這一刻,你最想對誰說,說些什么呢?
2、小組內(nèi)交流:在小組中交流自己想說的話,這也是相互之間啟發(fā)的機會。提醒學生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對別人的發(fā)言要尊重,并提出有益的建議或適當?shù)脑u價。每小組評出一名最佳代表作發(fā)言人。
3、全班交流: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請一些最佳代表發(fā)言。無論這位同學的發(fā)言時針對某一位同學,老師還是大家,老師或同學都要予以反饋。例如,發(fā)言的同學對某位同學表示歉意,對方一定要有回應,使發(fā)言者的情感得到回饋。這樣的互動,即使語言的互動,又是情感的互動。
第三、四課時 我的小筆頭
師:就要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和老師了,同學們一定有一些美好的`回憶,有難舍得輕易,有表達的激情,老師和大家一樣,都想表達一下,就像剛才的口語交際一樣。不過,這次不是說,而是寫。這次的小筆頭和以往不同,有四個活動,請你任選一個。
(一)親手制作小工藝品。
你想送給同學和老師親手制作的小工藝品嗎?那就趕快動手做作罷。
此項活動的意義在于親手制作和真情贈言。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會融入和表達自己更多的感情,這是購買的物品所不能比擬的。臨別贈言的內(nèi)容要健康積極,運用簡潔的語言文字表達深刻情感。
(二)給母校、老師或同學寫一封信。
同學們,母校將隨著我們的畢業(yè)成為記憶中熟悉的風景,朝夕相處的同學也將各奔東西,美好的童年生活漸漸遠去,你們想不想抓住這次寫作的機會留住美好的回憶?這次習作我們給母校、老師或同學寫一封信,然后老師把大家的信珍存起來,多年以后我們在聚會的時候,我們將再次分享小學生生活的歡樂和幸福。
師:寫信,要先確定寫信的對象,然后確定信的內(nèi)容,內(nèi)容沒有局限,想說些什么,就說些什么,可以敘事,可以議論,也可以抒情,一定要有感而發(fā),表達真情實感。
(三)編輯詩作集。
同學們,你們想出版自己的“書”嗎?
選幾名同學作為小編輯,分類整理全班同學的習作,把優(yōu)秀作文編輯成冊,可以起名為“多彩童年”等等,在全班、全校展覽。
(四)組織歌詠聯(lián)歡會
六一節(jié)目匯演上,同學們多才多藝的表演讓廣大師生稱贊,快畢業(yè)了,我們再慶祝一下吧。
不過這次我們不再唱歌跳舞了,我們來個詩歌朗誦。
先讓學生準備詩歌散文等作品,可以是自己寫的,也可以是摘抄的,交給主持人篩選,由主持人寫好串詞,利用班隊會時間舉辦歌詠聯(lián)歡會。
以上活動可以任選一兩種。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積累關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學習、感悟何其芳的歌頌生活、建設生活、享受生活的詩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3、在鍛煉孩子們口語交際的同時,通過設計快樂指數(shù)的調(diào)查問卷,了解孩子的快樂指數(shù),從而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體驗快樂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際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具準備:有關何其芳的詩、口語交際、寫作方面的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師:誰能舉出幾個關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生開始舉例,交流。
師:書上也給我們列舉了例子,看看那個是你熟悉的,有哪個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名言。
設計意圖:交流名言,提高學生的積累過程,為學生的寫作、語文知識的積累準備素材,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2、學習《生活是多么廣闊》
師:誰讀過何其芳的詩歌?
生交流自己積累的有關何其芳的詩,在交流時,暢談自己的感受。
師出示書上的《生活是多么廣闊》,引導學生讀。
生:在讀中感悟作者歌頌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懷,抒發(fā)作者對新生活和對未來的信心。
師生配樂朗讀,使詩的主題升華,激發(fā)學生的共鳴。
設計意圖:在交流何其芳的詩中讀、感悟,反復這樣,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二、作業(yè)
讀、背“我的采蜜集”“《生活是多么廣闊》這首詩!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一個人怎樣才能獲得快樂?用你認為最合適的詞語表達出來。
生:開始談自己是否快樂的情況。
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調(diào)查問卷,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diào)查,并把調(diào)查報告寫好。
生:小組內(nèi)做調(diào)查并寫報告。
生:匯報統(tǒng)計好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
全班交流本次活動帶來的思考。
板書課題:快樂的源泉
設計意圖:在談話中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話題,不僅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還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可謂教育和鍛煉并進。
2、討論交流。
師生共交流本次活動帶來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要求:(1)快樂的指數(shù)不高的原因是什么?(2)今后要采取哪些措施?(3)當你無力改變周圍的環(huán)境或別人時怎樣能夠獲得快樂呢?
3、總結(jié)方法。
讓學生到談自己快樂的事例,并談出自己的理由。
。ㄔO計意圖:在交流中總結(jié)出好的、合適的方法解決本次交流的問題,達到本次交流的教學目的及重點。)
二、總結(jié)。
第三、四課時 我的小筆頭
《令人難忘的事》教學設計
一、聽我說內(nèi)容。
生活中常常遇見這樣那樣的事,有時讓你歡愉,有時讓你痛苦,有時讓你消沉,有時讓你充滿信心……選擇一件令你難忘的事,完成一篇習作。
提問:你遇見過什么樣的事?
生:交流講述自己難忘的事。
師:同學們經(jīng)歷的事情很多,可以回憶童年趣事,也可以引導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情趣,引導學生再現(xiàn)美好的事物,或許是帶來快樂的一部書籍,或許是體驗成功的一次競賽,或是讓人心曠神怡的一處美景。
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舉例來說明。
設計意圖:通過引入,激發(fā)學生的靈感,使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往事,為下一步的準備素材作鋪墊。)
二、一起讀要求。
想不想寫一寫令你難忘的事?一起讀讀本次習作的要求吧。
1、令人難忘的事。
2、題目要有新意。
3、要把事情寫具體,細膩。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出真實生活寫照,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4、認真修改習作。
(設計意圖:先出示寫作要求,讓學生對本次習作目的有一個全面了解,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三、幫你快構(gòu)思。
1、抓典型事例
2、抓特點,生動描述。
3、積極交流,認真修改。
四、例文引航。
讀幾篇例文,拓展學生的思路。
板書設計:令你難忘的事
1、抓典型人物或事例
2、抓特點,生動描述。
3、積極交流,認真修改。
《令你難忘的事》習作講評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作文講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標準是什么,并會運用標準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重點:會運用標準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難點:運用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評議他人的作文。
過程:
導入:
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作文講評課。上次我們寫的《令你難忘的事》習作,班上優(yōu)良差各等文都有。老師從大家的習作中選出三篇。我們以這三篇作文為例,大家進行討論評議。
一、回顧奠基礎
1、《令你難忘的事》這篇習作要求是什么?
2、什么樣的作文是好作文?換句話說好作文的標準是什么?(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認識說,教師適時板書好作文的標準)
二、評議再提高
。ń處熛葘⒁u議的作文印好,人手一份)
1、先評優(yōu)秀習作
。ㄒ唬┫茸寖(yōu)秀習作的主人讀習作,其他同學邊看邊聽并且用好作文的標準來衡量。
。ǘ┩瑢W們四人一組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ㄈ┬〗M代表歸納全班評議的意見班上交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把作文的優(yōu)點說盡,并指出不足)
2、再評議中差作文
(一)教師從這篇習作中選一段話出示在大屏幕上。
對這段話表達不具體和語句有毛病的地方讓學生修改。
。ǘ┙處熢購牟畹牧曌髦羞x一段話也出示在大屏幕上。
對這段話表達意思不清楚和用詞不準確的地方讓學生修改。
3、綜合以上好中差的習作的對比分析,讓學生談談自己在這次作文中的成績和存在問題
三、修改再創(chuàng)新:按修改習作要領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總結(jié)
今天我們這節(jié)講評課上得非常好,使我們師生深受教育。這不僅是一節(jié)作文講評課,也是一節(jié)生動的思想教育課。其實,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有了高的認識,好的行為才能寫出好的作文。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3
練習要求:
通過綜合練習,提高學生計算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練習重點:
計算的速度、正確率以及解題方法的靈活運用。
練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練習三十二第20題。(口算。)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訂正時,指名算得比較快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練習三十二第21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規(guī)定做題時間,了解有多少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做完,并達到要求?匆豢从卸嗌賹W生沒做完或做完了但錯誤率超出了要求。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方法,對于有錯誤的同學要讓他們知道是怎么錯的。
二、指導練習
1.練習三十二第2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做完后,指名學生說解題方法,集體訂正。
這道應用題有兩種解法:一種是先求出原來做1800套制服的布有多少米,再求現(xiàn)在可以做多少套;另一種是先求.現(xiàn)在做1800套制服比原來共有布多少米,省下的這些布現(xiàn)在還能做多少套,再加上1800套,就是現(xiàn)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法一:3.8×1800÷(3.8-0.2)=1900(套)
解法二:0.2×1800÷(3.8-0.2)+18叩:1900(套)
2.練習三十二第27題。
可以這樣思考:實際提前5天完成任務,那么原計劃5天要修的可以平均分到前面(20-5)天中去修,所以45×(20-5)就是原計劃5天要修的米數(shù),從而可以求出每天要修的米數(shù)是:45×(20-5)÷5=135(米)。
3.練習三十二第28題。
這一題中條件和問題的單位不統(tǒng)一,要注意統(tǒng)一單位。在求出了300穴水稻的占地面積后,要把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再用長方形的面積除以長方形的長,即可求出長方形的寬。
綜合算式:(3×300÷100)÷3.6=2.5(米)
4.練習三十二第29題。
玉米地的形狀是由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組合而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三角形的底是相等的。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加上三角形的面積,就可以求出玉米地的面積。
綜合算式:75×20+75×24÷2=2400(平方米)
5.思考題(1)。
此題與教材第63頁思考題的`思路一致,所不同的是先要求出隊伍的長。隊伍的長是:(346÷2-1)×0.5=86(米)。排頭兩人上橋到排尾兩個人離橋共需要的時間是:(889+86)÷65=15(分)。
6.思考題(2)。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也可以實際動手用四張數(shù)字卡片擺一擺。答案是:這樣組成的能被2整除的數(shù)有6個:12、32、42、14、24、34。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還可以指導他們尋找解答這種題目的規(guī)律。根據(jù)題目要求,要找的是能被2整除的兩位數(shù)。因此,根據(jù)能被2整除的數(shù)的規(guī)律,只能把2或4這兩張卡片放在個位上。當2放在個位上時,組成的兩位數(shù)有3個:12、32、42;當4放在個位上時,組成的兩位數(shù)有3個:14、24、34。
三、課堂練習
練習三十二第22~25題。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4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練習欲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其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合作學會學習的方法與技能,從中體驗到合作練習的作用及個人在集體活動中的價值。
二、教材的選擇
1、教材分析:
根據(jù)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個性強、好動、配合意識較缺乏且素質(zhì)練習較單調(diào)、枯燥、乏味等實際情況,以“游戲”為主線,組織集體跑、跳等綜合素質(zhì)練習,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并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增強體能,進一步明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的重要性。
2、教學對象:
初二年()班學生。
3、教學重點:
掌握合作學習方法與技能。
4、教學難點:
增強體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
三、教學目標
1、技能目標:
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掌握完成跑、跳等技能,提高學生速度、力量、協(xié)調(diào)等素質(zhì);
2、認知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明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及個人在集體活動中作用與價值;
3、情感目標:
建立群體責任感,發(fā)揮集體智慧,增強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
4、個性發(fā)展目標:
樹立公平競爭與團結(jié)協(xié)作觀念,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優(yōu)良品質(zhì)。
四、教學程序
采用“激趣導入——愉悅身心,掌握技能——體驗樂趣,交流探究——學會合作”的三維結(jié)構(gòu)。
1、激趣導入:學生回答問題與游戲練習后了解知識,樹立合作學習觀念及其重要性。
2、愉悅身心:學生創(chuàng)編徒手操練習,教師適時給予引導、鼓勵與評價。
3、增進合作,掌握技能:觀看技術圖片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并表演、交流、評價學練情況,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提高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集體合作能力。
4、娛樂健身:將民間“推圈圈”的活動內(nèi)容(利用廢棄物——輪胎)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促進身心健康與身體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5、集體(合作)游戲:使學生樹立群體責任感,體驗到個人在集體活動中的作用與價值,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與協(xié)作精神。
6、恢復身心:在音樂伴奏下,師生放松。同時,回顧學練效果,要求學生課后設計一套合作學習方案。
五、教學效果
預計使95%以上的.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并體驗到個人在集體練習中的樂趣、作用與價值;預計課的平均心率為130—140次/分,練習密度43-45%,最高心率:165-175次/分。
六、教學器材
錄音機1臺、掛圖3張、松緊帶5條、輪胎5個、學練評價一覽表1張。
附:課后評價表與作業(yè)
內(nèi)容
評價事項
得分
運動場上的行為規(guī)范
1、快樂與他人合作學習
2、學習興趣的提高
3、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技能和素質(zhì)
1、懂得集體跑、跳等技術
2、速度、力量、協(xié)調(diào)性增強了
3、自信心增強了,心理水平提高了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思考與判斷
能在思考中進行學習
1 2 3 4 5
知識理解
1、明確與他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2、基本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
3、學會創(chuàng)編合作學習方式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讀一讀,比較在不同的語境中,讀輕聲與不讀輕聲其含義上的細微差異。
2、能了解詞語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詞語并抄寫。
3、能仿照詩歌學寫幾句小詩。
3、養(yǎng)成邊讀邊思的學習習慣,在閱讀中能找出體現(xiàn)文章中心的語句,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長江”為主題,收集有關的資料、圖片、文字等,小組合作,在班上進行交流。
教學難點:
能閱讀短文找出體現(xiàn)文章中心的語句,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文中的寓意。
教與學的過程:
一、引入:
1、師:本單元的學習,使我們?yōu)樽鎳纳胶又蓝潎@,為文章中澎湃的愛國之情而感動,也為祖國美好的未來而激昂。今天我們一起來收獲第四單元所學到的語文知識,為本單元的學習增添更美的一筆。
2、出示課題:綜合練習4齊讀題
二、新授:
。ㄒ唬┳x一讀,比較各組詞中帶點的聲調(diào)。
1、讀題,明確要求。
2、仔細觀察注音,輕聲讀一讀,找出帶點詞語的讀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糾正,找出讀音變化的規(guī)律。
4、在學生了解讀音變化的基礎上,再進行練讀,加以鞏固。
、倌赣H把碗端起來母親把碗端了起來
、谒ε郎先ニε懒松先
說明:“起來”、“出去”、“上來”、“出來”、“回來”、“上去”等詞用在動詞后面做趨向性補語時,朗讀時應有輕重的變化。如果“起來”、“出去”、“上來”等趨向動詞直接跟在動詞后面,則這些詞讀作輕聲;如果“起來”等趨向動詞與動詞之間插入“得”、“不”、“了”等助詞后,則這些詞應重讀,不作輕讀的變化。
(二)從下面的詞語中選出意思相反或相對的一組詞語,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鴉雀無聲忐忑不安毫不遲疑聚精會神眉飛色舞
泰然處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臉人聲鼎沸猶豫不決步伐輕快
步履沉重鴉雀無聲忐忑不安毫不遲疑聚精會神眉飛色舞
步伐輕快人聲鼎沸泰然處之猶豫不決心不在焉愁眉苦臉
1、指名讀要求。
2、讀詞語,質(zhì)疑:有哪個詞語的意思不理解?隨機交流詞語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詞語作口頭交流。
4、動筆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5、想想,你還能積累下列詞語的反義詞嗎?(可作為回家作業(yè))
不可勝數(shù)一刀兩斷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從心理直氣壯
說明:這一題主要是反義詞的積累,課文的12個成語中,有些成語如“毫不遲疑、聚精會神”是學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語如“泰然處之、人聲鼎沸”則可能較陌生,所以“質(zhì)疑”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去理解詞語的意思,為學生完成練習,積累反義詞的成語作了很好的鋪墊。學習語文不僅要牢固掌握一些學習技巧,更要勤讀善記。只有多積累詞匯,作文時才能在記憶的倉庫中把詞語信手拈來,為我所用。
。ㄈ⿲W做小詩人。
1、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喜、怒、哀、樂,但我們只要學會微笑,像詩人一樣把自己變成一條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勁竹,就能讓生活充滿笑聲。請讀讀下面這首小詩。
2、仿照詩句,想象一下,自己會變成什么?
生活報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飛翔的燕子。
生活報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勁竹,經(jīng)得起千擊萬磨。
生活__報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報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點評。
說明:學生的能力是有差異的.,想象也是各異的。從扶到放的練習設計,既為學生設置了坡度,又給學生傳遞了一個信息:同樣的“幸!保梢韵胂蟪霾煌氖挛飦砀惺苓@份幸福。教師在指導時要充分地讓學生發(fā)言,以求思維的最大輻射,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
。ㄋ模╅喿x短文,完成練習。
1、靜心閱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讀文后交流。
引導學生重點感悟:“快樂,不僅僅在于你從哪個角度去欣賞它,更在于你從哪個角度去善待它!
2、再讀短文,找出文中最能體現(xiàn)文章中心的一句話,用“”劃出來。交流。
3、學生一邊認真摘抄中心句,一邊用心感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生活中你感受過哪些快樂?
4、自由輕聲讀短文,說說從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說明:在教學中,只有對文本反復閱讀,反復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達的含義深刻領會。當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不同層次地閱讀,課后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當然,對于重點語句的理解和讀了文本后受到的啟發(fā),學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講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學生交流過程中老師要適時適切地進行點撥,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
(五)語言實踐活動。
1、教學準備。
。1)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形式收集長江的資料,一個小組收集一個相關內(nèi)容。(圖文配合)
。▍⒖迹篈組收集長江的沿江風景名勝;B組收集長江的地理特征;C組收集長江的古今作用;D組收集長江的環(huán)境情況。)
(2)小組成員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鐘快樂隊會:長江——我們的母親河。
3、評議最佳小組合作獎。
說明:課前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梳理資料、整理資料的綜合學習能力,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十分鐘快樂隊會的形式開展,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練習中去,使全體學生在小組互助的氛圍中得到語言表達的訓練,提高所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煊浢浴
1、出示名言,自由讀。讀準名言的字音,讀通句子。
2、說說這些名言都是圍繞什么主題的?(愛國)
3、教師簡介詹天佑、雨果、周恩來的故事,讓學生走近名人。
4、讀讀,背背。
說明: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背誦名言,事半功倍。通過簡介名人,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學生對名言的深層次認識,從而汲取其中的精神養(yǎng)分。
(七)寫字。
1、讀題,明確要求。
2、師提示:注意今天我們抄寫的句子中有頓號,頓號占一個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同時,用鋼筆抄寫句子,注意細心認真,防止因抄錯而污損本子。
2、獨立書寫,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3、寫完后,小組評議,推薦一份最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頓號占一個字的位置;字距、行距是否恰當……)
4、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
說明:學生書寫時,教師要及時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強調(diào)細心、認真的寫字習慣。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知要求:
。1)熟練掌握數(shù)據(jù)庫建立
。2)熟練掌握數(shù)據(jù)的查詢
。3)理解數(shù)據(jù)收集處理的過程
2、操作要求:使用ACCESS20xx完成一次數(shù)據(jù)調(diào)查處理的全過程
3、情感要求:參與調(diào)查積極主動
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
樹立合理使用電腦的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字段類型的確定、查詢方法
教學關鍵:體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方法:任務驅(qū)動,學生參與調(diào)查,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手段: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大屏幕投影儀
教學過程:
1、引入: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街頭調(diào)查?
今天我們在機房里也作一次調(diào)查
而且用我們所學的ACCESS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來處理調(diào)查數(shù)據(jù)
2、學生分組調(diào)查
(1)數(shù)據(jù)的收集
由教師規(guī)定每組的調(diào)查內(nèi)容
每組學生進行分工(ACCESS操作員、調(diào)查者、被調(diào)查者)
ACCESS操作員:建立調(diào)查表結(jié)構(gòu),記錄的.輸入
調(diào)查者:根據(jù)調(diào)查內(nèi)容訪問班中其他同學
被調(diào)查者:接受調(diào)查者的調(diào)查
老師:適時引導,及時調(diào)控
。2)數(shù)據(jù)的查詢
學生:根據(jù)調(diào)查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牟樵円,進行查詢
老師:適時講解、合理引導
。3)調(diào)查結(jié)論
由組長匯報調(diào)查結(jié)論(根據(jù)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作點評)
3、簡要小結(jié)
小結(jié)數(shù)據(jù)收集處理的過程
對調(diào)查活動作評點
4、作業(yè)
根據(jù)本次調(diào)查內(nèi)容,對其他班的同學進行調(diào)查,得出結(jié)論。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明確雙檔字符鍵的概念,掌握雙檔字符鍵在鍵盤上的分布與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標:
熟練進行雙檔字符鍵的擊鍵操作;掌握SHIFT鍵使用方法。
3. 情感目標:
感知鍵盤的物理特性,培養(yǎng)學生互學、互助、互比的交流合作精神。
重點和難點
重點:
掌握上檔字符鍵的輸入方法;知道SHIFT鍵在大小寫轉(zhuǎn)換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打字興趣。
難點:
上檔字符鍵的快速輸入和學生興趣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在“鍵盤樂園”中,單擊“課程選擇”按鈕,選擇“鍵位課程13”,進行字母和數(shù)字符號約練習。
打字鍵區(qū)中的數(shù)字鍵離基準鍵較遠,擊鍵時相應的手指要向上排移動,其余手指不動,擊完后手指立即復位;另一種方法是,使擊鍵所在的手整個上移,然后用相應的手指擊鍵,其余手指微向里彎曲,擊鍵后迅速復位。
二、選擇課程14,進行上檔字符練習。
先按下SHIFT鍵,再擊相應鍵。
學生練習。
三、課堂小結(jié)。
第十五課 鍵盤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認識鍵盤的大小寫狀態(tài),學會使用金山打字20xx進行鍵盤綜合練習。
2. 能力目標:
熟練字母、數(shù)字及符號的輸入,熟練掌握SHIFT鍵、大小寫轉(zhuǎn)換鍵、退格鍵及空格鍵的操作方法。
3. 情感目標:
利用游戲、計時、比賽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重點和難點:
重點:
正確完成雙檔字符鍵的指法操作和SHIFT鍵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打字興趣。
難點:
提高擊鍵的速度和準確性,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坐姿及擊鍵習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啟動計算機。
(二)上機練習
1. 調(diào)用指法練習軟件
學生選擇軟件中的“綜合練習”進行輸入練習。
教師巡視,及時指導。
2. 調(diào)用“寫字板”
輸入下面一首詩:
deng guan que lu
bai ri i shan in,huang he ru hai liu.
u qing qian li u,geng shang i ceng lu.
學生互幫,教師個別指導。
3. 小游戲
金山打字游戲。
4. 學習caps lc鍵的使用。
(三)講評與深化
每一小練習做完后,教師及時展示學生成績,進行評選。
(四)課后小結(jié)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8
教學目的:
1、積累關于“感受”“幻想”“質(zhì)疑”“發(fā)現(xiàn)”“驗證”的名人名言。
2、在鍛煉孩子們口語交際的同時,使孩子們真正學會辯論,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
3、利用創(chuàng)設的想象情景,寫想象作文,培養(yǎng)學生大膽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際能力、想象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具準備:相關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語交際、寫作方面的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學習名人名言
師:課前老師布置了搜集有關“感受”“幻想”“質(zhì)疑”“發(fā)現(xiàn)”“驗證”方面的名人名言作業(yè),這節(jié)課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自己積累的名人名言,在交流時暢談自己的感受。
師:今天我們再學習幾句名人名言,你收獲會更大。
師出示書上的名人名言,引導學生讀。
讓學生暢談自己讀名言后的感受和收獲,也可以試著用一兩句富有哲理的話總結(jié)自己的感悟。
師朗讀。
師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讀、感悟,反復這樣,激發(fā)學生用心感悟自然,熱愛自然,感恩自然,欣賞自然。)
2、進行“口語交際”——我心目中的美好。
。1)教師介紹口語交際的活動方式。
學生圍繞書上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進行整理,交流,說出自己的觀點。
。2)師生總結(jié)。
。ㄔO計意圖:通過相互交流,不僅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受到熱愛周圍環(huán)境的教育。)
第二課時 我的小筆頭
設計理念:
“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因此本次設計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和思想的實際,抒發(fā)本單元中《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和《樓蘭的憂郁》讀后感,自由表達,寫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作前準備:
熟讀選擇的其中的課文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選第一單元《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和《樓蘭的憂郁》中一篇文章寫讀后感。
2、能結(jié)合書上的感觸最深的地方,清楚表達自己的感想。
教學重點:、能結(jié)合書上的感觸最深的地方,清楚表達自己的感想。
教學難點:怎樣圍繞課文重點寫出自己的讀后感。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具準備:范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堂導語
引導回憶:同學們,你們最近看過哪些課外讀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嗎?(抽幾名同學談)
點撥話題:剛才大家討論的很熱烈,今天我們就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寫一寫讀后感好嗎?什么是讀后感呢?(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
二.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保締卧獓@回歸自然的內(nèi)容讓我們欣賞了五篇課文,再者五篇課文中有兩篇課文你讀后一定會有很多感受,那就是《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和《樓蘭的憂郁》,本次作文就是把對這兩篇課文中的其中一篇寫出自己的感受,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寫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可以對其中某些內(nèi)容談談自己看法。
。玻x一讀例文,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樣寫讀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復述,哪些句子是寫感想)
。.題目可以用“《****》讀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據(jù)寫的內(nèi)容擬定題目。
三.習作指導
1、緊扣原文抓住重點。
必須是從原文引發(fā)出來的感想、體會,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應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或兩點上來發(fā)表議論。
2、聯(lián)系實際,情感真實。
這個“實際”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社會實際,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寫并結(jié)合切身體會,體會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說服力。
3、讀感結(jié)合有側(cè)重。
正確處理好“讀”“感”的關系。“讀”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讀”的結(jié)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讀有感,讀感結(jié)合,比例協(xié)調(diào)。不能只讀不感,一味抄寫課文,沒有體會,也不能只感不讀,離開原文意思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通常情況下,側(cè)重于寫自己的感受。
當然交代所讀文章的名稱和主要內(nèi)容是必寫的。
4、引導探究,總結(jié)寫法:
夾敘夾議,敘中有感,感應中有敘。
四、學生選材,互說。
五、打稿。
第二課時
一、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學生完成習作草稿后,各自朗讀一遍,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議修改。
二、文后指導。
1、結(jié)合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以表揚為主,哪怕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好詞語用得好,都要進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2、范讀兩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賞,學習寫法。
一篇帶有共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
三、修改作文。
四、謄寫作文
板書設計:
讀后感“讀”“感”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我的采蜜集”,背誦《歡樂頌》。
2、口語表達“在未來的日子里”,要有條理,語氣、語調(diào)適當。
3、習作語句通順,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摯。
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在讀中品悟文章的內(nèi)涵。
2、激發(fā)學生喜歡積累的情趣,利用手抄報,展示我的采蜜集,結(jié)合課件展示,想象著吟誦讀讀背背。
3、學會在網(wǎng)上搜索,有選擇的查閱,欣賞網(wǎng)上資料的能力。利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更加身臨其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與人交流時,能尊重、理解對方,聽他人說話要有耐心。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懂得習作是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珍視個人獨特的感受。
4、喜歡出去走一走,學會享受大自然中萬物的美。
【教學重難點】
1、與人交流時觀點明確,語言流暢。
2、課前能積累習作素材,課堂上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習作。
課前準備:
閱讀本單元的課文,閱讀與本單元內(nèi)容相關的文章,搜集相關的圖片、文字資料,記錄下自己的隨行、隨思。
【教學過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師:從古至今,人世間不知發(fā)生過多少次悲壯激烈的戰(zhàn)爭。運籌帷幄,攻城掠地,長途奔襲,短兵相接、、種種戰(zhàn)例,或記之于史冊,或見之于名著,或流傳于口頭。20xx年9月2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來自二十二個國家的二戰(zhàn)老兵聚首北京,共同簽署《北京和平宣言》。
2、請同學們讀一讀宣言。
3、結(jié)合你查找的資料,談一談你對和平宣言的體會和感受。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仔細看看這些資料,我們現(xiàn)在的寧靜是用多少個這樣的過去換來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愛惜身邊那個人呢?
所有的戰(zhàn)爭都是殘酷的。所有的戰(zhàn)場都是血腥的。有硝煙的,沒有硝煙的!也正是這樣的殘酷和血腥,才會讓我們才更渴望和平。我活在天堂里!
我認認真真的看完這些資料。感到戰(zhàn)爭太殘酷了。這樣的文章應該多看看、才能體會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是多么幸福啊。
……
二、讀讀背背。
1、出示白樸的《歡樂頌》,播放《歡樂頌》的樂曲。
感受樂曲歡樂、自由的喜悅氣氛。
《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第九交響曲》貝多芬卻幾乎花了大半生的時間來醞釀、來籌劃的,可以說它是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感覺庵野秀明是個很了解音樂的人,貝多芬創(chuàng)作《歡樂頌》的那段時間許多顯要友人的相繼去世、患病、破落.他和真治一樣沒有完整的家庭,在此時重新回到了孤獨、寂寞當中.他們一樣對現(xiàn)實憂心忡忡,卻無能為力。
2、指名朗讀
3、疏通意思。
4、輕輕地吟誦,想象它所描繪的畫面。學生感情朗讀。
5、背誦。
三、口語交際。
“在未來的日子里,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學生在交流中提高認識,喚起對和平的向往,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描繪世界的明天,充分表達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向?qū)W生提出以下問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相結(jié)合。
1、未來世界還有戰(zhàn)爭嗎?人們?nèi)绾谓鉀Q爭端?
2、未來世界里人們怎樣生活?
3、未來世界里,你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解決了什么問題?
四、關于“我的小筆頭:
1、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選材。
對戰(zhàn)爭的認識和看法;
針對某一新聞事件談自己的感受;
給某人寫封信,對某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發(fā)出綠色和平的號召;
暢想和諧美好的未來世界……
2、指導多種方法表達。
書信、議論文、詩歌等,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完成習作,只要感情真實,內(nèi)容具體,教師就要鼓勵。
3、交流評價。
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相結(jié)合,重視學生交流的過程。
4、習作展示。
通過評講、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反思、交流中開闊思維,提高能力。
搜集資料也是一種積累,也通過閱讀資料,讓學生了解百年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學生的心中產(chǎn)生共鳴,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和平、珍愛生活的美好感情。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10
教學內(nèi)容:
教材P40~41練習九第3、4、6、10~13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受要根據(jù)實際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2、經(jīng)歷用小數(shù)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3、使學生了解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體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教學重點:靈活運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進一”法、“去尾”法取商。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出示題目1.小強是用50元買了12個蛋糕,平均每個蛋糕多少錢?
2.蛋糕店特制一種生日蛋糕,每個需要0。32kg面粉,李師傅領了4kg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幾個蛋糕?
3.50個奶油蛋糕,要全部裝在盒子里,每8個裝一盒,至少需要幾個盒子?學生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們說說看,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第1題用50÷12=4。1666…(元)≈1。17(元)
生2:第2題用4÷0。32=12(個)……0。16(kg),剩下的面粉不能做成一個蛋糕,最多只能做12個蛋糕。
生3:第3題用50÷8=6(個)……2(個)。因為剩下來的蛋糕還需要裝在一個盒子里,所以至少要用6+1=7(個)盒子。
生4:這三道題目告訴我們:要根據(jù)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數(shù),如果求平均數(shù)或者計算題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買東西,只能舍去小數(shù)部分,買整個的物品;如果用油桶裝油,因為多出的油也要用桶來裝,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個桶。
師: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使用“四舍五入”法。全部用“四舍五入”法解決今天的三個問題很不合理,我們必須根據(jù)實際生活需要,合理選擇不同的方法來求商的近似值。有時需要去掉小數(shù)部分(無論小數(shù)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有時需要進一(無論小數(shù)部分是多少,都要進一取整數(shù)),這里所用的方法分別叫“去尾”法、“進一”法。
二、提高練習:
1.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出示:
五(1)班的同學準備裝飾教室,他們準備了長為5M的紅紙,長為8M的黃紙。每長為0。12M的紅紙可以做一朵紅花,每長為0。37M的黃紙可以做一朵黃花。
。1)可以做多少朵紅花?
。2)可以做多少朵黃花?
。3)3朵紅花和3朵黃花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多少束花?
引導分析
。1)要求長為5M的紅紙可以做多少朵紅花,用除法計算。
。2)要求長為8M的黃紙可以做多少朵黃花,用除法計算。
。3)根據(jù)紅花和黃花的數(shù)量分別求出各有幾個3朵,比較后確定可以扎成多少束花?學生嘗試解答,集體訂正。
。1)5÷0。12=41(朵)……0。08(M)0。08﹤0。12,不夠做1朵。答:可以做41朵紅花。
。2)8÷0。37=21(朵)……0。23(M)0。23﹤0。37,不夠做1朵。答:可以做21朵紅花。
(3)41÷3=13(束)……2(朵)21÷ 3=7(束)答:一共可以扎成7束花。
教師小結(jié):
1、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合適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如本題中的花是一朵一朵的,所以應該用“去尾”法取近似數(shù)。因為黃花只能扎成7束,所以最后確定扎成多少束時,必須以較少的為標準。
2.有特殊數(shù)量關系的連除問題出示教材第40頁練習第3題。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
從題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所求問題:一臺噴霧器每小時可以噴多少棵?
所需條件:3臺噴霧器4小時噴了300棵。
問:這題能一步算出最后結(jié)果嗎?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請學生在小組內(nèi)談談自己的想法。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方法一:300÷3=100(棵)
方法二:300÷ 4=75(棵)100 ÷4=25(棵)75÷3=25(棵)綜合算式:300÷3÷4300÷ 4÷ 3請同學說一說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觀察對比: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三、拓展練習:
1.出示教材第41頁練習九第11題。
教師:450g橙子粉能沖多少杯?沖這么多杯需要多少克方糖?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分析過程,并討論處理的結(jié)果方法。(為什么這樣處理?)
小結(jié):
1、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有時要用“進一法”,有時要用“去尾法”。
2.教材第40頁練習九第4題。學生自主完成,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訂正。
3.教材第41頁練習九第13題。小組內(nèi)分析題意,討論算法,然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教師提示:商的小數(shù)點向右多點一位,說明商錯了,正確的商就是2。46,是解決這道題的關鍵。
下面就可以按除法各部分這間的關系得到結(jié)果。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
四、課后小結(jié)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你的收獲是什么?
五、作業(yè):教材第40~41頁第6、10、12題。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相遇問題”的特征,理解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熟練地解答相遇問題應用題。
2、溝通“相遇問題”三種類型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溝通“相遇問題”三種類型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用具:
幻燈、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組題練習溝通聯(lián)系
1、練練
、艃闪谢疖嚪謩e從甲乙兩站同時相對開出,一列火車每小時行75千米,另一列火車每小時行83千米,3小時后相遇。甲乙兩站相距多少千米?
、苾闪谢疖嚪謩e從474千米的甲乙兩站同時相對開出,一列火車每小時行75千米,另一列火車每小時行83千米。幾小時后相遇?
、莾闪谢疖嚪謩e從474千米的甲乙兩站同時相對開出,3小時后相遇。一列火車每小時行75千米,另一列火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說說
教師板書:
⑴(75+83)*3=474千米
提問: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74/(83+75)=3小時
提問: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74/3—75=83千米
提問: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比一比
這3題的.條件和問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師要求學生填表:
條件
算式
一共行的路程
相遇的時間
速度
第一題
第二題
第三題
歸納小結(jié):不管是哪一類總是先求速度和。
二、變式練習加深理解
1、小青和小剛分別從甲乙兩地相對而行。小青每分鐘行60米,小剛跑步每分鐘行的路程是小青的2倍,兩人20分鐘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
提問:應先求什么?為什么?
學生練習(60+60*2)*20
還有別的方法嗎?
2、小青和小剛分別從甲乙兩地相對而行。小青每分鐘行60米,小剛跑步每分鐘行120米,兩人20分鐘后還相距400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
學生練習:400+(60+120)*20
你能說說“兩人20分鐘后還相距400米”這句話的意思嗎?
三、課堂練習
課本練習八(一)第2——7題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會比較形近字,選字填空。
2、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詞語歸類。
3、把帶有“終于”的句子補充完整。
4、閱讀短文,學習讀懂文章。
5、語言實踐活動,交流“我的學習小體會”。
6、熟記名言,了解大意。
7、學習寫好木字旁的字。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積累、實踐。
【教學準備】
1、教師方面:教學媒體
2、學生方面:復習本單元課文,把自己的學習體會寫一寫。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中我們認識了許多名人,還記得嗎?(瑞典科學家諾貝爾,中國科學家陳景潤、法國雕塑家羅丹……)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要交流你認識了這些名人后的體會,還要再認識一位美國著名的運動員。
出示:綜合練習7 學生齊讀
說明:先讓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的內(nèi)容,為語言實踐活動作鋪墊,還引出了課題。
二、語言實踐活動
課前,老師請大家復習了本單元的課文,然后寫了自己學了課文后的一些體會,F(xiàn)在我們來進行一次“我的學習小體會”的交流會。
。1) 先在小組里進行。
(2) 每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從學習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說起,從很小的方面介紹,主要話題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實踐。)
(3) 評選出最佳交流者。
說明:這一大題是綜合性的語言實踐活動,要讓每個學生都發(fā)揮主動性,通過小組合作以及評選“最佳交流者”為學生搭建了展示的平臺
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讓他們分享了他人的學習經(jīng)驗。
三、閱讀短文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認識一位美國的`著名運動員。
1、自由讀短文,讀通、讀順,遇到不認識的字,解決。
2、默讀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講什么?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用直線在文中劃出。認真讀一讀,并說出你的感受。
3、再讀短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理解“不同凡響、虛掩、極限!
4、通過學習,你能給短文取個合適的題目嗎?
5、小結(jié):若想獲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實踐。
說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讀短文,通過掃除生字障礙。
培養(yǎng)學生從整體入手,在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礎上,結(jié)合短文后的練習再來讀懂短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熟記名言
我們來讀讀名人為我們留下的話。
1、出示3句名言,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朗讀,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每句話的理解。教師補充。
3、學生再次選擇自己喜歡的名言朗讀、背誦。
4、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體育”及“學習”方面的名言?
如:在我們勞動人民的國家內(nèi),需要千百萬身體健壯、意志堅強、勇敢無畏、朝氣蓬勃、堅韌不拔的人。 ——列寧
生命在于運動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
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笛卡爾
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愛因斯坦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
說明: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熟讀成誦,鼓勵學生大膽交流這方面的名言,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積累名言的興趣。
五、選字填空
在學習中,我們經(jīng)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們又來了!
1、出示題目,讀要求。
2、學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體交流。
4、補充練習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遺( ) ( )點 ( )探
墻( ) 震( ) ( )摩 疲憊不( )
說明:三年級學生有能力完成選字填空,先讓學生試著完成,再讓學生從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過補充練習,鞏固對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六、按要求,詞語歸類
1、指名讀題,審清題意。
2、讀讀這些成語,按出示的要求歸類。
3、學生完成練習。
4、全班交流
學習:
時間:
動作:
聚精會神、真才實學、
孜孜不倦、學以致用
光陰似箭、海枯石爛、
日月如梭、千秋萬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飛
5、你還積累了哪些類似的詞語?小組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知道的詞語多?如:
專心致志、全神貫注、
不恥下問、鍥而不舍
……
爭分奪秒、惜時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載
……
竊竊私語、高談闊論、
談笑風聲、目不斜視
……
說明:通過進一步的詞語積累,豐富和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了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和能力。
七、把句子補充完整
1、出示表格,指名讀例句,“終于”是什么意思?
。ū硎窘(jīng)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后出現(xiàn)的情況。)
2、學生自行完成練習。
3、小組先交流,評選出說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說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每個學困生能有一個表達的機會,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及積極性。
八、寫字
1、讀題。
2、觀察這四個字,有什么特點?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橫、豎、撇、點”四筆組成。在桌面上寫一寫。
(2) 這四個字均左窄右寬。
3、在書上寫一寫,教師巡視。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4、集體交流。表揚寫得特棒的同學,同時鼓勵寫字一般的同學,指出努力方向。
說明:讓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從而逐步培養(yǎng)他們獨立的觀察能力。通過交流,講評,讓學生找到寫好這些字的“秘訣!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讀通句子和段落,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表達有條理,中心突出。
3、 通過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樂寫、愿寫。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充分朗讀,體會其中的情感。
2、激發(fā)學生喜歡積累的情趣,利用多種形式,展示我的采蜜集,結(jié)合課件展示,想象著吟誦讀讀背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能正確評價自己。
2、讓學生體會在大自然里的快樂,培養(yǎng)孩子熱愛自然的情感。
3、 通過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樂寫、愿寫。
重點用多種方法朗讀采蜜集和讀讀背背
難點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表達有條理,中心突出。
教學環(huán)節(jié)與預設:
第一課時
一、對本單元整體回顧
孩子們,在這一單元里,我們學習了哪些文章?請大家回憶一下,哪篇文章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可以是自己的獨特感受,也可以用書本中的好詞好段來談一談!
二、采蜜集
這一單元里,我們學習的課文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用積極、自信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件事情。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实木渥樱ǔ鍪静擅奂锏脑挘┱埓蠹易屑氉x一讀這些句子,并說一說你還體會到了什么?這對于你今后的生活會起到什么作用?
。ㄌ崾荆旱谝痪湓捀嬖V我們一種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世間萬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要從容、坦然地面對平凡,平凡不是平庸,平凡的人一樣能夠風險,一樣能夠創(chuàng)造非凡,我們應守護住自己心靈的`純潔和善良,使自己的地位和價值得以體現(xiàn)。第二句話旨在啟發(fā)人們應該用怎樣的態(tài)度去看生活、看人生、看世界。他告訴人們,如果用欣賞的態(tài)度看周圍的世界,用美好的心靈看周圍的人,世界便會更加精彩。第三句話則告訴我們要想有收獲,就必須有付出。
三、讀讀背背
孩子們,你們有沒有漫步在田間小路,體會那份悠閑自在;有沒有在大自然里盡情享受它賜予我們的無限快樂。誰愿意將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請大家讀一讀《在平原,吆喝一聲很快樂》,看看你會有什么新的感受。
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讀文,先掃清字詞障礙再談感受,然后全班交流,并帶著這種感受讀。
在學生初步感知這段文字之后,教師給大家簡單介紹作者及其創(chuàng)造風格。
請大家?guī)е@種自由自在的另一種幸福感,去試著背一背這篇文章。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不同的“鏡子”,不同的我
一、說說你心中的他人
同學們,每個人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有一個評價,你想先來說說誰?可以是自己的同學,家人、朋友等。
二、說說別人對你的評價
你知道別人對你是怎樣評價你的嗎?
請同桌互相說一說對方,小組說一說。
三、不同的“鏡子”,不同的我
你是怎么理解不同的“鏡子”,不同的我這句話的?你怎樣才能從這面鏡子里找到自我?和大家交流交流。并說一說今后你準備怎樣做。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結(jié)構(gòu),幫助學生初步學會歸類,并能根據(jù)部首寫出和動物有關的字。
2、引導學生能根據(jù)詞語的意思進行歸類,并能積累描寫自然風光的詞語。
3、復習和鞏固本單元課文中所出現(xiàn)的句子,幫助學生體會總起作用、承上啟下作用。
4、朗讀短文,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意思,并能欣賞和積累有關詞句。
5、復習本單元課文,整理收集的資料,參加“珍奇動物”或“世界奇觀”介紹會。
6、熟記有關“勞動”的3條名言。
7、指導學生在方格里規(guī)范地書寫提手旁的字。
課前準備
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等途徑,搜集“世界各地珍奇動物”資料。
教學過程
一、寫出帶有下列部首并和動物有關的字。
1、觀察四組漢字,了解漢字結(jié)構(gòu)
。1)出示兩組漢字:螞蟻 狐貍
、僬垖W生仔細觀察四組漢字,說說這些漢字有哪些結(jié)構(gòu)特點?(這些部首本身與“動物”有關的)
、谡垖W生再舉幾個帶有“蟲”和“犭”的漢字。(蝦、蛇、蚯、蠅、蜂、蝴、蝶、蠶、蜜、螢……獅、猴、狼、豬、猬、狗、猩……)
2、自主探究,自選部首與動物有關的漢字
(1)分組討論,交流還有哪些部首與動物有關的漢字?
(2)小組代表交流,其他組補充:
(“馬”: 駱、駝、驢、騾;“魚”: 鯽、鯉、鯊、鱉;“鳥”:雞、鵝、鴿、鶩)
3、學生完成練習
二、積累描寫自然風光的詞語。
1、出示一組詞語,學生歸類:
云霧迷蒙 峰巒雄偉 狂風暴雨 春暖花開
波瀾壯闊 秋高氣爽 漫山遍野 懸崖峭壁
(1)指名朗讀,想想:這些詞語描寫什么的?(自然景色)自然景色有哪些種類?
(2)指名交流,學生歸類,教師板書:
描寫天氣:云霧迷蒙 狂風暴雨
描寫季節(jié):春暖花開 秋高氣爽
描寫山水:峰巒雄偉 波瀾壯闊 漫山遍野 懸崖峭壁
2、小組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自然風光的詞語?
。1)小組競賽:看哪個小組說的最多?
(2)小組代表交流,比賽。
三、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句子的作用。
1、出示句子,學生自由朗讀,并說說這些是哪篇課文中的句子:
。1)兒童時代我很喜歡小動物。
。2)動物學家經(jīng)過長期觀察和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
。3)在逗弄小動物時,我做過一些有趣的事,也做過一些蠢事。
2、指名學生交流,并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句子的作用:
第(1)句,第21課第一句話的前半句,是總說,后半句舉例說明這前半句。這句話也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意思。
第(2)句,起承上啟下作用。句子前面寫了動物學家觀察的情況,句子后面寫他們得出的結(jié)論。
第(3)句,起總起作用,后面的文章分別介紹了“趣事”和“蠢事”。
3、有感情地朗讀,再次體會這些句子的作用。
四、閱讀短文兩則,完成練習。
1、讀短文:
。1)自讀短文。
。2)指名朗讀。
。3)指名交流兩篇短文的大致內(nèi)容。
2、思考,比較:
。1)第一篇短文介紹了石球的數(shù)量很多,十分美麗,還介紹了什么?
。2)第二篇地方中有不少描寫生動的詞句,請劃出來,讀一讀。
。3)這兩篇短文的最后都說石球和石像的形成,還是“自然界未解的謎”,但是寫法不一樣,請你找出來,讀一讀。
3、再讀短文,理解感悟:
。1)挑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2)給第二篇短文取名,并說說原因。
。3)學生交流。
五、語言實踐活動。
過渡:這次口語交際是說“有趣的動物”。課前請全體同學通過觀察、調(diào)查或查閱資料,了解世界各地的珍奇動物。
1、小組討論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同學間互相閱讀。
(2)互相推薦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
。3)用簡單的`話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
2、召開“珍奇動物介紹會”:
。1)創(chuàng)設情境:大家看了這么多有關動物的資料,掌握了這么多動物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動物的小專家了。我們組織一個“介紹會”,愿意嗎?
。2)示范引導:昨天,我請一頭大熊貓作了一次講解,下面我把錄音放給大家聽聽,然后,咱們再學著大熊貓的樣子進行講解。
。úシ配浺簦何医写笮茇垼悄銈兊暮门笥。你們別看我的體態(tài)笨重,顯得笨手笨腳,實際上我卻出奇的靈活。告訴你們,我可以用后腳夠到腦袋,我還能夠輕而易舉地爬上樹。哈哈,怎么樣,我厲害吧!哪位小朋友要是不服氣,可以和我比一比,看誰先爬到樹的最頂端。)
。3)選擇一項內(nèi)容,分小組準備講稿。
。4)學生小組內(nèi)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講解。
(5)各組推選最佳講解員參加全班比賽。
。6)頒發(fā)最佳講解員的標志。
六、熟記名言。
1、媒體出示三句名言。
(1)學生自由朗讀。
。2)同桌交流這三句名言的大致內(nèi)容,想想這三句都是關于什么內(nèi)容的。
。3)學生質(zhì)疑或交流內(nèi)容。
2、教師歸納:
(1)這三句都是有關“勞動”的名言!皠趧印卑X力勞動和體力勞動。
(2)指名交流:哪些工作屬于腦力勞動?哪些是體力勞動?
。3)朗讀名言并積累。
3、積累:學生挑選一條自己喜歡的名言背誦。
七、寫字練習。
1、出示要寫四個生字,讀一讀。
2、觀察字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分類說說寫字時應注意的事項。
3、指名交流:要寫的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而且都是左窄右寬,帶有提手旁的字。
4、教師抓住“拔”字形在方格中位置進行范寫,讓學生遷移運用。
5、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積累關于“感悟父母之愛”的文章或詩篇。
2、在鍛煉孩子們口語交際的同時,使孩子們真正學會辯論,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
3、打開學生思路寫好半命題作文,寫心里話表達真情實感,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際能力、想象能力、寫作能力。
教學具準備:相關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語交際、寫作方面的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師:誰能舉出幾個關于父母之愛或人生感悟的名言?
生開始舉例,交流。
師:書上也給我們列舉了例子,看看那個是你熟悉的,有哪個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設計意圖:交流名言,提高學生的積累過程,為學生的寫作、語文知識的積累準備素材,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2、學習《金色花》
師:誰讀過泰戈爾的詩歌?
生交流自己積累的有關泰戈爾的詩,在交流時,暢談自己的感受。
師出示書上的《金色花》,引導學生讀。
生:在讀中感悟作者對真摯的母愛,和純潔的童心向往之情。
師生配樂朗讀,使詩的主題升華,激發(fā)學生的共鳴。
設計意圖:在交流泰戈爾的詩中讀、感悟,反復這樣,激發(fā)對人生的歡愛之情的追求。
二、作業(yè)
讀、背“我的采蜜集”“《金色花》這首詩!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你的眼里,你的爸爸是什么?用你認為最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
全班交流本次活動帶來的思考。
板書課題:爸爸是什么
設計意圖:在談話中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話題,不僅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還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可謂教育和鍛煉并進。
2、討論交流。
師生共交流本次活動帶來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主題:爸爸是什么?爸爸們這樣說:爸爸是孩子們的“泉水”“大!薄案蹫场,爸爸是孩子的“銀行”“旅行社”“律師事務所”,爸爸是孩子們的朋友、老是、“哥們兒”
3、總結(jié)方法。
讓學生到談自己和爸爸之間的事例,并談出自己的理由。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總結(jié)出好的、合適的'方法解決本次交流的問題,達到本次交流的教學目的及重點。)
二、總結(jié)。
第三、四課時 我的小筆頭
《XX我想對你說》教學設計
一、聽我說內(nèi)容。
我們在生活,在于親朋好友的接觸中,也許有許許多多的感動,有許許多多的話語需要傾訴。請以《XX我想對你說》為題,完成一篇習作。
師:同學們從這個題目的已有文字可以看出,本文應寫事,而且是以向別人敘說的口吻,敘說的對象是“爸爸、媽媽、老師、同學……中的一員。
。ㄔO計意圖:先出示寫作要求,讓學生對本次習作目的有一個全面了解,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幫你快構(gòu)思。
1、弄清題意。
2、補好文體。
1)要易寫作。要充分利用半命題材料作文選材自由的特點,填上自己認為較容易的內(nèi)容。
2)要確定體裁。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長是寫記敘文,還是寫說明文、議論文;是寫記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或闡述某個道理。
3)、內(nèi)容健康
3、要選好材料。
要將選好的材料進行認真的篩選,選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當?shù)谋憩F(xiàn)手法和生動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文章的主題。
三、學生選材,互說。
四、打稿。
第二課時
一、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學生完成習作草稿后,各自朗讀一遍,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議修改。
二、文后指導。
1、結(jié)合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以表揚為主,哪怕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好詞語用得好,都要進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2、范讀兩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賞,學習寫法。
一篇帶有共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
三、修改作文。
四、謄寫作文
【《綜合練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練習教學設計06-09
綜合練習的教案01-14
《c小調(diào)練習曲》教學設計01-16
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設計11-04
《練習三》教學反思03-06
《練習六》教學反思04-01
《練習3》教學反思05-17
練習六教學反思12-12
《練習5》教學反思03-02